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94年的首爾,在那熱烈,冷漠卻又疲憊的日子裡,我們生活著。鄉村來的我們,慢慢適應著首爾的生活,我們的安身之處是新村合宿,那是我們和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一起的家,陌生的家,卻又熟悉的家。
那個在老家有三艘船的三千浦,從未離開媽媽,第一次坐地鐵,被計程車司機騙,直到深夜輾轉十幾個小時,他終於找到了新村合社,有了室友,有了媽媽也有了家。
這個什麼也不懂,不適應首爾的男生,也因為有了一群朋友,幸福著。
娜靜有一個哥哥,哥哥有好朋友,他們三個總是在一起,可是有一天,哥哥離開了,哥哥的朋友成為了哥哥,她的夢想是和哥哥結婚。
喜歡撫摸著我的頭的哥哥,打鬧的哥哥。
哥哥學醫是因為哥哥,亦或因為妹妹,他對妹妹的愛早就分不清是親情還是愛情。
從沒想過要和哥哥變得陌生,不喜歡和他開玩笑,被哥哥抱住也會小鹿亂撞,內心一片混亂,她知道,她喜歡哥哥,很喜歡。
大大咧咧的她不停跟哥哥表白,那麼勇敢。
那時候沒有手機,但是有PC通信,我們用語音留言,用呼吸傳遞心意。
20歲的娜靜正經歷著初戀,或者說是一種單戀,他鼓起勇氣表白了哥哥,偏偏那天是愚人節,就算哥哥是真的明白,卻也以愚人節結束我的告白。
可就是那樣,我們都沒有說謊,所以也不算被騙。
垃圾哥什麼都明白,他慶幸那天是愚人節,他是知道的,妹妹不只是單戀。
哥哥在親情和愛情之間糾結著,以至於後來他們在一起有分開,父母之間親密的關係也疏遠起來,他怕這樣,所以不敢開始。
他希望自己本來就是陌生人,闖入娜靜的生活,勇敢的在一起。
可並不是那樣。
大家越來越熟悉彼此,娜靜的媽媽成為了大家的媽媽,因為愧疚變少,感謝變得模糊,媽媽做的事變得理所當然。
我們傷害著媽媽,媽媽變得很傷心。
我們給媽媽準備了禮物,在這張卡片上樸實無華的字眼表達我們對媽媽的依賴和感恩,這是我們給媽媽的驚喜,沒有收件人個地址,也不需要。
他是我們共同的媽媽,我們都捨不得離開,想要一直在一起的媽媽。
七封除了棒球,什麼都沒有,但是後來有了比棒球更激動的人,那便是娜靜。
跟娜靜喜歡哥哥一樣,七封也喜歡娜靜。
夏天就那樣流逝著,我以為我們的夏天就這樣開始了。
在自己的身旁有自己所愛的人,雖然是單戀,也希望有一場幸福的約會。
就告白一次吧,或許那個人也喜歡你呢。
三千浦年紀最小卻有著大叔面孔,那個說話沒頭沒腦的男生,那通電話沒想到是幸福的開始。
如果那天沒去車站,結果會是怎樣呢,那些小小的選擇匯聚在一起最終迎來了我們的現在。
無論走哪條路肯定會對沒走的那條路念念不忘吧。
所以這世界上沒有毫不後悔的選擇,生活也沒有正確答案的。
堅定地愛下去那或許就是正確的答案。
那個喝醉酒的麗水女生,因為她的喝醉。
讓我們沒有了秘密。
那些真心總是藏在背後的,因為太過羞澀和細膩。
萬幸那個讀懂我自己都不明白的真心大哥,那個只在我身邊就能安慰我的大哥。
喜滋滋也因為大哥變得有想法有目標。
02
1994年,爸爸的首爾雙子隊獲得了最後一次優勝。那也是我們20歲的最後一個季節。
還沒體會到珍貴,就度過的20歲。
海太,聲均,潤真雙眼紅腫的回到了家,離別是如此的傷感與陌生。那不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
初戀還有20歲,還會有這樣讓人悸動的詞語嗎。
結束單相思的方法,像棒球一樣,努力躲避,但一定要有一個人決出勝負。
這是很令人心痛的事情。
娜靜相信自己還是有希望的,但奇蹟是冷酷絕情的,很殘忍,但即使這樣,比起絕不發生的0的絕望,小概率的奇蹟會更好。
這樣才會有希望。
在這個70億人的地球上,我喜歡的人也喜歡我的概率是多少呢。
很多努力是看不見的,能看到的只是結果。
要想在某一領域獲得成功,所需要的時間是一萬小時,也就是一萬小時法則。
不是與生俱來的才能,而是一萬小時的努力和痛苦。
說不定愛情也是如此。
海太的軍營生涯也苦惱著,不是怕老兵訓斥,而是怕自己沒自信抗住肩膀上重達45千克的裝備。
在這個殘酷的組織社會中,經驗和時間給了我最寶貴的答案。
我懂了這個道理。
不顧家人反對並克服環境阻礙是一件很帥氣的事情。
很多人都不忍心對自己心愛的人踐踏,所以不得不放棄夢想。
為了心愛的人而決定改變自己,也是一件不錯和帥氣的事情。
就像徐太志改變了潤真,潤真改變了聲均,哥哥改變了我,我也改變了哥哥。
20歲早已是成人的年紀,首爾則是陌生人的城市。
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海太曾說,沒想到初戀也是會有結果的,海太,聲均,娜靜,潤真,都有了結果,成為彼此的初戀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青春之所以吃力,正因為有太多不懂的東西。就像考試眼前不知如何填滿的空格。
娜靜:大學畢業步入職場的我,曾經說要錄取我的公司一直沒有消息。
而我期待已久的職場終於傳來了消息,那是錄用取消通報。
那時我提交了100多份簡歷之後艱難加入此生的第一個劇場。
我還沒能上班就再一次變回了待業者。
我和哥哥那種特殊戀人,在時間和生活裡也變得平凡了,變得不再特別。
七封對娜靜的單戀也要放下了。
這個大家眼裡的大明星,也終於去尋找自己的生活。
新村寄宿要關門了,我們是最後一批寄宿生。
那奇蹟般的緣分,在毫不特別的20歲留下特別的緣分。
不同的人奇蹟般地經歷了相同的時間和空間,我為哥哥賭上了性命的熱愛青春。
我嘲笑70年代的音樂,80年代的電影太土氣。
但其實那是最不普通的過往。
我活過了最燦爛的時代。
編輯 | 李小念
排版 | 李小念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