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漂青年的創業夢:將皮影的功能重新拾起來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解說】皮影戲被稱為「百戲之祖」,有著2000多年的傳承歷史。在30歲的青年王浩斐眼中,皮影是能設計出多款深受大眾喜愛的一種新品。

  近日,在西南民族大學i創空間裡記者見到了正在為新設計「狐狸」上色的王浩斐。2008年考入西南民族大學動畫系專業的他,在學校的一次皮影體驗活動中,被這一古老的非遺文化所吸引,尋思著能否用動畫製作方式來創新皮影戲。

  【同期】(蓉漂青年王浩斐)其實皮影這個東西,然後就是普遍的大家都認為它是一個很傳統的民間藝術,然後這也不可否認它確實是一個傳統民間藝術。然後就從我個人而言,然後皮影在如今的時代裡,它邊緣化的原因有很多種,然後一是有外來的新的內容的衝擊,二也是考慮我認為也是它自身的這個東西,它沒有去適應這個時代。

  【解說】2016年,王浩斐取得碩士學位後選擇留在了成都,辦起了成都冰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開始專門從事皮影創新發展研究和皮影教育培訓創業計劃。他認為,傳承本身就是要發展。皮影戲在誕生之初,就具有誤樂和教化作用,直到今天仍然如此。經過幾年的探索王浩斐發現,要讓皮影加以保護傳承,就必須在創新的基礎上加強對皮影戲的宣傳教育。

  【同期】(蓉漂青年王浩斐)首先我想傳達的一個理念是我想把它進行一個觀念上的創新,就是首先大家提起它來,你可以認為它是一個傳統的東西,但是你不能用傳統的眼光去看待它。以前因為咱們傳統從來說沒有這種文化概念,就是說我把傳統的東西當成一個文化的符號文化的東西去傳播下去。

  【解說】現在的王皓斐可謂是個大忙人,他帶著皮影走進校園,把它當成教育載體和教學工具去與同學們溝通,引導同學們在傳承非遺文化的同時,接受中華文明的傳統教育,讓同學們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來規範自己的行為。

  【同期】(蓉漂青年王浩斐)比如現在我們叫非遺進校園,其實更多的就是在把非遺文化傳到校園裡頭,它忽視了本身非遺有本身它的很多非遺的內容,它有它的功能性,然後所以說我覺得皮影在這個時代裡,其實它的功能是傳統的娛樂和教育功能,它還有同時又增加了新的文化功能,然後我們想做的是把這些功能重新拾起來,然後重新用我們的方式,用現在的方式重新展現給大家,讓大家拿到的時候,原來皮影就是我們現在還可以需求它還可以需要它,而不僅僅說是我為了去了解它,為了去所謂的傳承它去而傳承它。

  【解說】在皮影的創新開發中,王浩斐採用古今結合的辦法,從傳統皮影故事中的才子佳人,志怪神話,王侯將相等民間傳說故事中脫胎剝離出來,結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探索、創新、設計、製作延伸出一系列人們喜聞樂見的兒童卡通、寫實人物、生活肖像和風景等多元化的皮影工藝新品推向市場,他希望通過這些作品去打破傳統,將包裹已久的非遺皮影標籤煥發出新的活力,讓更多人重新喜歡上皮影這項古老的藝術。

