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誤認成泥鰍,過去撈到餵鴨子,卻不知是「魚中珍品」100元1斤

2020-12-19 騰訊網

導讀:南方一種怪魚,蛇頭泥鰍身,過去河裡常見,如今100多元一斤

文/農夫也瘋狂

南方的山區多,水資源也豐富,這些河流就行地球的血液一樣,裡面還密布著很多的生物。

以前農村娃沒有電腦,更沒有手機,整天都是在外面瘋玩。上山摘野果,爬樹掏鳥窩,下河抓魚撈蝦,這些都是農村娃常幹的事。雖然以前的日子過得艱苦,但是那種簡單的快樂卻讓人永遠回味。也是因為這一段經歷,讓廣大的農村娃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

如果大家是在農村長大的,並且小時候也喜歡抓魚,那肯定對筆者要說的這種怪魚很熟悉,它有著蛇一樣的頭,泥鰍一樣的身體,很多人也常把它誤認成泥鰍。

當時抓到這種魚卻很少人吃,多數是把它直接餵鴨子了,可是現在野生的少見了,市場上要賣到100多元一斤,是不是感覺很可惜?

稱星魚的科普

這種蛇頭泥鰍身子的怪魚就是稱星魚,它也叫七星魚、點秤魚、星光魚等。它是在我國南方地區曾廣泛分布的一種魚類,主要生長多水草的溪流中,尤其是和地下水相連通的一些深潭和河流中。當然在一些江河、大型水庫裡面也有。

稱星魚的特點還是比較明顯的,它的頭像黑魚,也有點像蛇頭,畢竟黑魚的頭很像蛇頭,而它的身體則像泥鰍,個頭也不大,一般體長也就是20CM左右,難超過30CM,而它的體重最大也是半斤上下。

這種魚雖然長得像泥鰍,但是體表卻有很多像秤星一樣的斑點,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秤星魚其實是有魚鱗的,只是魚鱗很小,而且它還是一種兇猛的魚類,這方面和黑魚在食性方面差不多,它有著很鋒利的牙齒,主要是潛伏在水底,然後以各種小魚小蝦,還有青蛙、水生昆蟲等為食。並且稱星魚還有著很強的護子習性,產卵了就會守護在旁邊。

秤星魚的價值

過去南方的溪流特多,尤其是在山區還有不少的地下河流,這裡就有很多的秤星魚。不過在當時對於這種魚一般都不太重視,很多人抓到它了也不吃,多數都是放生了,或者是拿回家去餵鴨子了。筆者也搞不清楚為什麼當時不吃這種魚,可能是因為它太小了吧,並且以前可吃的魚類比較多,所以嫌棄它。

可是很多人卻不知道,這是一種很珍貴的淡水魚類,並且有著「魚中珍品」的美稱。如今這種魚野生的能賣到100多元一斤,而養殖的也要七八十元一斤,非常的珍貴。

秤星魚的個頭雖不大,但是肉質卻很鮮美,營養也很豐富。這種魚雖然是肉食性的魚類,可是生長緩慢,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肉質才細嫩、味道鮮美。並且秤星魚的蛋白質含量高,但是脂肪含量低,且具有養血滋陰、益氣強身,補心通脈等方面的功效。民間過去如果有人生病了,或者是做手術了,就會買這種魚來煲湯吃,因為它還有促進傷口癒合、強身健體等方面等作用。

結束語

如今即便是在南方地區,野生的秤星魚也是非常罕見的了,只有一些環境好,水體沒有受到汙染的溪流中,還偶爾能看到這種魚了。

近些年因為秤星魚的需求量大增,有些農民藉助於當地的地理環境優勢,用溪流的活水養殖秤星魚,也獲得了極佳的經濟回報,一般養殖戶投資潤率均在40%以上。

各位朋友們,你們當地還有這種魚嗎?那就代表著你們的環境不錯哦,要好好保護哦!

