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寫作業氣到心梗住院?專家表示:正確「陪寫姿勢」應是親子交流

2020-12-15 信息時報

  □信息時報記者 梁詩柳

  

  近日,一則「陪孩子寫作業,大人急到送醫院」的文章在朋友圈火了,引起家長熱烈討論。事實上,對不少家長來說,陪孩子寫作業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一不小心就會出現情緒失控的情況。為此,心理專家表示,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不耐心、打罵等行為會容易導致孩子心理出現無力、自卑、自我懷疑等消極影響,「陪寫」背後的親子情感交流更為重要。

  家長:擔心「陪寫」變咆哮 為省心選寄宿學校

  家長陳先生在很多人眼裡是位「幸運兒」父親,今年剛上初二的小孩從小對學習就十分熱衷和自覺,成績一直在學校裡數一數二,自己一直以來都十分省心,即使在小學時,他也很少需要操心孩子的作業。這樣「省心」的孩子很是讓家住白雲區的梁女士羨慕。原來,梁女士的女兒晴晴今年剛上三年級,每天放學一到寫作業的時間,晴晴不是要喝水就是要上廁所。孩子磨磨蹭蹭的行為已經把梁女士的耐心消磨不少,一旦遇上晴晴作業反覆出錯或者不專心的時候,梁女士只能強壓心中的不耐煩與怒火。「每天晚上陪孩子寫作業自己都需要反覆在心裡提醒自己要耐心,這種感覺比上班還要辛苦。」梁女士無奈地與記者表示,即使如此,好脾氣的她依舊有忍不住的時候,「一道簡單的數學題,孩子反反覆覆出錯,怎麼教都解決不了問題。有一次忍不住罵了孩子幾句,孩子就哭哭啼啼的打電話給奶奶告狀。」

  記者採訪過程中發現,像梁女士這樣在陪孩子寫作業過程中,由於孩子表現達不到要求,家長為此打罵的現象並不是個例。為此,梁女士就表示,為了避免自己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的情況再次發生,自己與家人商量後給孩子報了一個作業班,放學後晴晴直接到作業輔導班寫完作業再回家,自己因此也輕鬆了很多。

  今年女兒剛上一年級的陳媽媽為孩子選擇了一所民辦的寄宿制學校,她告訴記者,之所以作出這個選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擔心自己在陪寫作業過程中出現打罵孩子的失控現象。「現在很多走讀學校需要家長配合孩子完成課後作業、製作手工等任務,身邊不少親戚都會抱怨在這個過程中因為耐心、工作壓力大等情況打罵孩子。」陳媽媽說,「自己工作忙碌,如果回家後除了完成家務還要陪孩子寫完作業,難保不會出現脾氣失控的情況,這樣孩子難受,自己也愧疚。所以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自己就有了送孩子去寄宿學校的想法。」

  專家:「陪寫」背後的親子 情感交流更重要

  陪伴小孩做作業,並不單純只是指導孩子正確完成作業,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增進親子關係。今年剛考上廣工的誌慶告訴記者,在記憶中,父母從來沒有陪自己做過家庭作業,父母白天去上班,晚上回來就是睡覺看電視,親子間很少互動,這也讓他長大後十分獨立並且不喜與他們交流,這也讓父母「頗有微詞」。

  對誌慶的情況,白雲區某小學任四年級班主任的李老師表示,自己在任教過程中,也遇到過對孩子平時不聞不問,孩子不喜與家長交流後,家長才來求教如何與孩子變得親密的情況。她表示,「陪寫」能增加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情感交流,特別是對於部分工作忙碌的家長來說,晚上陪孩子做作業往往是唯一能進行親子交流的時間。為了避免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情況一無所知,一般會建議家長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做不同程度的陪伴。