  記者何浠成都報導

責任編輯:【王凱】

相關焦點

  • 首部「蓉漂」人才微電影《選擇這裡 成就更好的自己》在蓉首映
    ,該片將鏡頭聚焦「蓉漂」人才,講述他們來蓉追尋夢想、成就夢想的故事,由成都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成都市廣播電視臺成視文化聯合出品。省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在蓉高層次專家人才,央視、騰訊、優酷、愛奇藝等第六屆網絡視聽大會參會單位,在蓉青年大學生、「蓉漂校園大使」、在蓉選調生等代表參加了首映式。  《選擇這裡 成就更好的自己》「蓉漂」人才微電影驚豔亮相  首映式現場,一曲「蓉漂」人才之歌——《留在成都》拉開了活動帷幕。
  • 「少不入川」正生變 「蓉漂」專場招聘會一天引來兩萬多年輕人
    這樣的火爆,來自於昨日(9月9日)舉行的首場「蓉漂」青年人才專場招聘會。從火爆程度不難看出,「蓉漂」不僅僅是停留在紙面上的詞彙,而是實實在在地形成一種風潮——成都,正成為眾多青年人才首選的熱點城市。9月9日,首場「蓉漂」青年人才專場招聘會在成都舉辦,現場「蓉漂」青年人才及高校畢業生達2.2萬人,投遞簡歷14249份。「在成都一系列政策利好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來蓉就業創業。」成都市人才工作小組相關負責人表示。事實上,半個月前的《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也顯示,成都已成為海歸就業創業最愛城市第三位,僅次於北京與上海。
  • 追夢在四川丨許君豪:從臺灣偶像歌手到「蓉漂」好牙醫
    20年後,在位於成都市金牛區的好牙醫口腔診所裡見面時,年屆不惑的他依然挺拔精神,現在他的身份是「蓉漂」,是一位資深牙醫。如果不是當年節目彩排中嚴重摔傷,他的人生也許會和現在不同。但面對那次重挫,許君豪清醒地思考:「有時候摔一跤,不是說就跌入谷底,它是給你時間,讓你靜一靜,讓你去思考。人生不會全是往上的,我想是時候走出舒適圈了。」
  • 「蓉漂茶敘」臺北「玩」出新花樣:兩岸視訊直播連線 成都「職」等...
    隨著4月28日海峽兩岸(成都·臺北)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在臺北揭牌,成都和臺北又多了一個服務臺青雙創與求職的優質平臺。成立不到5個月,8月30日下午,「蓉漂茶敘臺北站」活動在臺北舉行,吸引逾80位臺灣嘉賓到場了解成都機遇。
  • 美國小哥拿到四川首張「創業籤證」 加入蓉漂大軍笑開花
    7月13日上午,高大帥氣的美國籍四川大學留學生菲利普•瓦爾德•克裡米斯成為拿到四川省「創業籤證」的第一人,立馬升級為貨真價實的「蓉漂」一族,再也不用考慮畢業之後需要立馬收拾行李、打道回府了。 據封面新聞7月13日報導,29歲的菲利普在四川大學學習漢語言文學,他的中文名字叫從雲。
  • 「蓉漂」人才快來有獎分享你的故事 系列微電影創意腳本徵集活動啟動
    設置故事獎金眾籌腳本徵集友情、愛情、創業故事本次徵集活動將設置專門的故事獎金,公開徵集「蓉漂」友情故事、愛情故事、創業故事等。主辦方表示,希望利用這個活動平臺,進一步增強「蓉漂」人才系列微電影的故事感染力和觀眾接受度,並充分挖掘民間題材資源,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創作下一部微電影,最終將打造成「蓉漂」人才系列品牌電影,多維度、多視角展現成都愛才引才的意志和誠意。同時,也希望越來越多的優秀微電影作品可以從心出發,走向觀眾;從成都出發,走向全國。
  • 《選擇這裡 成就更好的自己》首部「蓉漂」人才微電影在成都首映
    封面新聞記者現場看到,這部微電影不僅聚焦「蓉漂」人才,講述他們來蓉追尋夢想、成就夢想的故事,還將鏡頭對準成都地標性美景,展現成都文化。首映式上,成視文化有關負責人從「蓉漂」人才系列微電影的創意策劃、腳本編輯和拍攝製作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並表示很有幸參與影片的創作,講好「蓉漂」故事,這也是成都進一步打造人才品牌、創新傳播手段的又一開創之舉。
  • 蓉漂的德國小夥:在中國不會用微信相當於不會說中文
    封面新聞記者 楊晨 秦怡 攝影 雷遠東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人來人往的高新區天府新谷,年輕的面孔,創業的名片。每天在寫字樓上上下下來回穿梭的青年男女中,高鼻梁深眼窩的德國小夥艾瑞克(Erik Ackner)是既特殊又普通的存在。從本科做交換生開始算起,艾瑞克已過起了近七年的蓉漂生活。「哪裡都去過。」
  • 「蓉漂」臺灣小夥從大陸求學到育人
    【解說】在成都有這樣一位臺灣青年,他叫遊佳勳。小學、初中、高中,遊家勳到成都求學已有十餘年。從復旦大學畢業後,遊家勳在兩岸之間做出選擇,一開始他選擇發展比較成熟的臺灣地區培訓業作為教育入門的地點。2016年底,他從臺灣辭職,來到成都創辦「微領熊教育」,開始了正式的「蓉漂」生涯。10月初,記者在成都市溫江區一教育機構內見到了這位創業青年遊佳勳。
  • 「手舞百萬兵」 只為讓皮影「火」起來
