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鼓勵式教育的誤區,樂觀抗挫的孩子成長經驗分享,父母必修課

2020-09-09 91軟妹幣

您覺得家裡的孩子在抗挫跟樂觀方面是不是有足夠的能力呢?您平常又有些什麼幫助孩子培養樂觀抗挫的能力呢?有一個媽媽留言她在這方面的困惑,她非常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所以她就一直鼓勵跟表揚孩子,然而她發現自己的孩子害怕失敗,一碰到挫折就容易放棄。例如如果孩子在學校參加跟別人一起的賽跑,如果沒有跑得很好,他下次就再也不願意跑。怎麼說他都不願意再去參加跟嘗試。媽媽很困惑,一直鼓勵式教育反而沒有養育出內心樂觀、有抗挫能力的孩子。

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要談的是怎麼教孩子有樂觀跟抗挫能力。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樂觀跟抗挫能力要從小就開始培養,六歲以前爸爸媽媽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要培養幼兒的樂觀能力有三個重要的基礎,第一個是掌控感,也就是孩子是否認為自己是有能力,能夠用自己的行為來影響周遭,以及影響事情發展的結果,這個叫掌控感;第二個是積極緒,指的是孩子不是假裝快樂,而是因為他真的覺得自己有能力做到一些事情而產生的積極情緒。第三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是解釋風格,指的是說孩子當事情做得很好或者是很不好的時候,他是用什麼方法來解釋這個事情的結果的,這個解釋風格本身就說明了孩子是悲觀消極的還是積極樂觀的,也會影響他面對未來的希望。

我們怎麼知道一個人是樂觀還是悲觀的,有三個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第一個是永久性,第二個是普遍性,第三個則是個人化。

第一個永久性的意思是當事情發生的時候,樂觀跟悲觀的人去解釋這個事情的影響有多永久。可例如如果發生了一件不太好的事情讓人失望的結果,那麼樂觀的孩子相信壞事情的發生只是暫時的,但是悲觀的孩子就會把它變成是一個永久性的災難。如果孩子在碰到挫折的時候,他常常說的話是我永遠或者我從不,用這樣子的話來解釋他的這次失敗,他就比較屬於是悲觀型的人。但如果孩子描述失敗的時候,把失敗的原因限制在一定的範圍裡,代表孩子在這個部分有比較樂觀的解釋風格。

第二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普遍性,這邊所說的是樂觀跟悲觀的人在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的時候,他們是如何來解釋這個負面的效果有多普遍。例如有些孩子在碰到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會把他認為不好的缺點以偏概全,而樂觀的孩子不會將不好的情況局限在這一個單點上,否認它是一個普遍性的失敗。

第三個維度叫做個人化,這個指的是當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是習慣把所有的事情的責任歸到自己身上就叫個人,還是歸到周遭環境以及別人身上。樂觀跟悲觀的的人有什麼不一樣嗎?如果發生不好的事情的時候,悲觀的人習慣把所有的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習慣性自我責怪,那個壓力感巨大,當然對於自己的自尊以及對未來的期望都會有非常負面的影響。而樂觀的人在發現事情的發展不太理想的時候,則是會承擔該有的責任。我們不是鼓勵孩子去推卸責任,而是當孩子很容易因為挫敗而難受的時候,爸爸媽媽應該關注他的個人化的歸因傾向是不是太濃,是不是把所有的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

要培養一個樂觀的孩子他需要什麼能力?首先它需要有掌控感,第二需要有能力因為自己的表現而開心,第三要能夠有樂觀積極的解釋風格;在解釋已發生的事情的時候有三個重要的維度,第一個是永久化,第二個是全面化,第三個是個人化。我們了解了樂觀跟悲觀的孩子面對事情的時候會有了不同的反應,以及所需要的能力之後,爸爸媽媽們要更注重觀察和引導,育兒教養伴隨孩子的一生,大家一起加油吧。

