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最強防治科普:常吃新鮮蔓越莓,改善胃部健康

2020-12-17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近日央視新聞報導,我國平均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達到了59%。關於幽門螺旋桿菌的防治討論,也連續多日霸屏微博熱搜,成為網友關注討論的熱點。

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球新發胃癌及因胃癌死亡的病例中,超過四成發生在中國。而患上胃癌的第一步,往往是從感染上幽門螺旋桿菌開始。

如何消除幽門螺旋桿菌,成為所有人都應該關注和面對的議題。

你以為胃疼胃酸只是因為沒好好吃飯?有可能是幽門螺旋桿菌惹的禍!

當代「打工人」的三大困擾:脫髮、胃痛、焦慮,其中胃痛就跟幽門螺旋桿菌有關。

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不同程度的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還有可能導致胃癌。觸目驚心的是,幽門螺旋桿菌早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在我國,由於同桌共餐的傳統習慣,你一口我一口的夾菜方式讓細菌與病毒有機可趁,導致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高達59%,兒童的感染率為40%。

共餐習慣根深蒂固,該如何避免幽門螺旋桿菌傷害胃黏膜呢?

幽門螺旋桿菌殺傷力之大、波及面之廣,市面上針對它的治療方法不計其數,但是真正有用的方法並不多。幽門螺旋桿菌傳統的治療方法是抗生素療法,但是療效並不好,失敗率高達10-30%,並且大量使用抗生素對身體有一定副作用,於是研究者們另闢蹊徑,開始在大自然中尋找答案。

原來生活中常見的它就是幽門螺旋桿菌的剋星!

早在10多年前,有國外科研人員發現,定期服用蔓越莓汁可以有效抑制體內的幽門螺旋桿菌。今年8月,國際醫學期刊《胃腸病學和肝病學》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科學家在試驗中發現,每天2次飲用240毫升含有44毫克原花青素的蔓越莓汁可能有助於降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

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期間,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流行病學研究室的研究者進行了一項名為「每日蔓越莓攝入量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抑制: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的研究,該項研究納入了522名年齡在18-60歲之間且幽門螺桿菌陽性的中國成年人志願者。

這些研究對象此前從未接受過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抗生素治療,他們按照組別每天飲用不同劑量的蔓越莓汁、果粉或安慰劑,試驗周期為8周。志願者分別在第2周和第8周進行測試,結果表明,每天服用2次240毫升含有44mg原花青素的蔓越莓汁,持續8周後,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出現顯著的下降趨勢。在本次研究中,攝入高含量原花青素的蔓越莓汁對幽門螺桿菌感染抑制率為20%。

實驗證明,蔓越莓可以有效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由此看來,日常食用蔓越莓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患「幽」率高的國人,更應將保護胃腸健康、防治胃病的蔓越莓,當做日常保健食用。

小小蔓越莓鮮果,大大的保健功效

沒想到一顆小小的蔓越莓果實,竟然對抗如此「狡猾」的幽門螺旋桿菌,保護我們的胃黏膜不受侵害。

蔓越莓作為世界三大超級水果之一,也因有效防止幽門螺旋桿菌而成為國外消費者日常必吃的水果。事實上,大部分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的藥物,也都含有蔓越莓的成分。國外醫生們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開具藥劑時,甚至會直接要求患者連續一個月食用蔓越莓鮮果或者服用蔓越莓果汁。

當然,相較於吃蔓越莓成分的藥物來說,直接食用蔓越莓鮮果,是一種更健康,更日常的養生方式。蔓越莓鮮果所含的原花青素和花青素含量,比蔓越莓乾果高出3倍和10倍左右,每天食用80-100g蔓越莓鮮果可以達到日常保健效果。除此之外,蔓越莓鮮果還有強大的抗氧化、抗突變、消炎抑菌的功效,能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婦科及泌尿系統疾病、清潔口腔細菌,護齒護胃,美白養顏等,保健功能強大,可以說是男女老少皆宜的營養健康首選水果!

秋冬季來到,除了防寒保暖,還要注意提高抵抗力。保溫杯可以泡枸杞,也可以泡切好的蔓越莓。寒冷的冬天,來一杯酸酸甜甜的蔓越莓果茶,不僅暖心暖胃,還能養顏美白、消炎抑菌,這才是最應季最貼心的冬日健康養生新方式。此外,用蔓越莓鮮果榨果汁、製作蔓越莓果醬、蔓越莓蛋糕、蔓越莓沙拉等等,都是快手又營養的健康選擇。

來自中國撫遠紅海蔓越莓基地的紅海小鎮蔓越莓鮮果上市啦!新鮮的口味,充沛的營養,想嘗鮮的小夥伴們不妨到京東生鮮、開市客、盒馬等各大電商,超市平臺,搜尋「紅海小鎮」,和蔓越莓鮮果來一次「驚喜邂逅」。自己嘗的同時別忘了分享給身邊人,年底節日多,火紅的蔓越莓鮮果喜慶又營養健康,非常適合作為暖心禮物相送,把這份健康送給家人朋友,特別是愛美的女性。

秋冬季宜保健進補,這顆紅紅的蔓越莓鮮果,為你守護胃腸健康!

