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成都YOUNG榜出爐 「蓉漂」成為年度城市人物

2020-12-22 封面新聞

2017成都YOUNG榜年度城市文化由成都博物館《現代之路—法國現當代繪畫藝術展》獲得。12月26日,由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成都範兒、天虎科技主辦的「走新,我的榮耀我的城」2017成都YOUNG榜如期而至。一進門,長達21米的巨幅背景牆就吸引了很多嘉賓注意,人臉識別的籤到系統科技感爆棚。大咖雲集,共同見證這份記錄了2017年成都發展的榜單出爐,致敬在2017年提升了城市影響力以及人們生活幸福感的事件、品牌和人物。成都YOUNG榜自2016年啟動,深度影響成都文化、時尚、科技、餐飲等行業,成為青年人群關注的年度城市盛事,今年是第二屆。值得注意的是,「蓉漂」成為2017年度城市人物,在成都創業的德國人ErikAckner在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戶政民警張靜見證下成了「新成都人」。科技感十足盤點2017成都大事頒獎典禮上首先頒發了主榜。主榜從年輕的視角,盤點2017成都大事件。年度城市文化由成都博物館《現代之路—法國現當代繪畫藝術展》獲得,巴蜀鬼才魏明倫向成都博物館黨總支副書記李景意頒發了這一獎項。該展覽持續79天,吸引52萬觀眾觀展。年度城市紀念頒給了「IAMHERE爬牆熊貓」設計者勞倫斯·阿金特。今年10月,「熊貓爸爸」勞倫斯不幸離世,引發成都網友集體懷念。九寨溝地震導遊群體當選年度敬業形象。導遊代表尤明壽從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旅遊營銷處處長格丁手中接過了這份集體榮譽。年度城市聲音則非成都嘻哈音樂莫屬。成都小酒館的店長亮子向「西南說唱教父」老熊頒發了這一獎項。此外,成都地鐵榮獲年度城市出行獎項,成都軌道集團黨群工作部副部長胡青奎作為代表,從地鐵上的「遊戲哥」吳鬆手中接過獎項;西成高鐵當選年度城市動力,陝西廣播電視臺都市青春頻道產業部經理王莎莎將獎項頒給了西成客專首發列車司機杜輝和唐建。「蓉漂」成為年度城市人物,德國人ErikAckner在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戶政民警張靜見證下成了「新成都人」。天府軟體園則獲得年度城市創新稱號,這裡匯聚了超過6萬名科技從業者,是成都建設最適宜新經濟成長城市的縮影。向天府軟體園頒獎的也是一位特殊嘉賓——封面傳媒的機器人員工小封。幸福感滿滿見證2017成都發展YOUNG榜主榜聚焦城市事件,子榜則關注成都人的生活方式,從時尚、酒店、餐飲、創新創業和社會責任等方面見證2017成都發展。其中,時代·奧特萊斯成都、成都遠洋太古裡、成都IFS、成都王府井百貨、成都銀泰中心in99、成都恆大廣場獲得2017成都時尚地標稱號。成都博舍酒店、成都東大明宇豪雅飯店、成都費爾頓凱萊大酒店、成都麗思卡爾頓酒店、成都瑞吉酒店、成都溫江皇冠假日酒店、成都香格裡拉大酒店、成都希爾頓酒店獲得2017最佳體驗酒店稱號。而獲得2017成都餐飲品牌成就獎的是大龍燚火鍋、大妙火鍋、芙蓉樹下冒菜、鳳望龍門老火鍋、記憶故事小郡肝串串香、李不管把把燒、馬路邊邊麻辣燙、麻辣空間、碼頭故事、唐宮、小龍坎老火鍋;獲得2017成都餐飲品牌跨越獎的是巴人吊鍋-川東吊鍋菜、胡塗印象老串串、盡膳口福蹺腳牛肉、樓蘭新疆主題餐廳、烹火、胖老漢新疆特色椒麻雞、蘇坦中東料理、唐宮小聚、味蜀吾·沸騰三國、兄弟船日式料理、醉碼頭火鍋。2017成都美好生活推動獎由成都飛客、麓客、宜家家居、sfit私教健身獲得。2017成都創新產業服務獎由成都洪泰智造工場、電子科大科技園(天府園)、京東雲創新空間(郫都區)、NEXT創業空間、SBC中國、天府軟體園創業場、俠客島裡、優貝空間獲得。另外,辦公室小野、sfit私教健身聯合創始人陳輝、成都埃克森爾科技創始人符安文、U家工場創始人兼CEO李帥、極米科技首席市場官楊蓉榮獲2017成都創新青年獎。同時,中國電信四川公司、藍劍集團、尚品宅配、李錦記醬料集團、海爾集團獲得2017成都社會責任擔當品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楊鑫鄭姍姍

