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此一「疫」 外賣會成餐飲業的「拳頭板塊」嗎

2020-12-25 華聲在線

湖南近千家餐飲店「線上」復工 雲直播、定製菜單花樣多

經此一「疫」

外賣會成餐飲業的「拳頭板塊」嗎

2月25日,客串出品門店工作人員對前來取餐的外賣員進行體溫檢測並登記。記者 黃亞蘋 攝

未知的堂食恢復時間、動輒數十萬的固定成本支出、日益緊缺的現金流……2020年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餐飲業的首個黃金檔被迫按下「暫停鍵」,將彼時一號難求的餐飲品牌推向至暗時刻。

外賣被餐企視為破局之法。僅在長沙,便有茶顏悅色、魯哥飯店、壇宗剁椒魚頭、湘爵士等商家首次開通外賣點餐及商家自配送業務。經此一「疫」後,曾被視為堂食補充部分的外賣,能否成為大多數商家的常規業務板塊?

取餐店外等,進店量體溫

「餓了麼3號取餐。」2月24日,蜂鳥專送配送員劉健踢下電瓶車支撐架,將電瓶車穩穩地停在長沙市銀盆南路上,隨後一路小跑到附近的炊煙時代小炒黃牛肉店外等待取餐,「取餐先消毒、量體溫,再填寫安心卡,這樣對雙方負責。」

近日來,劉健發現配送範圍內的新店商家數量明顯增加,「新店有日本料理、火鍋、烤肉等品類,遇上第一次取餐的,找商家位置都得花不少時間。」

2月9日,上述品牌共5家門店入駐餓了麼平臺,這也是該品牌首次開通外賣點餐服務。

「特殊時期,我們要滿足老顧客的用餐需求,也要考慮企業自救、給員工提供返崗機會。」炊煙時代運營總監曹新波介紹,確保穩定出餐,外賣平臺取消了蒸菜、油炸類小吃,保留了小炒黃牛肉等70%的菜單上可選菜品。

「已開放的10家門店提供門店自提、分桌堂食、外賣3種方式,外賣佔門店全量營業額的60%-70%。」

餐飲品牌紛紛轉戰線上

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餐飲業影響報告》指出,春節期間,約78%餐飲企業的營收損失超100%。

三湘都市報記者採訪發現,當堂食受阻,外賣成為餐企普遍認同的破局之法,從街邊小店到網紅餐廳紛紛發力線上,以期擴充盈利模式,最大限度消耗為春節黃金檔儲備原材料、降低固定成本。

2月19日,茶顏悅色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宣布開放首批16家外賣門店。茶顏悅色樂和城店點餐頁面實時銷售數據顯示,外賣上線僅5天,門店便售出奶茶超1000杯。

「曾明確表示不考慮外賣的品牌也放下身段主動入駐,但要求適當擴大門店配送範圍。」某平臺商務拓展專員劉先生坦言。2月25日,記者使用餓了麼篩選功能發現,僅配送範圍覆蓋長沙市五一廣場的餐飲商家,便有120餘家貼上了新店標籤。

據三湘都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長沙,已有盟重燒烤、魯哥飯店、壇宗剁椒魚頭、大魚海棠·海鮮姿造、湘爵士等近千家餐飲商戶首次開通外賣點餐服務,其中不乏正常營業時段僅堂食就「一號難求」的網紅餐廳。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亞蘋

玩花樣

雲直播、定製菜單助推外賣

餐企掀起外賣復工潮,但多家企業負責人介紹,外賣平臺用戶更易受人均消費影響、客流量不穩定,因此外賣業務對品牌收入整體貢獻仍處於起步階段。於是,當外賣成為第二戰場,餐企紛紛在菜品結構、客單價設置上玩出了新花樣。

