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高原反應,冬天入藏拉貨更兇險的還有……

2020-12-10 滿幫司機聯盟

對貨車司機來說,青藏線拉貨之旅一直危險重重,冬天的青藏線更是可以用九死一生形容,但是為了生活很多人只能硬著頭皮前往。生活艱難,入藏不易,在此小秘書有一些冬季入藏準備想告知大家。

一、預防高反

「高原反應猛如虎」,普通人從平原地區進入高原地區以後,空氣稀薄造成、低壓低氧,會導致人體出現不同程度的反應(即高反),這種反應到了高海拔的五道梁更加嚴重,五道梁也因此得了「生命禁區」的名號。可以說高反是每個入藏的司機都無法規避的。緩解方法如下:

1、準備氧氣瓶及預防高反的常規藥

無論你是初次入藏的新司機,或是經驗豐富的老司機,氧氣瓶都是滿足吸氧最基本的裝備。除此以外,葡萄糖液、紅景天等預防高反的藥物也應提前服用。

2、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高原地區一定要注意保暖,千萬不能感冒,高原感冒比普通感冒嚴重得多,很容易引發肺水腫。而每年的12月-2月恰好是跑青藏線運費最高、天氣最寒冷的時候,建議卡友們提前準備禦寒衣物,時刻注意保暖。此外,儘量不要洗澡洗澡,以免感冒。

3、準備熱水壺,及時補水

青藏線氣溫寒冷乾燥,紫外線異常強烈,平時除了需要注意保暖以外,補水工作也是必不可少。平日在車上可以準備個熱水壺或保溫杯,及時補水,補充體力。

二、車輛保健

進入青藏線拉貨對車輛來說也是一種不小的挑戰,卡友們除了關注自身身體情況外,也應對車輛來一次徹底的」保健工作」,避免車子關鍵時刻罷工,陷入進退維谷的尷尬局面。

1、提前做保養

在出發之前,應該做車輛做一次全面的保養,檢查車輛性能、電路、輪胎以及各種零件,發現問題及時修理或更換零配件。

2、換上合適標號的柴油

輕柴油有5、0、-10、-20、-35、-50六個標號,對應柴油凝結溫度為 5℃ 0℃ -10℃ -20℃ -35℃ -50℃。一旦選用柴油的標號高於當地環境溫度,就可能發生凍油現象,影響發動機正常工作。為保證車輛正常運行,處發前應查好當地的氣溫狀況,及時換上合適標號的柴油『』

3、準備防滑鏈

青藏線冬天氣溫極低,大雪封路再正常不過,遇到極端氣候狀況,大堵車更是家常便飯。為了保證行車安全,車裡一定要備防滑鏈。

4、見油就加

青藏線大多數地廣人稀,地形複雜,建議卡友們行車時見油就加,避免加不上油的尷尬。

三、柴暖使用多注意

為了取暖,許多司機在夜間睡覺時都有開柴暖的習慣。關於柴暖的利弊,相信卡友們都有耳聞。在此,小秘書想提醒大家,開柴暖睡覺時,建議將兩側窗戶留一點縫隙,防止一氧化碳洩露導致中毒,

總結

希望貨車司機們對青藏線抱有敬畏之心,千萬不要因為運費高就貿然前往。第一次進藏,最好找個老司機帶帶,前輩之言關鍵時刻可以救命!老司機們更不要因為經驗豐富掉以輕心,記住一句話「淹死的大多是會水的人」。

