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海歸公務員的「蓉漂」故事

2020-08-13 蓉城同心

我是一名 「蓉漂」、更是一枚「成都女婿」。籍貫浙江溫州,8年前來到成都,本科就讀於西南交通大學,與大學同班同學相戀6年,最終在成都安家落戶。我是一名「海歸」,更是一名「國家公務員」,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碩士畢業,在省委組織部面向境外高校選調大學畢業生的號召下,投身成都。我是一名「90後」,更是一隻「工作尖兵」,雖然工作僅兩年多,但先後在市、區兩級政府多個部門學習鍛鍊,既參與過市委市政府理論稿件起草,又在基層親歷疫情阻擊與招商談判。我是吳禪,現就職於成都市青羊區人民政府,負責成都青羊文化金融商務區的招商工作。

一、新時代的「少年入川」

古雲「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講的是天府之國因四周環高山,蜀道之難而拒兵馬於川外,獨享物華天寶、山水怡人,若少年入川則日漸安逸、流連忘返,不願離開了。而新時代的四川,「世界向東、中國向西」,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倡議進一步拓展國家戰略縱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將成都推向了對外開放的「橋頭堡」。許許多多和我一樣的外鄉人來到成都,少年入川,我在這裡感受到了太多的包容與溫暖,更是見證了成都這座城市近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2012年來到成都至今8年間,成都地鐵加速成網,從1、2號線「十」字骨架到如今七線並發;城市翻山東進,從「兩山夾一城」到「一山連兩翼」;航空兩場一體,天府國際機場加速成都融入全球經濟版圖……這一切,也更加堅定了我紮根成都、伴隨城市發展而成長的決心和信心。

編輯

(圖為墨爾本商學院PaulKofman院長為吳禪學長頒發證書)

二、「進擊」的成都公務員

2018年海外畢業回到成都以後,我入職機關單位,成為了一名成都的公務員。在市委辦公廳工作期間,通宵達旦是常事,夜間10點,一杯滾燙的開水注入水杯、泡上一杯濃茶後,還沒放涼,又要邁開「凌波微步」穿梭於文印室和會場準備第二天一早的會務。凌晨1點,等回神定氣、端起茶杯,水已冰涼,一口下去,一個激靈,頓時清爽。要高質量完成機關工作,平時不僅要積極參與常態化、制度化的理論學習,還要利用空閒時間抓緊「補課」業務知識。在金融領域工作的我,特許金融分析師(CFA)、中級經濟師職稱、證券從業資格、基金從業資格等金融領域專業知識學習多多益善。提素質、促進步,練就過硬的業務能力,努力成為「一專多能」的多面手。八小時內投入工作,八小時外奉獻工作,從晨光熹微的清晨到華燈初上的傍晚,甚至是在繁星點點的深夜,依然在辦公室電腦前碼字撰稿。在成都市城市能級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對幹部隊伍的要求日趨嚴格,「夙夜在公、隨時待命」儼然已經成為新時代成都公務員的真實寫照。

三、產業功能區大旗下的招商引資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下,成都市成立了66個產業功能區,主抓區域的規劃建設以及主導產業培育、招引工作。我目前所在的工作單位,就是成都青羊文化金融商務區(66個產業功能區之一)的管理機構。我們轄區覆蓋成都市乃至四川省最為核心的「天府廣場-騾馬市」片區以及西南財經大學、金沙遺址所在地的「光華-金沙」片區,區域金融商業發達,擁有成都銀行總行、國金證券總部等金融機構的全國總部,以及中國銀行省分行、交通銀行省分行等省級分支機構,先後榮獲「全國最佳金融改革創新示範區」「四川省優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等殊榮。

(圖為成都青羊文化金融商務區規劃設計圖)

從今年4月起,我開始負責功能區的招商引資相關工作。在努力適應工作任務從「理論研究」向「招商實操」轉換;個人角色從「指哪打哪」到「牽頭掛帥」轉換;工作壓力從「照章辦事」到「績效考核」轉換等「三個轉換」的基礎上,我與團隊爭分奪秒抓招商、抓項目,努力減輕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全力以赴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落下的任務補起來。3個月來,累計對接走訪企業超過71家,牽頭開展招商引資主題推介活動4次,撰寫省級媒體以上招商宣傳報導5篇,落地高能級產業化項目7個,儲備高能級新籤約項目2個,基本完成了同期招商引資相關目標任務。

(圖為吳禪學長在推介會上發言)

學長簡介:

  吳禪,成都市青羊區文化金融商務區管委會四級主任科員,成都歐美同學會建言獻策委員會委員,成都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協會會員,畢業於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商學院,管理學(金融方向)碩士,留學期間曾獲墨爾本大學商學院傑出國際研究生獎。2018年通過四川省委組織部面向境外知名高校選調優秀大學畢業生進入機關,曾經先後在中共成都市委辦公廳、成都市金融工作局、青羊區金融工作局等有關單位工作,現負責成都青羊文化金融商務區招商引資工作。

