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會!
要成為超級大國,就必須具備超過其他強國的綜合實力,而這種綜合實力包括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科技實力、人口、國土面積等諸多要素。而今天的德國除了在經濟領域和科技領域尚可外,其人口、國土面積、軍事實力都不具備支撐德國成為超級大國。
人口方面,2018年德國約有人口8293萬人,人口增長率為0.33%。人口作為一個超級大國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德國的人口顯然非常少,不僅不如中美,甚至連日本、印度尼西亞都不如,而且德國還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社會問題。
國土面積方面,德國的國土面積大約是357376平方千米,幾乎是歐洲除俄羅斯之外第二大國。不過,德國35.7萬平方公裡的面積放在世界卻不大,甚至還不如日本。而國土面積是一個國家發展潛力的重要因素,國土面積大,意味著資源多、人口養活能力強,反之,則不能養活更多的人口,且國土面積的大小直接影響著國家的戰略縱深。
軍事方面,德國雖然擁有者不俗的軍事實力,但在現有的世界權力格局之下,很難有大的突破,而且德國作為北約重要成員國,既面臨著現在超級大國美國的權力制約,而且同樣面對著具有超級軍事大國實力的俄羅斯,甚至在歐盟內部,其軍事力量也不如自己的傳統對手法國和已經脫歐的英國。
這些因素都從客觀條件上抑制著德國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性。
雖然在這麼多的限制條件下,德國無法再次崛起成為超級大國,但德國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依舊不容小覷,德國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與歐盟其他國家協調一致來發揮自己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而軍事實力的不足,則完全不用考慮。
眾所周知,德國是北約組織的重要成員,其國家安全很大程度上與北約共進退,也就是說,德國的國家安全與北約是捆綁式的,進攻德國就是向北約宣戰。另外,德國也在大力推進歐洲安全一體化建設,試圖建立北約和歐盟安全組織的雙重安全保證體系。
所以說,無論是從客觀條件上,還是從主觀意願上,德國都不可能成為新的超級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