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父教育與父愛的重要作用

2021-02-06 拼娃

歡迎關注本公眾號: digview,名稱的含義是挖掘dig和視角view的組合。主要是關於孩子教育的話題,關注教育,關注各種社會問題,主張孩子應當奮鬥,探索未知是快樂的!快樂教育不是好吃懶做的不學!請大家關注。

在父親節之際,再把這個文章發表在我的公號,節選自《拼娃》一書。

嚴父教育與父愛的重要作用

教育上父親的作用,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有無與倫比的地位,我們三字經就講子不教父之過,對孩子的教育責任,父親這個角色是不可或缺的,而中國現在的教育方式下父親參與孩子教育的時候越來越少了;而教育體系下,男教師也越來越稀缺。嚴父慈母是中國傳統的教育角色,現在教育是慈母過多,孩子的意志力不足,孩子的人格發育有欠缺。

在生物社會,更多的是雄性競爭,別管是父系還是母系,都是優秀的雄性才能夠有交配權和後代,能夠競爭勝利和探索到更多的生存資源是決定你繁衍的關鍵,這決定了雄性本身有更強的競爭意識和探索精神。而雌性的角色,更多是哺育後代和維持群體團結上,每一個雌性都有交配權和能夠產生後代,雌性有輔助和粘合劑的作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的男性接觸過少,則陽剛力量不足有很多人是娘炮了,而能夠學習好,能夠學習快樂,克服好吃懶做的天性,需要的就是競爭意識,在各種快樂當中,探索未知的創造是最快樂的,這是你能夠學習優秀的天性,激發這樣的天性,父親比母親更有優勢。

父親在孩子教育上的角色是重要的,中國的家書家訓父親對家族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最有名的屬曾國藩,曾文正公家書家訓是近代文人齊家必讀經典,再比如梁啓超,長女梁思順同他一起流亡日本,由於找不到適合的學校,便由他親自教授讀書,有時甚至為女兒批改作文到凌晨。經濟狀況稍好之後,為了培養女兒對自然科學的興趣,他還在家裡闢出一座實驗室。曾國藩、梁啓超的後代也算是教育成功的典型,在中國是各界的佼佼者,這與他們作為父親,在無論多忙當中,都擔負起教育孩子的核心責任有密切的關係。

而當前中國受西方影響,父親在孩子成長當中的作用越來越淡了,我們記得《世上只有媽媽好》這個唱遍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但你是否知道多少人要求禁唱它?因為這個歌曲對沒有媽媽的孩子是傷害,對孩子認識世界是很有負面影響的,這個世界美好的東西很多,中國歷史上對父愛的地位是遠遠高於母愛的,為何現在父愛沒有了,只有母愛被宣傳?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影視作品當中的各種醜化父親的細節。按照著名旅法女作家邊芹的說法,這個細節可以簡稱「父殤」,在不同作品裡具體又有「父惡」、「父愚」、「父缺席」等版本。總之永遠是「父親」這個角色是反角,他好則缺席不在;壞則愚昧惡霸。父親的角色的缺失,是破壞中國教育體系文化體系的關鍵環節。我們回憶一下,中國的作品當中,確實沒有多少好父親的角色。而且我們可以注意到的就是我們社會上的母親節就明顯比父親節要被大家關注得多。

對於西方的社會,父親的上帝,對母親才更關注,耶穌的出生就是所謂的上帝讓聖母受孕,而且不光如此,西方還有殺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情結。西方是通過把父愛授予上帝,進行宗教統治的社會,這與中國的傳統是非常不同的。中國的傳統不是一夫一妻的社會,大家族是刻意避免孩子與母親過於親密的,在皇室,是皇子生下來就必須由乳娘餵養,親娘想要餵養都不行,以此避免對親娘的依賴以後產生外戚的麻煩,中國古代是父愛是大於山的,中華是一個崇拜祖宗的民族,對父系的傳承和記載是特別清楚的。

