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古老神秘的泰國大城 歷史遺蹟記錄昔日輝煌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泰國大城(圖片來源:海外網)

歷史遺蹟記錄昔日輝煌(圖片來源:海外網)

佛教勝跡(圖片來源:海外網)

殘缺的佛像(圖片來源:海外網)

[原標題]感受佛教勝跡——泰國大城

早就聽說過大城了,總想什麼時候能夠一覽勝跡,彌補心中遺憾。終於來到泰國,終於有機會瞻仰聖地。大城坐落在曼谷北部大約80公裡的湄南河畔。從曼谷到大城的公交車很多,票價大約60泰銖。當一座座高聳的佛塔、一尊尊殘缺的佛像突然屹立在眼前,心中只剩下一種感覺——那就是強烈的震撼!儘管昔日的文明已經化成碎片,但是宏偉的廢墟依然令人聯想到它當年的輝煌。是啊!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大城(ATUTHAYA)!這個名稱來自於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拉瑪女神(Rama)的故鄉,一座讓人浮想聯翩的泰國古都,滄桑的容顏折射著曾經擁有的絢麗光芒。

泰國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文化,歷經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裡王朝以及現今的曼谷王朝,如今的泰王蒲美蓬(拉瑪九世)是曼谷王朝的第九世國王。而大城王朝綿延長達四百多年。這座城市建立的原因,是由於當時泰國受到北部鄰國的巨大軍事壓力而被迫南遷,沒想到竟然找到了一塊沃土。因為此地是三條河流(Mae Nam Lopburi、Chao Phray 和Pa Sak)的交匯處,大量的淤積土匯成了一個島嶼。土地肥沃、水路發達、易守難攻,種種便利造就了大城的繁榮昌盛。全盛時期,人口大約有100萬人,行人來往如織、街道縱橫阡陌、商鋪鱗次櫛比、商旅絡繹不絕,成為商人眼裡最富裕的地方。來自中國、英國、法國、印度、日本、荷蘭、西班牙、葡萄牙、斯裡蘭卡、馬來西亞乃至爪哇島的商人紛紛來此做生意。據說鄭和下西洋時也經過此地,當時正是泰國大城王朝時期,隨船的人員與當地人通婚,如今他們的子孫成為泰國的主人。公元1350年以來,有33代君主在此建都,大城成為當時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留下了大量精美絕倫的繪畫、雕刻等藝術作品,而大城王朝也是小乘佛教在泰國的鼎盛時期,此時因泰王信奉佛教,傾全國之力在此地雕刻修建了大量精美的佛像以及佛塔。

富裕的都市、迷人的風景、高聳的佛塔、絢爛的藝術,然而所有這一切無與倫比的經典之作,隨著1767年的緬泰戰爭一聲炮響,從此繁華不在,大城只剩下宮殿的遺蹟、殘缺的佛像供人憑弔。繁華盡頭的覆滅總是在不經意的瞬間發生,讓人扼腕嘆息卻又無可奈何,僅僅是以此歷史證明了佛陀所揭示的亙古不變的真理——無常!我們唏噓感嘆邊走邊看,寺廟、皇宮、佛像,到處是斷壁殘垣。許多佛塔被炸毀了,有的被削平了一半。更令人驚訝的是,許多佛像的頭都不見了。有人解釋說,因為佛像的頭是貴金屬做的;也有人說,因為泰國人信仰佛教,此舉可以摧毀泰人的精神支柱。不管怎麼說,因為這場殘酷的戰爭,大城的黃金歲月從此一去不復返了。耐人尋味的是大城原名為梵文阿聳陀,或譯作「阿猶塔亞(ATUTHAYA)」,意為金湯城池或不可破滅之城。然而不可破滅之城終究遭遇了破滅的命運,或許這恰恰是歷史的因果之律,因為之前大城王朝的繁盛時期也常常和緬甸、高棉(柬埔寨)打仗並焚燒了吳哥窟。提到泰緬的戰爭,一位法師告訴我這樣一件趣事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為什麼泰國法師要剃眉毛,而同為南傳佛教的緬甸等國家卻沒有這習俗。因為泰緬戰爭時,泰方得到消息,敵方軍隊偷偷化妝成泰國的僧人來襲。為了便於區分,國王下令所有泰國的僧人剃掉眉毛,從此以後,剃眉毛就成了泰國僧人的傳統了。