如,魯哥飯店、大魚海棠·海鮮姿造、TGS蒂歌斯便設置了外賣滿減優惠及外賣限定優惠套餐;喜茶則將部分城市外賣配送半徑從3公裡拓寬至10公裡,同時減免外送費。

今年2月,湖南本土燒烤連鎖品牌客串出品推出「雲串門」計劃,採用網紅主播帶貨、TV雲直播等方式促銷,「我們在考量出餐時間後,僅保留了菜單上60%的菜品用於外賣配送。」董事長王浩告訴記者。「2月線上訂單比1月增長30%,客單價為120元左右,目前長沙市區內10家直營門店均可點外賣,實現滿城配送。」王浩還提到,客串出品首次推出一人食、全素等套餐類型,以解決不同消費場景的用餐需求。

觀點

「線上銷售」會成常態嗎

經此一「疫」,曾一度被視為堂食補充的外賣,是否會轉化為餐企的常規業務?

「據統計,外賣客單價約110元,若按兩人食推算,與堂食60元人均消費相差不大。外賣仍處於試運營階段,也沒有推出折扣套餐、滿減優惠,在外賣平臺上不具備強勢的市場競爭力。」曹新波表示,開通外賣服務更多是為了維繫現有客群消費習慣,由於品牌現有客群更喜歡「打卡式」社交消費,當堂食逐步恢復後,會考慮關閉外賣店鋪。

而王浩則透露,客串出品今年在長沙市計劃新開3家主攻堂食的旗艦店,「將合理配置堂食、外賣、外帶產品結構和盈利模式,繼續深耕外賣常態化運營。」

此外,紅餐網創始人陳洪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疫情暴露出了餐飲行業商業模式遠遠不夠「彈性」的短板,但也是促使企業快速轉型、改革升級的絕佳契機,「疫情必將倒逼傳統餐飲進行盈利模式的重構,當下表現最出色的外賣,或將會成為未來餐企經營必備的重要戰略和發力點。」