相關焦點

  • 首部「蓉漂」人才微電影《選擇這裡 成就更好的自己》在蓉首映
    市委組織部(市人才辦)有關負責人在致辭中指出,《選擇這裡 成就更好的自己》作為成都首部圍繞「蓉漂」人才主題拍攝的微電影,對於社會各界更好地了解成都獨特的城市文化魅力、優異的創新創業環境和濃厚的識才愛才敬才用才氛圍具有重要意義。成都市始終堅持把人才作為推動發展的第一資源,聚焦人才發展全生命周期,大力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努力為每一位「蓉漂」營造最為溫馨、最為舒適的發展環境和良好氛圍。
  • 26萬"蓉漂"落戶 成都如何成最強"吸鐵石"
    營商環境樣本成都6  關鍵詞:生活工作環境  「我早已愛上了這座城市。」2017年7月20日,《成都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行動計劃》正式接受申請辦理落戶手續。當天,來自四川大學的女博士曾櫨賢成為成都「新政落戶」第一人。畢業後選擇留校工作的她,如今坦言自己早已成了地道的成都人,愛上了這座城市。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蓉漂」像曾櫨賢一樣選擇留在成都生活、創業、工作,2018年人才新政累計吸引超過26萬名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落戶成都。  這與成都生活、工作環境的不斷優化密切相關。生活環境、工作環境所代表的城市吸引力,是影響營商環境的重要要素。
  • 《選擇這裡 成就更好的自己》首部「蓉漂」人才微電影在成都首映
    封面新聞記者現場看到,這部微電影不僅聚焦「蓉漂」人才,講述他們來蓉追尋夢想、成就夢想的故事,還將鏡頭對準成都地標性美景,展現成都文化。首映式上,成視文化有關負責人從「蓉漂」人才系列微電影的創意策劃、腳本編輯和拍攝製作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並表示很有幸參與影片的創作,講好「蓉漂」故事,這也是成都進一步打造人才品牌、創新傳播手段的又一開創之舉。
  • 「少不入川」正生變 「蓉漂」專場招聘會一天引來兩萬多年輕人
    這樣的火爆,來自於昨日(9月9日)舉行的首場「蓉漂」青年人才專場招聘會。從火爆程度不難看出,「蓉漂」不僅僅是停留在紙面上的詞彙,而是實實在在地形成一種風潮——成都,正成為眾多青年人才首選的熱點城市。9月9日,首場「蓉漂」青年人才專場招聘會在成都舉辦,現場「蓉漂」青年人才及高校畢業生達2.2萬人,投遞簡歷14249份。「在成都一系列政策利好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來蓉就業創業。」成都市人才工作小組相關負責人表示。事實上,半個月前的《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也顯示,成都已成為海歸就業創業最愛城市第三位,僅次於北京與上海。
  • 「蓉」你來說,一個字形容你的2017
    就在12月,地鐵7號線的開通讓成都人從此可以一小時環遊全城,一列西城高鐵的開行瞬間引爆了兩城吃貨的美食狂歡季,而從成都國際鐵路港開出的年度第一千列成都國際班列,從雙流機場開飛的百條國際航線,讓城市繼續打開胸懷,縮短著與世界的距離,帶動著沿線的產業效應。也有人提,「創」才是今年這座城市最明顯的精神氣。海納百「才」的人才新政鼓勵青年人才「零門檻」來成都創業就業。
  • 蓉漂詩人——參與生活美學的新成都人系列:朱光明《小何秋意圖》
