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 Phra Sri Sanphet寺廟
始建於1350年,想必曾經是金碧輝煌,
可惜如今只剩下殘垣斷壁。
Wat Mahatta以樹根盤佛頭聞名於世
大城城內多王宮寺院等古蹟,共有著名佛寺7座
Wat Phra Sri Sanphet寺裡曾供奉的金佛早在18世紀就被剝光了金衣
文 Chris 圖 Chris、華蓋
雖然已經去過泰國好多次,
但如果只是
想看看它靜謐的一面,
那放棄那些海島,
直接去大城逛逛吧。
曾經的輝煌
如今,曼谷是泰國的首都。大城也曾是,其實應該叫阿育塔雅(Ayuttaya),而且還是歷史最久的首都,長達400多年。
在曼谷搭上開往大城的火車,繁華都市漸行漸遠,不過相距100公裡,卻仿佛駛入一個舊時代。大城王朝 (1351-1767 )是暹羅歷史上最長久的一個王國,歷經5個王朝, 30多位國王。鼎盛時期攻克了高棉,是當時東南亞最強大的國家。同名的古都大城,坐落在曼谷以北約1小時車程的湄南河畔。1350年國王U Thong建都於此, 名字取自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羅摩的故鄉。到18世紀初期,大城人口達到百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城內多王宮寺院等古蹟,共有著名佛寺7座,其中以Wat Phra Sri Sanphet最為著名,相當於曼谷的玉佛寺。1991年,大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16世紀緬甸興起,攻佔大城,不過暹羅人很快就將失地收回。大城王朝後期,各王子為爭王位內亂紛紛。1765年,緬甸再次入侵,摧毀了這座古城。大城王國400多年來收藏的藝術瑰寶、史料書籍被付之一炬;廟宇、佛像被夷為廢墟。暹羅國王被迫南下遷都曼谷,開始了新的王朝。
第一次踏入大城,好似有在小吳哥的感覺。大城的寺廟分布有些分散,最著名的Wat Phra Sri Sanphet位於古城的中心,從停車場過來,要穿過一個集市。作為大城王宮內的廟宇,它的地位相當於今日曼谷大王宮內的玉佛寺。王宮和寺廟始建於1350年,想必曾經是金碧輝煌,可惜如今只剩下殘垣斷壁。寺裡曾供奉一尊16米高的金佛。根據資料記載,1767年緬軍將表面鍍的金子取走。保存王室遺骨的三座佛塔倒是倖存下來,任遊人攀爬。
依稀可見的風華遺貌
在大城,另一個必看的寺廟是Wat Mahatta(瑪哈泰寺)。Wat Mahatta建於包若瑪拉嘉一世時期,它的主塔曾高達約40米,是大城最早的高式佛塔之一,不過現在只剩下底部的基座,從環繞四周的佛塔上依稀可以見到當時的灰泥裝飾。這裡原為素可泰王朝最大的王室宗廟,佔地遼闊,本來有300多座佛塔和僧院。Wat Mahatta的主塔是一座高棉式的佛塔,在宋當王時曾倒塌,帕薩通王(King Prasatthong)在重修時將塔的高度增加,但是蓋好後又覺得太高可能會倒下來,就在塔的外面加了木頭支撐,加了木頭之後又覺得破壞了塔的美觀,最後決定再用灰泥敷起整個外觀。之後,整個寺廟被緬甸攻打後幾近全毀,如今大部分只剩下殘存的地基,雖然如此,從遺留下的主塔仍可窺看出當年的風華。
現在的Wat Mahatta以樹根盤佛頭聞名於世,這也是泰國七大奇觀之一—一棵老樹沿著斷壁頑強地生長,樹根中纏繞著一個滾落的佛像頭,這畫面已是大城的標誌了。關於為什麼會有這個佛頭的存在,有個說法是當年緬軍破壞大城文物時,佛像幾乎無一倖免,當一群軍人砍下這尊佛首時,落下的佛首竟立刻被樹根包圍保護起來,嚇得緬兵四散而逃。
Wat Ratchaburana是一座位於拉瑪公園東北角的寶塔,建立於公元1424年,是大城王朝的七世王所建,流傳至今,擁有相當高的歷史價值,在公元1957年時,因為在寶塔的地下室發現了大批黃金珠寶和珍貴的文物,而使此寶塔聲名大噪,在其中裝飾於地穴拱形圓頂的畫,是泰國目前最古老的繪畫。
Tips
到達
曼谷Hua Lamphong火車站從早上4點20分開始,每隔20-40分鐘就有一列火車開往大城,單程行駛時間約為1小時30分鐘。
下榻
很多人在大城的旅行都是走馬觀花,兩三個小時後匆匆離開,其實非常建議住上一晚。大城沒有曼谷那樣的豪華酒店,也沒有南方海邊超豪華的度假村,這裡的旅館以家庭經營為主,最好的幾個一晚上也不會超過1000泰銖。
其他推薦
如果想了解泰國的歷史,建議去一次素可泰,位於泰國中央平原,曼谷以北427公裡,意為「快樂的開始」,泰國的文字、藝術、文化與法規,很多都是由素可泰時代開始創立的。今天這裡剩下的是曾經的王朝歷史遺址,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選為世界文化遺產。與大城分散的寺廟不同,素可泰的寺廟很集中,遺留著昔日的佛寺和宮殿燦爛的光華,但卻散發著一股古樸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