    「手舞百萬兵」 只為讓皮影「火」起來 瀋陽晚報
  • 2021「蓉漂杯」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
    2020-12-29 09:28:47 來源: 蓉城人才綜合服務平臺 舉報   2021「蓉漂杯
  • 夢工場場景怎麼造?你們提!
    為增強蓉港青年對於夢工場建設的參與感以及對天府新區的了解,推動蓉港兩地青年創業交流,11月22日,新區科創和人才局發起蓉港青年創新創業夢工場場景營造概念設計方案研討暨2020
  • 惠州仲愷港澳青年創業基地助力港澳青年圓創業夢
    (央廣網記者 陳越 攝)  央廣網惠州11月5日消息(記者何偉奇 陳越)11月5日下午,記者隨「新發展新作為新惠州」主題採訪團來到位於廣東省惠州仲愷高新區的港澳青年創業基地。該基地自2019年12月運營以來,積極連結港澳資源和平臺,截至2020年10月底,舉辦了線下路演匯、交流會、培訓會、創業沙龍等多種活動,粵港澳臺創業青年參與人數超650人次,助力港澳青年的創業夢在惠州生根發芽。
  • 蓉漂詩人——參與生活美學的新成都人系列:朱光明《小何秋意圖》
    這種美學魅力,不僅在於成都的美食、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更重要的是它的包容與宜居讓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因為難以抗拒最終選擇成為「蓉漂」,成為新時代的「新成都人」。為此,紅星新聞特別策劃推出「蓉漂詩人(作家)——參與生活美學的新成都人」系列,推薦他們的新詩、新文與新書,以饗廣大讀者朋友,共享成都生活美學。
  • 「蓉港人才驛站」揭牌,成都將為香港青年提供免費住宿等服務
    7月26日,2019「蓉港青年人才合作發展大會」在成都舉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現場獲悉,大會共吸引了近320名香港知名社團負責人、蓉港兩地青年代表、人才企業代表、創業者代表共同參會。會上,「蓉港人才合作示範區」「蓉港人才合作示範區(總部基地)」「蓉港人才驛站」均正式揭牌。
  • 大橋雲錦府府中拾光 皮影述時光 雲錦鑑國粹
    皮影手作現場拾雅活動中,看著光影中晃動的五顏六色,如同卡通人物般的皮影,孩子們都躍躍欲試,水彩筆,人物圖案,簡單的物件,孩子們小心翼翼的為皮影人物上色添彩,細細體會傳統工藝的真意皮影手作現場拾雅精美的皮影臉譜,刀法簡練明快,著色鮮明,蘊含著古樸厚重的民風情感,讓大家感受到了民間藝術的文化魅力。
  • 成都實施「青年創業促進計劃」 符合條件將發放創業貸款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了解到,激勵青年大學生創業,加大對在校大學生和畢業5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創業補貼力度,推進大學生創業俱樂部和創業園建設,按照其規模和發展情況給予資金補助;深入實施「青年創業促進計劃」,向符合條件的創業青年發放3—10萬元免息、免擔保的創業資金貸款,並一對一匹配專家導師開展創業幫扶。
  • 蓉漂詩人(作家)——參與生活美學的新成都人系列②:朱光明《小河...
    這種美學魅力,不僅在於成都的美食、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更重要的是它的包容與宜居讓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因為難以抗拒最終選擇成為「蓉漂」,成為新時代的「新成都人」。為此,紅星新聞特別策劃推出「蓉漂詩人(作家)——參與生活美學的新成都人」系列,推薦他們的新詩、新文與新書,以饗廣大讀者朋友,共享成都生活美學。
  • 2017成都YOUNG榜出爐 「蓉漂」成為年度城市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蓉漂」成為2017年度城市人物,在成都創業的德國人ErikAckner在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戶政民警張靜見證下成了「新成都人」。科技感十足盤點2017成都大事頒獎典禮上首先頒發了主榜。主榜從年輕的視角,盤點2017成都大事件。
  • 2019年四川成都市「蓉漂」人才薈成都市交通運輸局信息中心招2人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成都人事考試網發布:2019年四川成都市「蓉漂」人才薈成都市交通運輸局信息中心招2人,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成人社發〔2016〕58號)規定及2019「蓉漂」人才薈事業單位赴外招聘工作要求,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成都市交通運輸局信息中心結合本單位實際工作,擬招聘高層次人才工作人員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