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德國是怎樣分為東德和西德的?

2020-12-20 下午歷史茶

二戰後,德國分為東德和西德,實際是兩個超級大國在戰敗國的德國博弈的結果。

1945年5月8日,希特勒無條件投降。按照《克裡米亞聲明》和《波茨坦協定》的規定,戰敗的德國將來應該成為一個統一獨立愛好和平與民主的國家,在沒有建成這樣的國家這前,暫由蘇、美、英、法四國分區佔領,首都柏林也由四國分區管制。

然而,東西方盟國出於自己的立場、目的和利益考慮,對各項協議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釋,對德國的統一和柏林等問題,四國各持己見,鬥爭激烈,互不相讓。

尤其是美、蘇之間意見嚴重分歧,盟國對德國管制委員會無法發揮作用,各佔領區都操縱和控制著自己的獨立政治實體,實行不同的政策。蘇佔區向社會主義方向發展,西佔區則向資本主義方向發展。隨著美、蘇關係的惡化和冷戰的爆發,美國為稱霸歐洲並想用德國牽制蘇聯,便採取分裂德國的政策。

在美國的操縱下,1947年1月,美、英合併兩國佔領區。 1948年2月至6月,美、英、法、荷、比、盧六國召開倫敦會議,提出西方三個佔領區合併並統一經濟政策,進行貨幣改革,召開制憲會議,儘快成立西德政府。6月21日西佔區單方面實行貨幣改革。

蘇聯為反擊美國,1947年6月在蘇佔區成立管理經濟事務的德國經濟委員會,12月召開第一屆德國人民代表大會。1948年6月22日,蘇聯也在蘇佔區發行新幣,從6月24日起「封鎖柏林」。柏林危機爆發。同年11月12 月,東西柏林分別成立市政機構首先分裂。

美國以柏林危機為契機,加快分裂德國的步伐。1949 年5 月12 日,西佔區同意德國議會委員會通過的基本法即「波恩憲法」。9月20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正式成立,簡稱聯邦德國或西德;同年10月7日,在蘇佔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自此,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一分為二,在世界舞臺上同時出現兩個德國。