我們走到一座保存完好的廟宇,這座古老的廟宇如今修葺一新,金碧輝煌。1991年大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後,更是吸引了海內外眾多遊客來此觀光。他們都不忘在這裡拜一拜佛,上一柱香。我們也進去拜了佛,上了香,並發願:願戰爭遠離,願世界和平,願所有的親人朋友吉祥安康!可是在2007年卻傳聞大城因保護不力而面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逐出」《世界遺產名錄》的危險,理由是「多處古蹟日漸沾染現代化氣息,原有風貌嚴重受損」。這引起了泰國政府的關注。如今在大城開闢了許多遊覽項目,諸如「雙人騎象遊古城廢墟」、「搭乘纜車越過護城河參觀安娜大教堂」、「古米船大城公主號遊護城河」、「餵神魚讓您添福壽」、「繞境遊三寶宮殿」等等,商業的喧囂炒作打擾了大城的寧靜。在Mahathat寺內我們看到一株千年的榕樹緊抱著一顆佛頭,這就是著名的佛頭樹,佛的臉上正掛著意味深長的微笑。這世間人情,佛陀或許早就一眼看穿了吧!

相關焦點

  • 通訊:歷史遺蹟記錄昔日輝煌——泰國舊都大城懷古
    原標題:通訊:歷史遺蹟記錄昔日輝煌——泰國舊都大城懷古  中新社曼谷11月3日電 題:歷史遺蹟留下了昔日輝煌的記憶——泰國舊都大城懷古  作者 張毅榮  如果說曼谷城內傳統迷人的「幫蘭譜」與日新月異的新城區一起構成了這個國度新舊交織的今日,那坐落在曼谷以北約80公裡處的大城,則以其隨處可見的寺廟遺址見證了這個王國輝煌燦爛的昨天
  • 在泰國大城感受歷史滄桑之美
    大城,位於泰國首都曼谷以北大約80公裡處的古都,曾經的「不可戰勝」之城,卻在400年前被緬甸軍隊付之一炬。歷史的悲愴深深印刻在古都的每一寸土地上,站在斷壁殘垣之中,當年的市井繁華似放電影般在腦海中顯現,更添一分滄桑之感。 大城建於公元14世紀,15世紀時成為暹羅國的第二任首府,並發展為一座繁華都市和商貿中心。
  • 泰國大城「低調古寺」,是昔日王城的核心,擁有「樹抱佛頭」奇景
    很多人去泰國旅遊,都喜歡到熱門旅遊勝地曼谷、普吉島、芭提亞、清邁等地,或熱力十足,或陽光沙灘,或文藝清新,都能讓人玩得盡興,享受一段美好的度假時光。然而泰國人卻說,沒去過大城,就不能說你認識真正的泰國。
  • 多彩東協之泰國:承載泰國王朝歷史的古城——大城
    雖說無論去哪裡旅遊無非都是吃喝玩樂,但擁有悠久歷史的泰國,除了陽光、沙灘、海島、夜生活以外,其獨特的文化同樣也充滿著魅力。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泰國的大城,這是一種承載著泰國王朝的歷史、輝煌的一座城,這裡是千年古城,滿是寺廟的城市。
  • 【域外故事】泰國行,大城府概覽
    泰國,舊名暹羅,以「微笑的佛國」享譽世界;有五大景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大城遺蹟歷史公園就是其自然遺產之一。歷代泰國王徵服了大片土地後,在天權神授的影響下,興建了很多雄偉壯觀的佛寺、皇宮,據說在它鼎盛時期,城內一共有三座皇宮,三百多座寺廟,能與同時代的一些歐洲首都相媲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阿瑜陀耶王朝輝煌、繁榮了數百年,於1767年被覬覦已久的緬甸軍隊攻破了城池,宮殿、廟宇等建築被毀之一炬,只留下破舊的佛塔、殘柱、浮屠,在展示著往日的氣派、昔日的輝煌。
  • 泰國旅行大城,暹羅昔日的皇城,泰國中部的露天博物館
