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高檔美食,名叫「西施舌」,以前下河一撈幾十斤,還用來餵鴨子

2020-12-14 美食工坊

還記得小時候,美食君跟隨著父親出差,到了浙江的珍珠之鄉——諸暨。當地的珍珠市場位於山下湖鎮,我們驅車前往,沿途遠遠就看到了路邊堆疊成山的蚌殼,雖然味道並不好聞,但大人說道裡面產的都是珍珠。據說在以前,當地的居民一到夏天,人人就扛著一個大背簍去河裡撈「蚌殼」,那時候蚌殼又大又多,隨便一撈就有幾十斤。

摸蚌殼回家餵鴨子

和其他貝類一樣,蚌殼除了外面堅硬的外殼,裡面還有很大一塊蚌肉。可在以前那個年代還不流行吃這個,通常是吃螺螄的比較多。而當時的人們僅僅是為了找珍珠,能買個好價錢,可那些沒長珍珠的蚌殼,經濟產值並不高,於是這些被敲碎蚌殼,掏出蚌肉,拿回去餵鴨子了。吃了蚌肉的鴨子比普通飼料餵養的,長得更快更肥,同樣能賣出好價錢,也不枉費自己的一番苦心。

蚌殼做成高檔美食

別看這些蚌殼在當地不起眼,一到大城市便成了高檔美食。順應時代的潮流,在飲食方面,更多的人不在乎能不能吃飽,而是在乎味道好不好,營養價值高不高,作為優質的水產品食材,蚌殼就是其中一種。它不但有食療功效,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有清熱解毒和滋陰養目等效果。

有一次跟朋友到廣州遊玩,在一家當地的飯館裡,推薦了一道名為「西施舌」的菜品,它的主要原料正是取自於河裡的蚌殼。曾經聞到的那股腥臭味道,如今怎麼也沒想到竟成了食客的盤中美味。

點菜真不能先問價格,因為一問就是你吃不起的貨色。本以為這種在農村拿來餵鴨子的土貨,一經大廚的勺子烹調,一份能買到一兩百的價格,在大城市還倍受歡迎呢!

河蚌和珍珠蚌有區別

不是所有的蚌殼都能產珍珠的。一般我們在河裡撈到的基本是普通的河蚌,除非像諸暨當地,或許能撈到珍珠蚌,但現在絕大部分都是人工養殖的了。但不論是天然的珍珠還是人工培育的珍珠,它都是由於貝類在偶然條件下受到外界有刺激性的細小雜物進入蚌殼內,並接觸其外套膜,外套膜受到刺激後邊分泌出一種珍珠質,經過一段時間的層層包裹,這粒雜物就變成了晶瑩透白的珍珠了。

河蚌的美味吃法

由於河蚌的個頭比較大,所以不同於其他貝類,可以連殼帶肉地直接下鍋烹飪。通常都是去掉外面的殼,取出裡面蚌肉,經過一系列的去腸和去沙包,洗淨後切成塊,同五花肉同燉,就是一道【河蚌燉肉】。和紅尖椒,醃蘿蔔乾和黃瓜,翻炒製成另一道【紅燒河蚌】。或加鹹肉,竹筍,豆腐等材料,燜煮煲湯,又一份【河蚌鹹肉豆腐湯】就完成了。

你喜歡吃河蚌嗎?你最喜歡哪一種做法呢?