相關焦點

  • 娃抗挫能力差,提高孩子抗壓能力必不可少,這是孩子成長必修課
    這樣的孩子生活在蜜罐當中,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不會受到一點阻撓,因為所有的障礙都有那4個大人幫助孩子掃清了,但是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真的好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孩子抗挫能力都變差了。面對一點打擊就會變得萎靡不振。
  • 要想培養「硬核」孩子,那麼提高孩子抗挫能力,就是家長的必修課
    孩子面對困難就條件反射式的選擇退縮,實際上就是無法面對失敗的勇氣。由此可見,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確實是家長的必修課孩子成長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探索未知事物的過程,父母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些有挑戰的活動。例如,和孩子一起騎單車,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孩子可能會摔倒,父母則不要大驚小怪,告訴孩子摔倒是正常的,鼓勵孩子再次嘗試,從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爬起來。
  • 孩子是花朵,莫讓孩子掉進抗挫教育的坑裡
    事件一出,關於孩子的抗挫能力的話題,又再成為當下的熱點話題。而事實上,很多父母對抗挫能力的理解大多只是停留在無奈的感嘆:「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這麼差?」而缺乏對抗挫能力更深層的理解和認識,甚至對挫折教育存在著誤區。
  • 楊迪父母的鼓勵式教育,家長鼓勵式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到底有多重要
    楊迪說父母從來沒有阻礙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鼓勵式的教育讓他覺得自己真的很優秀,也因為父母的支持,讓他完成了夢想。看過節目你們覺得家長鼓勵式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到底有多重要呢?很多人說鼓勵式教育就容易走極端,仿佛字典裡只剩下鼓勵,而忽視了懲戒在教育中的作用。鼓勵和懲戒就是教育孩子的兩方面,濫用任何一個,都有可能走向極端,必須把二者結合起來才能發揮作用。 ​
  • 孩子抗挫能力差,遇到點小事就哭,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做!
    2歲的壯壯常常因為不小心摔倒或者沒有完成自己想做的事而崩潰大哭。有時候和小朋友玩著玩著,出現小小的爭執,想要小朋友手裡的玩具就哭著要媽媽、要回家。這讓壯壯媽十分苦惱,孩子抗挫能力這麼差,以後上學了可怎麼辦?
  • 孩子心靈太脆弱?避免孩子「蛋殼心理」,家長要教會孩子抗挫
    這樣的心理出現在很多時候,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懂得如何克服和接受,手足無措只會抱父母的大腿。&34;的背後,不只是孩子性格膽小、心靈發育不成熟,更有原生家庭教育的影響。意思就是,家長在小時候極盡全力的呵護孩子,孩子很少遭受挫折,就會使他的抗皺能力非常弱,長大後不能適應激烈競爭和複雜多變的社會,而比別人感到更壓抑和痛苦。讓孩子體會挫折,在挫折中成長是幼年的必修課。這時的孩子必須要有抵抗挫折的意識和能力,而家長就是最好的引路人。
  • 情商教育:這樣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他才能越來越勇敢
    所以,培養孩子的耐挫能力是很有必要的。為什麼培養孩子的耐挫能力這麼重要?好的挫折教育,實際上是一種愛的教育。經常能夠看到孩子跳樓或者離家出走的新聞。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有研究規律表明,身體強壯的兒童在遇到生活中的挫折時往往更樂觀。所以,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孩子的耐挫能力。
  • 《銀河補習班》孩子的教育與成長,是父母的一門必修課
    故事開頭,馬皓文因東沛大橋坍塌事件,被捕入獄,錯過了兒子七年的成長時光,面對成了「學渣」的兒子,他沒有放棄,用自己獨特的教育方式和滿滿的愛給兒子自由成長空間,教會兒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對困難的勇氣。儘管兒子在學校眼裡是個一無是處的學生,但馬皓文從未放棄,鼓勵孩子找到心中的夢想,並為之努力,最終成為萬眾矚目的太空人。
  • 怎麼培養寶寶樂觀堅強?
    而我們怎樣才能放心放手讓孩子去自己面對這個世界的風雨呢?我覺得養成樂觀堅強的性格,強大的抗挫能力,是我們能送給孩子最堅固的鎧甲。看了一些教育相關的書籍,以及身邊優秀寶媽們總結的經驗,主要要做到以下幾點。1.理解並尊重孩子的感受父母要換位思考,從孩子角度出發,用心理解孩子所思所想。這樣的態度才能更讓我們走進孩子的內心,真正的理解他的感受,以及他們真正的需求。遇到問題就能比較有效的開解引導孩子,從而建立起信任。
  • 鼓勵式教育,在孩子成長中,多一點鼓勵,少一點否定
    鼓勵式教育法是指以激發、勉勵和鼓勵為原則,採取一定的措施,激發和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熱情和願望,進而促使孩子積極主動地去掌握需要學習的知識技能和行為準則,從而提高孩子各方面素質的一種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心智還未發育成熟,對父母的依賴性很大 父,父母不亞於孩子心中的神,頭頂上的天,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都有可能是永遠的。所以家長的否定和批評一定要把握好尺寸,千萬不要貶低孩子,這樣對還孩子的心理傷害極大。
