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兒研所增開小夜班門診 增強醫療服務供給量

2021-01-09 身邊24小時

中新網北京8月26日電 記者從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以下簡稱「首兒所」)獲悉,近日,該院22個專業科室全部增開小夜班門診。據介紹,此舉旨在做好秋冬疫情防控,減少人群聚集,增強醫療服務供給量。

8月21日開始,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22個專業科室全部增開小夜班門診。供圖

據介紹,8月21日,首兒所22個專業科室全部增開小夜班門診,開診5天共接診1114人次,受到廣大患兒家長的關注和歡迎。

首兒所門診部主任牟京輝表示,隨著北京市中小學生陸續開學返校,進入秋冬季後呼吸道感染類疾病和秋季腹瀉患兒的逐漸增多,選擇夜間就診的人數將會明顯上升。

25日下午17:40,在眼科小夜班門診,一位家長帶著7歲的男孩正在就診。「孩子這兩天說眼睛不舒服,我是在網上預約掛號時發現有小夜班門診的,就趕快約上了,我們下午5點到醫院,5點半就看上了,醫生說是過敏性結膜炎,開了藥,還給約了複診號。」這位家長說,因為白天要上班,孩子也要上課外輔導班,下課後再來醫院看病,一點不耽誤,的確很方便。

「為全力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嚴防發生聚集性疫情,我們決定增開小夜班門診,通過延長門診時間彌補醫療空間的不足,增強醫療服務供給量。」首都兒科研究所黨委書記劉中勳介紹。

他表示,通常情況下,醫院會採取「專業整合」的方法開設夜間門診,這樣更利於節約人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前提下,要儘可能分流病人,減少人群聚集,所以採取了「精準管控」的方法,在保證現有門急診出診醫師數量的基礎上,將小夜班門診從過去的耳鼻喉科等5個科室增加至22個,覆蓋了全院所有專業科室。

8月21日開始,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22個專業科室全部增開小夜班門診。供圖

「有的科室一個晚上或許只有幾名患兒就診,但也都增開了小夜班門診,就是為了避免患有不同疾病的患兒混在一起就診,從而減少交叉感染。」劉中勳還表示,為了滿足不同人群的就診需求,保障患兒能夠得到快速有效的診治,各科室的醫生和護士全部利用晚上業餘時間提供醫療服務。

據介紹,首兒所小夜班門診實行非急診全面預約,接診時間為周一至周日的17:00-21:00,各級別醫師均安排出診,而且每個科室每周至少提供2個特需門診號源。每個科室都配有一名醫生和一名護士為患兒提供診療服務,就診需求量大的科室,如皮膚科,則有兩名醫生同時出診。

患者可以於每天15:00-20:00,通過「京醫通」微信平臺預約7天的號源,預約成功後,在就診當日20:30前到醫院完成取號後到科室就診。出生年齡在90天以內、沒有上戶口的患兒可以通過「首兒APP」預約到新生兒內科、普通(新生兒)外科和內科綜合門診的號源。

牟京輝提醒,廣大家長要注意少帶孩子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到醫院就診時要戴口罩、勤洗手,做好防護措施。另外,家長也可以通過首兒所網際網路醫療,實現線上複診、開具處方、送藥到家的全流程診療服務。(完)

