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花朵,莫讓孩子掉進抗挫教育的坑裡

2020-10-14 年九說兒童情感教育


最近幾天,關心孩子教育的父母可能都留意到了這則報導,「廣西一六年級孩子因沒完成國慶假期的作業,先後被老師和家長批評責備後,跳樓不治身亡。」 事件一出,關於孩子的抗挫能力的話題,又再成為當下的熱點話題。而事實上,很多父母對抗挫能力的理解大多只是停留在無奈的感嘆:「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這麼差?」而缺乏對抗挫能力更深層的理解和認識,甚至對挫折教育存在著誤區。



認識抗挫能力

抗挫能力是一種受到傷害時能夠克服的能力,或者說是承受來自逆境壓力的能力,這種傷害或者逆境可以是源於身體和心理上的傷害和遇到的境況。例如孩子走路摔倒了,把膝蓋擦傷流血了,此時的孩子不僅要面對身體上的痛苦,還有面對流血的恐懼,這種情形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種逆境。抗挫能力這時候就會有所體現,抗挫能力強的孩子會拍拍屁股,站起來去尋求大人的幫忙,而抗挫能力差的孩子會在恐懼中痛哭,不知所措。又例如心理上的傷害,小寧和小軒同時開始學習圍棋,小寧剛開始的時候棋藝一直比小軒好,在相互對壘中,總是小寧勝出,後來小軒進步了,在對壘中小寧逐漸輸多贏少,這時候老師表揚了小軒,說小軒越下越好,已經超越小寧了。此時小寧面對小軒的進步和老師的評價,無疑是從一個優越的位置上跌了下來甚至被他人取代了,這局面對於小寧就是一個逆境,小寧的抗挫能力將會決定他是選擇努力進取還是退縮甚至放棄。


我們的家長希望對孩子傾注更多的關心,不讓孩子受到傷害,希望孩子從小不要經歷那些艱難或悲傷的事情,希望他們總像小太陽一樣開朗無憂無慮且快樂幸福。但期望孩子毫髮無損地成長,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沒有痛苦的經歷,即使有特別快樂的事情,他們也無法體驗其中的快樂有多麼強烈和真切。於是有教育專家提出了挫折教育的理念,認為孩子需要接受更多的挫折才能在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競爭最終勝出。但在挫折的教育中,有一些必須指出的誤區,一旦陷入這些誤區,挫折教育將會是適得其反。


挫折教育的誤區

  1. 刻意製造挫折

有些家長非常認同孩子只有經歷越多的挫折才會越堅強,於是像「狼爸爸」那樣逼著孩子在冰天雪地裡跑步,逼著孩子越野徒步等類似的做法屢見不鮮。這些人為刻意強加給孩子的挫折是對孩子的一種挫折教育嗎?我不能論證這樣的做法對孩子的成長是否有起到積極的意義,但我認為這些做法不是挫折教育。這些有意的挫折背後當然是父母的用心良苦,但孩子幼小的心靈未必能理解和體會到父母的用心。真正的挫折教育,是要教會孩子如何面對挫折並且做出調整。而孩子面對挫折是需要勇氣和力量的,父母應該是給予孩子這份勇氣和力量去對抗挫折,但此時卻成了挫折的製造者,這會讓孩子不禁問自己「我拿什麼來抵抗挫折?」,從而令孩子產生對世界的恐懼。


事實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著大量的自然而成的挫折,一次考試考砸了,一次比賽意外 輸掉了,一次與朋友鬧矛盾......這些都是孩子必經的挫折,當孩子經歷這些挫折時,父母引導 好孩子如何去承受這些就足以讓孩子變得堅強了。

  1. 只要經歷了傷害就會形成抗挫能力

並非如此!曉東從鞦韆上掉了下來,摔斷了手,在治療了一個月後才痊癒,但從此曉東再也不去玩鞦韆了,甚至一些略帶危險的玩耍,他也不敢去參與。如果說,受了傷害就會提高抗挫能力,曉東應該變得更加大膽才對。

因被同伴取笑、被老師或家長訓斥或因為某些事情傷心時,在感到孤獨無助等負面情境時, 只有正確認識這些情感並積極處理,才可能產生抗挫能力。例如亮亮一向都是學習標兵,但最近因成績下降受到了老師的批評,這個時候,如果亮亮再老師批評自己後,認為是因為自己無能或者是覺得老師不喜歡自己,所以才會被批評,那老師的批評就會讓亮亮產生不自信和自卑的心理;此時,唯有通過引導,讓亮亮認識到,老師批評自己,是因為自己還有進步的空間和可能,這樣才能讓亮亮在老師的批評下,提高抗挫能力。