我們可以看看《史記》,對我們祖先起源的父系是有詳細而明確的記載,我們是炎黃子孫,炎帝黃帝的家族歷史也很清楚。黃帝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史記·五帝本紀》:「黃帝者,少典之子」。《史記集解》譙周:「有熊國君,少典之子也。」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別號朱襄[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傳位五百三十年。黃帝即位於公元前2697年。道家把這一年作為道曆元年。堯父為帝嚳,母為陳鋒氏女。帝嚳乃黃帝玄孫,高祖:黃帝,曾祖:玄囂,祖父:蟜極,父親:帝嚳

現在中國已經孝道廢弛了,但孝字依然深入人心,對中國人說你不孝是對你重大的道德指責,而西方則是孩子根本沒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孩子反叛父母還被說成是有獨立人格了,這背後就是女權運動的興起。女權的背後是什麼呢,我可以看到的就是控制和掌握男人,壓制男人對統治者的反抗,世界女權最熱的時候,也是西方政治最不穩定的時候。而且我們還可以注意一個現象,中國被西化殖民最多的地區,都女權比較厲害,比如香港和上海,女權起來了,男人就慫了。

對這個女權背後奴化控制男性社會的例子,可以看看雲南的偽母系社會。我去雲南旅遊,當地導遊介紹說他們是所謂的母系社會,男孩子要到女孩子家幹活,而且男孩子最沒有地位,媽媽有了兒子,還要給兒子準備錢,最後男孩子還要住到女方家,完全是被女方主導的。對此我問了他們幾句話就知道這是一個偽母系社會了,我問他們寨子的頭人是男是女?繼承頭人的是按照父親還是母親的關係?結果頭人是男人,繼承的是頭人的兒子!再深問,他們就說當年她們都是頭人的奴隸!頭人想要她們是頭人的權利。而且還說了一個重點,就是男孩子如果打仗立功了,改變身份了,就不一樣了。這哪裡是什麼母系社會,就是利用女性對頭人容易奴化屈服的特性,讓不容易奴化的男性先奴化到家庭的女性之下,就好統治了。後來又問到他們一個貴族,說姓刀的和姓玉的不同,姓玉的都是奴隸,是母系的,姓刀的是貴族,是父系的,男性奴隸原來沒有姓,如果有戰功賜姓刀,就是有姓有貴族身份了。這才是宣揚女權進行統治活生生的例子。

類似的例子也在朝鮮,與中國古代不同的是,古代朝鮮的身份等級也是按照母親的身份進行確定的,貴族的子女的身份是按照其生母身份確定的。這個規則,保持了大約400家兩班貴族的穩定,所以朝鮮的朝代經歷800年直到日本入侵兼併為止。而現在的朝鮮和韓國的高層,也是兩班貴族家族佔主導的。