【編輯:陳海峰】

【來源:中國新聞網參與互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首兒所增開小夜班門診,可提前7天網上預約掛號
    原標題:首兒所增開小夜班門診,可提前7天網上預約掛號2020年8月21日,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以下簡稱「首兒所」)的22個專業科室全部增開小夜班門診。小夜班門診一經開設就吸引了廣大患兒家長的關注和歡迎,開診5天共接診1114人次。
  • 下午5點,她們開啟忙碌的一晚……探訪首兒所「小夜班」
    下午5點,一般醫院的門診大廳基本已結束一天的喧囂。可在首都兒科研究所,隨著人流湧動,熱鬧的「小夜班」門診才剛剛拉開序幕。秋冬季正值兒童就診高峰期,為方便患者就診,減少人群聚集,首兒所22個專業科室全部增開了小夜班門診。如今運行2個月以來,在日門診量高達5000餘人次的首兒所,小夜班的接診量已佔近12%,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患兒就醫難題。
  • 兒研所增兩大科室小夜班及周末門診
    &nbsp&nbsp&nbsp&nbsp北京晨報訊(記者徐晶晶)為方便患兒和家長,本月起,在保障日間正常門診服務的基礎上,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將新增呼吸內科、神經內科小夜班門診和周末門診。小夜班門診出診時間為每日下午5點到晚上10點,周末門診出診時間為早8點到下午5點。
  • 兒研所呼吸內科開小夜班門診
    想帶孩子到兒研所看呼吸內科、神經內科的家長,不用再請假趕著工作日白天去醫院了,這兩個科室將開設小夜班門診和周末門診。  據介紹,兒研所呼吸內科和神經內科開小夜班門診出診時間為每日17時至22時,周末門診出診時間為8時至17時。
  • 天津市第二兒童醫院增開夜間特需門診
    天津市第二兒童醫院增開夜間特需門診《黨群心連心》欄目網民「李菁旻」留言:我孩子最近患了肺炎,需要每天去兒童醫院輸液,但是掛號太難了,每天看病五分鐘,輸液40分鐘,等待掛號要6-7個小時,還有可能掛不上,每天這樣反覆
  • 兒研所新增呼吸內科、神經內科小夜班及周末門診
    央廣網北京4月10日消息 為滿足患兒就診需求,自2018年4月1日起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新增設了神經內科、呼吸內科小夜班門診及周末門診。以往,神經內科、呼吸內科專業就診需求的家長,只能在工作日白天到醫院就診,如情況緊急,只能選擇小夜班綜合內科或者急診科就診。如今,隨著呼吸內科和神經內科小夜班和周末門診的開設,一方面緩解了白天的就診高峰,另一方面,滿足了家長就診時段差異化的需求,使忙碌的家長可以選擇休息時間帶患兒到醫院就診。
  • 兒研所開小夜班門診和周末門診 可看呼吸內科和神經內科
    原標題:兒研所呼吸內科開小夜班門診   本報訊(記者 劉歡)想帶孩子到兒研所看呼吸內科、神經內科的家長,不用再請假趕著工作日白天去醫院了,這兩個科室將開設小夜班門診和周末門診。
  • 帶孩子看病不用請假 兒研所這兩個科室開小夜班和周末門診了
    想帶孩子到兒研所看呼吸內科、神經內科的家長注意了——不用再請假趕著工作日白天去醫院了,這兩個科室開設小夜班門診和周末門診了。兒研所 喬健攝兒研所呼吸內科和神經內科開設了小夜班和周末門診,一方面可以相對緩解白天的就診高峰,另一方面,忙碌的家長可以選擇休息時間帶孩子到醫院就診,滿足了家長就診時段差異化的需求。
  • 市中研院開啟智慧門診 率先取消門診掛號窗口
    天津北方網訊:為了縮短門診患者在院時間,提升服務水平和醫療水平。自2017年12月12日起,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全面開啟「智慧門診」。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在全市率先取消掛號、收費門診窗口,每層只保留一個建卡充值退費窗口,所有患者可持身份證、醫保卡、院內卡在門診自助機上掛號、繳費,也可使用手機APP掛號、繳費。醫院行政人員主動為患者服務  變化:最快30秒完成掛號隨著門診時間臨近,門診大廳患者逐漸增多,30餘臺一體化自助機整齊排列在門診各樓層。
  • 緊缺的兒科醫生:夜班12小時 看診126個患兒
    5月27日,國家衛健委婦幼司司長秦耕回應我國兒科醫生資源不足問題時表示,目前兒童醫療服務資源相對比較緊缺,全國每千名兒童兒科醫生數為0.63。夜班急診十天輪一次,一次要在醫院工作20多個小時,工作量巨大。晚上9點,十平方米左右的急診室裡站滿了人,將周立立圍在裡面。剛出生5天的寶寶因為新生兒黃疸被奶奶抱過來讓醫生檢查,旁邊的爸爸媽媽則在詢問病情。另外一位5歲的小女孩因為高燒被爸爸抱著,媽媽在等醫生開藥。周立立坐在桌前,一一診治—黃疸寶寶安排住院,發燒的女孩輸液退燒。