更多精彩,請關注【下午歷史茶】

相關焦點

  • 德國一統後,東德最為精銳的17萬軍隊都經歷到了什麼結局?
    而蘇聯人控制的那部分也就是平常我們所稱的東德。東德和西德的對立是當時世界上兩股最強大力量的對峙,東德的背後站著以蘇聯為首的華約,而西德的背後則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西德在美國援助下的迅速恢復而在德國最終形成兩大部分後,發展最好的一部分是美國人控制的西德。在美國佔領下德國之前,其實他們也有打過和蘇聯後來一樣的主意,那就是打算在佔領下德國後,通過壓榨德國的資源來對其他在戰爭中受到損毀的歐洲國家進行恢復發展。
  • 二戰之後,西德在美國的扶持之下,為何能夠迅速崛起?
    二戰之後,根據1945年的雅爾達協定,德國被一分為二。,基礎也極其落後,在二戰之時,通過連續的轟炸東德僅有的幾個工業城市也慘遭重創,但蘇聯人來了之後,把剩下不多的設備全部運到蘇聯摧毀中德工業基礎,相比於其他戰勝國德國人民顯然更排斥蘇聯。
  • 東普魯士、西裡西亞等二戰後被俄羅斯和波蘭佔領的領土,德國為什麼...
    德國在一戰後被割讓了大量的土地,這是導致德國民族情緒上升,以至納粹上臺,二戰爆發的重要原因。二戰後,同盟國吸取了教訓,沒有再割讓德國本土的土地,只是把德國自納粹上臺後掠奪的他國土地歸還,還將德國分成四分,法、英、美管理區形成後來西德;蘇管區為東德。
  • 東德是怎樣被「馬克思主義者」昂納克搞垮的?
    9 月阿利雅受到起訴,1993 年被捕,1994 年被判有期徒刑 9 年,1995 年7月被釋放,1997 年去往瑞典,後被允許回國。這位因推行多黨制而被視為「阿爾巴尼亞的戈巴契夫」最後的時光是在國內度過的。
  • 二戰戰敗國德國,再度統一被美國扶植,並且成為高端製造代名詞
    為什麼德國能夠二戰分裂後再度團結?為什麼德國能夠迅速發展成為歐洲第一經濟體。不僅如此,如今的歐盟實際意義上的老大不再是英國,而是德國。那麼德國取得一系列宏偉的成就,究竟靠的是什麼? 二戰失敗,德國被分為東德和西德 德國納粹給歐洲乃至於世界造成了極為慘重的疼痛,同時他們也遭到了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仇恨,從盟軍開入德國柏林那一天開始,德國就開始了他們的贖罪之旅。「分裂德國」是同盟國一致意見,英法美蘇四國分割德國,形成了最初的德國四分的狀況。
  • 上世紀的兩德統一,為什麼是西德吞併了東德?
    二戰後,分裂的東西德,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將近半個世紀的冷戰歲月中,兩德成了美國和蘇聯對峙的前沿。然而分裂了將近半個世紀的的德國竟然和平的實現了統一。可統一後的德國仍沿用原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的國名、國歌和國旗,而且繼續留在了北約,完全跟東德沒什麼關係。因此,很多人比較好奇,為什麼是西德吞併了東德,而非兩個國家真正意義的合併在一起?
  • 同樣是二戰戰敗國,為何德國可以有國防軍,而日本只有自衛隊
    作為二戰的兩大發起國和策源地,德國和日本推行的法西斯戰爭,給歐洲和亞洲人民帶來的災難可謂相當深重。不過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多行不義的德日軸心國節節敗退,最終不得不向同盟國投降。
  • 列國志;蘇東陣營中最發達的國家東德
    東德(1949年10月7日到1990年10月3日)是二戰結束後,在納粹德國的蘇佔區基礎上建立的國家。首都東柏林也是在柏林蘇聯佔領區的範圍上建立的。(二戰後柏林勢力圖)東德建立初期,大量人口外逃,在20世紀50年代有大約270萬居民由於政治或經濟因素非法越境到聯邦德國。
  • 同為二戰戰敗國,為何現在日本軍事實力強大,而德國默默無聞
    在國際社會中,德國和日本一直是比較受到關注的兩個國家。自二戰戰敗之後,德國和日本都接受了強國的「指導」,各自踏上了新的發展道路。時至今日,日本已經是全世界第二發達的國家,其軍事實力也是穩居世界前列。而反觀德國,除了工業同樣發達之外,似乎並沒有展現出什麼軍事實力。
  • 東德足足有17萬軍隊,90年德國合併後,他們結局如何?
    1950年隨著蘇聯和美國的關係開始緊張起來,作為二者對抗最前線的東德國和西德國迎來了重新武裝的日子,美國、蘇聯都希望自己所控制的德國可以變成殺人不見血的利刃。但因美蘇在分裂德國之時,互相約定不再重新武裝德國,所以蘇聯在想武裝的開始,選擇的是曲線救國,1952年成立了所謂的東德人民警察,以維護東德治安為由為東德建立武裝力量。而美國這邊顯得要急躁一點,1955年11月12日直接授意西德國建立聯邦國防軍,並將這支部隊納入軍事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擺明了將西德武裝化作利刃指向蘇聯。
  • 地圖看世界;西德在兩德統一中付出的代價