  不過,兒童心理學博士吳海勇表示,家長要知道「陪寫」並不是唯一的親子情感交流方式。日常在飯桌上與孩子分享學校的趣事、與孩子一同做家務、假期一起遊玩等也可以加深孩子親密度。對於專注力不足的孩子,家長正確陪伴小孩寫作業的確有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與此相反的,對自控能力強的孩子,父母的存在反而成為一種負擔,不利於孩子集中注意力。因此他建議,家長要明確孩子是否需要家長陪伴寫作業,不要抱著孩子寫作業時,家長一定要陪伴的錯誤想法。在孩子7歲之後或家長認為沒有自己在身邊,孩子作業也可以寫好的情況下,那麼家長可以詢問孩子往後是否需要自己的陪伴。如果孩子認為不需要,那麼家長也不必一定要通過「陪寫」來進行親子交流。

  建議:「陪寫」期間批評與否要看孩子態度

  李老師表示,家長在陪伴小孩做作業的時候,首先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把電子遊戲、手機、電視等活動暫停,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家長可根據自身情況,不必時刻在孩子身邊盯著孩子做每一道題,給孩子一些時間和空間,在孩子完成所有作業時候,幫助和引導他們正確地思考和解決問題,而不是錯一題就馬上指責或幫忙改正,這種行為讓孩子形成了強烈的依賴心理,無法形成獨立思考、自覺學習的好習慣。同時,也會讓孩子產生恐懼作業,因此變得內向。

  與此同時,吳海勇強調,家長要明白孩子的思維力和智商不會因為責罵而提升。在孩子寫作業時是否需要嚴格批評指導看的是孩子的態度,而並非題目簡單與否,對於部分故意挑釁的孩子,家長可以適當批評指導。但孩子寫作業已經盡力,即使反覆出錯家長都不應該責罵或者發脾氣。如果家長要求過高而責罵,孩子因此會感覺很無力,從而出現懷疑自己,而且會更加害怕做作業,認為一旦做不好作業伴隨而來的就是家長的責罵。

  對於控制不住脾氣、選擇送孩子去作業班或寄宿的家長,吳海勇建議,家長也不能因此就撒手不管,認為讓別人輔導就萬事大吉。「對於部分已經懵懵懂懂的孩子,他們會認為這是因為自己作業沒做好爸爸媽媽才不陪自己做作業,感覺被父母拋棄了。」吳海勇表示,家長可以在接送回來的路上詢問孩子當天完成作業的情況,了解情況的同時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