抗挫能力的核心是適應和調整能力

當孩子在身體上遇到傷害的痛苦時,父母能做的,只有用愛和關懷去化作勇氣和力量,注入到孩子的心靈去,幫助孩子抵抗痛苦。肉體上的痛苦也是有等級的,當孩子經歷過高等級的痛楚後,自然對低級的痛楚承受就會變得更容易適應。

而面對心理上的痛楚,孩子該如何去適應呢?文中開頭提到的孩子因沒做完作業受到了批評,我們不是要求孩子去「適應批評」,把老師和父母的批評當作耳邊風,而是需要引導孩子認識為什麼老師會批評他,以後該怎樣做才能按時完成作業。


抗挫能力的核心是適應和調整,關於這一點,有個很好的例子。不久前,我家房子外牆需要做防水,師傅需要用電鑽打開牆面,電鑽就一會「突突突」一會「突突突」地響,吵得兒子根本沒法做作業。兒子走過來抱怨說:「電鑽太吵了,我沒法做作業!能不能讓師傅停下來?」 對於這個環境,不是我們可以改變的,而這樣的環境造成了兒子心煩意亂,不能正常做作業,此時的噪音就是兒子要面對的一個逆境。於是我建議他,當電鑽響起時,我們就一起唱歌,比比誰唱得更大聲。兒子接受了我這個建議,電鑽又響起了,兒子放開喉嚨喊出了「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邊唱邊做著作業,很快兩首歌下來後,當電鑽再想起時,他已經不需要通過歌唱來抵抗噪音了,顯然已經他已經從剛開始的煩躁中走了出來,並且適應了噪音的幹擾。這就是一個提高孩子抗挫能力的過程。


在抗挫教育中,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情感是抗挫教育是否有效的前提,切莫為了教育而教育,更不能因此而造成孩子的情感忽視,莫讓孩子成為一個「強壯的懦夫」。(指一種表面上看起來很強大,但內心非常脆弱的人)

【我是年九,一個親子閱讀和家庭教育雙證指導師,致力於如何培養孩子的情感能力,歡迎關注我 ,每天學習一點培養兒童情感能力小知識。歡迎有關於親子閱讀和家庭教育的問題諮詢交流。】