    泰國中部那迷霧重重的峽谷和叢林密布的河畔到處都是歷史印記。而這片區域最高的榮耀無疑屬於大城,暹羅昔日的皇城。數十座令人嘆為觀止的寺廟遺址,隨處可見的石制佛像,大城幾乎就是一個露天博物館。昔日蓬勃發展的貿易與藝術,如今只剩下廢墟,僅留下數十座搖搖欲墜的寺廟見證著過去的輝煌。大城主要景點大多數集中在中心的「島上」。其中瑪哈泰寺可以說是大城上鏡率最高的景點,這是一個被菩提樹根纏繞的砂巖雕像佛首。瑪哈泰寺建於1374年,當時在位的國王是博拉查泰拉一世(Borom Rachat hirat I)。
  • 大城是悠久歷史的古老故都,華人習稱為「大城府」
    大城是悠久歷史的古老故都,華人習稱為「大城府」。1347年,素可泰時代衰落後,烏通王遷至該府建立新都,大城時代歷時417年,共有33位君主,自1350年興起,至1767年淪亡。 1350年,烏通王在此建都,脫離素可泰王國宣布獨立,建立阿瑜陀耶王國,不久吞併素可泰王國,被中國明朝封為暹羅國王。
  • 泰國大城:在遍地遺蹟上與佛微笑同行
    泰國大城的佛像(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鏽劍)1767年,緬甸入侵,大城風光頃刻蕩然無存,只存留下300多座斷垣殘壁的寺廟。遊蕩在遺蹟之間,古城遺留下的殘缺美,像是高棉大地上的吳哥。清晨時分,你或會碰見化緣的僧人,慢慢地、靜靜地從街道上走過,依次接受等候多時的當地人分發的食物和糖果。受與施,都那麼平淡。當太陽出來,遊人增多,僧人們也就遍尋不著了。大城為泰國故都,位於泰國中部,曼谷以北76公裡的湄南河畔,面積2480平方公裡。
  • 泰國大城府,一座比曼谷還要古老的城市
    大城王朝(1351-1767 )是暹羅歷史上最長久的一個王國,歷經5個王朝, 30 多位國王。鼎盛時期攻克了高棉,是當時東南亞最強大的國家。到18世紀初期,大成人口達到百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16 世紀緬甸興起,攻佔大城,不過暹羅人很快就將失地收回。大成王朝後期,各王子為爭王位內亂紛紛。 1765 年,緬甸再次入侵,這一次他們不僅僅是佔領,而且徹底摧毀了這座古城。
  • 小鎮生活丨它留存了泰國最輝煌的時代記憶,被稱「不可破滅之城」
    許多人都說,如果你要去泰國,有個地方一定不能錯過。那裡有泰國最輝煌的時代記憶,有泰國最紛繁的歷史遺產。這個地方的名字,叫作Ayutthaya,「阿育塔雅」,一個被華人慣稱為「大城」的悠遠的歲月之城,梵文意思為「不可破滅之城」。阿育塔雅始建於1350年,由烏通王建立,時為王都,直到1767年被緬甸大軍攻佔並焚毀。
  • 大城——泰國歷史的縮影
    大城府的首府也叫大城,又譯為阿瑜陀耶,全稱是「帕那空思阿瑜陀耶」,坐落在湄南河谷,位於曼谷以北90千米處。因《羅摩衍那》中記載的不落之城阿約提亞而得名。在歷史上,大城城內宮殿、寺廟和佛塔林立,曾是東南亞最繁華的商埠。大城王朝是泰國歷史上繁榮發展的一個高峰,並深植於泰國文化之中。
  • 大城 泰國秘境
    曾經的輝煌如今,曼谷是泰國的首都。大城也曾是,其實應該叫阿育塔雅(Ayuttaya),而且還是歷史最久的首都,長達400多年。在曼谷搭上開往大城的火車,繁華都市漸行漸遠,不過相距100公裡,卻仿佛駛入一個舊時代。大城王朝 (1351-1767 )是暹羅歷史上最長久的一個王國,歷經5個王朝, 30多位國王。鼎盛時期攻克了高棉,是當時東南亞最強大的國家。
  • 泰國大城府古都遺址-暹羅王朝過去的輝煌
    離開泰國目前的首都曼谷,很容易前往古暹羅王朝的首都大城府。 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距離曼谷約70公裡,到處都是美味的食物,充滿了悠閒的城市氛圍,最重要的是,古老的遺址隨處可見的。 下面,為您揭開這些有趣的遺址的歷史。