  • 智慧家教策略——培養孩子的耐壓抗挫能力,就要運用好三大原則!
    挫折教育,是當前家庭教育的一個誤區,很多家長 對孩子的逆商素養能力重視不夠,有的也知道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很必要,但往往找不到有效的方法,為此 我們的「智慧教育創新理論」的教育觀點認為,培養孩子耐壓抗挫能力,只有掌握運用好三大原則 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心態、抗挫能力,不要讓悲劇再發生了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家中獨生,兩輩人寶貝,可也正是這樣,不少孩子都是在溺愛中成長,而不正確地溺愛,反而將他們推向了脆弱和極端的方向。如果家長多一份理解與尊重、如果家長多懂一些正確育兒知識、如果家長有意識地在孩子成長路上給予適當的挫折教育,那完全可以避免這種悲劇的發生。
  • 刻意對孩子進行「抗挫能力」訓練,有可能讓孩子更依賴父母
    不需要刻意的「抗挫訓練」,也能提升孩子面對挫折應變能力的方法孩子的能力是各種綜合能力的體現,很多時候孩子能力強並不是說只是學習能力強,而是情商高,抗挫能力強,這樣的人將來在社會上才能夠更好的適應來自四面八方的挑戰。現在的孩子很多時候都被家庭過度保護了,沒有經歷過什麼風雨,環境也不需要他們操心太多的事情,只要好好學習就夠了。
  • 成長非孩子的專利,想要育好孩子,父母就得把教育這門必修課學好
    文/爸媽快來看成長,是這個世界最難駕馭的變幻莫測,每一個新生命從孕育那一刻開始,很多準爸媽就開始對未來各種幻想,正所謂"想像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可謂是問題重重,從小玻璃心、懶性格的依賴、各種忤逆和反抗父母,每一種困難下都有父母急切尋找"解藥"的焦躁心。
  • 《育見未來精英》 中高端家庭教育父母必修課
    歡迎您參加 3月16-18日,FPE精英社《育見未來精英》精英教育課堂,這不是育兒理論的照本宣科、而是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來自全球數萬藤校家長的經驗碰撞,比爾蓋茨、扎克伯格、V神(Vitalik Buterin)的成長經歷,以及頂級教育專家的精英教育分享。
  • 楊迪感謝父母的鼓勵式教育:教育中鼓勵有用,但用錯效果相反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前不久,楊迪參加綜藝節目《青春環遊記》,在其中的親友聯歡會上,他因為父母對鼓勵式教育而對父母下跪,讓在場的人感動不已。鼓勵式教育的確有用,但是很多父母卻不會用所謂鼓勵式教育就是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中,讓孩子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成長的教育方式。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就曾說過:「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樣」。
  • 為什麼孩子的抗挫能力差?一遇事就退縮,3招幫父母直接搞定
    但這也可以看出,這個孩子就算這麼活潑開朗,抗挫能力也仍然很差。那麼孩子抗挫能力低的表現有哪些?許多父母都有一種錯誤的觀念,那就是既然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抗挫能力較差,就應該對孩子更加保護。但其實這是不對的,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尤其是早期時,受一點挫折,是很有好處的。挫折的教育價值是無價的,家長應該正確對待,把挫折教育看成是磨練意志,幫助孩子提高適應力的好辦法。三、父母要如何幫助孩子培養抗挫能力?
  •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請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鼓勵式教育很重要
    楊迪說父母從來沒有阻礙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鼓勵式的教育讓他覺得自己真的很優秀,也因為父母的支持,讓他完成了夢想。看過節目你們覺得家長鼓勵式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到底有多重要呢?很多人說鼓勵式教育就容易走極端,仿佛字典裡只剩下鼓勵,而忽視了懲戒在教育中的作用。鼓勵和懲戒就是教育孩子的兩方面,濫用任何一個,都有可能走向極端,必須把二者結合起來才能發揮作用。
  • 與孩子一道成長,不要停止對孩子的鼓勵,學會理解孩子最重要
    與孩子交朋友孩子 逐漸長大,你與他的交流也逐漸加多、加深。不要讓孩子失望。要分一些精力充實自己,提高與孩子交往的水平,讓他感到你是世界上最棒的母親,在遇到麻煩、困難或處於某種困境時,第一個想到求助的人就是你;或受到表揚、取得成績時,想到的與他分享的第一個人就是你。
  • 從楊迪的成功,看「鼓勵式教育」的重要性,每位家長都值得學習
    楊迪從小因為長得醜而被身邊的人嘲笑,可是父母面對醜兒子,從未有過一絲嫌棄。無論在楊迪的學習還是生活中,父母給予楊迪的除了愛,就是鼓勵。也正是這份愛與鼓勵的堅守,造就了楊迪樂觀的心態和面對生活積極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