相關焦點

  • 曾下河一撈就是幾十斤,現成高檔美食,老家卻用來餵鴨子
    小時候,尤其是夏季,總喜歡和父親下河遊泳,除了遊泳以外,我們一般還帶著一個大背簍,涼快夠了後,便和父親一起在河裡摸「蚌殼」,那時候的蚌殼個頭又大、數量又多,在記憶裡,夏天總是伴隨著摸蚌殼的。摸蚌殼回家餵鴨子這種蚌殼有著厚厚的殼子,和螺螄等比較類似,都是河裡的一種常見的水產。以前那個年代還不流行吃蚌殼,一般都吃螺螄比較多。蚌殼在我們眼裡就是摸來餵鴨子的,那時候一個大背簍,不用兩小時就能裝滿,然後和父親一前一後回到家中。
  • 這種「西施舌」,便宜又美味,農村居然用來餵鴨子
    對於吃貨而言,能吃到讓人念念不忘的美食那是一種非常幸福的事情。除了常見的美食外,追求新鮮的食物也是一種興趣使然,有一種美食,江浙人稱為「西施舌」,廣東香港稱呼「貴妃蚌」,學名河蚌,鮮美異常!因為在農村,河蚌一般用來餵鴨子的,很少有用來吃。還有一個原因便是河蚌比較腥,如果不會做的人做出來是很難吃的,當然你做好後那就是無上美味了!估計這也是內陸人不太喜歡吃河蚌的原因之一,有傳統觀念原因也有實際操作原因。河蚌要用清水養幾天,徹底去除其泥沙和腥味。
  • 20斤割不出半斤,曾經拿去餵鴨子,如今八十元一盤
    大家好,我是和你們一樣關注三農知識的【農村小小薇】,關注我帶你看更多的三農知識,我會為廣大讀者朋友持續不斷的發布「三農」相關常識每一次下館子吃田螺時,人們都不叫吃田螺,而叫吸田螺,只是因為田螺的肉都在殼裡,需要用吸的來吃
  • 5年長不到3釐米,鈣鋅含量卻極高,人稱「河蜆」,別再忽視
    5年長不到3釐米,鈣鋅含量卻極高,人稱「河蜆」,野生數量很多,為啥城裡9元1斤難買到?在我們生活中,如果說到鮮美又好吃的東西自然會想到各種海鮮,其中以貝殼類的鮑魚、牡蠣、蟶子及花蛤最常見也是最富魅力的美食。
  • 20年前一撈幾十斤,如今50元一斤成稀罕野味,炒韭菜特別香
    導讀:20年前一撈幾十斤,如今50元一斤成稀罕野味,炒韭菜特別香最近一直在下雨,今天剛停雨,老爸就叫我一起去山裡,本以為是去山裡採菌子的,畢竟最近正是野生菌生長的旺季,而且集市上也有不少鄉親採摘菌子來賣,結果去到山裡之後才發現
  • 以前泛濫成災農民拿它餵鴨子!現在100元一盤成高檔貨,釣不著了
    以前泛濫成災農民拿它餵鴨子!現在100元一盤成高檔貨,釣不著了 關注釣之娛,天天有新料! 比如下面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魚,曾經在農村的河流裡到處都是,而且這種魚的味道也是不錯的,但是由於當時的魚類資源非常豐富,這種魚並不被人們喜愛,甚至很多農民拿它來餵鴨子,可見當時這種魚數量之多
  • 此魚叫聲像鴨子,身上卻有3根毒刺,過去一撈幾十斤,如今30元1斤
    導讀:此魚叫聲像鴨子,身上卻有3根毒刺,10年前河裡很多,如今30元1斤 我國南北方的飲食有很大的差異,其中北方愛吃甜的,而南方則更偏愛吃鹹的。就拿吃魚來說,鯉魚在北方很受歡迎,可是在南方卻並不吃香,很多人不愛吃鯉魚。另外在南方有不少的淡水魚,北方人也吃不習慣。
  • 農村河裡1種貝殼,小時候撿來餵鴨子,現在有人想吃,十塊多1斤
    農村河裡1種貝殼,小時候撿來餵鴨子,現在有人想吃,十塊多1斤。在咱們國內的好多地方,人們的日子過得是越來越好,餐桌上面的美味食物是換著花樣地端上來,很多的人們在這種情況下都會產生一種憶苦思甜的想法。想一想咱們小的時候在農村地方生活,玩耍的時候找到的一些有趣的山間野貨,這些有趣的東西現在在城市裡面的菜市場裡面可沒有辦法看到,這樣子的話就顯得倍加思念了。你們有沒有共同的想法呢?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首先你們看到的是來自農村地方的野生河蚌,這種小的時候經常玩的把戲,在小的時候咱們沒少見到。
  • 外表醜陋名字很俗,卻是全球「最貴」海鮮,1斤上萬元卻無人敢撈
    外表醜陋名字很俗,卻是全球"最貴"海鮮,1斤上萬元卻無人敢撈 世界上還有很多新奇的事物等待我們去發現,就像美食一樣有很多種,等待著人們去探索去嘗試。
  • 常被誤認成泥鰍,過去撈到餵鴨子,卻不知是「魚中珍品」100元1斤
    導讀:南方一種怪魚,蛇頭泥鰍身,過去河裡常見,如今100多元一斤 文/農夫也瘋狂 南方的山區多,水資源也豐富,這些河流就行地球的血液一樣,裡面還密布著很多的生物。 以前農村娃沒有電腦,更沒有手機,整天都是在外面瘋玩。
  • 俗稱「土狗子」,過去沒人吃,抓來餵鴨,如今端上桌成稀罕美食
    今天分享的主題:俗稱「土狗子」,過去沒人吃,抓來餵鴨,如今端上桌成稀罕美食!對於農民來說,希望自己種植的莊稼能獲得好收成,有時候雖然天年很好,風調雨順的,但莊稼地裡的害蟲又在作祟,不是吃莊稼葉就是咬斷根莖,最終還是沒有如願獲得大豐收,所以說農民真的不容易,既要看天氣,又要防害蟲害草,只要有一個環節沒做好,想獲得大豐收恐怕是白日做夢。
