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鉛」行動第13日 黎武裝捲入到巴以衝突(圖)

2020-12-13 搜狐網
8日,在北部靠近加沙城的拜特拉希耶,當地人正看著在以軍空襲中被炸死的巴勒斯坦人。

  「鑄鉛」行動第13日 黎武裝捲入巴以衝突

  以北部8日連遭來自黎巴嫩的火箭彈襲擊,目前尚不清楚發射者是誰

  綜合新華社電 1月8日,以色列國防軍對加薩走廊的「鑄鉛」行動進入第13天。當天早晨,以色列北部地區遭到多枚來自黎巴嫩的火箭彈襲擊,至少兩人受傷。以軍隨後用迫擊炮進行回擊。同日,以軍在加沙南部的拉法地區展開新的攻勢,打擊哈馬斯的地道系統。

  北部首遭火箭彈襲擊

  據以色列軍方一位女發言人稱,當天早些時候,共有4枚「喀秋莎」火箭彈擊中以色列西加利利地區,其中1枚落在北部城鎮納哈裡亞(Na-hariya),造成兩人輕傷,另有多人因驚嚇過度入院治療。

以軍隨後進行了報復。該發言人稱,「我們直接向黎巴嫩發射火箭的方向開火。」以軍發射了5枚炮彈,但沒有造成黎方人員傷亡。

  黎巴嫩軍方8日當天發表聲明證實襲擊事件。聲明還說,黎軍將對發射「喀秋莎」火箭彈事件進行調查。

  這是自「鑄鉛」行動開始以來,以北部地區首次遭到火箭彈襲擊。

  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遊擊隊曾在2006年發生過長達34天的嚴重衝突,其間有超過1200名黎巴嫩人和160多名以色列人喪生。當時真主黨向以北部發射了4000多枚火箭彈。

  誰發動了此次襲擊?

  目前尚無法確認是誰發動了襲擊。哈馬斯8日迅速出面否認發射了火箭彈。

  以色列軍方指控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總指揮部)從黎南部向以色列北部發射了火箭彈。

  也有懷疑指向黎巴嫩真主黨。此前,黎巴嫩真主黨總書記納斯魯拉曾於7日下午在貝魯特呼籲真主黨抵抗力量做好準備以應對一切可能發生的局面。納斯魯拉當天下午通過視頻在對貝魯特南郊舉行的真主黨群眾集會發表的講話中說,在加沙遭到以色列侵略的情況下,目前存在著一切可能性。他要求真主黨人員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警覺,準備應對一切可能發生的侵略。

  以軍空襲加沙南部

  在加薩走廊南部,以軍8日繼續進攻拉法等地區。以軍戰機側重轟炸了拉法地區疑為運送武器的地道。

  目擊者說,當地時間8日凌晨1時,以軍戰機在靠近埃及邊境處襲擊了一處房屋和一個地下隧道。之後凌晨3時,以軍戰機又投下了4枚飛彈。目前尚無傷亡報告。

  據悉,7日下午,以軍在發動空襲前曾向拉法地區投放了數萬份傳單,警告當地居民離開,8日早上8時後才能回家。隨後,上千名當地人離家進入拉法的兩所聯合國學校避襲。以軍估計拉法有約300條走私地道,很多地下通道的出口就在當地民房中。

  在北部的加沙城,8日黎明前以軍實施了大約20次轟炸。有1人被炸死,10人受傷。

  以允許記者進加沙

  以軍8日首次允許兩隊電視記者在士兵護衛下進入加薩走廊。電視畫面顯示,士兵們穿行在加沙城一條狼藉的街道上。一名記者稱,他們在現場非常小心哈馬斯布置的陷阱。以軍士兵逐屋搜尋哈馬斯槍手,並使用軍犬上陣助戰。

  截至8日,據巴方醫療當局報告,巴方死亡總人數已達668人,包括大約350名平民,其中有130人是兒童。以方有10人被殺,其中3人是平民。

  此前,在7日的3小時人道停火中,以方共向加薩走廊放行了80卡車的物資。

  加拿大外長坎農7日宣布,加拿大決定向加薩走廊提供400萬加元(1加元約合0.84美元)的人道主義援助。

  哈馬斯:可能48小時內停火

  埃及斡旋下以巴哈三方開始磋商接觸

  綜合新華社電 在埃及的努力下,哈馬斯與以色列之間的新一輪磋商活動8日開始。以色列方面的磋商代表於8日飛抵埃及。哈馬斯方面也於7日表示可能在48小時內與以方達成協議。

