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少有種植,常當野菜挖來吃,國外卻大量種植,成名貴香料

2020-12-20 禾木報告

導讀:國內少有種植,常當野菜挖來吃,國外卻大量種植,成名貴香料

春季到來之後,農村野外的各種野生植物開始生長,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專門跑到農村,做什麼呢?一個是踏青賞春景,一個是挖野菜。

說實話,現在野菜已經成了春季必吃的一類時蔬,不僅僅是因為這些野菜大多只在春季生長,更重要是很多野菜營養價值十分的豐富,必不常見的蔬菜差,在加之很多野菜還有著不低的食療作用,故而在現如今野菜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喜愛。

但即便如此,很多野菜都少有人工種植,大多還是靠挖野生的為主,牛至就是這樣一種植物。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牛至的名字,還以為它是牛身上的某個部位呢,實際上並不是,牛至是唇形科牛至屬多年生半灌木或草本植物,其全身都會散發出一股奇特的香味來。

牛至植株及花和很多植物都長得很像,所以在我國民間有著十分多的俗稱,如白花菌陳、地藿香、接骨草、羅羅香、滿坡香、滿山香、滿天星、糯米條、琦香、乳香草、山薄荷、署草、蘇子草、隨經草、土菌陳、土香薷、五香草、香爐草、香茹、香茹草、香薷、小田草、小葉薄荷、野薄荷、野荊芥等等。但它卻和茵陳、香薷、薄荷等完全沒有關係,只不過在因其外形、香味特別,讓人誤認了而已。

不過牛至確實也有著自己獨特的價值,並且一點也不比茵陳、香薷、薄荷等植物差。首先就是食用價值,早在我國古代的時候,牛至就是民間常見的一種野菜,在《福建藥物志》中有記載:「牛至、南蛇藤各30g。水酒各半,燉豆腐服。」而在現如今,牛至在我國南方農村地區依舊常被當成野菜來食用,很多有經驗的農民,就會在春季時候,將牛至的嫩苗採摘回來涼拌著吃。

除了作為野菜食用,在我國民間,牛至還是一種常用的草藥,據相關資料記載,牛至全草均可作為草藥入藥,具有解表理氣、清暑利溼的作用,將將牛至葉泡茶或者是煎水服用,可以用來防治感冒、清熱解表、緩和腹痛、消化不良等。民間就有這麼

牛至的價值很高,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也常被人們使用,但牛至在我國卻少有種植,基本都是採摘野生的。主要因為我國的牛至分布廣,野生的產量也很大,足以供給需求了。而到了國外,牛至則被當成一種作物大量種植,更是成為了一種名貴的香料。

很多朋友可能好奇,牛至咋成了名貴香料了呢?據說牛至最初就是起源於希臘、義大利以及地中海一帶,在古代時候,這些地區的人們就把牛至作為一種香草使用,後來在這些地區,牛至被廣泛的用於食物調料、食物香料等,慢慢的就將牛至發展成了一種名貴的香料,被大量種植。在國外,牛至還有著「披薩草」一稱呼,從稱呼就能看出它長用在哪裡了。

不管怎麼說,牛至的價值還是十分的高的,只不過因為每個地區對它的利用方法不一樣,我國主要還是把它作為藥材食用,偶爾作為野菜來吃,而國外基本上都是作為食物香料用,故而需求量就比較大了,才會大量種植。

