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安心做好全職太太的女性,都是因為她們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她們可能只是把全職太太作為一個階段來過渡,卻從沒有放棄堅持那些真正能帶給她們價值感的事情。這一份堅持,可以讓她們不懼衝突,不輕易妥協,勇敢表達自己的需求,不僅換來了家人的理解,還活出更真實的自己。
有很多文章炮轟全職太太的不獨立,卻很少有人能體會全職太太的心酸。全職太太的辛苦在於每天重複著同樣的家務,時刻為老公孩子待命,做得好不被感激,稍有閃失就成為眾矢之的,更沒有人會理解你因此犧牲掉的成長機會。
這樣的努力付出,不僅很難換來關係和諧,我們還經常看到那些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條,讓男人完全沒有後顧之憂的女人,動不動就被拿來跟職業女性比幹練、比豁達、比耐心,最終卻被男人們以各種理由拋棄。
這些全職太太們,為何在關係裡最辛苦,卻成了最不被善待的角色呢?
有全職太太的家庭裡,通常不會有好丈夫和好爸爸
全職太太常常出現在兩種家庭:家庭沒人照顧孩子,決定妻子只能在孩子和工作中取捨;家庭有足夠富足的條件,支持妻子不工作,用更多的時間經營家庭。
在有全職太太的家庭,丈夫都會有意識地重工作輕家庭。全職太太的出現,相當於無形中把家庭的責任做了重新分配:妻子更傾向於照顧好家庭,丈夫更努力保證家庭的經濟穩定。
當妻子將更多的心思花在家庭的衣食起居、孩子的教育上時,更容易放棄的是對獨立自我價值的思考;當丈夫因為家庭的需要意識到肩上的重責,開始對工作有更多的投入時,逐漸忽略的是關愛和陪伴家人的責任。
所以,在有全職太太的家庭裡,最開始會呈現出一幅最美好畫面:丈夫賺錢養家,妻子持家養娃,丈夫對家庭的責任開始更多以經濟支持形式來體現。可是只給錢,卻沒有時間陪伴,親密關係的疏遠就這樣開始了。
有全職太太會說:只要我們還有共同的孩子,我照顧好孩子,他就永遠不會狠下心離開我。一個美國作家曾說:只要有一個女人,為兒女所累,定有一個男人,沒有享受為人之父的全部滋味……
當媽媽更多包攬了照顧孩子的功能,爸爸不再花時間陪伴孩子,爸爸就成了孩子心中一個形同虛設的角色,而爸爸因為缺乏對孩子的陪伴,自然也會習慣了孩子不再是他生命中重要的部分。所以,對於男人,沒有充分享受為人父的滋味,自然也不會覺得孩子珍貴。
每個人最難割捨的,是日常生活中能佔用你更多時間的人。如果陪伴妻兒不再成為丈夫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當他們的生活開始以一種新的模式,去適應、去尋找平衡、去變得固定時,即使面臨選擇的取捨,也不會再有過去難以割捨的強烈情感。
多人組成的全職太太矩陣,也是趕跑丈夫的原因
有的家庭會因為帶孩子的艱辛,增加婆婆或者是保姆的共同參與。大多家庭有這樣的組合時,很多丈夫就覺得有這麼多人幫忙了,就理所應當可以不管孩子。可是,不管有多少人參與,父親和丈夫永遠是一個無法用他人替換的角色。而出現這樣的結果,大多就像前面例子裡的孩子爸爸一樣,他不是不願意參與,而是周圍人一致將他推向了以工作為重的角色。
好丈夫和好爸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願意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經歷人生中更多的重要時刻。如果你希望有一個更和諧的家庭,一定不要覺得丈夫努力賺錢就夠了。一個只能在工作中尋找單一成就感的男人,缺乏家庭的情感轉換空間,很容易在遭遇工作壓力時滋生出其他的情感需求。
所以,即使有很多人照顧孩子,也要有意識鼓勵丈夫參與家庭情感陪伴,這是家庭安穩的根基。當一個男人,因為照顧妻兒,因為對家庭事務的參與,變得更成熟,更有擔當,有苦有甜,有煩躁也有歡笑時,他收穫的將是人生裡最特別的記憶,也是他獲得人生價值感的另一重要來源。
要求伴侶參與家庭事務,是對情感最有力的堅守
我生二寶後的一段時間在家工作,體會過全職太太的艱辛,後來我開始安排完整的時間工作,有一天上午很忙,比往常晚回家半個小時,二寶一直在鬧著找媽媽,丈夫說:你怎麼不早點回來。
我非常生氣地告訴丈夫:你忙著出差、陪客戶、早出晚歸的時候,我沒有半句怨言,換作我稍晚一點你就不高興。為什麼只有你的工作,才理所應當被全力支持?
在關係裡,當對方開始習慣你的付出,總會不經意間覺得這是對你必須的要求。甚至,在很多女性的觀念裡,成功的男人都應該把精力放在事業上,自己更應該努力做好賢內助的工作。實際上,男主外女主內,是家庭幸福最大的謊言。一個對家庭沒有情感付出的男人,事業越成功,離家庭只會越遠。
有一個全職太太跟我講她內心的矛盾,一方面她可以希望自己更能幹,能包攬家裡的所有事情,希望被丈夫看到自己對家庭的貢獻;可另一方面,她又覺得如果家庭瑣事都一個人處理完了,丈夫不再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家庭,丈夫因為習慣了不被需要,情感自然也會一天天淡去。
她知道需要丈夫的幫忙,可是對於一個全職太太來說,這本就成了自己的份內事,再向丈夫求助她會有強烈的不安,覺得這是自己無能的一種表現,所以表達需要對她來說是件非常羞恥的事情。
當一位女性,開始把打理好家庭視作自己價值感的來源時,這份價值感的高低最終就取決於丈夫、孩子或者婆婆對你的態度。這時你們之間出現任何意見分歧,你都只能選擇隱忍,否則你的價值感就很容易在衝突中被瓦解。當你每一天努力的意義,只能由別人來衡量價值時,這是一種多麼無助的人生體驗。
所以,不管是否選擇做全職太太,每一位女性需要清醒地意識到,通過家庭來獲得價值感是一條太艱難的路。而如果想在家庭中有更多自我證明,不僅你的努力很難被看見,還很可能面臨另一半情感上的疏遠。
有太多能安心做好全職太太的女性,都是因為她們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她們可能只是把全職太太作為一個階段來過渡,卻從沒有放棄堅持那些真正能帶給她們價值感的事情。這一份堅持,可以讓她們不懼衝突,不輕易妥協,勇敢表達自己的需求,不僅換來了家人的理解,還活出更真實的自己。
男人需要事業,女人也何嘗不需要找到自己立足社會的存在感。如果你需要理解,如果你需要更多的愛與包容,請不要把拯救人生的期望寄托在伴侶身上。如此,一個更自信的你,才能勇敢地要求伴侶參與家庭事務,這也是對情感最有力的堅守。
(作者系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級婚姻家庭諮詢師,眉山美靈心理諮詢中心婚戀情感首席諮詢師)
來源: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