  以巴哈三方磋商

  埃及常駐聯合國代表馬吉德·阿卜杜拉齊茲7日稱,以色列、巴民族權力自治機構以及哈馬斯的代表已分別同意8日與埃及官員就加沙危機舉行會談。各方計劃向開羅派出一個技術性代表團,以討論埃及和法國提出的述火方案。各代表團將與埃及官員舉行會談,但各代表團可能不一定會坐在同一間會議室內。

  據以色列《國土報》報導,以色列國防部的官員表示,以方的代表阿莫斯·吉拉德(AmosGilad)已於8日上午抵達埃及參加停火磋商。但以色列視哈馬斯為恐怖組織,拒絕與其談判。以總理辦公室稱,以方認為與埃及就停火方案進行磋商是「積極步驟」,但未談及是否與哈馬斯方面舉行會談的問題。

  聯合國安理會7日有關加薩走廊停火的問題進行磋商由於美國等國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分歧陷入僵局。

  哈馬斯立場軟化

  加沙哈馬斯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亞的助手7日表示,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讓加沙在48小時內實現停火成為可能。但他表示:「無論我們獲勝還是戰死,我們永遠不會放棄。」

  穆巴拉克6日與到訪埃及的薩科齊進行會談後向巴以雙方發出倡議:巴武裝派別與以色列在加薩走廊實現「一定期限的停火」;衝突雙方召開緊急會議,避免衝突升級,保證邊境安全,重開加沙口岸,解除對加薩走廊的封鎖;巴所有派別在埃及的調停下實現民族和解。

  水管工喬赴加沙當記者

  新快報訊 據美國媒體1月8日報導,在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的名人水管工喬近日放下手中的鉗子和扳子,拿起了筆,進入以色列成為一名戰地記者。

  水管工喬(Joe the Plumber)本名塞繆爾·約瑟夫·沃澤爾巴徹,家住美國俄亥俄州,因和歐巴馬談論減稅政策一夜之間成名。現在他將前往以色列,為美國保守派新聞網站pjtv.com 擔任戰地記者,專門負責報導加沙衝突。

  水管工喬表示,他將在那裡花10天時間報導戰事,並向全世界解釋為何以色列會對哈馬斯發動襲擊。他說,他想與以色列的普通老百姓分享故事。

(責任編輯:楊建)

