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1 13:46:17 來源:全球紡織網
醫用口罩的正確戴法,醫用口罩分類;醫用口罩類很多,常見的醫用口罩為一次性無紡布口罩,紗布口罩,以及特效抗病毒口罩。
1,一次性無紡布口罩,層數多為三層以上,達到隔絕細菌、灰塵,而且一次性使用,安全可靠,無二次感染的危險。
2,紗布口罩,最為一直以來都在使用的口罩類型,紗布口罩在醫護領域、科研領域都有很廣泛的應用。
3,抗病毒口罩,主要是以特殊材質,中間加過濾層,一般過濾層採用活性碳氈或熔噴布。有殺菌、滅菌的功效。
按性能特點及適用範圍來分,醫用口罩可分為:醫用防護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普通醫用口罩。
1.醫用防護口罩符合GB19083-2003《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標準,重要技術指標包括非油性顆粒過濾效率和氣流阻力:
(1)過濾效率:在空氣流量(85±2)L/min條件下,對空氣動力學中值直徑(0.24±0.06)μm氯化鈉氣溶膠的過濾效率不低於95%,即符合N95(或FFP2)及以上等級。
(2)吸氣阻力:在上述流量條件下,吸氣阻力不超過343.2Pa(35mmH2O)。
2.醫用外科口罩符合YY 0469-2004《醫用外科口罩技術要求》標準,重要技術指標包括過濾效率、細菌過濾效率和呼吸阻力:
(1)過濾效率:在空氣流量(30±2)L/min條件下,對空氣動力學中值直徑(0.24±0.06)μm氯化鈉氣溶膠的過濾效率不低於30%;
(2)細菌過濾效率:在規定條件下,對平均顆粒直徑為(3±0.3)μm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氣溶膠的過濾效率不低於95%;
(3)呼吸阻力:在過濾效率流量條件下,吸氣阻力不超過49Pa,呼氣阻力不超過29.4Pa。
3.普通醫用口罩符合相關註冊產品標準(YZB),一般缺少對顆粒和細菌的過濾效率要求,或者對顆粒和細菌的過濾效率要求低於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防護口罩。
醫用口罩的正確戴法
通常我們在藥店購買的一次性衛生口罩是醫用普通外科口罩,它有正反兩面,顏色較深的一面即藍色面朝外,顏色較淺的一面朝裡,緊貼我們的臉部。
口罩佩戴的主要注意事項:1、口罩有白色和藍色兩面,將白色的一面朝裡,有金屬條的一邊朝上,首先將下邊的兩條帶子系在頸後,並拉緊,使口罩的下邊達到下巴根部。
2、將口罩的上緣帶子拉起,將口罩覆蓋口鼻,上邊的兩條系帶拉至耳後與頭上繫緊,不能系在耳朵上。
3、用兩手食指壓迫口罩上邊鼻根部位的金屬絲,使其緊貼鼻部皮膚,然後將食指向兩側逐漸移動,是整個口罩貼近面部皮膚。
佩戴步驟:1、洗:首先清洗雙手,以免不乾淨的手汙染口罩內面。
2、掛:將口罩橫貼在臉部口鼻上,用雙手將兩端的繩子掛在耳朵上。
3、拉:雙手同時向上下方向將口罩的皺褶拉開,使口罩能夠完全覆蓋住口鼻和下巴。
4、壓:最後用雙手的食指緊壓鼻梁兩側的金屬條,使口罩上端能夠緊貼鼻梁。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佩戴口罩後,要避免頻繁觸摸口罩,以防降低保護作用。脫下口罩後,放入膠帶或紙袋內包好,再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棄置,並及時清洗雙手。不要重複使用一次性口罩。
醫用N95口罩的正確戴法:1、先將頭帶每隔2-4釐米處拉松,手穿過口罩頭帶,金屬鼻位向前。
2、戴上口罩並緊貼面部,口罩上端頭帶位放於頭後,然後下端頭帶拉過頭部,置於頸後,調校至舒適位置。
3、雙手指尖沿著鼻梁金屬條,由中間至兩邊,慢慢向內按壓,直至緊貼鼻梁。
4、雙手儘量遮蓋口罩並進行正壓及負壓測試。(正壓測試:雙手遮著口罩,大力呼氣。如空氣從口罩邊緣溢出,即佩戴不當,須再次調校頭帶及鼻梁金屬條;負壓測試:雙手遮著口罩,大力呼氣。口罩中央會陷下,如有空氣從口罩邊緣進入,即佩戴不當,須再次調校頭帶及鼻梁金屬條。一定要注意帶金屬條的那那一面應該向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