所以父親、父愛、男性社會的競爭性,是孩子教育成長關鍵的因素,沒有這些,下一代就容易被奴化,孩子就娘炮的多,男孩子的成熟度經常不足,是我們教育難出頂尖領軍人才的大問題,對此我們要重視古代嚴父教育和父愛在教育當中的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嚴父慈母好還是嚴母慈父好?教育孩子,「紅白臉」父母要這樣唱
    關於孩子的教育,很多父母都喜歡用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種方式教育孩子,恩威並施這種教育方式雖然在一些場合很奏效,但是不同組合對於孩子的影響也大不同,教育孩子的是,嚴父慈母好還是嚴母慈父好?嚴父慈母的優勢一:最常見,適合大多數家庭嚴父慈母這種教育方式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在中國家庭非常多,也適合中國的大多數家庭的現實情況,現實生活中,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非常弱,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父親多數時間要外出工作,能陪伴家人的時間非常少,而不少女性是全職媽媽
  • 好男人未必是合格的父親,父愛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
    俗語說「慈母嚴父」,父親在孩子的成長中,並不只是單純地去教育孩子,還要教會孩子在社會中的生存法則和生存的技能。佩洛西能在美國的政界混得如魚得水,僅靠父親的影響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她不懂的政界的生存法則和生存手段,想要在美國的政界存活那機率幾乎是非常渺茫的。
  • 湖南個性化教育|為什麼家庭教育專家說缺少父愛的童年是不健康的
    不要在孩子最渴望父愛的年紀,卻把時間留給了手機。然而,生孩子、養孩子、教育孩子本來就是夫妻共同的責任。都說為母則剛,無數女人身兼數職,忙裡忙外,把自己活成了女金剛。不管再忙碌再勞累的爸爸都有教育孩子的責任,任何工作、任何壓力都不能成為爸爸們「隱形」的藉口,要明白,孩子的成長不等人。
  • 「嚴父慈母、虎媽貓爸」黑白臉教育不可取,父母統一戰線更重要
    想必很多人的成長過程當中,最經常經歷的教育就是,父母雙方當中會有一個人唱紅臉一個人唱白臉,其實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嚴父慈母和虎媽貓爸這種形式。在這種環境之下他就會產生一種混亂,會不知道到底哪一種教育準則是對的。黑白臉教育不可取的原因1.
  • 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對孩子有哪些不同的影響?
    有的家庭可能是嚴父慈母的教育方式,而有的家庭可能是嚴母慈父的教育方式,其實這兩種教育方式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性格方面首先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的教育方式會對孩子的性格造成一定的影響,對女兒和對兒子也就更不一樣了。如果家裡是兒子的話,經常是嚴父慈母的教育方式,因為父親可以對孩子嚴厲管教交給他們責任感,而慈母可以讓孩子更有擔當。
  • 孩子有三種異常表現,說明是缺父愛了,第二種會影響未來感情生活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爸爸和媽媽共同的呵護和疼愛,中國家庭模式裡大都是「「男主外,女主內」、「慈母嚴父
  • 嚴父·慈父
    嚴父·慈父  —— 寫於父親百誕這些年來父親的容顏時常浮現在我的眼前
  • 嚴父慈母教育產生分歧?父母自省找到問題所在
    教育阻力非常大其實大多數家庭或多或少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媽媽好不容易幫孩子改掉了吃飯看電視的習慣,然而父親帶娃一天這些努力就全白費了;放長假的時候父母都會給孩子制定了勞逸結合的時間表,希望養成兒子的時間觀念和孩子的自制力,爺爺奶奶一來,這些計劃根本不可能進行;甚至還有這種情況,一方在教育孩子時,另一方在一旁做和事佬,替孩子說好話求饒。
  •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父也過,難忘的父愛
    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愛。提起父愛,我自然會想起父親的教誨。小時候每當提起我的父親,我就害怕,雞皮疙瘩就不由自主地立起來。因為父親對我們非常嚴厲,動不動就棍棒教育。在父親的心裡,似乎只有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個辦法。記得小時候,父親對我們幾兄弟約法三章:1.不許偷盜搶劫;2.不許爬樹搗鳥窩;3.不許逃學曠課。無論多麼困難,都不許違反。不管是誰犯錯,棍棒送給他。
  • 父親節快樂:父親在育兒中的重要作用
    中外的教育著作、教育者都有同樣的論據,可見父親在育兒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常常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這句話很形象地說明了父親與母親的區別。 父親在育兒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父親高質量的陪伴,有利於孩子的「心智」發育; 二、父親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標杆,有利於孩子的「人格」健全; 三、父親給孩子支持與力量,有利於孩子對生活的「全面」體驗
