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父慈母教育產生分歧?父母自省找到問題所在

2020-09-03 北京月嫂解密

寶寶的健康要慎重
前段時間一個朋友的兒子5歲時,他的老公做了一件讓人非常生氣的事, 問了之後才知道,朋友5歲的兒子一直患有腸胃炎,醫生特地交代過寶寶的飲食要多加注意,結果父親節當天,朋友老公偷偷給孩子吃了冰淇淋,造成孩子半夜上吐下瀉隨後送往了急診。
教育阻力非常大
其實大多數家庭或多或少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媽媽好不容易幫孩子改掉了吃飯看電視的習慣,然而父親帶娃一天這些努力就全白費了;放長假的時候父母都會給孩子制定了勞逸結合的時間表,希望養成兒子的時間觀念和孩子的自制力,爺爺奶奶一來,這些計劃根本不可能進行;甚至還有這種情況,一方在教育孩子時,另一方在一旁做和事佬,替孩子說好話求饒。


嚴父慈母教育真的對嗎
中國傳統中一直流傳著嚴父慈母這一說法,現在很多家庭對孩子進行教育時也會如此安排,父母兩人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 一方負責罵,另一方就負責哄, 他們都覺得這樣教育不僅能改掉孩子的壞習慣,同時又不會傷害到孩子,其實不然,如此的教育對孩子來說不是好事, 父母對孩子的做法持不同意見,最直接的會讓孩子不知道該聽誰的,無所適從。
家長必須要自省
前兩天,閨蜜和我吐槽她的孩子做作業磨蹭,每天拖到很晚,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教育差異,當孩子面臨同一件事的時候,爸爸和媽媽對自己的要求不同,他就會呈現出雙重性格,也就是在爸爸面前一個樣,在媽媽面前是另一個樣, 很多家長看見孩子這樣「兩面三刀」,都會認為孩子在外面學壞了, 其實根本原因在家長身上。
分歧造成叛逆
家庭教育中,教育看法的不統一,會對孩子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在長期的這種教育之下,孩子對父母產生的矛盾和怨恨感就會越來越多,從而發生很多爭執,父母之間也會出現在孩子面前爭吵,甚至互相否定對方,這就會導致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變得逐漸疏遠,最終造成關係破裂,父母沒有威信後,孩子叛逆就會越發明顯,對孩子的教育就會更加困難。


缺乏判斷大問題
其實家長對自己的行為,都會認為他們並沒有做錯什麼, 當孩子面臨抉擇時,缺乏判斷力的孩子往往會挑選對自己有益的一方,良多好習慣的教育也會因為孩子趨利避害的選擇而前功盡棄。
父母要以身作則
兒子還小的時候,他判斷是非的標準大致都來自於父母, 而當父母產生分歧時,他都會認為吵贏那方的看法是準確的,但情況可能並非如此, 長此以往,兒童的是非觀會變得恍惚,甚至認為只要本身吵贏了就是對的,容易養成不辯是非,甚至混淆黑白的無賴性格。