相關焦點

  • 兒童權利公約關於兒童捲入武裝衝突問題的任擇議定書
    ,譴責在武裝衝突情況中以兒童為目標,以及直接攻擊受國際法保護的物體,包括學校和醫院等一般有大量兒童的場所的行為,注意到《國際刑事法院規約》獲得通過,特別是將徵募或招募不滿15歲的兒童,或在國際武裝衝突和非國際武裝衝突中利用他們積極參與敵對行動定為戰爭罪,因此,考慮到為進一步加強行使《兒童權利公約》確認的權利,需要加強保護兒童,使其不捲入武裝衝突,
  • [今日關注]戰還是停 黎以衝突何去何從(8月4日)
    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和以色列的衝突到目前為止已經進入到了第24天,原本被認為是很快就能夠結束的這場實力懸殊的衝突,到現在依舊打得難分高下。為什麼裝備精良的以色列沒有能夠速戰速決?而只靠著一些老式武器的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又為什麼是越戰越勇?
  • 巴以達成停火協議 雙方衝突暫告一段落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王倩):當地時間13號凌晨,埃及方面表示,在其斡旋之下,加沙的巴勒斯坦武裝派別與以色列達成了停火協議,為期4天的衝突告一段落。而就在此前一天,雙方還表現出強硬態度。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巴以雙方在第二天能夠達成停火協議?此次停火又將能夠持續多久?本網連線了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耶路撒冷記者王倩,介紹巴以雙方達成停火的有關情況。
  • 戰事到最後關頭 一批美國軍火緊急啟運以色列
    許多專家分析,在美國新總統歐巴馬正式就職的1月20日前,以軍攻擊加沙的「鑄鉛行動」必須打出一個像樣的結果來。以色列《國土報》和俄羅斯《獨立報》,對以軍在加沙的軍事行動進行了分析報導。在記者的追問下,加蘭特少將暗示這種「自由行動時間」是有限度的。看來,哈馬斯和以色列國防軍都意識到戰事到了最後關頭。  據《國土報》專欄作者埃澤夫•加瓦什分析,美國援助的鑽地彈將使以空軍再度活躍起來,目前還未受攻擊的哈馬斯核心目標大都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加沙城中心,那裡有太多的「人盾」,而鑽地彈將有效地展開「外科手術」。美國彈藥將成為「鑄鉛」行動的結束音,「認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
  • 印度將採取秘密行動打擊巴境內恐怖營地和人員
    中國網12月6日訊 據《亞洲時報》報導,消息人士披露,印度將升級反恐戰爭,它將採取秘密行動剷除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恐怖分子營地。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印度內政部高級官員稱,印度最高層已作出一項決定,印度將直接參與「消滅」巴基斯坦境內的一些恐怖基礎設施和人員。
  • 黎以問題國際會議在羅馬召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26日21:21 來源: 專題:黎以爆發6年來最大規模衝突   新華網羅馬7月26日電(記者丁瑩 尚緒謙)來自15個國家的官員以及聯合國、世界銀行和歐盟的代表26日在羅馬召開會議,為解決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武裝近日發生的衝突商討對策
  • 西安政治學院代表隊參加第十屆「國際軍事院校武裝衝突法競賽...
    西安政治學院代表隊參加第十屆「國際軍事院校武裝衝突法競賽」載譽而歸     受總政委派,2011年3月28日至4月1日,學院組成參賽隊代表中國軍校,應邀出席在義大利聖雷莫國際人道法學院舉行的第十屆 「國際軍事院校武裝衝突法競賽」。
  • 黎以戰火中的中國藍盔部隊:槍聲中睡炮聲中醒
    7月12日以來,黎巴嫩、以色列武裝衝突持續升級。戰火硝煙中,駐紮在黎以邊境的中國維和官兵處境如何?  7月12日9時45分,一名聯合國維和部隊的僱員突然向正在進行道路作業的5名中國維和工程作業人員跑來,邊跑邊大聲喊叫著。工程參謀鄧建紅應聲抬頭,只見外出的維和部隊車輛正往回返,隱約間遠方傳來防空警報聲。鄧建紅立即意識到,又有戰事了。他趕緊帶領4名戰士穿好防彈衣,進入就近的一個防空洞。   果然,不到兩分鐘,炮聲就傳過來了,頭頂上空飛過兩架以色列武裝直升機。
  •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公布 捲入衝突的香港兩所大學跌慘
    (原標題:最新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公布 那兩所大學跌慘了) 據香港《星島日報》23日消息,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簡稱THE)剛剛公布了今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近期捲入示威衝突的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排名紛紛下滑