  • 為什麼說父愛對孩子很重要?
    爸爸和媽媽對孩子的愛真是天差地別,母愛通常溫柔體貼,能理解孩子內心,無條件的愛和接納孩子,而父愛則是附帶條件的愛,孩子達到爸爸們的要求才能得到父愛,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寫道:母親的愛是無條件的愛,父親的愛是有條件的愛,這確實是多數父親給人的感觀,孩子在這兩種愛的交互作用下長大,一種愛提供接納
  • 嚴父慈母,愛有度、教有方
    俗話說:嚴父慈母。母親疼愛子女是天性,畢竟兒女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恨不得把所有好的都捧到兒女面前,但是,愛著愛著就過了度,就成了溺愛。《我家那小子》中,朱雨辰的媽媽說:不管兒子走到哪裡,都會給他一個溫暖的廚房。
  • 各個時期父愛對孩子的影響
    父愛對孩子的性格成長會非常的重要,作為父母應該多了解。父愛在孩子的成長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父親是孩子成長的領路人和奠基人。眾多的事例證明和父親一起長大的孩子更聰明更有安全感。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說,在孩子的每個成長期,父愛的影響有哪些呢?父愛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呢嬰兒期:加速母子分離。在嬰兒期,孩子主要依賴母親,從媽媽那裡吮吸生存所必需的乳汁。
  • 溫柔的父愛,潤物細無聲
    父母在社會裡不論擔任著怎樣重要的角色,在孩子面前永遠都是最小的角色,孩子才是最大的主角。2「這幾天,你爸失眠了。」我剛畢業沒有找到工作那會,凌晨3點母親突然給我發了這樣一條消息。聽完閨蜜的敘述後,我想到了那個因為害怕我過得不好而整夜失眠的父親,他雖然大多時候對我嚴厲,但他卻時刻在背地裡默默地用他那溫柔的父愛關心著我,愛護著我。
  • 孩子教育中嚴母慈父好,還是嚴父慈母好?真正的答案很令人意外
    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模式,而有一種說法是很多人都認同的,那就是父母二人必須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無論父親還是母親,必須要有一個能震懾住孩子,因此就有了「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兩種模式,那麼究竟哪個方式對孩子更好呢?其實答案會讓很多人感到意外。
  • 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4組家庭真實對比,哪種更適合孩子
    李玫瑾: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4組家庭真實對比,哪種更適合孩子 在如今社會裡,也受傳統文化的影響:「男主外,女主內」這句話一直都被我們提起,意思就是爸爸和媽媽,在家庭中的角色不同,為家庭分工做的事情有不一樣。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這句話就不適合用了,更多的聽說是:「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那麼,家庭中爸爸媽媽對教育孩子定位,到底是在哪一種模式下,會更加適合孩子的成長呢?
  • 宥勝撕壞女兒玩具當嚴父,不料慘遭網友錯罵,坦言教育難
    本來就是一件小事,但是宥勝自己也反思自己的教育女兒的方法是有點過火了,聽取了網友的教育方法後覺得嚴父還是很難當,教育兒女真是一件頭疼的事,希望宥勝下次po文的時候可以清楚點,多發點正能量的東西。——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老師:你的心要有嚴父般的「嚴」;情要有慈母般的「柔」
    這時候的「嚴父」與「慈母」是我這個做班主任需要扮演的雙重角色。01「嚴父」如何「嚴」起來,是要講究方法和策略的。「無為而治」的做法,是學生犯了錯誤以後,教師大多採取說教似的批評教育,不疼不癢的大道理,對如今的孩子根本不起任何作用。首先,從行為規範上的教育開始「嚴」起來。不是上課打鬧說笑嗎?
  • 「嚴父慈母」的家庭教育模式,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有利有弊
    &34;是中國家庭的傳統教育模式,另一個說法是&34;。在教育孩子這方面,爸爸通常扮演著嚴厲、不好靠近的角色,而媽媽則扮演著溫柔體貼好說話的角色。那麼,這樣的家庭教育模式,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李靖和殷夫人可以說是一對嚴父慈母了
  • 12歲男孩連偷4部手機,被父親抽打近2小時,嚴父真出孝子嗎?
    所以,現在很多家長都覺得「科學育兒」才是最正確的,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多多講道理,不要吼罵孩子,要和孩子交朋友。但是,對於一些孩子來說,口頭教育一遍孩子就可以記住,但是,有的孩子,就算家長耳提面命對他們也不起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