相關焦點

  • 外賣夜經濟助力廣州餐飲業「疫」後復甦
    會上,雙方達成共識,將多措並舉攜手推動食品安全「政企共治」,從而保障網絡外賣食品安全,讓消費者吃得更安心。記者從某外賣平臺方面了解到,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外賣為城市夜經濟復甦按下了「加速鍵」,廣州市自3月以來夜間外賣消費復甦明顯,超五成餐飲商家外賣訂單量超過疫情前,外賣夜經濟成為廣州餐飲業復甦的重要推動力量。
  • 回顧電商十年:餐飲業「體驗」風行 外賣經濟亦不容忽視
    餐飲業作為我國比較發達的行業,在電商的來勢洶洶之下,也逐步應對市場,尋求新的發展方向。十餘年,電商改變了消費者的飲食習慣,同時也給餐飲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團戰、外賣、堂食改革,電商發展下,餐飲業發生了哪些變化?贏商網與你共同探討。
  • 餐飲業轉型「新零售」:一車一店一人「新外賣」模式
    這讓企業、消費者都認識到「外送」「外賣」的重要性,當然,對於企業而言,更多的是意識到多渠道經營的必要。餐飲業轉型「新零售」 快遞、外賣都屬於新零售行業的派送經營渠道,然而,這只能基於「散客」,由於派送載體——三輪車、摩託車的配送容量、距離有限,也只能是近距離觸達。企業要想做到品牌覆蓋,就必須增加用工,這樣一來,成本也隨之增加。 同樣是「新零售」產品外送,很多餐飲企業率先做出表率。
  • 經營難轉理念陝西餐飲業「疫」後咋「出牌」
    陝西省餐飲業商會會長、川渝人家董事長聶磊形容他如今的狀態。火鍋、烤魚、地方菜等聚集型強的社交場景類餐飲店,成疫情影響下最為嚴重的地方。今年大年初二,川渝人家門店關閉堂食業務,僅保留部分門店的外賣業務。陝西餐飲業商會最新數據顯示:自1月25日起,我省96%的餐飲企業都選擇關閉門店,剩下4%的餐飲企業則是以團餐為主,提供保障醫院、鐵路、生產防疫物資單位用餐以及生產線上外賣套餐。錯失春節檔,對於餐飲行業意味著什麼?聶磊說,雖然從時間上來說,春節檔只佔到全年的六分之一,但是消費盈利卻佔到一年的五分之一。
  • 山東餐飲業呼籲外賣平臺降費:高佣金讓企業苦不堪言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山東餐飲業聯合呼籲外賣平臺降費 稱高額佣金讓企業苦不堪言經濟觀察網 記者 種昂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在行業利潤大幅下滑之際,越來越多潛藏的行業矛盾開始凸顯出來。這封公開信由山東省飯店協會、山東省老字號企業協會、山東省火鍋餐飲協會、山東省團餐行業協會、濟南市餐飲業協會、濟南快餐協會、濟南市工商聯餐飲協會等山東省9大協會組織聯合署名,向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公開發布。
  • 經此一「疫」,讓公筷擺上每一張餐桌
    對於中國人來說,吃飯是一家人交流感情的重要時刻,是分享美味、關照家人,「相濡以沫」的親情體現。筷子這一餐具也因此被賦予了很多含義。在這次疫情,一些家庭聚集性傳播的個案中,經調查,患者都有聚餐的經歷。《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綜合調查結果及資料,告訴你為什麼提倡使用公筷,並教你一套正確的公筷使用法。本文編輯丨羅榕為什麼提倡用「公筷」「你支持使用公筷嗎?」
  • 安以軒點麥當勞外賣被燙傷 發文呼籲餐飲業要提高重視
    安以軒點麥當勞外賣被燙傷 發文呼籲餐飲業要提高重視時間:2020-07-08 19:5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安以軒點麥當勞外賣被燙傷 發文呼籲餐飲業要提高重視 【麥當勞官方回應安以軒被外賣燙傷 】麥當勞就安以軒點麥當勞外賣被燙傷一事回應稱,我們已向顧客表達了誠摯的歉意
  • 「疫情寒冬」 下杭州餐飲業奮起自救
    接過沉甸甸的榮譽,跨湖樓餐飲董事長章金順百感交集:「雖然眼下餐飲業正在經歷『疫情寒冬』,被疫魔奪去上千萬利潤的餐飲企業不在少數,對餐飲人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歷練和大考,但我們相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我們要擺正態度,正視困難,擁抱挑戰。」困難重重,崛地而起。
  • 推進零售化,真的是餐飲業的萬能解藥嗎?
    在這個階段,整個餐飲業都在大談零售化改革的路徑與價值,但如果深入其中,我們就能發現其問題所在:大多經營者不僅對餐飲零售化這個概念的認識不到位、不準確、不實際,就連對餐飲零售化落地的方法及必要性都沒能理清。如何深度認識零售化?如何理解餐飲零售化和常規新零售的區別?又或者說,當下的餐飲品牌們都必須入局零售化不可嗎?
  • 逆境之中 餐飲業尋求自救突圍