  • 赴黎維和多功能工兵分隊開展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
    維和分隊舉行降半旗儀式在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中國第19批赴黎巴嫩維和多功能工兵分隊開展「勿忘國恥,逐夢和平」主題系列活動,緬懷先烈、感悟歷史,引導官兵牢記職責使命,堅決捍衛和平。清晨,位於黎巴嫩南部辛尼亞村的中國維和營,第19批赴黎維和多功能工兵分隊全體官兵莊嚴肅立。伴隨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五星紅旗在朝陽中升起,爾後,兩名旗手將國旗緩緩降至旗杆的三分之一處。官兵脫帽默哀「脫帽,默哀!」悲壯的防空警報響起,驚動圍牆上幾隻白鴿掠過旗杆頂端向遠處飛去。
  • 涉嫌基督教會醫院襲擊事件 12名巴武裝分子落網
    涉嫌基督教會醫院襲擊事件 12名巴武裝分子落網 2002年8月15日23:07  中國日報網站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巴基斯坦警方高級官員8月15日稱,警方逮捕了一個伊斯蘭極端武裝組織的12名成員。
  • 知青憶當年一句俄語差點引發邊境武裝衝突
    知青憶當年一句俄語差點引發邊境武裝衝突(圖為黑龍江知青博物館)  2006年8月1日,在出席了位於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鎮的黑龍江知青紀念館的奠基儀式後  1969年4月,在珍寶島中蘇武裝衝突發生後不久。一批上海知青來到外三道溝插隊。夏天,男孩子們都喜歡下黑龍江遊泳。這裡江面還沒有黃浦江寬,不過水流較急,遊不了多遠就得上岸走回來,一不小心越過主航道被衝到對岸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江對過有座蘇聯的瞭望哨所,不時還會有蘇聯巡邏艇貼著主航道挑釁,掀起的浪花有時會讓人嗆口水。上海知青覺得被人欺侮吃了虧,無論如何也要報復一下,解解心頭之恨。
  • 利比亞東部產油區發生武裝衝突
    新華社的黎波裡6月15日電(記者李遠 納瓦斯)利比亞東部產油區「石油新月地帶」14日發生激烈武裝衝突,導致由利比亞退役將領哈夫塔爾領導的利比亞東部武裝勢力「國民軍」5名士兵死亡。「國民軍」下屬的「雷電」特種部隊當天發表聲明稱,民兵武裝組織「班加西防衛旅」和前「石油設施衛隊」武裝分子對上述地區兩個石油港口發起襲擊,負責該地區油田和港口安保的「國民軍」下屬部隊隨後與其交火,並擊退了襲擊者。
  • 印媒:土巴準備聯手,安卡拉正在招募僱傭兵,即將赴克什米爾作戰
    爆發於今年9月27的納卡衝突,經過近兩個月的鏖戰,11月10日,當事雙方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與俄羅斯籤署了三方停火該協議,俄羅斯向納卡地區派出維和部隊,監督停火協議的貫徹執行。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西邊的納卡衝突「走了」,東邊的"納卡衝突"卻「來了」。當地時間12月7日,有印度媒體聲稱克什米爾恐成下一個納卡。
  • 李魁元:空中駕駛國產武裝直升機翻「筋鬥」第一人
    中國軍網據新華社天津9月5日電 題:李魁元:直升機「筋鬥」第一人翻筋鬥,通常指人體凌空翻轉360度。我國首支直升機飛行表演隊——「風雷」飛行表演隊隊長李魁元,則完成了直-10武裝直升機在空中翻「筋鬥」的飛行動作,即在鉛垂面內完成機體360度空中翻轉,成為我國武裝直升機飛「筋鬥」動作的第一人。5日上午,第二屆中國天津國際直升機博覽會飛行表演現場。
  • 環球論壇|衣索比亞衝突:以軍事行動求和平?
    近期,衣索比亞北部提格雷州軍事衝突持續進行。根據聯合國數據,目前已有超過4.3萬名衣索比亞難民從提格雷州逃往鄰國蘇丹。新華社/路透 2020年12月1日,大眾日報第六版(時事)刊發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法學博士馬漢智的署名評論《衣索比亞衝突:以軍事行動求和平?》。
  • 親歷者講述南蘇丹武裝衝突:士兵用槍砸翻譯頭部
    獨立日與槍殺據媒體報導,這次武裝衝突開始於7月7日晚,政府軍檢查副總統馬沙爾護衛部隊車輛時,雙方發生爭執,隨後開槍,造成至少5名士兵死亡。7月8日晚,基爾與馬沙爾在總統府開會,研究解決前一天的衝突事件。會議進行中,分屬二人的衛隊在總統府外突然互相開火。隨後聯合國營地、機場等多個反對派軍隊駐地附近發生激烈武裝衝突。
  • 全球氣候變暖加劇社會衝突 軍隊不可避免被捲入
    據美國媒體近日報導,全球氣候變暖將導致更多衝突的發生,軍隊將不可避免地被捲入。變暖加劇社會衝突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主席芬加近日向國會發出警告說,全球氣候變暖容易使世界各地現有問題更為尖銳,諸如貧窮、糧食漲價、社會關係緊張和環境惡化等,這些因素將威脅一些國家的穩定,導致更多衝突的發生。軍隊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最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