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誤認成包菜,生吃受喜愛,被大量種植40年,市場卻很少見

2020-12-20 十年農耕

生菜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蔬菜,因為生長速度快、食用口感好而深受人們喜愛,生菜爽脆的口感能夠很好的中和油膩和腥味,逐漸使它成為了在燙火鍋和做蘸醬菜的時候必不可少的一種蔬菜。一般我們看見的生菜都是散開的一大把,葉片又寬又大,可是大家知道嗎?其實在生菜的諸多品種之中,還有一種被稱作是球生菜的圓形生菜,二者在營養價值方面沒什麼差別,但球生菜卻比生菜更便於保存,今天我們就來具體的了解一下球生菜吧。

球生菜和生菜相同,都起源於歐洲的地中海沿岸,是菊科萵苣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葉片吃起來的口感鮮嫩清脆,有一種淡淡的清香,後來通過發達的海上運輸才逐漸流傳到各個大陸,各個國家。球生菜在宋朝時期就已經進入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在當時是只有王公貴族才能消費的高級品種,被稱之為萵苣或者是萵菜,這個稱呼後來才被糾正過來,因此大家對它的認知度不高。

因為這種蔬菜的外形為球狀,所以它常被誤認成包菜,但嚴格來說球生菜和包菜的差別還是挺大的,球生菜的菜葉邊緣都有像生菜那樣的,荷葉狀的起伏,而且葉片包裹得十分寬鬆,輕輕一掰就能掰開,而相對的,包菜菜的菜葉邊緣就很光潔了,而且包菜的菜葉裹得很緊,菜葉的鬆緊程度在某種意義上也反饋了它們的口感,相比起脆硬的包菜來說,球生菜的口感更嫩一些,吃起來也很清爽,牙口不好的老人也可以食用。

球生菜雖然引入國內的時間很早,在國際上知名度很高也很受歡迎,但在我國卻不出名,被大量種植才40年,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逐漸有農民在沿海地區大量種植,尤其是在臺灣地區,很多健康食譜都有球生菜的身影,它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能夠幫助腸胃消化,長期食用還能夠加強身體免疫力,很適合老人和兒童食用。

因為口感好、營養高,球生菜的做法雖然很多,有很多炒、燉相關的食譜,但還是生吃最受喜愛,尤其是在製作漢堡和沙拉的時候最常用到。如今在一些西式餐館裡,球生菜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這也是國內有人大量種植球生菜的原因,畢竟有需求,就會有人種植。而國外對球生菜的食用,歷史更悠久,食用地位也更高,像一些歐美國家的消費蔬菜排行榜上球生菜能排進前三,僅僅次於西紅柿和洋蔥,可見人們對它的喜愛。

雖然如此,國內菜市場卻很少見到有賣球生菜的,因為它本來就和生菜沒有太大區別,僅僅只是形狀不同,價格卻比生菜要貴,一斤五塊錢左右,而生菜卻只要兩三塊一斤,因為價格方面沒有優勢。所以尋常百姓家是很少會購買的,但這並不影響球生菜的市場,因為它主要都供應給餐飲業了,尤其是一些西餐廳特別喜歡使用球生菜,擺盤或者做沙拉。總的來說,銷售渠道是有的,但僅限於大規模種植,供貨穩定才能受商家喜愛,不過沒有相關渠道的朋友,不可貿然投入。