相關焦點

  • 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對孩子有哪些不同的影響?
    對於現如今孩子的教育而言,嚴父慈母的方式和嚴母慈父的方式,哪一種對孩子來說是比較好的,沒準兒答案和你想的會差很多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是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的家庭可能是嚴父慈母的教育方式,而有的家庭可能是嚴母慈父的教育方式,其實這兩種教育方式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嚴父慈母好還是嚴母慈父好?教育孩子,「紅白臉」父母要這樣唱
    關於孩子的教育,很多父母都喜歡用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種方式教育孩子,恩威並施這種教育方式雖然在一些場合很奏效,但是不同組合對於孩子的影響也大不同,教育孩子的是,嚴父慈母好還是嚴母慈父好?嚴父慈母的優勢一:最常見,適合大多數家庭嚴父慈母這種教育方式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在中國家庭非常多,也適合中國的大多數家庭的現實情況,現實生活中,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非常弱,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父親多數時間要外出工作,能陪伴家人的時間非常少,而不少女性是全職媽媽
  • 解讀「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背後意義,正是年輕父母該學習的
    想要讓孩子成為一個很優秀,有正常三觀的孩子,那麼從小對孩子的教育就要到位,不能夠出現任何差錯,要是孩子從小接受的教育是不恰當的,那麼孩子的成長將會受到一個不好的影響。所以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都是很重視的,教育方式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而父母現在教育孩子都是會警記著"慈母多敗兒,嚴父出孝子"這句話。
  • 孩子教育中嚴母慈父好,還是嚴父慈母好?真正的答案很令人意外
    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模式,而有一種說法是很多人都認同的,那就是父母二人必須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無論父親還是母親,必須要有一個能震懾住孩子,因此就有了「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兩種模式,那麼究竟哪個方式對孩子更好呢?其實答案會讓很多人感到意外。
  • 「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放在當下家庭教育是否依舊是至理名言
    「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這句話出自《增廣賢文》。意思很容易理解:父母嚴格管教孩子的家庭會培養出孝子,而父母對孩子嬌生慣養的家庭會培養出不肖子孫。別的不說,我們就說最近一直熱議的許某鑫問題。就如同她自己說的能夠走到今天離不開她父母的錢和人脈關係。但事實上歸根結底還是離不開他父母對他的各種教養教育的方式所導致的。
  • 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4組家庭真實對比,哪種更適合孩子
    李玫瑾: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4組家庭真實對比,哪種更適合孩子 在如今社會裡,也受傳統文化的影響:「男主外,女主內」這句話一直都被我們提起,意思就是爸爸和媽媽,在家庭中的角色不同,為家庭分工做的事情有不一樣。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這句話就不適合用了,更多的聽說是:「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那麼,家庭中爸爸媽媽對教育孩子定位,到底是在哪一種模式下,會更加適合孩子的成長呢?
  • 以前是嚴父慈母,為什麼現在是虎媽貓爸?淺談虎媽的養成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現實中也是虎媽貓爸居多,傳統的慈母嚴父已比較罕見。為什麼我們會從慈母嚴父轉變為虎媽貓爸呢?設想一下,以前父親打孩子,母親出來求饒,父親怪母親「慈母多敗兒」;現在爸爸打孩子,媽媽出來說情,爸爸怪媽媽「慈母多敗兒」,媽媽一句「你再說一遍!」,爸爸馬上跪地求饒……這個畫面,豈不是很搞笑?女權主義的興起,是導致「嚴父慈母」不再的原因;
  • 李玫瑾: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4組家庭真實對比,哪種更適合孩子
    李玫瑾: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4組家庭真實對比,哪種更適合孩子 在如今社會裡,也受傳統文化的影響:「男主外,女主內」這句話一直都被我們提起,意思就是爸爸和媽媽,在家庭中的角色不同,為家庭分工做的事情有不一樣。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這句話就不適合用了,更多的聽說是:「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那麼,家庭中爸爸媽媽對教育孩子定位,到底是在哪一種模式下,會更加適合孩子的成長呢?
  • 「嚴父慈母」的家庭教育模式,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有利有弊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李靖和殷夫人可以說是一對嚴父慈母了所以他們看起來就比較嚴肅,並且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以批評為主。3、&34;互補父母既要關愛孩子,又不能失去權威,嚴父慈母的模式恰好符合這個特徵。母親擔當的責任是關心和照顧孩子的方方面面;而父親負責樹立威嚴的形象,在教育孩子時有威信,讓孩子有敬畏之心。