    1989年8月,匈牙利政府改革打破了籠罩歐洲44年之久的「鐵幕」,受匈牙利開放邊境和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的「新思維」思想的影響,同時相較於西德,東德人民的生活還是大大不如,東德局勢急劇變化,自同年五月起,大批東德人通過匈牙利外逃至西德,10月初,萊比錫等城市相繼爆發了規模不等的示威遊行,要求政府放寬出國旅行的限制等。
  • 德國諜戰劇:兩德情報戰背後的制度之爭
    近年來國產諜戰劇很受觀眾的歡迎,不管是《潛伏》《偽裝者》還是《風箏》,都獲得了不錯的口碑,這些諜戰題材多取自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這樣的重要歷史事件。德國影視作品同樣偏愛選材真實歷史,其中有兩個時期最為常見,一個是一戰和二戰,另一個就是冷戰,前者多是關注戰爭本身和戰爭帶來的影響,而後者則更側重了東德和西德的分裂以及意識形態的對抗,這就為諜戰作品提供了天然的素材。
  • 昨日的世界與回不去的榮光:二戰之後的德國貴族
    這和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在日本主持修憲、為日本推行民主化類似。在外國佔領軍的主宰之下,民主改革的進步較為容易。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局面的另一個不同是,二戰後德國一敗塗地,整個國土被盟軍佔領,基本上沒有機會產生「背後一劍」(Dolchstoßlegende)的傳說了。
  • 東德首都在柏林,西德首都在哪裡?
    以兩大陣營的佔領區為基礎,德國本土東西兩地分別成立了親蘇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和親美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 西柏林於是成為了紅色大海裡的孤兒▼ 不過在德國戰敗後召開的波茨坦會議上,盟國內部最終放棄了分割德國的想法,修正為「分區佔領」政策,並謀求建立一個統一的能夠接受盟國條件的德國政府。
  • 同樣是戰敗國,為何德國可以有自己的軍隊,而日本不可以
    德國和日本都是二戰時期的戰敗國,在協議上,戰敗國不允許擁有自己的軍隊。然而看看如今,德國正大光明的擁有自己的軍隊,而日本只有自衛隊。要是說起原因,那就得重新回到美蘇冷戰時期。二戰時期本來就是分別以美蘇為首的兩個陣容之間的較量,要不是都有自己的利益,導致各個國家之間都不是誠心合作,趁這時德意日就開始活躍起來。只可惜德意日太狂妄了,最後落得個戰敗國。二戰過後,美蘇冷戰開始。美國和蘇聯幾乎一致的把重心放在歐洲。德國作為戰敗國,被美國和蘇聯一分為二。
  • 德國國旗的歷史變遷是怎樣的
    納粹德國 1933年納粹黨贏得德國大選,希特勒上臺執政,他很快就開始實行其專制獨裁政策,取締全國除納粹黨外的一切政黨,實行納粹黨的一黨專政,並廢除黑、紅、黃三色國旗,以納粹黨的萬字旗為德國的國旗: 隨著納粹政權在二戰中的反人類暴行及其在二戰中慘敗,這面不倫不類的旗幟很快隨著納粹政權及其邪惡理念灰飛煙滅,至今仍臭名昭著,在德國及其他許多國家被禁止在公共場合展示
  • 二戰德國戰敗後國家一片廢墟,為什麼卻能快速崛起重新成為強國?
    除此之外,德國還被肢解為東德和西德兩個國家,各種製造業工廠被盟軍拆除,機器設備被全部拖走,此外國家還要面臨天文數字一般的戰爭賠款……原本,在所有人的眼中,德國恐怕會陷入百年的沉淪當中。有人曾經這樣說,要清理德國柏林街上的這些廢墟瓦爍都需要20年的時間。
  • 柏林圍牆倒塌30年,德國東西差距縮小了嗎?
    在形勢和壓力的雙重壓迫下,東德政府被迫允許公民申請訪問西德和西柏林。在不久後,柏林圍牆也被迫開放。1990年6月,東德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圍牆。柏林圍牆的最終倒塌,宣告了東德政府的統治走向尾聲。,在柏林圍牆倒塌四個月後的1990年10月3日,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最終達成了統一的意向,定都柏林。
  • 東西德國為何能「統一」?這2個點缺一不可
    1945年4月30日,只聽「砰」的槍聲響徹整個德國總理府地堡,作為二戰始作俑者的希特勒在自己的住所結束了生命,而他這一槍不光了結了自己,德國本土也在槍聲後被迫「分裂」了。希特勒按照《克裡米亞聲明》和《波茨坦協定》的規定,作為對德國發動二戰的懲罰,二戰結束後德國本土將由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四國分區佔領。
  • 巔峰衝突之下的柏林圍牆:甘迺迪如何在西德「危機公關」
    整個西德為之沸騰。然而就在兩年前,甘迺迪對柏林圍牆修築的反應讓德國人極度失望。1957年的德國,藍色是西德,黃色是西柏林,紅色是東德和東柏林。二戰後德國被美蘇英法四戰勝國分區佔領,1955年,聯邦德國被歸還主權,同時不承認東德為主權國家。柏林地位特殊,它仍然被美英法蘇四國分區軍事佔領,西柏林仍不屬於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