相關焦點

  • 常被誤認成山藥,我國大量種植沒什麼人吃,出口日本卻成超級食品
    導讀:常被誤認成山藥,我國大量種植沒什麼人吃,出口日本卻成超級食品我國地大物博,物產資源豐富,不管是水果,還是蔬菜,種類都十分的繁多,使得人們在日常選購的食材的時候,都能夠輕鬆的選擇到自己喜歡的。然而也因為蔬菜、水果種類繁多,使得很多原本營養價值不錯的蔬菜或水果在自己的家鄉默默無人,卻在國外成了聲名鵲起的食材。「牛蒡」就是這樣一種特殊的蔬菜,它常被人們誤認成山藥,在我國的山東、江蘇等地都有種植,種植量也很龐大,但卻什麼人吃它,甚至很多國人聽都沒聽過牛蒡的名字,反而出口到日本、韓國等鄰國,卻成了人們十分喜愛的食材,尤其是日本,還把它當成超級食品。
  • 江蘇省農科院專家生吃3500份包菜培育出來的水果味包菜
    原標題:江蘇省農科院專家生吃3500份包菜培育出來的水果味包菜 江南時報記者秦懷珠攝  中國江蘇網4月22日訊 大家都吃過包菜,但是你知道包菜究竟有多少種,知道它們究竟有啥口味嗎?在江蘇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就藏著一個神秘的包菜種質資源庫。
  • 研究員1年生吃3500份包菜 育成中國首個果味包菜品種
    全國第二    藏著2000多份包菜的種質資源庫    甘藍(又稱包菜)是很多人餐桌上的常見菜,它約90%的成分為水,富含維生素C,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最佳食物中排名第三,由於富含維生素K1和維生素U,它又被稱為抗癌蔬菜,希臘人和羅馬人甚至視包菜為萬能藥。在中國它也有600萬畝的種植面積。
  • 國內少有種植,常當野菜挖來吃,國外卻大量種植,成名貴香料
    導讀:國內少有種植,常當野菜挖來吃,國外卻大量種植,成名貴香料春季到來之後,農村野外的各種野生植物開始生長,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專門跑到農村,做什麼呢?一個是踏青賞春景,一個是挖野菜。說實話,現在野菜已經成了春季必吃的一類時蔬,不僅僅是因為這些野菜大多只在春季生長,更重要是很多野菜營養價值十分的豐富,必不常見的蔬菜差,在加之很多野菜還有著不低的食療作用,故而在現如今野菜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喜愛。但即便如此,很多野菜都少有人工種植,大多還是靠挖野生的為主,牛至就是這樣一種植物。
  • 常被誤認成「土人參」,綠莖葉是上等野菜,過了清明就成草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一種常被誤認成「土人參」的植物,它的綠莖葉是上等野菜,過了清明就成草,這種植物就是商陸。農民常說的土人參其實是一種學名為櫨蘭的植物,這種植物和商陸長得很相似,如果不是特別了解,很容易把兩者誤認成為一種植物。商陸和盧蘭在植株上有著一定的區別,首先櫨蘭長得更高一些,能夠達到1米,而商陸最高只能長到60釐米,並不算特別高。
  • 奶茶裡的珍珠原來是用「它」做的,生吃有劇毒,南方卻有大量種植
    奶茶裡的珍珠原來是用「它」做的,生吃有劇毒,南方卻有大量種植珍珠奶茶是年輕人最喜歡喝的一種飲品,很多00後從小喝到大都喝不膩。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珍珠奶茶裡的珍珠是如何製作而成的,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奶茶裡的珍珠原來是用「它」做的,生吃有劇毒,南方卻有大量種植很多人都會覺得珍珠奶茶裡面的珍珠並不是用純天然的植物製作而成的,而是用一些化學物品和色素混合製作而成的,所以不能多吃,因為裡面有很多焦慮物質,吃多了對身體健康不利,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珍珠奶茶是用木薯粉製作而成的,而木薯就是一種純天然的食物。
  • 它長在水裡,不僅可以生吃,還能炒菜,一斤10元,農民大量種植
    水筍其實就是茭白,也叫菰,原本是一種水生的野生植物,因為被人發現它不僅好吃還營養豐富,漸漸的被端上了我們的餐桌,還被當做尋常蔬菜來種植,在市場上很容易就可以買到。水筍在農村還有很多的別稱,比如茭瓜、茭筍、篙芭、高瓜、菰瓜、高筍等等。水筍喜歡溫熱潮溼的環境,在我國南方地區的產量較高,在溫帶地區也有分布。
  • 此魚一年一死,體長不足15CM,自帶黃瓜香味,卻常被誤認成小雜魚
    導讀:此魚一年一死,體長不足15CM,自帶黃瓜香味,卻常被誤認成小雜魚文/農夫也瘋狂天氣越來越冷了,對於喜歡釣魚的朋友們來說,又要熬上一段艱難的日子了如今野生的已經很少見了,市場上要賣到50元一斤哦。經過細問才得知,他說的這種魚是入侵物種——黃瓜香魚。
  • 肖央生吃包菜芯,何炅卻覺得沒洗不乾淨,包菜芯需要洗嗎?
    導語——肖央生吃包菜芯,何炅卻覺得沒洗不乾淨,包菜芯需要洗嗎?很多網友可能沒想到,廣場舞兩大神曲「締造者」,國內神曲「天團」鳳凰傳奇和筷子兄弟會合體亮相同一檔綜藝!尤其曾毅,從犁地到切菜,再到遛狗,簡直超級「田螺姑娘」~而說到王太利和肖央原生態的製作醃包菜,不知大家有沒有留心一個細節,肖央很有趣的一邊切包菜,一邊把切出來的包菜芯給吃了。不僅自己吃,還分享給大家吃。肖央給張子楓遞了一塊,給她最嫩的菜芯部分。而張子楓吃過後,也忍不住的說好脆好嫩!
