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
上海龍吳線公交車發生撞裂路邊大口徑煤氣管道的特大事故,37名傷員分五批被送至瑞金醫院搶救。經過一夜的觀察和第二天再度壓艙,37名傷員全部脫險,其中27名於次日出院。
3月1日
中國現代骨科奠基人之一、一級教授葉衍慶逝世,享年89歲。他對瑞金醫院骨科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
4月9日
法國總理巴拉迪爾在國家電力工業部部長史大楨、上海市市長徐匡迪陪同下參觀瑞金醫院。
4月
瑞金醫院自此撥款15萬元設立「精神文明建設專項基金」。
5月4日
瑞金醫院「職工救急濟難基金會」成立。
6月15日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癌症研究基金會主席約翰·史密斯先生在華盛頓美國國會圖書館大廳,將癌症研究大獎——「凱特林醫學獎」
,授予為人類癌症治療史上應用誘導分化療法獲得成功的第一人——王振義教授。6月23日
第一屆「上海市自然科學牡丹獎」頒獎儀式舉行,陳賽娟被授予「牡丹優秀科學家」的榮譽稱號。
6月24日
經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校務會研究決定,撤銷瑞金臨床醫學系,成立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瑞金臨床醫學院,李宏為任院長。
9月
衛生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WHO(世界衛生組織)授予瑞金醫院為愛嬰醫院。
10月17日
衛生部部長陳敏章視察瑞金醫院,研究討論有關人才與重點學科的關係、住院醫師的培養、總量控制等問題。
10月26日
瑞金醫院成立眼科雷射中心,王康孫任主任。
11月17日
瑞金醫院人類基因組實驗室、內分泌代謝病實驗室等通過衛生部重點實驗室的評審。
11月
傅培彬、鄺安堃銅像相繼在醫院落成。
12月
王振義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醫藥與衛生工程學部首批院士。
本年科研成果獲獎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上海血液學研究所陳賽娟「PhI染色體相關白血病細胞和分子生物學研究」。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上海市傷骨科研究所柴本甫「髖、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細胞生物學研究」。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神經外科張天錫「腦水腫發病機理的實驗研究」。
國家衛生部科技獎二等獎:神經外科張天錫「腦水腫(腦缺血、腦外傷)的基礎和臨床系列研究」;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龔蘭生「老年收縮期高血壓臨床研究」。
國家衛生部科技獎三等獎:普外科周錫庚、鬱寶銘「根治性直腸癌外科手術治療及遠期療效的研究」;兒內科王德芬「青春期發育的形態和生理研究」。
上海市科技獎一等獎:上海血液學研究所陳賽娟「PhI染色體相關白血病細胞和分子生物學研究」。
上海市科技獎二等獎:上海市傷骨科研究所柴本甫「老年關節炎的發病機理研究」;普外科周錫庚、鬱寶銘「根治性直腸癌外科手術治療及遠期療效的研究」;神經外科張天錫「急性腦細胞膜代謝障礙的實驗和臨床系列研究」。
上海市科技獎三等獎:兒內科王德芬「青春期發育的形態和生理研究」;普外科張聖道「膽固醇結石成因及臨床應用研究」;骨科馬元璋「頸椎病後路脊髓前外測術基礎和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