愛沒有等差,情不分前後。
對學生誠摯的愛,來自於老師那親切的話語和細緻入微的體貼、關懷和傾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使自己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的良師益友。要走近每一名學生,真誠的一句問候,認真的一次傾聽,對他們來說都很重要。細微之處見成效,努力做好控輟保學工作,確保每個適齡兒童少年完整接受九年義務教育。
首先作為班主任,我認識到在控輟保學工作中應該一馬當先。我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讓每一個人都能在班裡找到自己的位置,看到自己對於班集體的貢獻,激發他們愛班級的集體榮譽感。尤其對於後進生和特困生,我更是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為他們建立了詳細檔案。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在工作中,我努力做到關愛每一名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我既是他們的老師,又是他們的朋友。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應該被善待。哪怕他會反應遲鈍,哪怕他有多麼調皮頑劣,我也一直堅信愛能感化一切。對於他們,我做到施愛但不偏愛,思想上不歧視、感情上不厭惡、態度上不粗暴,以滿腔的熱情去感染他們,用誠摯的愛心去澆灌他們,使他們時刻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愛。
每一個孩子都是降落人間的天使,身上都有獨特的閃光點。我告訴他們活著的價值,讓他們找到學習的信心。對學生給予愛的同時,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認識到學習的樂趣。我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用自己獨特的教學魅力吸引他們,並樂此不疲堅持下去。而面對一些出現負面情緒的學生,我採取經常家訪的辦法,經常和他們的父母保持聯繫,以便家校聯手共同教育孩子。
學生請了病事假,我在傍晚放學後,還要主動給他們通電話,問一問「病好了嗎?」「明天能上學嗎?」「事情辦好了嗎?」「有什麼我幫忙的嗎?」看似簡單的話語,在家長和學生的心裡卻是曖融融的,拉近了班主任和學生以及家長的距離,為控輟工作掃清了許多障礙。
我的班級共有44人,經過多方幫扶,無一學生流失或輟學現象。有段時間,學生小鴿經常遲到、請病假,有時一失蹤就是好幾天,和一些社會青年玩在一起。後來,我了解了她家情況,對她重點關注和引導,她的成績有了明顯提高,在紀律等各方面也有了長足進步。
即便如此,小鴿還是又失蹤了,聽說是去河北保定打工了,我加她微信也被拒絕。我打電話接通了,她只是說出來闖一闖,不行就回去,之後再打電話就聯繫不上了。我沒有放棄,向學校領導反映,多次到小鴿家,跟她一塊生活的哥嫂溝通交流,讓他們一塊做小鴿的思想工作。終於一個月後,她嫂子晚上給我悄悄發簡訊:小鴿昨晚回來了。
我馬上和學校反映,第二天一早我們就趕到小鴿家裡,從多個角度給她做工作。她經過一個月的社會闖蕩也深知生活的不易,思想扭轉過來後,收拾了一下就跟著我們去學校了,一次「拯救孩子」艱難歷程圓滿結束。誠心終究會換來誠心,老師永遠是學生最值得信賴的人,學校永遠是最安全最舒心的生活環境。
「一個都不能少」是我的座右銘,並實際運用到我的控輟保學工作中。我們將一如既往「以愛育愛,以心換心」,做到「一個都不能少」。
(作者陳小芳,系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大郭鎮胡橋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