相關焦點

  • 「棉花糖 自主學習」陪孩子寫作業氣到心梗?看看正確的打開方式
    氣到心梗?這天,劉先生催促了無數遍,可孩子叛逆得很,就是不肯寫作業。陪孩子寫作業被氣到心梗,這位爸爸真的是太太太難了~讓孩子從此愛上寫作業!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與其吼孩子累到心力交瘁,不如讓孩子在「自主學習魔法訓練營」中,建立自主的規則意識。
  • 程莉莎陪兒子寫作業咆哮2小時!陪寫作業的心酸,媽媽看完都哭了
    3倍; 91.2%的家長都有過陪孩子寫作業的經歷,其中每天陪寫高達78%;陪寫作業已成為親子關係的「一大殺手」,75.79%的家庭曾因寫作業發生過親子矛盾; 媽媽是陪寫作業的主力軍,由媽媽陪讀的家庭佔調研總數54.21%。
  • 陪孩子寫作業大人急到送醫院!家長的「心頭病」該怎麼治?
    近日,「陪孩子寫作業,大人急到送醫院」的新聞在網上火了,不少家長對其遭遇表示同情。關於家長陪寫作業的話題引發討論。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數據顯示,截至10月26日17時,相關網絡新聞達953篇,論壇帖文277條,App文章453篇,微信583篇。
  • 孩子寫作業喜歡摸魚?陪孩子寫作業的正確打開姿勢,家長別忽略了
    其實孩子寫作業喜歡「摸魚」,並不是孩子天性如此,而是家長的教育方式有問題,要找到正確陪伴孩子的方法,從而讓孩子變得更高效。後來我才了解到孩子對我產生了極高的依賴性,很多人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一直使用錯誤的方式方法,最後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僅如此,還會造成很多問題。
  • 陪孩子寫作業的正確打開方式,家長現在知道還不晚
    不知道最近身為小學生家長的你有沒有被陪孩子寫作業氣的吐血,幫媽可是看到了好多因為陪讀的父母被氣的各種吐槽,當90後的父母碰上了教育改革—「我過去是個啞巴,給孩子輔導作業半年,我會說話了!」、「想起娃的作業心臟疼,小學生的家長不好當,真是一種修煉啊!」其實對於「寫作業」以及「陪孩子寫作業」這種新聞在全國真的是不絕於耳。
  • 陪孩子寫作業,33歲媽媽被氣到住院
    新釋為: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離得遠一點,還能稍微交流交流,離得近了,想不攻擊他都難。這不,有個媽媽陪孩子寫作業把自己給氣傷了。近日,一張媽媽陪兒子寫作業氣到腦梗住院的病歷,在朋友圈徹底炸了。有一種腦梗叫做陪孩子寫作業這兩天,一張 " 入院記錄 " 的截圖攻陷了大家的朋友圈。
  • 氣到心梗!一男子輔導孩子作業突然暈倒,入院搶救
    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已經不是一句玩笑話,而是當下很多父母輔導孩子的真實寫照。陪孩子寫作業看起來簡單輕鬆但實際上這可是一份燃燒生命的偉業啊!每個陪孩子寫作業的家長都有一部「血淚史」最近有一位深圳爸爸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被氣到心梗,送進醫院搶救……給娃輔導作業45歲老爸被氣到心梗
  • 嶽雲鵬被陪寫作業搞瘋!快看解鎖陪娃寫英語作業的「正確姿勢」!
    陪寫英語作業老大難!不僅有為孩子操碎心的嶽嶽,千萬家長也中招!無論是誰只要當上了爸媽,就免不了輔導孩子做作業這場劫難,哪怕是明星嶽雲鵬也不例外,已經被逼到不能控制表情!如果說有沒有那麼一件事讓親媽秒變「後媽」,我想大多數的家長都是這樣的回答:有有有,絕對有,那就是陪孩子寫英語作業。其實要家長陪寫英語作業也是可以理解的,很多時候,學校英語老師的授課可能沒辦法兼顧到每個孩子,加上現在的競爭壓力大。
  • 輔導兒子寫作業,老父親被氣出病,教育孩子量力而行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接收了這樣一位患者,45歲的夏先生有10多年高血壓,在輔導兒子寫作業時大發脾氣,被孩子氣的腦出血,住進了醫院,索性出血不多,並無大礙。但是住院期間,夏先生還是擔心孩子學習不好,擔心自己病情復發,造成情緒低落,失眠,心理測量結果顯示,他患上了卒中後抑鬱。在家人和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心理治療,夏先生的抑鬱症逐漸好轉。
  • 杭州一媽媽陪寫作業被氣出心梗,原因是孩子組詞「語出驚人」
    要問當代家長育兒過程中哪件事最危險,估計十個家長中會有七八個回答——「輔導作業!」 最近兩年,網上有很多家長吐槽陪孩子寫作業是一件多麼痛苦、危險係數多麼高的事,前有拍桌子拍到手骨裂開的,後有輔導完作業上醫院給心臟做支架的。最近,杭州又有一位媽媽因為陪寫作業被氣出了心梗。
