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南方一種怪魚,蛇頭泥鰍身,過去河裡常見,如今100多元一斤
文/農夫也瘋狂
南方的山區多,水資源也豐富,這些河流就行地球的血液一樣,裡面還密布著很多的生物。
以前農村娃沒有電腦,更沒有手機,整天都是在外面瘋玩。上山摘野果,爬樹掏鳥窩,下河抓魚撈蝦,這些都是農村娃常幹的事。雖然以前的日子過得艱苦,但是那種簡單的快樂卻讓人永遠回味。也是因為這一段經歷,讓廣大的農村娃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
如果大家是在農村長大的,並且小時候也喜歡抓魚,那肯定對筆者要說的這種怪魚很熟悉,它有著蛇一樣的頭,泥鰍一樣的身體,很多人也常把它誤認成泥鰍。
當時抓到這種魚卻很少人吃,多數是把它直接餵鴨子了,可是現在野生的少見了,市場上要賣到100多元一斤,是不是感覺很可惜?
稱星魚的科普
這種蛇頭泥鰍身子的怪魚就是稱星魚,它也叫七星魚、點秤魚、星光魚等。它是在我國南方地區曾廣泛分布的一種魚類,主要生長多水草的溪流中,尤其是和地下水相連通的一些深潭和河流中。當然在一些江河、大型水庫裡面也有。
稱星魚的特點還是比較明顯的,它的頭像黑魚,也有點像蛇頭,畢竟黑魚的頭很像蛇頭,而它的身體則像泥鰍,個頭也不大,一般體長也就是20CM左右,難超過30CM,而它的體重最大也是半斤上下。
這種魚雖然長得像泥鰍,但是體表卻有很多像秤星一樣的斑點,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秤星魚其實是有魚鱗的,只是魚鱗很小,而且它還是一種兇猛的魚類,這方面和黑魚在食性方面差不多,它有著很鋒利的牙齒,主要是潛伏在水底,然後以各種小魚小蝦,還有青蛙、水生昆蟲等為食。並且稱星魚還有著很強的護子習性,產卵了就會守護在旁邊。
秤星魚的價值
過去南方的溪流特多,尤其是在山區還有不少的地下河流,這裡就有很多的秤星魚。不過在當時對於這種魚一般都不太重視,很多人抓到它了也不吃,多數都是放生了,或者是拿回家去餵鴨子了。筆者也搞不清楚為什麼當時不吃這種魚,可能是因為它太小了吧,並且以前可吃的魚類比較多,所以嫌棄它。
可是很多人卻不知道,這是一種很珍貴的淡水魚類,並且有著「魚中珍品」的美稱。如今這種魚野生的能賣到100多元一斤,而養殖的也要七八十元一斤,非常的珍貴。
秤星魚的個頭雖不大,但是肉質卻很鮮美,營養也很豐富。這種魚雖然是肉食性的魚類,可是生長緩慢,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肉質才細嫩、味道鮮美。並且秤星魚的蛋白質含量高,但是脂肪含量低,且具有養血滋陰、益氣強身,補心通脈等方面的功效。民間過去如果有人生病了,或者是做手術了,就會買這種魚來煲湯吃,因為它還有促進傷口癒合、強身健體等方面等作用。
結束語
如今即便是在南方地區,野生的秤星魚也是非常罕見的了,只有一些環境好,水體沒有受到汙染的溪流中,還偶爾能看到這種魚了。
近些年因為秤星魚的需求量大增,有些農民藉助於當地的地理環境優勢,用溪流的活水養殖秤星魚,也獲得了極佳的經濟回報,一般養殖戶投資潤率均在40%以上。
各位朋友們,你們當地還有這種魚嗎?那就代表著你們的環境不錯哦,要好好保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