相關焦點

  • 讓你遠離高原反應的八個小知識,高原徒步必備!
    但實際上從格爾木站開始,所有進藏的列車車廂內都是彌散供氧的,再加上車廂內屬於相對密閉的環境,空氣較差,還有乘坐火車時間比較久,車廂內人員密集,往往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因此選擇火車進藏並不會縮短對高原環境的適應時間。
  • 「高原反應」英語怎麼說?
    近日,上海驢友金玲因高原反應命喪新藏線的消息在微博上引起熱議。網友還自發湊錢幫其父母買機票飛往拉薩,趕在女兒火化前「見」她一面。上海驢友金玲的父母已飛往拉薩與女兒的遺體告別,金玲上周五因高原反應在拉薩病逝。
  • 嚴重高原反應暈倒,路面結冰難行,他們也沒停下普法的腳步……
    加布老臉上是高原紅的痕跡,皺紋布得細密而寧靜。加布老還告訴我們,牧民群眾本身就有保護環境的意識,比如從小就敬山、敬水,不會有捕獵等行為。後來,瑪曲縣委、縣政府也陸續出臺了黃河流域瑪曲境內禁止捕魚和全縣禁止使用塑膠袋的規定,法院除了普及法律知識外,也會給牧民們講解這些規定。
  • 新藏線,從荒涼到極致、從震撼到極致!
    這是一條真正人跡罕至的路,當四條進藏線都被人走爛之後,它仍然一直鮮有人出入,除了不得已奔波在天路上的大貨司機,還有常年為邊防穩固,行走在千裡運輸線的上高原汽車兵!荒蕪,雄壯,土林的底部峽谷有寧靜的河流淌過,順坡而下穿行於土林之中,路旁土林的各種造型在高原迷幻光影的襯託下,宛若神話世界。據說落日下的札達土林是沿途風景最美之處。但是土林內非常兇險,特別是下雨時,哪怕是小雨,也會形成泥石流,絕對不可久留。札達縣城有從新疆移植過來的樹種,給荒蕪的阿里帶來了一絲生機。
  • 援藏燈光設計師朱丹:拉著兩車燈泡上高原
    朱丹回憶:「2005年我剛畢業,也是劇團最小的員工,跟國家京劇院第一次入藏,那時候還沒有通鐵路。西藏經常下雨,一下雨,要是走到馬路上,一雙白色的球鞋就滿是泥,天天回來第一件事情就是刷鞋。經常前一刻還歡聲笑語,一會兒就聽到『不好啦』,就是有同事高原反應暈倒了。
  • 【春節出境遊·日本滑雪】去安比高原與藏王溫泉滑雪場撒歡兒【2】
    左圖:安比高原滑雪場的賓館夜景 已經成為安比高原地標的安比格蘭酒店能提供日式、西式房間,館內的溫水遊泳池等運動俱樂部、溫泉大浴場等項目可供選擇。特別是為了照顧客人的心情,晚餐可以根據心情好壞選擇和食、西餐、中餐或者烤肉,一邊用餐一邊眺望周邊的美景。
  • 他原本是雪域高原最大的王,死後骨灰卻不能入靈骨塔
    文/孫佳琦 他原本是雪域高原最大的王,死後骨灰卻不能入靈骨塔倉央嘉措出生於普通的農奴家庭,他的父母信仰的是寧瑪派,寧瑪派的人生活自由,他們可以隨意娶妻生子,過自己喜歡而嚮往的生活,但是倉央嘉措因被指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從他被五世達賴找到以後
  • 為何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究竟是什麼意思?
    那就是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大家知道這句話的由來嗎? 為什麼不讓男人女人老人來到四川西藏和廣西呢。我們先談談西藏吧, 因為每年都有很多人回川藏線旅行, 這裡既有高聳的雪域高原,也有繁華華麗的城市, 西藏的地理位置獨特,他的海拔比較高,而且光線充足,紫外線也比較豐富,這個地方的環境比較差,如果那些皮膚柔軟的女性來西藏,長期以來他的皮膚很粗糙,皮膚再好也受不了環境的破壞,而且西藏的海拔比較高,體質不好的女性們來這裡容易發生高原反應,也會對他們的身體不利, 正好可以提醒來西藏旅行的女性們
  • 雪域天路新藏線,你就是流落人間最美的「地獄」!
    小強先森達坂坡長27公裡,人到這裡高原反應不太明顯,但氣壓反差大,初次上山如不注意容易引起耳膜鼓脹,嚴重者會造成耳膜破裂。海拔5100米,與庫地達坂相比,其兇險更勝一籌。麻扎達坂高山陡峭,直入雲天。 小強先森麻扎路口有一塊牌子指著前面的方向"普蘭",兩邊的景象極其的荒涼。
  • 青藏高原文化史:漢藏醫學交流
    藏王命令,今後要以這三位醫生的醫術作為衡量其他醫術的標準。松贊幹布還派人到唐朝和天竺學醫。藏醫行業內湧現了以達瑪郭札為首的一批藏族翻譯家,翻譯了一批漢地的醫書。他為藏漢醫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貢獻。公元710年,金城公主入藏與赤德祖贊聯姻時,也帶來大批唐朝的文化典籍,其中也有許多醫著。
  • 俗語「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是啥意思?老祖宗的大智慧
