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二寶,卻性格迥異。大家在談論孩子性格的時候,有人提出一個觀點:「老大穩重憨厚,老二鬼點子多。」這個觀點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紛紛表示不能再對了!
涵爸在家裡排行老大,我還有一個弟弟。根據我倆的性格、脾氣來看,也基本符合這個觀點。而且我身邊的二胎家庭,細想一下,無論是已經長大成人的,還是尚且年幼的,那些兄弟姐妹也很多符合此觀點,可以說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1.普遍的現象
鄰居家育有二子,年齡相差3歲,這倆孩子性格也是差距特別大。大兒子不怎麼愛說話,比較內向;二兒子卻截然相反,屬於家裡的開心果,會來事,嘴很甜,愛說話,性格開朗。
也有網友表示,他家兩個孩子,一個四歲多,一個兩歲多,性格也是不同,表現在方方面面。比如晚上睡前給孩子講故事,大寶即使很困,也堅持把故事聽完;二寶如果困了,就會說我困了不想聽了,雖然只有兩歲多,但是幹什麼都很直接明了,簡單利索。
普遍情況下,年齡大的孩子,性格相對內斂和沉穩,年齡小的則更加活潑和外向。
№2.本質的原因
「老大照書養,老二當豬養。」這是現在很多二胎家庭,對自己育兒方式的調侃和描述。
確實,第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候,大家都是新手爸媽,沒有多少育兒經驗。有育兒方面的問題,都是道聽途說育兒經,或者請教別人;要不就是有問題上網查,經常看育兒書,還有參考網上的專家觀點。
但是,千人千面,照著別人的說法、書本和專家的觀點去養育孩子,難免會有很多條條框框。這樣做不行,那樣做不好!大寶基本都是在家長「學來的育兒知識」約束和限制下成長的,這樣就容易造成「大寶性格乖巧懂事」。
等二寶出生後,父母都成了過來人,有過育兒經驗,在養育孩子方面,也沒有那麼緊張和小心翼翼。「他愛咋地咋地,只要不危險,我才懶得管」,很多人對待二寶的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被「放養」的二寶,成長過程沒有那麼多約束,性格往往比較活潑,思維也比較活躍。
再加上,很多二胎家庭,會經常對大寶說:「你大了,要聽話,要讓著弟弟/妹妹。」這樣大寶就更乖了,但這不是真正的乖,是被壓抑的乖,他把很多想法和話語都埋在心裡。久而久之,造成和二寶完全不同的性格。
育兒話題:家有倆娃,性格是不是一樣?二胎家庭的父母們,可以來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