相關焦點

  • 「少不入川」正生變 「蓉漂」專場招聘會一天引來兩萬多年輕人
    這樣的火爆,來自於昨日(9月9日)舉行的首場「蓉漂」青年人才專場招聘會。從火爆程度不難看出,「蓉漂」不僅僅是停留在紙面上的詞彙,而是實實在在地形成一種風潮——成都,正成為眾多青年人才首選的熱點城市。每經實習記者 謝孟歡 記者 餘蕊均 攝影報導古語有云,「少不入川」,講的是怕年輕人易被蜀地的安逸生活所吸引,因而希望年輕的時候不要去蜀地;而現如今,「少不入川」這一說法正在生變,海歸、蓉漂,無數青年人湧入成都
  • 首部「蓉漂」人才微電影《選擇這裡 成就更好的自己》在蓉首映
    ,該片將鏡頭聚焦「蓉漂」人才,講述他們來蓉追尋夢想、成就夢想的故事,由成都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成都市廣播電視臺成視文化聯合出品。  「劇情很真實,也很觸動,就好像自己身邊發生的故事一樣。沒想到成都市為『蓉漂』拍出了這麼好的微電影。」在現場第一次觀看了微電影的「蓉漂校園大使」小李這樣說道。「大學畢業後職業如何選擇?這部電影給了我最好的答案,不少同學都把留在成都作為了第一選項。」還在電子科技大學就讀的大三學生小劉表示。
  • 「蓉漂」人才快來有獎分享你的故事 系列微電影創意腳本徵集活動啟動
    12月1日,作為第六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六大成都本土重磅活動之一的首部「蓉漂」人才微電影《選擇這裡 成就更好的自己》舉行首映式。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為挖掘更多「蓉漂」人才原型和動人故事,讓後續創作的「蓉漂」人才系列微電影更加貼近生活、更加精彩感人,活動現場面向全國啟動了微電影創意腳本徵集活動。
  • 《選擇這裡 成就更好的自己》首部「蓉漂」人才微電影在成都首映
    封面新聞記者現場看到,這部微電影不僅聚焦「蓉漂」人才,講述他們來蓉追尋夢想、成就夢想的故事,還將鏡頭對準成都地標性美景,展現成都文化。首映式上,成視文化有關負責人從「蓉漂」人才系列微電影的創意策劃、腳本編輯和拍攝製作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並表示很有幸參與影片的創作,講好「蓉漂」故事,這也是成都進一步打造人才品牌、創新傳播手段的又一開創之舉。
  • 蓉漂詩人——參與生活美學的新成都人系列:朱光明《小何秋意圖》
    最近,在成都市作家協會、四川文藝出版社聯合推出的「成都作家·新力量」系列新書中,作者均是千挑萬選出來的優秀「蓉漂詩人」。其中,來自四川大巴山的90後「蓉漂詩人」朱光明比較打眼,除了他的詩集《小河秋意圖》出版後迅速引起文壇關注,還因他對成都的兩次「選擇」。最初,他嚮往成都,成為「蓉漂」;後來搖身一變「京漂」。
  • 2019年四川成都市「蓉漂」人才薈成都市交通運輸局信息中心招2人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成都人事考試網發布:2019年四川成都市「蓉漂」人才薈成都市交通運輸局信息中心招2人,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三、招聘範圍、對象及基本條件   招聘對象為《成都市2019「蓉漂」人才薈成都市交通運輸局所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2名高層次人才崗位表》(附件1)中所列的2019年、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
  • 蓉漂詩人(作家)——參與生活美學的新成都人系列②:朱光明《小河...
    最近,在成都市作家協會、四川文藝出版社聯合推出的「成都作家·新力量」系列新書中,作者均是千挑萬選出來的優秀「蓉漂詩人」。其中,來自四川大巴山的90後「蓉漂詩人」朱光明比較打眼,除了他的詩集《小河秋意圖》出版後迅速引起文壇關注,還因他對成都的兩次「選擇」。最初,他嚮往成都,成為「蓉漂」;後來搖身一變「京漂」。
  • 蓉漂青年的創業夢:將皮影的功能重新拾起來
    【同期】(蓉漂青年王浩斐)其實皮影這個東西,然後就是普遍的大家都認為它是一個很傳統的民間藝術,然後這也不可否認它確實是一個傳統民間藝術。然後就從我個人而言,然後皮影在如今的時代裡,它邊緣化的原因有很多種,然後一是有外來的新的內容的衝擊,二也是考慮我認為也是它自身的這個東西,它沒有去適應這個時代。
  • 海歸求職,找的到底是什麼?
    海歸求職,找的到底是什麼?薪水?待遇?價值觀認同?海歸在找工作的時候,想找的到底是什麼?日前,智聯招聘發布《2019中國年度最佳僱主評選報告》,站在評價僱主的角度,或許能更深層地讀懂求職者的選擇與偏好。而對於廣大歸國留學生來說,如何調整好就業心態以更好地面對職場,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 「蓉漂茶敘」臺北「玩」出新花樣:兩岸視訊直播連線 成都「職」等...