相關焦點

  • 胃部幽門螺桿菌難消 別急 常吃4種食物 牢記1句話 殺菌又養胃
    胃是人體最主要的消化系統之一,人體所攝入的所有食物以及水分都是需要通過腸胃的過濾、消化、代謝去完成,隨著快節奏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人,沒有良好的飲食規律和健康的飲食,而導致出現胃部的現象,胃病一般常見的是胃部脹痛、有灼熱感、食欲不振等現象。然而,胃部常有的病菌就是幽門螺桿菌,胃部幽門螺桿菌難消怎麼辦?
  • 胃部發現幽門螺桿菌?醫生:若常吃「3物」,胃病或能有所好轉
    導語: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根據自己的口味,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飲食不規則和暴飲暴食全都出現了,十分影響胃部健康,所以很容易患上胃病,一旦感染幽門螺桿菌,很有可能患上胃炎和胃潰瘍,患上胃癌的危險也會增加。
  • 幽門螺桿菌「怕」的3種食物找到了,若常吃,胃部或會感激你
    根據「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中指出,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幽門螺桿菌主要是通過糞口傳播,在我國,幽門螺旋桿菌的平均感染率為 59%,所以殺幽是重中之重。一、幽門螺桿菌對胃黏膜損傷極大,這兩種食物要儘量少吃1、甜食長期食用甜食,不僅會讓人發胖,使體內血糖含量升高,增加胃部負擔,還會讓幽門螺桿菌數量增多,導致患上慢性胃病的機率增大,對胃部保護不利。
  • 幽門螺桿菌的「冤家」找到了,醫生建議:若是愛吃或可保護胃部
    飯菜做好後,時間越長越容易被細菌等繁殖,變質的可能性很多,使胃腸增加負擔,常吃是不健康的。3、酒精有很多人都說,喝酒可以「殺死」幽門螺桿菌,但其實不是的,喝酒不會殺死幽門螺桿菌,反而會加重病情。還有的研究發現,飲酒與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更多相關,喝酒越多,感染越多。
  • 幽門螺桿菌「害怕」的食物公布,若你愛吃,胃部或會非常感激你
    世界衛生組織曾公布,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具有較強致癌性的微生物,生命力極其頑強,很難將它徹底根除,而且幽門螺桿菌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所以想要減少因幽門螺桿菌引起的胃部病變,日常生活中最好就要做到提前預防。如果你還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經被幽門螺桿菌感染,不妨對照以下的這些身體異常趕緊自查,若已感染,及早調理,切莫輕易忽視。
  • 胃部「洗潔精」找到了,你如果常喝趕走幽門螺桿菌,和口臭說再見
    導語:現如今因為我們得生活習慣和飲食方式的原因,造成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被胃病所困擾,而很多胃病都是由於幽門螺桿菌進入人體內造成的。那麼你知道幽門螺桿菌是怎麼進入人體,它的感染源是什麼嗎?堪稱胃部「洗潔精」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接著往下看吧。
  • 胃部「清潔劑」揭曉了,保溫壺泡一把,幽門螺桿菌不辭而別
    相信多數人都聽過幽門螺桿菌,這種細菌有一個稱號,叫做「胃病之源」。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顯示,50%的胃癌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幽門螺桿菌是胃部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可引起胃炎、胃潰瘍和胃癌,不及時清除對胃部的損害非常大。
  • 1臭1疼很明顯,胃部感染幽門螺桿菌?這些食物換著吃,養胃滅菌
    導語: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被胃部疾病所困擾著,胃部疾病頻發和胃部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有著較大的關係,幽門螺桿菌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細菌,主要寄生在胃黏膜上,損害胃黏膜的健康,影響胃部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當然在胃部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之後,身體也會有諸多的異常表現,尤其是以下這兩種極為明顯
  • 腸胃經常不舒服,多吃4樣菜,常喝1種水,或能抑制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導致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平衡胃中的菌群,分布有助於胃部健康。胃不舒適的人,多吃4樣菜,常喝1種水,或能抑制幽門螺桿菌,修復受損的胃黏膜,也有助於日常養生。4菜:西蘭花:西蘭花的營養極其豐富,其中含有大量的黃酮類物質,有著消炎殺菌的作用,還能抑制胃中的幽門螺桿菌,預防胃部的細菌感染,也能改善體內的代謝環境,有助於減少毒素和垃圾的堆積,保護胃部健康。胃不舒服的人常吃西蘭花,能夠加速修復胃黏膜,保護胃部健康,也適合日常養生食用。
  • 幽門螺桿菌「剋星」已找到,不是大蒜,衝走幽門螺桿菌,口臭消失