  • 以前用來餵豬的菜,現在卻成為英德經典美食,你吃過嗎
    以前用來餵豬的菜,現在卻成為英德經典美食,你吃過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會,以前我們摒棄在一邊的東西,過了幾十年之後到了現在卻成了香餑餑。比如說以前的幼小鰻魚,外國人都是用來餵豬的,現在卻成了天價食物。再比如說以前被城裡人嫌棄的鄉下菜,現在卻成了城裡人哄搶的野菜。
  • 西施舌、貂蟬湯圓、昭君鴨……四大美人對應的美食你知道多少?
    資深吃貨麻辣妹開堂講課,  來跟大家八卦下四大美人對應的美食,  包管你聽後覺得漲知識!  開篇先來普及一下歷史上的四大美人,有哪路英雄願意回答?答案就是:西施、貂蟬、王昭君與楊玉環。四大美人傾國傾城、閉月羞花,論顏值各有千秋,那麼各大美人和美食都有什麼趣聞呢?咱們一起來聊聊。  1、西施舌:  在西施故裡有一種點心叫著「西施舌」,吃過的小夥伴請高高舉起你的雙手。
  • 稻田裡很多,兒時常撿來餵鴨子,如今10元一盤,南方人夏季必吃
    導讀:稻田裡很多,兒時常撿來餵鴨子,如今10元一盤,南方人夏季必吃對於現在的很多農村娃來說,夏季算是一個十分難熬的季節,主要是天氣太熱了,出去也沒什麼可玩的,只能待在家裡看電視、玩手機。然而對於很多90年代以前的農村朋友來說,夏季可是一個十分不錯的季節,因為夏季有太多的好東西了,不說別的,就說野果吧,大多數都是在夏季成熟的,只要認識,夏季光吃野果就能吃得舒舒服服的。除了野果,以前的農村娃還喜歡一件事,那就是跟著父母去山裡的小河、小溪中摸魚、摸螃蟹、摸蝦子,不僅好玩,還能解暑呢。說到這摸魚、摸螃蟹,筆者還很喜歡一件事,那就是摸田螺。
  • 河南嵩縣築壩抽水,水坑現成群大魚,一網能撈上百斤
    一個星期以來,當時市民陸續在該水域用小型漁網撈魚,一名撈魚人告訴河洛鄉村,剛開始魚特別多,一網下去能撈上百斤,這幾天網的人多了,魚也少了,偶爾能撈出來2、30斤的大魚就算不錯了。在現場,作者看到大約30米左右的攔水土堆上,有十幾名男子各自把持一段水域,只要撒出的漁網完整落入水域,就能撈出來不少魚。
  • 海底撈起訴「河底撈」,還輸了
    一事又引發爭議。這個「河底撈」也是搞飲食的。海底撈覺得,河底撈餐館使用的「河底撈」標識與自家的「海底撈」商標太像了,而且兩家都是搞餐飲的,這侵犯了自家「海底撈」商標專用權,構成近似商標。所以,海底撈就這麼把「河底撈」給告了。
  • 無人打理產量卻奇高,以前南方人當主食,如今3元1斤都不好賣
    以前南方人當主食,1頓1個吃不了,如今成了低端菜,3元1斤不好賣。大家好,我是小喬,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美食知識。這種芋頭是南方的特產,我吃過一次就有就喜歡上它了,有時間就會買來吃,這種芋頭個頭十分大,一個人一頓飯根本吃不了,南方的農友告訴我,這種芋頭在他們當地十分的普及,以前的時候更是很多南方人的主食,不過現在它已經淪落成了低端蔬菜,3元1斤都不好賣,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了解一下吧。其實,我說的這種蔬菜就是荔浦芋頭。
  • 「海底撈」告「河底撈」,法院是這樣判的!
    是「海底撈」狀告「河底撈」侵權啊這個案子確實還挺有意思康康姐也看到了但是這次康康姐站「河底撈」誒!嗯嗯,這兩個主角一出來康康姐就感到事情不簡單一做火鍋的狀告做湘菜的這是什麼情況?兩人經營範圍不一樣啊為什麼要「相看兩厭」?可能是商標標識長得很像?
  • 日照美食詳盡攻略,日照吃海鮮省錢的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山東省內有一座名叫「日照」的美麗小城市,如果你要去那裡找他,就得看黃海之濱的位置。在這座小城市中生活的人們誠實善良、熱情好客、總是對明天充滿希望。這座美麗的小城市中可不僅有可愛的人們,還有靚麗的景色、舒適的氣候、秀美的山川……哦,對了!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沒說——這裡還有數不勝數的特色美食呢!
  • 中國吃鴨地圖,吃鴨子,這7款家鄉美食鴨你吃過嗎?
    南方人抓起可愛的小鴨子大多用來燉或者煮,而麻鴨則是燉煮系的忠誠夥伴,這種鴨子腿肉結實,十分適合煲湯。北方人則一如既往的粗獷,抓起來就是烤,肥厚多脂的北京鴨簡直是上天賜給北方人貼秋膘的最好禮物。使之體型更為圓潤,肉質細嫩,皮下脂肪厚,烤制後皮肉分離明顯,但看那金黃酥脆的鴨皮都夠您來上2斤荷葉餅的。北京人愛吃烤鴨,是打滿清入關以前就愛了。來北京城可以不吃涮羊肉,但有三件事不得不幹,去天安門,逛八達嶺,吃北京烤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