    中國日報福州3月12日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門店關閉、全面禁止堂食,福州市餐飲業一度按下「暫停鍵」。日前,《福州市餐飲企業復工防控工作指引》發布,符合條件的餐飲企業可開放堂食服務。這場戰「疫」,正倒逼福州各類餐飲企業開啟一場自救突圍或轉型之路,以期渡過難關。
  • 青島餐飲企業陸續復工 轉戰外賣帶來新改變
    眼下隨著疫情形勢漸趨平穩,青島西海岸新區的餐飲企業也陸續恢復營業, 所謂有「危」便有「機」,經此一「疫」,很多餐飲企業紛紛「觸網」,外賣平臺從無到有,從有到升級完善,藉此對衝堂食的損失,提高「免疫力」。「顧客要兩份炒雞,兩份豆皮,兩份土豆芸豆,再來兩斤鮁魚……」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靈山灣路上的金中太大酒店內,工作人員正在忙著為網上下單的顧客配貨。
  • 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寄語畢業生:經此一「疫」,你們該懂得這些
    受疫情影響,我們無法像往年一樣共聚一堂,但我相信,這場舉辦於特殊時期、承載著特殊意義的典禮,一定會成為你們終生難忘的特殊記憶。在此,我代表學校,向你們克服重重困難、圓滿完成學業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一直以來為你們傾心竭力、無私付出的老師們、親友們致以最誠摯的感謝!
  • 從堂食到「在家吃」,火鍋外賣能火嗎
    從堂食到「在家吃」,火鍋外賣能火嗎 企業發力火鍋到家業務,品質和性價比仍是關鍵詞 如何讓火鍋從堂食的單一場景中走出,利用新零售技術演變出N種可能,是眼下經營者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動態 企業發力火鍋到家業務 「牛油火鍋底料、蝦滑、脆毛肚、一米鵝腸,加上蘸料買了近20件商品,總共花費不到300塊。」
  • 南昌餐飲服務業逐步恢復,線上線下齊發力讓餐飲業「火」起來
    線上外賣訂單明顯增多商戶拓展外賣服務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眾多餐飲商戶開始意識到多渠道發展的重要性,商戶紛紛「轉戰」外賣領域吸引消費者,不少原本不配送外賣的商戶也開始接外賣訂單。4月29日12時許,記者在南昌市紅谷灘新區綠地中心雙子塔商圈附近蹲點觀察,發現該商圈周邊的道路除了私家車來來往往,還有不少外賣配送車輛,記者在會展路與紅谷中大道交叉口觀察發現,僅10分鐘時間內,路口往來的各種外賣配送車輛超過20輛。一位陳姓的餓了麼外賣配送員告訴記者,最近外賣的單子明顯比前段時間多了。越來越多的外賣小哥穿梭在城市裡,這是一種主觀感受。
  • 食品一周(2.9-2.15)曾被外賣打敗的食品,卻「疫」外爆發
    傳播行業信息,打造食品圈交流平臺,——FIW食品工業世界重磅推出《一周周報》欄目,分為「國際熱聞、國內熱聞、食品科技」三個板塊,為讀者朋友帶來食品行業熱點新聞,供大家分享、討論和研究。曾被外賣打敗的這些食品,在這個特殊時期卻「疫」外爆發疫情的肆虐,使得餐飲行業的經營受到嚴重影響,外賣情況也不甚理想,有企業更是叫苦「撐不過三個月」。然而,在這個特殊時期,曾被外賣打敗的方便麵、榨菜、速凍水餃等方便食品,卻「疫」外爆發,短期內銷量大幅增長。
  • 餐飲SaaS併購案:微盟收購雅座能否破冰餐飲業寒冬?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計劃收購雅座之前,以微信第三方開發軟體和營銷服務起家的微盟集團已經涉足智慧餐飲會員營銷SaaS服務近4年,2018年微盟又通過投資外賣代運營企業——商有(TG)外賣管家完善微盟旗下餐飲SaaS板塊的外賣業務深度垂直服務能力。面對疫情的重創,新年首宗餐飲SaaS併購案能否為餐飲業寒冬注入一劑強心針?
  • 餐飲業7天損失5000億,「活著」成了最大難題
    在此基礎上,海底撈2020年營收約為352.46億元,歸母淨利潤30.16億元。在本次疫情前,該機構預計海底撈2020年的營收為402.87億元,歸母淨利潤35.93億元。這意味著,本次疫情或造成營收減少50.4億元,歸母淨利潤減少約5.8億元。
  • 北京發布精準幫扶餐飲業政策措施 支持餐飲企業外擺經營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北京發布精準幫扶餐飲業政策措施,支持餐飲企業外擺經營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9月21日,記者從北京市商務局了解到,《精準幫扶餐飲業有關政策措施》日前發布,共10條措施助力餐飲企業渡過難關
  • 疫情下餐飲業積極自救,復工復產後需注意什麼?
    而餐飲業中的連鎖品牌,雖然相對中小企業來說規模較大,但所受衝擊也並未減少。餐飲板塊截至目前累計影響營業額 3億元,集團餐飲板塊、食品加工和養殖板塊截至目前合計影響利潤 2億元以上,並且現在每天影響利潤800萬元以上進行遞增;疫情如果持續影響一季度預計利潤損失約為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