相關焦點

  • 俗稱「七星魚」,酷似泥鰍,有「魚中珍品」美譽,60元1斤難買到
    導讀:酷似泥鰍,有「魚中珍品」美譽,離水數小時也能活,市場60元1斤泥鰍是在農村十分常見的一種淡水魚類了,去到農田裡幹活了,也經常能抓到泥鰍。在南方剛剛經歷過「雙搶」,相信不少人在農田中看到過,也抓到過泥鰍。一直以來,泥鰍有著「水中人參」的美譽。在酷暑天吃泥鰍,更是滋補的佳品。
  • 此魚叫聲像鴨子,身上卻有3根毒刺,過去一撈幾十斤,如今30元1斤
    導讀:此魚叫聲像鴨子,身上卻有3根毒刺,10年前河裡很多,如今30元1斤 我國南北方的飲食有很大的差異,其中北方愛吃甜的,而南方則更偏愛吃鹹的。就拿吃魚來說,鯉魚在北方很受歡迎,可是在南方卻並不吃香,很多人不愛吃鯉魚。另外在南方有不少的淡水魚,北方人也吃不習慣。
  • 這種「泥鰍」60元一斤,過去被農民嫌棄,抓到就扔掉,不多見了
    摘要:曾被農民嫌棄,抓到後用來餵鴨子,如今60元一斤,遇到要珍惜 文/農夫也瘋狂 在南方這個季節晚稻也早已經收割了,因為秋冬季節降雨少了,這個時候的水稻田裡基本也沒有水了。而農民也沒什麼農活了,有些農民就會去水田裡面挖泥鰍、抓黃鱔。
  • 酷似食人魚,1年能長3斤,常被誤認成名貴海魚,5元1斤少人吃
    導讀:長得像食人魚,1年能長3斤,常被誤認成海魚,5元1斤少人吃文/農夫也瘋狂大海,總是讓很多人充滿了嚮往。不過筆者每次去到海邊,總是會聯想到電影中的大鯊魚,食人魚的慘烈場面,所以不敢在海邊待太久。就算是站在海邊,也不敢把腳伸進到海水中去,可能是童年看食人魚之類的電影太多了吧。其實在我國有一種魚,長得就很像食人魚,並且也有些農民就是稱它「食人魚」,它的生長很快,一年能長3斤。
  • 這種魚以前翻開石頭就撿到,如今「一金難求」,最貴時一斤700元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魚這種食物被做成各種各樣的樣式端上了我們的餐桌,經常買菜做飯的人都知道,野生魚相比養殖魚不僅味道更鮮美還有更好的價值,因此過去農村河裡過去沒人稀罕的黃辣丁,鯽魚,泥鰍等野生魚在市場上成了搶手貨,因為野生魚資源少,其價格也越來越貴。
  • 以前泛濫成災農民拿它餵鴨子!現在100元一盤成高檔貨,釣不著了
    以前泛濫成災農民拿它餵鴨子!現在100元一盤成高檔貨,釣不著了 關注釣之娛,天天有新料!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如今人們的生活富足,粗茶淡飯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式,大魚大肉成了家常便飯,那些珍稀的野生動物就成了人們滿足口欲的目標,當然隨著環境的破壞和人類對自然界的汙染,有許多野生動物已經頻臨滅絕,每年都有數以千計的物種被列為保護動物的目錄,但是這些情況卻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反而變本加厲、無所不用其極。
  • 生長於南方水稻田,看似廉價,殊不知是「魚中人參」60元1斤