相關焦點

  • 如何提升抗挫能力,有效培養孩子逆商?
    提升孩子抗挫力,家長同樣可以從中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好對於孩子來說他們需要在生活中不斷豐富自己的經驗,才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適應社會的人。在這個過程中來自學校的教育必不可少,但同時也離不開父母和家庭的教育,孩子不僅需要有智商,還要有情商,而情商中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逆商」。
  • 娃抗挫能力差,提高孩子抗壓能力必不可少,這是孩子成長必修課
    這樣的孩子生活在蜜罐當中,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不會受到一點阻撓,因為所有的障礙都有那4個大人幫助孩子掃清了,但是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真的好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孩子抗挫能力都變差了。面對一點打擊就會變得萎靡不振。
  • 孩子心靈太脆弱?避免孩子「蛋殼心理」,家長要教會孩子抗挫
    這樣的心理出現在很多時候,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懂得如何克服和接受,手足無措只會抱父母的大腿。&34;的背後,不只是孩子性格膽小、心靈發育不成熟,更有原生家庭教育的影響。然而,家長常常剝奪了孩子提高抗挫能力的機會,盛讚他們的優秀,忽視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這是好心辦壞事的典型。家長能夠意識到要保護好孩子,但是沒有給孩子機會冒險和犯錯。經驗和成長是在不斷試錯的過程中獲得的,只有親身體驗,孩子才能更加遊刃有餘的處理生活難題。
  • 要想培養「硬核」孩子,那麼提高孩子抗挫能力,就是家長的必修課
    孩子出現這種表現大部分原因都是來源於缺乏抗挫能力。:「我做不好」、「我不行」等不自信的話掛在嘴邊,這除了表現出孩子有自卑心理之外,還表現還在缺乏抗挫能力。很多家庭幾乎都會上演這樣的一幕:孩子的要求家長不滿足時,孩子就會發脾氣。這看似一個平常的現象,如果出現頻率過於頻繁,家長就要弄清是孩子任性還是抗挫能力差。
  • 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心態、抗挫能力,不要讓悲劇再發生了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家中獨生,兩輩人寶貝,可也正是這樣,不少孩子都是在溺愛中成長,而不正確地溺愛,反而將他們推向了脆弱和極端的方向。如果家長多一份理解與尊重、如果家長多懂一些正確育兒知識、如果家長有意識地在孩子成長路上給予適當的挫折教育,那完全可以避免這種悲劇的發生。
  • 中國孩子自殺現狀嚴重原因是什麼?缺乏感恩和抗挫教育、壓力過大
    反觀一下日本的教育我們就得到答案,日本的青少年教育最注重的是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禮儀教育,二是自立自主教育,三是感恩教育,四是抗挫教育。禮儀教育和自立自主教育與本文關係不大,這裡不再贅述。這裡重點說一說感恩教育和抗挫教育。
  • 讓孩子遠離脆弱,鍛鍊他們的抗挫能力,就要了解3個辦法
    尤其是對於一些孩子們來說,他們的抗挫能力很差,所以就會對他們影響很大。那麼孩子們為什麼會有挫敗感呢?其實孩子們擁有挫敗感是非常正常的,因為我們大人有時候也會有這種感覺,往往促使他們有這種感覺的有3點。由此可見,每一個孩子都會擁有挫敗感,當然這是屬於一種正常現象,所以我們那也可以通過一些更好的辦法來幫助我們的孩子變的有抗挫能力。怎樣才能提升孩子抗挫能力呢?其實想要提升孩子抗挫能力,這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我們只需要按照三個辦法就可以使我們的孩子的抗挫能力飛速提升。
  • 情商教育:這樣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他才能越來越勇敢
    所以,培養孩子的耐挫能力是很有必要的。為什麼培養孩子的耐挫能力這麼重要?好的挫折教育,實際上是一種愛的教育。經常能夠看到孩子跳樓或者離家出走的新聞。但他卻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坦言自己其實很不自信,還聊到了自己的媽媽對於挫折教育的解讀,說從小對自己太嚴厲,很少表揚,導致他現在都不是很自信。所以說,挫折教育,還是要從根本上進行,而非家長一味的壓制孩子。想要孩子變勇敢,儘量做到這幾點沒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所以總會遇到一些麻煩。
  • 小心鼓勵式教育的誤區,樂觀抗挫的孩子成長經驗分享,父母必修課
    您覺得家裡的孩子在抗挫跟樂觀方面是不是有足夠的能力呢?您平常又有些什麼幫助孩子培養樂觀抗挫的能力呢?有一個媽媽留言她在這方面的困惑,她非常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所以她就一直鼓勵跟表揚孩子,然而她發現自己的孩子害怕失敗,一碰到挫折就容易放棄。例如如果孩子在學校參加跟別人一起的賽跑,如果沒有跑得很好,他下次就再也不願意跑。怎麼說他都不願意再去參加跟嘗試。
  • 繆可馨走了,指責孩子抗挫能力差的大人,都欠孩子一句「對不起」