  • 「嚴父慈母、虎媽貓爸」黑白臉教育不可取,父母統一戰線更重要
    想必很多人的成長過程當中,最經常經歷的教育就是,父母雙方當中會有一個人唱紅臉一個人唱白臉,其實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嚴父慈母和虎媽貓爸這種形式。在這種環境之下他就會產生一種混亂,會不知道到底哪一種教育準則是對的。黑白臉教育不可取的原因1.
  • 父母是教育孩子的合伙人,如何做到教育一致性,要學會以下幾點
    很多家庭在面對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或者是嚴父慈母,有時候還會因為教育的分歧,家庭還會發生矛盾。老人的教育理念和父母的觀念肯定有些偏差,所以兩代人之間也會因為教育孩子的事情而發生矛盾。還有就是夫妻之間,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意見不統一,孩子不知道聽誰的好。甚至會站在偏向他們的一方,覺得另一方批評的不對。
  • 「爸爸,給我換個媽媽」家教中是慈父嚴母好,還是嚴父慈母?受教
    「都說閨女是父母的小棉襖,實際只是爸爸的小棉襖加小情人,根本沒媽媽什麼事!」朋友媛媛委屈地說。有多少媽媽在家庭中活幹得最多,在教育子女方面付出最多,結果卻得到孩子無情的差評!那麼問題來了,在傳統教育中,我們常說的是:慈母嚴父。古詩云: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而現代社會中,80%上父親當好人,母親當壞人,到底在家庭教育中,是慈父嚴母好呢,還是嚴父慈母好呢?
  • 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哪種組合對孩子成長更好?沒準和你想的有差
    導讀: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哪種組合對孩子成長更好?沒準和你想的有差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哪種組合對孩子成長更好?沒準和你想的有差!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老師:你的心要有嚴父般的「嚴」;情要有慈母般的「柔」
    這時候的「嚴父」與「慈母」是我這個做班主任需要扮演的雙重角色。01「嚴父」如何「嚴」起來,是要講究方法和策略的。嚴父的家庭教育有時候還可以用武力發揮一下作用,老師的「嚴父」教育,只有堅持、耐心,不放棄,才有成效。對於這類學生不是急於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才」的不足,「德」的彌補才為上策,只有建立起他們的自信——自尊,才能使他們自強——自立。這期間「嚴」字執行起來最難,師生都要咬牙挺住,尤其是教師。但往往效果最佳,這個寒冬過去,迎接老師的就將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 陶行知:教育孩子,父母統一戰線很重要
    自古以來,我們在教育孩子方面都有很多名句,比如「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嚴父慈母」……所以很多家庭也都遵循老一輩的警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扮演兩種不同的角色,表明不同的態度。但是如果父母兩個都太嚴厲的話,也不好,容易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這種教育方法,乍聽上去,覺得挺有道理的,教育孩子就要恩威並施,何況嚴父慈母原本就是中國式教育的標配方法嘛。但慢慢地,我發現這種教育孩子的方法存在著很多弊端,它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 「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小知識,大道理!
    何為嚴父,簡單說是對子女要求高,並不是概括的各個方面要求都很高,要求子女各方面都成龍成鳳,這樣無疑是空中樓閣,嚴父是會根據自己子女的實際情況進行高要求的教育。對於孩子而言,溺愛會害了他們一輩子,現如今的孩子,大多就像溫室裡的花朵,經不得一點風吹日曬,經不得一點風吹雨打。
  • 到底是嚴父慈母好,還是嚴母慈父好?看看專家怎麼說!
    以前家庭教育其實並沒有多麼被重視,因為家長更關注怎麼掙錢,更加關注孩子有沒有吃飽的問題,而對於孩子的心理問題什麼的就沒有過多的關注。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因為條件好了,所以家長開始更加關注孩子的成長問題了。現在家裡面的角色,多數都是一個脾氣好,一個脾氣差點的。那麼現在經常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嚴父慈母,另外一種是嚴母慈父。那麼這兩種到底哪個更加好呢?
  • 嚴父教育與父愛的重要作用
    主要是關於孩子教育的話題,關注教育,關注各種社會問題,主張孩子應當奮鬥,探索未知是快樂的!快樂教育不是好吃懶做的不學!請大家關注。在父親節之際,再把這個文章發表在我的公號,節選自《拼娃》一書。嚴父教育與父愛的重要作用教育上父親的作用,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有無與倫比的地位,我們三字經就講子不教父之過,對孩子的教育責任,父親這個角色是不可或缺的,而中國現在的教育方式下父親參與孩子教育的時候越來越少了;而教育體系下,男教師也越來越稀缺。
  • 慈母多敗兒,嚴父出孝子!致敬那些為子女嘔心瀝血的父母!
    所以,我的這個同學的父母雖然對他極其嚴厲,甚至可以說是無情和苛刻,但也正是因此讓得他的學習一飛沖天,平步青雲,而後來,我這位同學在他的努力下,考上了一所重點本科學校,可以說是相當勵志了,雖然他說自己完全是被逼出來的,如果沒有父母對他的嚴格要求,恐怕他也未必會有現在的成就,所以直到長大後,他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畢竟,俗話說的話:慈母多敗兒,嚴父出孝子!
  • 嚴父慈母,愛有度、教有方
    俗話說:嚴父慈母。母親疼愛子女是天性,畢竟兒女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恨不得把所有好的都捧到兒女面前,但是,愛著愛著就過了度,就成了溺愛。《我家那小子》中,朱雨辰的媽媽說:不管兒子走到哪裡,都會給他一個溫暖的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