各位朋友,你們吃過或用過牛至嗎?歡迎留言說出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被尊為「亞洲人參」,有人大量種植卻少有人吃,高價出口韓國日本
    導讀:長得像「生薑」,名字卻含「人參」,國內吃的人少,常年出口國外。文:三農小七神農嘗百草,奠定了我國的飲食基礎,增添了眾多的食材,人們開始了種植生涯。在80年代左右,農村並沒有冰箱,連城市裡也沒有普及,人們喜歡吃,或者說只有吃時令蔬菜。亞洲人參作為夏天的時令蔬菜,備受歡迎……可惜,如今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價值,已經少有人在種植它們了。種植亞洲人參的,往往都賺到了很多錢,因為可以高價出口到韓國,日本!
  • 常被誤認成山藥,我國大量種植沒什麼人吃,出口日本卻成超級食品
    導讀:常被誤認成山藥,我國大量種植沒什麼人吃,出口日本卻成超級食品我國地大物博,物產資源豐富,不管是水果,還是蔬菜,種類都十分的繁多,使得人們在日常選購的食材的時候,都能夠輕鬆的選擇到自己喜歡的。然而也因為蔬菜、水果種類繁多,使得很多原本營養價值不錯的蔬菜或水果在自己的家鄉默默無人,卻在國外成了聲名鵲起的食材。「牛蒡」就是這樣一種特殊的蔬菜,它常被人們誤認成山藥,在我國的山東、江蘇等地都有種植,種植量也很龐大,但卻什麼人吃它,甚至很多國人聽都沒聽過牛蒡的名字,反而出口到日本、韓國等鄰國,卻成了人們十分喜愛的食材,尤其是日本,還把它當成超級食品。
  • 農村野菜今成「搖錢樹」 湖南新田瑤山瞄準野菜種植
    瑤胞正在種植絞股藍。 蔣軍君 攝中新網永州4月24日電 (蔣軍君)絞股藍、苦菜公、水晶菜……這些在湖南新田縣門樓下瑤族鄉深山裡司空見慣的野菜,經過加工後卻成了頗受青睞的珍饈美味。門樓下瑤族鄉瑤族小夥李井方通過成立珍野菜開發合作社,帶領村民挖野菜、加工、銷售,將這些野菜推出了大山,帶動了不少瑤胞增收致富。嘗到甜頭的李井方,如今又要將這些山上的「寶貝疙瘩」移栽到地裡進行人工種植。眼下正是春耕備耕的季節。
  • 好多老年人都喜歡挖野菜吃?吃野菜對身體有好處嗎?
    老年人喜歡吃野菜的原因現在的年輕人基本都不認識野菜了,能認識、敢挖敢吃野菜的都是歷經苦難歲月的中老年人,尤其以老年人居多,中年人只是參與過,依稀還能記得而已。主要原因是過去生產力低下,物資匱乏,加之以前的社會制度,一切生產生活物資的種植養殖是完全根據計劃來執行。
  • 別名和紅薯一樣,種子有劇毒卻被大量種植,南方人常當水果吃
    導讀:別名和紅薯一樣,種子有劇毒卻被大量種植,南方人常當水果吃我國地域遼闊,土地資源豐富,因此也就使得食物的種類豐富多樣,以至於國人在「吃」這件事上十分的在意,可以說只要是能吃的,基本上都曾被端上過餐桌,甚至於很有有毒或者有劇毒的食物
  • 原產我國,國外率先發展種植,如今百元一斤,國內卻深陷種植騙局
    導讀:原產我國,國外率先發展種植,如今百元一斤,國內卻深陷種植騙局很多人買過進口水果,奇異果就是其中熱銷的品種,奇異果的英文名叫「kiwifruit」,其中的kiwi是紐西蘭島的意思,不少國人以為奇異果是原產自紐西蘭的水果
  • 常被誤認成包菜,生吃受喜愛,被大量種植40年,市場卻很少見
    其實在生菜的諸多品種之中,還有一種被稱作是球生菜的圓形生菜,二者在營養價值方面沒什麼差別,但球生菜卻比生菜更便於保存,今天我們就來具體的了解一下球生菜吧。球生菜和生菜相同,都起源於歐洲的地中海沿岸,是菊科萵苣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葉片吃起來的口感鮮嫩清脆,有一種淡淡的清香,後來通過發達的海上運輸才逐漸流傳到各個大陸,各個國家。
  • 這種水果,被譽為「水果之王」,一斤100元,國內卻少有種植
    在國外有很多水果都是頂級的美味,人們對它的喜愛更是難以釋懷,比如榴槤,山竹,菠蘿蜜等等,它們都的進口水果的典型代表。那麼大家知道什麼水果是水果之王嗎?說到水果之王,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榴槤,因為榴槤不僅個頭大,而且非常好吃,稱它為水果之王一點也不過分。
  • 過去農民用來驅蚊,如今卻成美味野菜,20元一斤,很多人想種植
    ,20元一斤,很多人想種植我國有著十分的多的野生植物,特別是在農村野外,隨處可見,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些野生植物可能沒有什麼價值,但是對於熟悉野生植物的人來說,很多野生植物卻是寶貝,因為它們很多不僅可以作為野菜來食用,還能作為草藥來治病,可以說價值十分的高。