  • 陪孩子寫作業寫到心梗的家長,都少說了這六個字
    那麼,問題來了:寫作業這個事兒,應不應該陪?如果陪的話,到什麼時候我們應該喊停?如果不陪的話,孩子寫作業太磨蹭怎麼辦?上次我和李懷源老師聊了很多家長和學校如何溝通的細節,不少家長都表示:很實用。趁熱打鐵,常爸又把「陪寫作業」這個老大難拋給了李老師,結果收穫頗豐,希望這次討論也能讓你遠離心梗支架高血壓。陪孩子寫作業這事兒,該不該?
  • 氣到心梗!一男子輔導孩子作業突然暈倒,入院搶救!
    而是當下很多父母輔導孩子的真實寫照 陪孩子寫作業 看起來簡單輕鬆 但實際上 這可是一份燃燒生命的偉業啊!據說 陪孩子寫作業的心路歷程是這樣的 每個陪孩子寫作業的家長 都有一部「血淚史」 最近 有一位深圳爸爸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
  • 孩子寫作業怎麼就那麼難?這4招專治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
    陪娃寫作業又上微博熱搜,近日河北保定一段媽媽輔導兒子寫作業被急哭了的視頻引起大家的關注。視頻中,媽媽與兒子一同抽泣著。原因是寶媽對兒子說,寫字要注意空格,孩子怎麼也不明白,就哭了。讓她陪娃寫作業……陪娃寫作業,人間修羅場被娃氣哭算什麼?畢竟有的家長直接被氣出心梗!前段時間,深圳一位45歲的家長劉先生輔導三年級的兒子寫作業。
  • 45歲家長輔導作業被氣到心梗……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陪孩子寫作業,看起來簡單輕鬆,但實際上,這可是一份燃燒生命的偉業啊!每個陪孩子寫作業的家長,都有一部「血淚史」。最近,有一位深圳爸爸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被氣到心梗,送進醫院搶救……深圳的劉先生今年45歲,今年9月開學以來,他每天下班都會幫孩子輔導作業。上周,劉先生照常輔導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寫作業,結果一道題講了無數遍,孩子還是一臉懵逼。被逼無奈,暴怒中的劉先生一邊抓狂「獅吼」一邊輔導作業。
  • 陪寫作業家長心梗 警惕五大誘發因素
    心梗是最為常見的疾病,在生活中有不少的人都被心梗所困擾。那麼你知道如何預防心梗呢?想要預防首先就要了解為何會導致心梗。那麼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吧。  陪寫作業家長心梗  這兩天,兩條「陪孩子寫作業,大人急到送醫院」的朋友圈火了。
  • 你知道陪寫作業會氣到心梗,卻不知孩子被盯著寫作業會魂飛魄散!
    一位網友留言,換位思考一下,那個孩子心裡該有多麼絕望!我們經常吐槽,陪寫作業是道「送命題」,大人有可能血壓高、跳樓、心梗,可是那個被陪寫作業的孩子,何嘗不是忍著身體與精神的雙重暴力,被嚇得魂飛破散、神不附體!
  • 陪寫作業常困擾家長,分齡陪寫策略解決陪寫難題,親子關係更融洽
    引子提到陪寫作業,相信有很多父母都是一肚子的苦水。即使孩子還沒上過學,你也一定從各種媒體上聽說過不少父母因為陪寫作業而把家裡鬧得雞飛狗跳、甚至陪出心臟病、高血壓的傳聞。父母「越陪越差」?確實是讓人感到困惑。
  • 陪寫作業已成為親子關係的一大殺手 家庭幸福感大大降低
    據中國青年報消息,今年以來,不管是「我做錯了什麼,要陪孩子做作業」的文章走紅,還是「上海爸爸陪娃寫作業氣到崩潰」等新聞引發吐槽,「寫作業」以及「陪孩子寫作業」已成為備受矚目的教育問題。最新發布的《中國中小學寫作業壓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在中國,91.2%的家長有過陪孩子寫作業的經歷,其中每天陪寫的家長高達78%。
  • 深圳男子輔導作業氣到入院搶救,陪寫作業究竟有多難?
    國慶前夕,深圳就有一位爸爸因為輔導兒子寫作業氣到心梗暈倒,送到醫院搶救。01 陪不陪娃寫作業?這是一個問題說到「陪寫作業」,很多家長持有不同的觀點。有贊成,也有反對,也不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教育專家認為,特別在小學低段,家長能陪伴孩子做作業更好。
  • 父親輔導孩子寫作業,被氣到突發心梗,住進ICU
    現在的家長們太難了,太難了,辛苦工作一天,回到家後,還得輔導孩子寫作業。如果孩子很乖的話,那家長可是省了不少心吶。如果熊孩子調皮搗蛋,靜不下心來,家長跟著也會很累的,有時甚至會氣到吐血。每一個陪孩子寫作業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