  • 泰國行——記大城和素可泰
    阿瑜陀耶(Ayuthaya),中國人習慣稱為大城,是泰國曾經最輝煌的阿瑜陀耶王國故都,距曼谷76公裡。素可泰王朝衰落後,烏通王遷至大城建立新都,脫離素可泰王國宣布獨立,建立阿瑜陀耶王國,不久吞併素可泰王國,被中國明朝封為暹羅國王。大城時代歷時417年,共有33位君主,自1350年興起,至1767年淪亡。
  • 大城瑪哈泰寺,以強悍的浪漫抵擋歷史的殘酷
    無須買門票,僅花5銖坐船橫渡帕薩克河(Pa Sak River),就可以進入大城古城。(大城碼頭)02昔日的繁榮與衰落泰國有一條長河,自北向南孕育著泰國四朝古代文明。據聞黃金時期的大城有皇宮3座,寺院300多座,如今大都變成殘垣斷壁,凋零破落,只有少量佛塔幸運地保留了完整的外形。(帕蘭寺遺蹟,妙妙攝)在泰國歷史長河中,論雕塑的高峰,得數素可泰時期,若論建築的輝煌,則非大城王朝莫屬。
  • 大城 泰國秘境(組圖)
    曾經的輝煌  如今,曼谷是泰國的首都。大城也曾是,其實應該叫阿育塔雅(Ayuttaya),而且還是歷史最久的首都,長達400多年。  在曼谷搭上開往大城的火車,繁華都市漸行漸遠,不過相距100公裡,卻仿佛駛入一個舊時代。大城王朝 (1351-1767 )是暹羅歷史上最長久的一個王國,歷經5個王朝, 30多位國王。
  • 泰國大城府:一座佛的千年古城
    原標題:走近泰國大城府 觸碰滄桑歷史籠罩在黃色絲綢下的佛像端坐在蓮座上,大佛的眼睛凝視腳下的湄南河和這片飽經風霜的土地,四周一片經歷過歷史洗滌之後的寧靜。但是,那些無頭的佛像在靜默著,仿佛在訴說,它們經歷過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泰國,踏上大城府的土地,讀一讀它千年來記錄的不平凡的故事,感受佛教文化在泰國的深遠影響。大城府的齋滴建築和歷史留下的古蹟仿佛教堂的尖塔聳立在這座島嶼上,引人無數瞎想。
  • 錯過了曼谷水燈節,還有一個大城遺址節,帶你領略大城王朝的輝煌
    歡迎來到百家號《一生一世雲程》,今天我們講的是:錯過了曼谷水燈節,還有一個大城遺址節,帶你領略大城王朝的輝煌泰國自從1991年的12月份開始,都會在每年這個月份的7號到16號迎來非常隆重的大成遺產節,這也是繼剛結束的水燈節以後的另一個慶典。
  • 初識泰國古城遺蹟
    錢 偉作為東南亞著名的旅遊國家,泰國不僅有旖旎的熱帶風光,還有厚重的歷史文化,擁有眾多的古城遺蹟。曼谷以北約450公裡的山林和平原間,零星散布著素可泰古城遺蹟。公元1238-1436年,素可泰王朝在200年間,創造了泰國歷史上光輝燦爛的文化:第三世國王蘭甘亨創製了泰國今天的文字,在石碑上刻下了泰國第一部歷史;五世國王裡泰時期,建築和雕刻藝術達到了高峰,被譽為「泰國藝術的始祖」;六世國王塔瑪拉賈根據佛經故事寫出了泰國第一部文學作品。時至今日,泰國的宗教信仰、民族服裝、飲食習慣和宮殿寺廟的建築風格等都能在素可泰時期找到源頭。
  • 海島和紅燈區之外的泰國!逛遍10大歷史遺蹟公園,3處已成世界遺產
    泰國也有很多歷史遺產。這些歷史遺產及遺址是見證泰國文明及文化遺蹟最好證據,成為過去與現在鴻溝的橋梁,以及讓現代人擁有歸屬感及驕傲感,以珍惜無價歷史的重要性。 2 素可泰歷史遺蹟公園 (Sukhothai Historical Park) 建於13世紀中期的素可泰是泰國中部所發現的最古老王朝,這座城市由多個皇宮及重要宗教遺蹟所組成,所有遺址都有城牆及護城河圍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