  • 農村1種長在地下野菜,酷似蠶蛹,曾經一挖幾十斤,如今20元1斤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過去窮苦人家才吃的一些野菜、鹹菜,在城裡卻都成為了「高端菜」,有一些甚至賣價要比肉類更貴。受此影響,現在農村裡也有不少人去山裡面採挖一些野菜來吃。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野菜是生長在地下面,長得酷似蠶蛹,可以生吃也能做鹹菜,曾經是農村娃愛吃的「零食」,一挖就是幾十斤。如今卻在城市裡能賣到20元一斤,各位朋友們吃過它嗎?
  • 平常吃的野菜馬莧菜,你知道是如何種植的嗎
    馬莧菜就是常說的野菜,可以做食物也可以做菜,是鄉村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的品種,但是近幾年由於野生的被採摘的比較嚴重,所以目前野外也比較少見。馬莧菜含有蛋白質、各種維生素和各種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非常有利於人體的健康。對一些腸胃性疾病有較好的抑制效果,現在馬莧菜的市場價格偏高。
  • 蛋白質高於牛奶,在國外是高端菜,一斤20元,國內卻少有人種植
    導讀:蛋白質高於牛奶,在國外是高端菜,一斤20元,國內卻少有人種植自去年豬肉開始漲價之後,豬肉的價格一路上漲,曾一度達到40元一斤,雖然今年豬肉的價格有所下降,但對於很多人來說依舊很高,這使得豬肉從曾經的廉價的肉類食物
  • 名字很喜慶,樹葉曾用來充飢,如今成高檔野菜,北方人依舊愛種植
    導讀:名字很喜慶,樹葉曾用來充飢,如今成高檔野菜,北方人依舊愛種植文/農夫也瘋狂在院子裡種植一些花草樹木,這個不是現在城裡流行,其實在古代的時候就是如此了在過去它的葉子能用來充飢,如今卻成為了高檔的野菜,在北方地區依然不少人愛種植它,哪怕不成材也捨不得砍,你知道是為什麼嗎?榆錢樹的科普在南方地區很少看到有人種植榆錢樹,可是在北方這種樹是很常見的,好多人家的院子裡都有種植。在有些村子裡還有一些非常古老的榆錢樹,甚至還成為了保護植物。
  • 農村一種野菜,過去農民不理睬,如今城裡一斤80元,大量出口日本
    以前農民吃野菜都是不用花錢,也不用可以找地方採,只需門前屋後就能尋到。農村娃尋個野果子,也不用現在這麼費勁,誰家田坎上就能吃到飽的。但現在看來,農村的野菜成了奢侈品,進了高檔飯店的餐桌,野果子成了高價水果,甚至大量出口國外成創匯產品。在地大物博的農村,還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們去發現的好東西。只不過我們雖然生活在農村,但是對農村的了解還是少之又少。
  • 成都花水灣一日遊:泡溫泉挖天麻採野菜
    原標題:成都花水灣一日遊:泡溫泉挖天麻採野菜 遊客正在挖野菜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5日訊(楊穎 記者何欣桐)12月4日,20多位成都遊客前來大邑縣花水灣鎮體驗採野菜、挖天麻的樂趣。「呵呵!
  • 維C含量超白菜1倍,國外視為「萬能藥」,我國大量種植成四季佳蔬
    夏天的天氣比較炎熱,很容易讓人心煩氣躁,所以夏天一定要多吃一些蔬菜,能夠清熱去火,還能為身體補充多種營養元素。在夏天有幾個蔬菜是必吃的,比如萵苣,這種蔬菜就最適合生吃了,我們在吃的時候上面裹一些醬吃起來清涼爽口,而且營養價值也特別的高。
  • 種植超4千年的古老水果,國內煮熟了當甜品吃,外國人卻當香水用
    比如說獼猴桃,在以前的時候,獼猴桃其實是我國的一種野果,城裡基本吃不到,只有生活在農村的朋友,才能去山裡採摘一些來吃,後來經過專家們的選中培育,使得獼猴桃成了市面上一種十分好吃的水果。所以說也多虧了科技的進步,我們才能吃到這麼多好吃的水果。
  • 以前挖它燉肉吃,如今卻成稀罕物,一斤近百元,有人大量種植
    豬肉的價格實在是太貴了,雖然各地的價格略有不同,但是均價在30元左右,和幾年前10元一斤的價格相比,簡直就是天差地別。再加上現在正處於特殊時期,說實話,筆者都有兩個月沒怎麼吃過豬肉了,非常想念紅燒肉的味道。還記得以前家裡燉肉的時候,必須會用到一種調料,毛慈菇,不用花錢買,只需要去野外挖就行。如今毛慈菇竟然成為了稀罕物,一斤能夠賣到近百元,還有人大量種植。
  • 挖野菜一定榜上有名!
    可是,媽媽們,路邊的野菜,不僅沒你想的那麼健康,還可能有毒。 沒有一株野菜,活得過春天 如果有人統計過中國大媽幹什麼最來勁,挖野菜一定榜上有名。
  • 在農村裡,種植什麼野菜不愁銷路?看完了解了
    時過遷境,可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曾幾何時農村裡不起眼的野菜卻成了城裡人的香餑餑,由於一些野菜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等,而且還是屬於有機蔬菜,因此這些野菜也倍受城裡人的青睞。但是這野菜雖然好,可是受制於產量、口味等原因,一些野菜在城裡的銷路並不是很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