    有一種生活美學叫成都。這種美學魅力,不僅在於成都的美食、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更重要的是它的包容與宜居讓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因為難以抗拒最終選擇成為「蓉漂」,成為新時代的「新成都人」。為此,紅星新聞特別策劃推出「蓉漂詩人(作家)——參與生活美學的新成都人」系列,推薦他們的新詩、新文與新書,以饗廣大讀者朋友,共享成都生活美學。
  • 「蓉漂」人才快來有獎分享你的故事 系列微電影創意腳本徵集活動啟動
    封面新聞記者 賴芳傑 攝影報導選擇成都創業,成都不負你的未來。12月1日,作為第六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六大成都本土重磅活動之一的首部「蓉漂」人才微電影《選擇這裡 成就更好的自己》舉行首映式。主辦方表示,希望利用這個活動平臺,進一步增強「蓉漂」人才系列微電影的故事感染力和觀眾接受度,並充分挖掘民間題材資源,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創作下一部微電影,最終將打造成「蓉漂」人才系列品牌電影,多維度、多視角展現成都愛才引才的意志和誠意。同時,也希望越來越多的優秀微電影作品可以從心出發,走向觀眾;從成都出發,走向全國。
  • 蓉漂詩人(作家)——參與生活美學的新成都人系列②:朱光明《小河...
    有一種生活美學叫成都。這種美學魅力,不僅在於成都的美食、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更重要的是它的包容與宜居讓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因為難以抗拒最終選擇成為「蓉漂」,成為新時代的「新成都人」。為此,紅星新聞特別策劃推出「蓉漂詩人(作家)——參與生活美學的新成都人」系列,推薦他們的新詩、新文與新書,以饗廣大讀者朋友,共享成都生活美學。
  • 「蓉漂茶敘」臺北「玩」出新花樣:兩岸視訊直播連線 成都「職」等...
    隨著4月28日海峽兩岸(成都·臺北)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在臺北揭牌,成都和臺北又多了一個服務臺青雙創與求職的優質平臺。成立不到5個月,8月30日下午,「蓉漂茶敘臺北站」活動在臺北舉行,吸引逾80位臺灣嘉賓到場了解成都機遇。
  • 蓉漂一個月,印象成都,是否適合剛畢業的大學生前往
    畢業季,我錯過了蓉漂的機會,在天津工作了一年,偶爾想起,大學時期最嚮往的那個城市,成都!今年,終於來了,成都很繁華,深夜的春熙路依舊人來人往,太古裡的燈塔整夜不熄,從南三環到東三環還是燈火闌珊,新都區是我蓉漂的第一站,四川音樂學院旁的小吃令我嘴巴停不下來,可惜音院沒有開學
  • 2018成都十大「天府新坐標」揭曉 菁蓉匯菁蓉鎮入選
    1月3日晚,2018「創業天府 菁蓉匯」蓉漂嘉年華活動舉行,由成都市孵化器協會評選的2018成都十大「蓉漂之星」、十大「蓉漂之家」及十大「天府新坐標」揭曉。  十大「蓉漂之星」:  涉及的創新領域十分廣泛  在這個成都創新創業圈的「奧斯卡之夜」,創新創業者無疑是這座城市最耀眼的明星。  活動開場,一段視頻短片回首了這一年的雙創成果。
  • 90後海歸公務員的「蓉漂」故事
    我是一名 「蓉漂」、更是一枚「成都女婿」。籍貫浙江溫州,8年前來到成都,本科就讀於西南交通大學,與大學同班同學相戀6年,最終在成都安家落戶。我是一名「海歸」,更是一名「國家公務員」,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碩士畢業,在省委組織部面向境外高校選調大學畢業生的號召下,投身成都。
  • 她是青年編劇也是「蓉漂」 用歌詞寫下對成都的愛戀
    她來自東北,「蓉漂」已超過了十年。於她而言,成都這座城市就像是自己的第二故鄉,十分重要,她用自己的筆寫下歌詞,寫下了對成都的愛戀。寫歌詞「表白」成都並非首次6月7日,在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潘乃奇談到了寫詞的契機。「最開始,我腦海中不斷閃現著對成都的感情。