  • 《山西省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普通門診統籌管理辦法》政策解讀
    普通門診統籌是指參保居民因治療常見病、多發病在基層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門診醫療費用,由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制度。二、為什麼要實施城鄉居民普通門診統籌制度?國家醫療保障局、財政部《關於做好2019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醫保發﹝2019﹞30號)要求,「建立健全城鄉居民醫保門診費用統籌及支付機制,重點保障群眾負擔較重的多發病、慢性病。
  • 周末專家門診全開放!杭州市兒童醫院新推出數項舉措
    杭州市兒童醫院為了給兒童提供優質、安全、滿意的醫療服務,杭州市兒童醫院推出「周末專家門診、延時門診、發熱特需門診、午間門診、專科門診、聯合門診」等舉措,滿足家長和患兒就診需求。為滿足患兒就醫需求,切實保障醫療安全,緩解患兒家庭就醫壓力,杭州市兒童醫院以「改善就醫體驗 提升醫療質量」為主題,推出數項舉措,為兒童提供優質、安全、滿意的醫療服務。周末專家門診全開放即周末所有專家門診開放,醫技科室檢查同步配套。
  • 重慶絕大部分醫療機構恢復日常醫療服務
    製圖/丁龍 資料來源:重慶市衛健委3月5日,市衛生健康委發布消息,疫情發生以來,重慶高度重視人民群眾日常醫療服務保障工作,堅持疫情防控與日常醫療服務「兩手抓」,全市公立醫院門診量、住院病人量、手術量穩步增長。
  • 京滬夜班高鐵車票緊俏幾乎售罄 誤車不能改籤
    原標題: 京滬夜班高鐵 誤車不能改籤  東方網5月16日消息:昨晨6點08分,鐵路大調圖後上海地區第一趟增開列車G300往濟南西方向的增開列車發車。記者查詢12306鐵路售票系統發現,昨晚首次增開的京滬夜班高鐵車票緊俏,幾乎售罄。
  • ...十大亮點|服務行動|醫療|十大|醫院|診療|患者|服務|-健康界
    3月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聯合國家中醫藥局辦公室組織制定了《2019年深入落實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重點工作方案)》。姬華奎匯總十大亮點,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就醫獲得感。
  • 兒科小夜門診:天亮說晚安
    眼下,隨著秋冬季兒科就診高峰期的到來,我們跟隨三位門診值班醫生,走進首都兒科研究所不平靜的「小夜班」。  央視網消息(記者 汪佳瑩 王偉):下午五點,北京的天剛剛黑下來,醫院的大廳卻已經完全被白熾燈照亮,諮詢臺前擠滿了人,伴隨著上上下下的腳步聲,沒有人有一點要暫停的意思。
  • 張強醫生集團合作杏仁門診,優質醫療資源開始向民營醫療機構流轉?
    據杏仁平臺CEO馬丁介紹,此次戰略合作是張強醫生集團的核心產品——靜脈病中心入駐杏仁門診,杏仁門診則提供醫療場所、基礎設備及患者運營服務支持。優質醫療服務=網紅醫生集團+網紅診所?區別於公立醫療服務機構和非公醫療服務機構,張強醫生集團與杏仁門診的合作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在醫生多點執業的政策驅動下,於公立醫療機構和以往的民營醫療機構之外為醫生提供了醫療服務落地場景。
  • 門診全預約、填流調承諾,直擊上海醫院如何保障日常醫療服務
    隨著復工復產,來滬返滬人員逐漸回升,上海各醫院日常醫療服務與防控措施開展得如何?2月25日的上海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鄭錦表示,門診實行「全預約及實名制就診」,公示各科室開放時間,開展分時段預約,錯峰就診,減少人群聚集和交叉感染。
  • 倡導「價值醫療」服務,申德醫院推出門診特惠卡
    「公立大三甲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療機構門可羅雀」的現象仍普遍存在。 體制外的另一邊,隨著人們醫療需求的多層次發展,傳統的公立醫療體系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多樣化的就醫需求,社會辦醫(民營醫院)應運而生,並逐漸成為我國公共健康服務的重要補充,但有別於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民營醫院更多受市場化的驅動,相應地在醫療服務價格上就比公立醫院高出不少,「貴」成為了很多民營醫院的標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