    但是,事件在不斷發酵,真相卻依然撲朔迷離,有消息稱是老師不當的教育方式所致,也有消息稱老師是無辜的,有消息稱孩子父母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抗挫能力,也有消息稱孩子父母的教育方式很民主……到底是什麼壓垮了孩子內心的最後一道防線,也許只有孩子自己最清楚,死者已逝,此刻,我們能做的除了反思,還是反思。
  • 孩子抗挫能力差?三個方法訓練出有毅力孩子
    她不禁感嘆道:現在的孩子真是越來越難教了,說不得罵不得,受不得批評,自尊心非常強。做錯事也不讓說,承受不了丁點失敗。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哭鬧,遇到小小困難就退縮……其實,這是抗挫能力差的表現。確實如此,貌似不少孩子都這樣。最近我家的孩子也有這傾向。
  • 為什麼孩子動不動就自殺?打造孩子抗挫能力上的「修復力」很重要
    花一樣的笑臉變成了一張張黑白照片,留給我們的除了悲痛,還有對教育的反思。DE創始人付永先生說過:「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石,是以「生命」為原點展開的一系列教育。」世界上沒有想自殺的孩子,只有讓孩子想自殺的教育。
  • 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三步曲_性格心理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三步曲2010-08-18 12:02:48出處:PCbaby作者:佚名這讓父母十分苦惱,孩子怎麼這麼輸不起呢?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起,就被父母的細心呵護包圍著,而新一代的年輕父母,更是懂得「愛」的教育,讓孩子從小就在鼓勵和讚美中長大。唯恐稍有疏忽,傷害了孩子幼小的心靈。  愈來愈多的幼教工作者發現:在幼兒園中,有相當多的孩子非常「自我中心」,凡事都要以「我」為優先,十分在意輸贏或得失。
  • 孩子遇事總哭鬧,家長可用"雲雨傘理論",提升娃的抗挫能力
    1、 幫助孩子更加獨立一個能夠抵抗挫折的孩子會比一般的孩子更加獨立,面對困難的時候他也會自己想辦法去解決而不是對父母非常依賴用哭鬧的方式去吸引父母的關注讓家長幫助自己解決,孩子具備著抗挫能力能夠自己去尋找解決的辦法幫助自己取得成功。
  • 刻意對孩子進行「抗挫能力」訓練,有可能讓孩子更依賴父母
    不需要刻意的「抗挫訓練」,也能提升孩子面對挫折應變能力的方法孩子的能力是各種綜合能力的體現,很多時候孩子能力強並不是說只是學習能力強,而是情商高,抗挫能力強,這樣的人將來在社會上才能夠更好的適應來自四面八方的挑戰。現在的孩子很多時候都被家庭過度保護了,沒有經歷過什麼風雨,環境也不需要他們操心太多的事情,只要好好學習就夠了。
  • 孩子太脆弱怎麼辦?了解這三個辦法,提升孩子的抗挫能力
    尤其是對於一些孩子而言,他們的抗挫能力非常差,以至於影響非常大。一旦孩子在這個領域出現了挫折,那麼他們就會有一種心理落差。明明自己是非常優秀的,為什麼還會出現這樣的模樣?這個時候孩子也會不斷的質問自己,所以在此刻間孩子必定會感覺到非常的挫敗。由此可見,每一個孩子擁有挫敗感都是有著其中的原因存在的。當然這也屬於正常現象,所以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更好的手段來幫助孩子變的有抗挫能力。
  • 為什麼孩子的抗挫能力差?一遇事就退縮,3招幫父母直接搞定
    但這也可以看出,這個孩子就算這麼活潑開朗,抗挫能力也仍然很差。那麼孩子抗挫能力低的表現有哪些?3、接受不了批評有一些孩子只接受表揚和好聽的話,一點批評的重話都聽不得。一旦聽到了別人的批評,就過不去那道坎,耿耿於懷。更有甚者因為批評的話想不開,這就是抗挫能力相對較差。
  • 東方司樂家長課堂-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
    暑假快樂的時間總是短暫的,孩子們開學後要面對的除了好朋友, 還有開學考試和一大堆的作業,然而孩子又因為暑期在家自由散漫慣了,學習愈發沒狀態,這就讓有一些小孩子容易產生了厭學情緒還有開學焦慮。孩子開學季容易會出現心理承受能力差,稍微遇到點挫折就膽怯、不知所措、停滯不前;對學習有牴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經常頂撞老師、家長,脾氣暴躁等。作為家長面對孩子開學後的表現應該如何去做呢?
  • 孩子成績優秀,抗挫力卻很低,善用「菲爾普斯法則」讓娃越挫越勇
    但如果沒有抗挫能力,那就可能還沒有見到陽光,就倒在了風雨之中。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千萬不要忽視孩子的抗挫力訓練。「菲爾普斯法則」不只是用在運動員的訓練上,它還適用於對孩子的教育上。現代的孩子生活得過於幸福,衣食住行都有人操心,根本不需要自己去解決問題。結果帶來的後果就是缺乏抗挫能力,一遇見困難就容易退縮。針對這種情況,「菲爾普斯法則」能帶來不錯的效果。
  • 孩子「輸不起」難有成就,運用4個抗挫方法,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
    說到孩子的抗挫能力,一直都有兩種聲音,有說是孩子的內心太脆弱,還有說是家長沒有給孩子做好挫折教育。在每年的高考後,都有孩子因高考失利承受不住挫敗感的而自殺事件。雖然評判一個人我們不能依靠分數,但是分數確實在中國教育的理念中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