    無奈之下,小張只好到醫院去檢查,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拿到的是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通知單。 一開始以為是腸胃不適引起的,卻不知道是幽門螺桿菌鬧的。 感染幽門螺桿菌陽性,身體會有3種「提醒」,希望你一個都沒有! 1、腹部痛 感染幽門螺桿菌可引起胃病,而腹痛是最常見的症狀之一,當感染加重時,飯前和飯後都可能發生。
  • 67歲大爺幽門螺桿菌450,飯前常吃1物,不到2個月降到0
    幽門螺桿菌陽性,身體會有3種異常,勸你早檢查1、口臭幽門螺桿菌是導致口臭最直接的病菌之一,幽門螺桿菌在感染人體後,會在胃部寄生和大量繁殖,幽門螺桿菌還會分解尿素產生硫化氫、氨和甲硫醇,這些氣體就是導致口臭的重要原因,此外,幽門螺桿菌還能牙菌斑中存活,在口腔中發生感染,也會產生有臭味氣體而引起口臭
  • 胃脹是幽門螺桿菌在作怪?飯前謹記:3喝、1不吃,預防幽門螺桿菌
    胃部細胞受到損傷,人會感到難受,影響心情,也影響日常生活。現在的人們,越來越重視胃的健康,但在保養胃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不良的小習慣,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可能會導致胃脹反酸等問題出現,此刻別慌,每天飯前謹記以下3喝、1不吃,能夠預防幽門螺桿菌,適合養生。
  • 胃部有幽門螺桿菌,嘴巴會有3種表現?常喝1種水,胃或很感謝你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微癢寄生蟲,它對生存環境特別挑剔,只能生存在胃部,當胃中滋生幽門螺桿菌時,會吸取人體所攝入的營養成分,從而影響胃部的消化跟吸收,還會破壞胃黏膜長時間還會引起胃壁和炎症,最終會導致胃部出現反酸和脹氣等不良現象,影響人們的生活跟工作。
  • 養胃小能手找到了,不是南瓜和小米,常吃或能避免幽門螺桿菌困擾
    導語:胃掌管著人體吃進去的食物消化和吸收,是人體的重要器官。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生活、飲食習慣開始不健康了,缺乏鍛鍊,愛點外賣,愛吃垃圾食品。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很容易就引起胃病,胃病一旦發作,是比較難在短期內治好的,因此,保護胃部健康最好的方法就是靠「養」。
  • 院士忠告:胃不好的人,常吃1種食物,或能呵護胃部,人更健康
    一旦胃臟功能下降,體內的營養不足,氣血運行不暢,常出現貧血的表現。而手掌的就會伴有區域性的偏白,或是整個手掌顏色發白,醫學上多懷疑是有淺表性胃炎等疾病。2、胃脹胃痛胃部是一個「喇叭」器官,之所以有很多人這樣形容胃部,是因為胃壁細胞叢中的神經纖維量特別多,腸胃道又被稱為是人們的第二個「大腦」。
  • 幽門螺桿菌「害怕」的食物公布,經常端上餐桌,胃部或會感激你
    身體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可能會出現4個表現,若佔兩個,就要引起重視1、口臭人體感染幽門螺桿菌之後會導致嚴重的口臭,基本是早晚刷牙也沒有辦法改善,這個時候就得考慮是不是已經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及時的進行幹預。
  • 胃內有沒有幽門螺桿菌,嘴先知,聞到「這味道」,該照胃鏡了
    目前幽門螺桿菌的感染人數超過五成,究其原因,不過是飲食失調、早餐不吃、衛生意識差等問題導致。因為幽門螺桿菌具有較高的傳染性,所以令不少人都感到畏懼。 毫不誇張地說,幽門螺桿菌是可以導致癌症的病菌,幽門螺桿菌會阻礙身體的新陳代謝,必須得到清除後,才可以消除這種致癌隱患。
  •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 為你科普:幽門螺桿菌是什麼及如何預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 為你科普:幽門螺桿菌是什麼及如何預防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今日大家熱議,起源於南京的一名男子因為胃不舒服去醫院進行檢查,而後發現全家人都有感染幽門螺桿菌,而後有數顯示目前我國的感染這一細菌的人群超過了50%,而這
  • 這種葉子是「養胃高手」,若常喝,或能幫你「趕走」幽門螺桿菌
    而引發胃病最重要的源頭就是幽門螺桿菌,它一般會在人的腸道和胃部進行繁殖,嚴重的話還會使人出現腸胃發炎,潰瘍等,如果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之後,患癌的風險也會增加。所以說在平時我們尤其要注意自己的飲食。所以說,在平時我們一定要保護自己的胃部健康,如果胃部受傷的話,並不是吃幾次藥就能好的。俗話經常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所以說在平時要想保護好胃,一定要改正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
  • 胃中有幽門螺桿菌?別慌,經常吃點它,讓胃慢慢變好
    幽門螺桿菌是常見的一種病菌,主要是主要存在於胃部,當胃部存在幽門螺桿菌的話,也會附著在胃黏膜上,損害胃黏膜,出現腸胃不適的情況,也會引發各種腸胃疾病,對身體不利。那如何才能更好的清除幽門螺桿菌保護腸胃呢?其實可以通過食療的方法進行一定的改善,下面和小編一起看看吧。胃中有幽門螺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