    導讀:生長於南方水稻田,看似廉價,殊不知是「魚中人參」60元1斤長在水稻田,常認為是小雜魚,殊不知是魚中珍品,1斤60元。如今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在日常飲食上人們不僅要吃得好,還要吃得營養吃得健康。我國地大物博,山川秀麗,淡水魚類資源豐富,作為食物淡水魚在飲食結構中佔有一定的地位,鱖魚、鱸魚、鰱魚、草魚、鱅魚……事實上,很多小型魚類也有著很好的營養價值。比如鯽魚,雖說價格低廉,但用鯽魚煮湯可以溫中和胃、消炎利水,有著補虛通乳的功效。而今天說的這種魚,生長於水稻田,常被認為是鯽魚,殊不知是「魚中人參」,60元1斤。
  • 酷似鯰魚渾身斑點,重達30斤,被誤認成外來物種,價格卻貴得離譜
    導讀:長有鬍鬚,渾身斑點,重達30斤,被誤認成外來物種,120元1斤文/農夫也瘋狂對於釣友們來說,去垂釣的時候自然是釣到的魚越大,越會有成就感了。只是現在野外的大魚是越來越少見了。並且因為生態環境受到了傷害,別說是大魚了,就連很多的小魚也變得罕見了。
  • 稻田裡很多,兒時常撿來餵鴨子,如今10元一盤,南方人夏季必吃
    導讀:稻田裡很多,兒時常撿來餵鴨子,如今10元一盤,南方人夏季必吃對於現在的很多農村娃來說,夏季算是一個十分難熬的季節,主要是天氣太熱了,出去也沒什麼可玩的,只能待在家裡看電視、玩手機。除了野果,以前的農村娃還喜歡一件事,那就是跟著父母去山裡的小河、小溪中摸魚、摸螃蟹、摸蝦子,不僅好玩,還能解暑呢。說到這摸魚、摸螃蟹,筆者還很喜歡一件事,那就是摸田螺。在兒時那會,我們這邊的稻田裡很多,多到吃不完,常撿來餵鴨子,如今10元一盤,成了夏季必備美食,很多南方人夏季必吃。
  • 這高檔美食,名叫「西施舌」,以前下河一撈幾十斤,還用來餵鴨子
    當地的珍珠市場位於山下湖鎮,我們驅車前往,沿途遠遠就看到了路邊堆疊成山的蚌殼,雖然味道並不好聞,但大人說道裡面產的都是珍珠。據說在以前,當地的居民一到夏天,人人就扛著一個大背簍去河裡撈「蚌殼」,那時候蚌殼又大又多,隨便一撈就有幾十斤。摸蚌殼回家餵鴨子和其他貝類一樣,蚌殼除了外面堅硬的外殼,裡面還有很大一塊蚌肉。
  • 為什麼效果出奇,卻被抵制甚至禁釣,我要為「泥鰍黨」平反
    如何用泥鰍釣魚最開始用泥鰍釣魚是聽釣友說:用泥鰍釣鯰魚辦法好,可是我用伊勢尼13號鉤上泥鰍用單鉤釣的時候,我是用魚鉤直接鉤上泥鰍的背上,可是發現很難鉤的上,因為太滑,用力鉤上了,可是泥鰍好像好差不多死了,因為身體都一動不動了,變直了,不知大家可有這樣經歷?如何鉤泥鰍才能保持泥鰍的鮮活以達到釣鯰魚的最佳辦法。
  • 海魚這個季節就吃它,常被誤認「廉價魚」,價值不比帶魚差
    導讀:海魚這個季節就吃它,常被誤認「廉價魚」,價值不比帶魚差!4月末5月初正是春汛吃海魚的時候,現在很多我們食用的海魚都是人工養殖的,並不是天然的海魚,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種海魚,因為它的價格低廉,經常被誤認為是人工養殖的「廉價魚」,春汛期間,許多水產生鮮市場,都會售賣這種海魚,小一點的幾元錢一斤,大一些的會被賣到幾十元不等,這種海魚就是鮁魚,是無法人工養殖的「廉價海魚」,營養豐富肉質鮮美,最適合包餃子。
  • 20斤割不出半斤,曾經拿去餵鴨子,如今八十元一盤
    但在很多人眼中,田螺是一種10斤吃不到2兩肉的東西,沒有耐力的人根本不愛吃,按他們的說法就是吸到嘴痛就是吃不飽呢。農村野味肉除了田螺少殼多殼外,還有一種也是20斤不到半斤肉的水中美味,曾經資源豐富的農夫們常帶著餵鴨子。我猜一隻河蚌至少有一斤多吧,那麼它可吃的部分也就是那麼一點而已。