  • 生吃紫甘藍或更有益於身體
    紫甘藍就是紫色的包菜,因葉片和葉球都呈紫色而得名,也叫紫圓白菜。紫甘藍營養豐富,主要成分跟常吃的綠甘藍(學名結球甘藍,就是我們常說的包菜)差不多,都含有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糖類、脂肪等,但營養價值高於包菜。因為綠甘藍一般都是烹飪熟了食用,很少有人生吃包菜,因此有人不免會問紫甘藍能不能生吃呢?吃紫甘藍有什麼好處呢?
  • 適合生吃的圓形紅色小蘿蔔,快快入手種植然後一起品嘗美食吧
    在日常生活中,蘿蔔也是我們經常烹飪的蔬菜之一了,它不僅可以為我們補充大量的維生素A,還對補肝明目有不小的幫助。大家常見的一般都是白蘿蔔吧,的確作為一種好消化又養胃的蔬菜,它還是挺受大家喜愛的。但是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營養成分更高、外形更有趣的櫻桃蘿蔔,一起來來看一看吧。
  • 南瓜受歐洲人喜愛 義大利華人菜農搶抓種植商機
    南瓜受歐洲人喜愛 義大利華人菜農搶抓種植商機
  • 包菜能生吃南瓜像茄子 千餘種新奇特蔬菜亮相南京
    在蔬菜品嘗區,新鮮的包菜洗淨切好,放在餐盤裡,工作人員請市民生吃品嘗。「生包菜澀嘴,怎麼能生吃?在家裡,誰不是把包菜炒熟吃?」對於市民的疑慮,江蘇省農科院的工作人員介紹,可生吃包菜的新品種已經在無錫宜興試驗推廣2年,與黃瓜、西紅柿一樣成為涼拌生吃菜的主打。主辦方介紹,本次種博會以「現代種業 綠色蔬菜」為主題。
  • 售價高達40元一斤,畝產350斤市場供不應求,農民大多不敢種植
    售價高達40元一斤,畝產350斤市場供不應求,農民大多不敢種植說到水果,估計沒有誰不愛吃吧,水果可以幫助我們補充各種身體所需的營養,幫助我們的皮膚補充水分,讓我們的皮膚更加光滑嫩白,所以很多女孩子的減肥餐就只吃水果。
  • 這外來物種,常被誤認為玉米,從不長果實,卻被農民大量種植
    這些路邊攤可能從衛生方面講不是那麼講究,但是吃起來卻別具一番風味,我每次路過這些路邊攤的時候一定要買烤玉米,因為我自小就愛吃玉米,特別是那種黏黏的玉米,吃起來又甜又糯,非常可口,我還記得我小時候,家裡面的菜園子裡面每年都會種上兩壟玉米,每當玉米成熟後,我們會放在大灶臺裡面的火上烤,那玉米杆子長得非常的高大,玉米杆子會割下來餵食牲畜,其實還有一種植物和玉米長得非常的相像,這種植物的名字叫做墨西哥玉米草,這外來物種,常被誤認為玉米
  • 可以生吃的捲心菜,這樣種植營養還好吃
    捲心菜,又名包菜,算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蔬菜了, 它能用來做成很多的家常菜。像手撕包菜、乾鍋包菜以及粉絲包菜等等,不過如果你以為它就只能用來做菜那就錯了。其實吧,它除了能用來做菜還具備一定的藥效,算是一種」偏方「了。在外國人的眼中,視捲心菜猶如蘿蔔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一樣,也有著「菜中之王」的美稱。
  • 蛋白質高於牛奶,在國外是高端菜,一斤20元,國內卻少有人種植
    導讀:蛋白質高於牛奶,在國外是高端菜,一斤20元,國內卻少有人種植自去年豬肉開始漲價之後,豬肉的價格一路上漲,曾一度達到40元一斤,雖然今年豬肉的價格有所下降,但對於很多人來說依舊很高,這使得豬肉從曾經的廉價的肉類食物
  • 常被誤認成泥鰍,過去撈到餵鴨子,卻不知是「魚中珍品」100元1斤
    上山摘野果,爬樹掏鳥窩,下河抓魚撈蝦,這些都是農村娃常幹的事。雖然以前的日子過得艱苦,但是那種簡單的快樂卻讓人永遠回味。也是因為這一段經歷,讓廣大的農村娃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 如果大家是在農村長大的,並且小時候也喜歡抓魚,那肯定對筆者要說的這種怪魚很熟悉,它有著蛇一樣的頭,泥鰍一樣的身體,很多人也常把它誤認成泥鰍。
  • 好吃的花椰菜,受人喜愛,種植方法也很簡單
    好吃的花椰菜,受人喜愛,種植方法也很簡單花椰菜,身邊有很多人都很喜歡吃,一些一開始不喜歡吃的人多嘗試了幾次也是變得比較愛吃。它的口感吃起來也的確不錯,是我們平常也會比較常見到的一道菜。它在國內的種植範圍也是比較廣的,並且很多人也是比較了解它所需要的氣候條件。但是因為地區差異,多多少少肯定也是種植出來會有一些差別,尤其是種植的人能夠明顯感受到這一點。為了廣大朋友對花椰菜的喜愛,所以今天也是給大家分享一下它的種植方法,希望大家多多學習。它和很多蔬菜一樣,能夠有兩個種植的時間點,在一年中。
  • 含鈣量是水果之最,市場常賣20元一斤,卻被農民認為是種植騙局
    導讀:含鈣量是水果之最,市場常賣20元一斤,卻被農民認為是種植騙局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大多在兒時那會吃過不少野果,主要是因為在那個年代水果種類不像現在這麼豐富,而且那個時候農村生活條件也差,農村的朋友們為了解饞,只能吃野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