    其中有一句俗語叫做: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這句話到底又是什麼意思呢?反映出來的又是中國古代人民怎樣的智慧呢?男不入川是指,年輕的男子不要長期逗留在四川地區。公元1001年,當時四川盆地有4條主要的路,然後政府再將這4條主要的幹道進行了合併,也就稱之為是川峽四路,所以這一年歷史中就出現了四川的簡稱。至此之後人們關於這裡,慢慢的就由之前的蜀漢地區變成了四川地區。
  • 復興號動車組「入藏」助力西藏經濟上新臺階
    深入實施復興號品牌戰略,擴大復興號運行覆蓋面,同時,進一步提升和助力西藏經濟發展,這是此次復興號動車組「入藏」的主要目的。原先,人們要乘坐火車進入西藏,須走青藏鐵路,乘坐那種人們經常看到的綠皮車。雖然看似是普通,但是,這種綠皮車同樣也是經過「高原化」改造,為適應高原環境,列車上有加壓車廂,有專門為旅客準備的吸氧設備。
  • 去高原必讀:10分鐘」看透「高原反應,建議火速收藏!
    簡單的說,高原反應是當人到達一定海拔高度後,身體為適應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氣壓差、含氧量少、空氣乾燥等的變化而產生的自然反應。這是一個身體適應缺氧環境的過程。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生高原反應,這個其實和年齡、性別、身體強壯與否都沒有必然的關係。有的人平常經常健身,身體非常好,但是到了高原依然會有高原反應;有的平常經常生病,到高原反而沒事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也有的是這一次去沒有什麼反應,而下一次就會有頭痛等的症狀。
  • Z164丨除了供氧,高原列車還有啥特點?
    Z164丨除了供氧,高原列車還有啥特點?
  • 為何人們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導遊悄悄告訴你這幾點
    為什麼人們說男不入河,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導遊悄悄告訴我我國幅員遼闊,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每個地區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旅行愛好者往往選擇假日旅行,四面八方的熊,而是各自的理解的地方特色和同,旅行中,很多朋友是無論如何也該企業的念能聽到(有圖片):「男人不進入川,女人不藏進,老不進入大小,」這是什麼意思呢?
  • 高三學生如何走出五月份的「高原反應」期
    >請點擊標題下「南安教育信息」,關注便有收穫!——————————————————————進入五月份後(有些同學或者會更早一些),不少高三學生都會出現一種「高原反應」現象。所謂「高原反應」,就像爬山到了一定高度的時候所產生的一種反應或感覺,其感覺是:好像既上不去,也下不來,走每一步都很吃力,反應也比較遲鈍,雖然很想擺脫這種狀況,但又不知所措。
  • 想去丁真的家鄉看看,首先要與「高原反應」來一次「情感戀愛」
    丁真因原生態素顏的模樣及憨厚樸實的表現而走紅網絡,2020年11月成為理塘縣旅遊大使,隨後參與拍攝以其為第一主角的首部甘孜文旅宣傳片《丁真的世界》丁真火了,他為家鄉做宣傳,所以康巴漢子也火了,於是很多好奇的人們想到理塘來打個卡,理塘縣的平均海拔是4014米,所以要來之前,得有充分的思想準備,那就是「高原反應」。
  • [遊記]高原之夢(一)◇蹇玉玲
    在列車上我遇見了許多和我們一樣去西藏尋夢的人,還有幾位一路唱歌的藏族姑娘。我的心早己隨姑娘們嘹亮的歌聲,飛向了遙遠的青藏高原……傍晚時分,列車經過青海湖邊,從車窗望去,鏡子一樣的湖面與遠處的天際連在了一起。湖水在夕陽的最後一抹餘輝中,泛出銀色的白光,是那樣的靜謐和空曠。
  • 人們常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網友:很有道理
    其實這些話估計小夥伴們應該是聽到過的,但是他們也可能並不是真的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其實這句話就是根據各個地方的地理還有地勢所編出來的一種類似於順口溜的東西,目的就是提醒我們要謹慎的選擇自己的地區,那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湖南援藏教師方田根:兩度入藏,一腔赤誠
    兩度入藏,一腔赤誠——記湖南援藏教師方田根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餘蓉 從湖南長沙到西藏山南,從擔任山南市第三高級中學的生物教研組長到擔任貢嘎縣中學的副校長,湖南師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教師方田根兩度入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