    成立不到5個月,8月30日下午,「蓉漂茶敘臺北站」活動在臺北舉行,吸引逾80位臺灣嘉賓到場了解成都機遇。  茶敘玩出新花樣 直播連線讓一切眼見為實  「以視頻直播連線的形式展示成都發展和機遇,是一種積極嘗試。
  • 2018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90後成為海歸主體
    2018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90後成為海歸主體 新聞頻道來源:央視網 2018年08月20日 10:16 A-A+ 報告顯示,90後成為新生代海歸的主體,佔比高達55%。
  • 專訪「蓉漂好牙醫」許君豪:上熱搜那天 我回信息回到凌晨兩點……
    專訪「蓉漂好牙醫」許君豪:上熱搜那天 我回信息回到凌晨兩點…… 2020-09-05 0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追夢在四川丨許君豪:從臺灣偶像歌手到「蓉漂」好牙醫
    20年後,在位於成都市金牛區的好牙醫口腔診所裡見面時,年屆不惑的他依然挺拔精神,現在他的身份是「蓉漂」,是一位資深牙醫。如果不是當年節目彩排中嚴重摔傷,他的人生也許會和現在不同。但面對那次重挫,許君豪清醒地思考:「有時候摔一跤,不是說就跌入谷底,它是給你時間,讓你靜一靜,讓你去思考。人生不會全是往上的,我想是時候走出舒適圈了。」
  • 李銀昭新作:文章有溫度,夏日送清涼|蓉漂作家——參與生活美學的新...
    這種美學魅力,不僅在於成都的美食、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更重要的是它的包容與宜居,讓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因為難以抗拒最終選擇成為「蓉漂」,成為新時代的「新成都人」。紅星新聞特別策劃推出「蓉漂詩人(作家)——參與生活美學的新成都人」系列,推薦他們的新詩、新文與新書,以饗廣大讀者朋友,共享成都生活美學。
  • 蓉漂一個月,印象成都,是否適合剛畢業的大學生前往
    畢業季,我錯過了蓉漂的機會,在天津工作了一年,偶爾想起,大學時期最嚮往的那個城市,成都!今年,終於來了,成都很繁華,深夜的春熙路依舊人來人往,太古裡的燈塔整夜不熄,從南三環到東三環還是燈火闌珊,新都區是我蓉漂的第一站,四川音樂學院旁的小吃令我嘴巴停不下來,可惜音院沒有開學
  • 重慶老廠區變身「夢想溫室」 孵化「90後」海歸創業夢
    金山意庫供圖 中新網重慶12月14日電 題:重慶老廠區變身「夢想溫室」孵化「90後」海歸創業夢作者 陳鑫 劉亞鈴一幢幢廠房間,著裝時尚的年輕人進進出出,枝影斑駁裡,各色店牌若隱若現,在重慶兩江新區,從昔日老廠區到重慶知名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一個「夢想溫室」正悄然生長,這就是金山意庫文化創意產業園
  • 美國小哥拿到四川首張「創業籤證」 加入蓉漂大軍笑開花
    7月13日上午,高大帥氣的美國籍四川大學留學生菲利普•瓦爾德•克裡米斯成為拿到四川省「創業籤證」的第一人,立馬升級為貨真價實的「蓉漂」一族,再也不用考慮畢業之後需要立馬收拾行李、打道回府了。 據封面新聞7月13日報導,29歲的菲利普在四川大學學習漢語言文學,他的中文名字叫從雲。
  • 26萬"蓉漂"落戶 成都如何成最強"吸鐵石"
    畢業後選擇留校工作的她,如今坦言自己早已成了地道的成都人,愛上了這座城市。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蓉漂」像曾櫨賢一樣選擇留在成都生活、創業、工作,2018年人才新政累計吸引超過26萬名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落戶成都。  這與成都生活、工作環境的不斷優化密切相關。生活環境、工作環境所代表的城市吸引力,是影響營商環境的重要要素。
  • 「蓉漂」臺灣小夥從大陸求學到育人
    從復旦大學畢業後,遊家勳在兩岸之間做出選擇,一開始他選擇發展比較成熟的臺灣地區培訓業作為教育入門的地點。2016年底,他從臺灣辭職,來到成都創辦「微領熊教育」,開始了正式的「蓉漂」生涯。10月初,記者在成都市溫江區一教育機構內見到了這位創業青年遊佳勳。今年30歲的遊佳勳告訴記者,雖然自己是臺灣桃園人,但祖籍卻是在成都。回憶起創業初衷,遊佳勳坦言希望兩岸教育交流可以「從娃娃抓起」。
  • 越南考公務員有多難 半數海歸狀元落榜
    原標題:越南考公務員有多難 半數海歸、狀元落榜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魏為):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畢業季,近兩年來中國公務員考試競爭比例較之往年有了明顯下降。公務員壓力越來越大,待遇越來越少,似乎公務員不再是個「香餑餑」。而在中國的鄰國,相同的事情也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