  • 蓉漂青年的創業夢:將皮影的功能重新拾起來
    【同期】(蓉漂青年王浩斐)其實皮影這個東西,然後就是普遍的大家都認為它是一個很傳統的民間藝術,然後這也不可否認它確實是一個傳統民間藝術。然後就從我個人而言,然後皮影在如今的時代裡,它邊緣化的原因有很多種,然後一是有外來的新的內容的衝擊,二也是考慮我認為也是它自身的這個東西,它沒有去適應這個時代。
  • 桑眉:像一棵樹在成都紮根|蓉漂詩人——參與生活美學的新成都人⑨
    有一種生活美學叫成都。這種美學魅力,不僅在於成都的美食、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更重要的是它的包容與宜居,讓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因為難以抗拒最終選擇成為「蓉漂」,成為新時代的「新成都人」。為此,紅星新聞特別策劃推出「蓉漂詩人(作家)——參與生活美學的新成都人」系列,推薦他們的新詩、新文與新書,以饗廣大讀者朋友,共享成都生活美學。「以『我』入詩,詩意生活」是70後蓉漂詩人桑眉的詩觀。
  • 《2019年度中國城市會展業競爭力指數報告》在蓉發布
    《2019年度中國城市會展業競爭力指數報告》在蓉發布 2020-10-22 16:00:00嶽依桐 攝   中新網成都10月22日電 (嶽依桐)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2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城市會展業競爭力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在中國19個直轄市及副省級城市中,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深圳的會展業競爭力指數分別位列前五。
  • 追夢在四川丨許君豪:從臺灣偶像歌手到「蓉漂」好牙醫
    20年後,在位於成都市金牛區的好牙醫口腔診所裡見面時,年屆不惑的他依然挺拔精神,現在他的身份是「蓉漂」,是一位資深牙醫。如果不是當年節目彩排中嚴重摔傷,他的人生也許會和現在不同。但面對那次重挫,許君豪清醒地思考:「有時候摔一跤,不是說就跌入谷底,它是給你時間,讓你靜一靜,讓你去思考。人生不會全是往上的,我想是時候走出舒適圈了。」
  • 蓉漂的德國小夥:在中國不會用微信相當於不會說中文
    從本科做交換生開始算起,艾瑞克已過起了近七年的蓉漂生活。「哪裡都去過。」創意倉庫,IBOX,東郊記憶……這些活躍著創意的地方,他最青睞。同時,他也拉攏著和他同樣「氣味」的創客,在成都肆意勾畫藍圖。他說成都是他第一眼就愛上的地方,也是他一直想要到達的目的地。事實證明,這座多次與他結緣的城市,已成為最佳歸屬地。
  • 美國小哥拿到四川首張「創業籤證」 加入蓉漂大軍笑開花
    7月13日上午,高大帥氣的美國籍四川大學留學生菲利普•瓦爾德•克裡米斯成為拿到四川省「創業籤證」的第一人,立馬升級為貨真價實的「蓉漂」一族,再也不用考慮畢業之後需要立馬收拾行李、打道回府了。 據封面新聞7月13日報導,29歲的菲利普在四川大學學習漢語言文學,他的中文名字叫從雲。
  • 蓉港深度合作下一站:新經濟,成都見
    「我以前在這棟樓上的摩根史坦利上班,做醫療風投,後來想自己試試,就回到了成都創業。」作為顧連醫療聯合創始人兼聯席執行長,袁帥可以說是蓉港合作的「受益者」。在他看來,成都的民營經濟非常發達,而且對資本市場有豐富的經驗,「成都一直是我非常看重的城市,一定不能缺席。」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到。新經濟,正在成為蓉港合作的新方向。現場,隨著天府新區獨角獸島、高新區新經濟活力區、溫江醫學城等平臺的亮相,富有活力的成都新經濟未來令現場嘉賓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