  • 【泥鰍專題】做好這些,能有效提高泥鰍開花成活率
    近三年來,泥鰍養殖由於周期短,資金回籠快,養殖成功率高,越來越多養殖戶加入成鰍養殖行列。目前養殖階段普遍認為最大的難點是泥鰍開花,只要開花順利,養殖成功率就能達到9成以上,那麼是哪些因素影響泥鰍開花成活率,要怎樣才能提高開花成功率呢?&nbsp
  • 在水庫中抓到一條1斤多重的魚,看上去像泥鰍,背上居然長刺,這是什麼?
    這種魚的學名叫「刺鰍」,也叫「刀鰍」,隸屬於鱸形目刺鰍亞目刺鰍科刺鰍屬。雖然刺鰍和泥鰍僅有一字之差,但從生物學分類上卻不屬於一類動物(泥鰍隸屬於鯉形目鯉亞目鰍科泥鰍屬)。
  • 實例證明稻田養殖泥鰍還是一個不錯的水產養殖項目,看看這篇文章
    首先說個例子,我們這邊前年有一家養殖戶進行了泥鰍苗種繁育以及稻田生態養殖的技術研究,不但每畝收穫稻穀1100斤克以上,而且增產泥鰍200斤以上,泥鰍收益增加到1000元以上,而且由於泥鰍的客觀存在,不但減少了農藥化肥的用量,減輕了環境的汙染,而且降低了生產成本,最後獲得了比較不錯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 這魚是「水中珍品」,一斤抵3斤牛肉,常吃補腦益智,保護心血管
    說到魚大家都喜歡吃,但魚的種類非常多,到底應該選擇吃什麼魚呢?小編建議大家吃深海魚,深海魚有「腦黃金」、「血管清道夫」的稱號。這魚是「水中珍品」,一斤抵3斤牛肉,常吃補腦益智,保護心血管!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魚是三文魚,很多人不愛吃刺身,所以接受不了生吃三文魚。但我們可以把它做熟食用,三文魚的肉質本身就很嫩,如果希望口感更嫩,大家可以嘗試給三文魚裹一層蛋液,這樣煎著吃口感會更好!
  • 此魚一年一死,體長不足15CM,自帶黃瓜香味,卻常被誤認成小雜魚
    導讀:此魚一年一死,體長不足15CM,自帶黃瓜香味,卻常被誤認成小雜魚文/農夫也瘋狂天氣越來越冷了,對於喜歡釣魚的朋友們來說,又要熬上一段艱難的日子了前天晚上還在和釣友們討論這個時期,一個北方的釣友卻說:他最喜歡的就是冬季裡,因為有一種魚在寒冷的冬天最好釣。他還說,這種魚的壽命一般只有一年,體長難超過10CM,但是卻自帶黃瓜香味。如今野生的已經很少見了,市場上要賣到50元一斤哦。經過細問才得知,他說的這種魚是入侵物種——黃瓜香魚。
  • 天上落下的泥鰍魚(「鄉愁·林甸記憶」徵文)
    也不知什麼時候天空已是陰雲四合,雷聲剛過就風雨大作,雲豆大的雨滴打在窗戶上闢啪作響,被風雨打折的樹枝在空中狂飛亂舞。人們都說,「三伏的天,小孩的臉。」不到半個小時,狂風暴雨驟然而止。這時候,忽然聽到外面有人大喊:「水溝裡有魚啦,快抓魚呀!」
  • 泥鰍養殖常見病爛尾爛鰭條處理案例分享
    廣東肇慶市鼎湖區永安鎮何老闆一泥鰍養殖池塘,水面5畝,水深1.5米,增氧能力:2臺1.5kw葉輪式增氧機,1月7日放魚種16萬尾,3-100px╱尾,5月26天氣晴,該客戶反映泥鰍有死亡,問診好潤水產藥店,塘頭觀察:水質渾濁,有倒藻現象,水面泡沫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