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上一年級,平均識字四五百 搶跑的孩子能領先多久

2020-12-22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09月03日訊昨天是紹興市中小學開學的第一天。記者卻在採訪中驚訝地發現,這些還沒有正經上過一天學的一年級新生,平均識字量都已經達到四五百個了,多的孩子甚至達到了2000字,獨自看書讀報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了。事實上,現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只要求小朋友會認400個字而已。而與此形成反差的是,教育部日前公布的《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徵求意見稿)中,有一條針對幼兒園孩子提前學現象的規定是:一年級新生入學後,學校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零起點」開展教學。

  於是,疑惑便產生了。即將從幼兒園跨入小學校園的孩子們,到底有沒有必要「搶跑」呢?

  關注教育攜手成長

  平均認字四五百,一年級新生多「搶跑」

  「現在提前學的現象太普遍了。」說起一年級新生識字量的話題,塔山中心小學語文教研組長陳海虹就深有感觸。她告訴記者,她女兒是去年上一年級的,因為平時工作忙,沒時間去教女兒認字,結果在幼兒園階段已認字200個左右的女兒竟成了班裡「拖後腿的」了。「在開學之前,他們班上的孩子,平均識字量就已達到四五百了,而有的孩子認識量則更多。而拼音的普及率,也已經達到了95%以上。」

  「大家都去學了,我們如果不學的話,開學了肯定會跟不上教學的進度。」在市區一家醫院工作的胡先生告訴記者,他在暑假裡幫今年剛上一年級的兒子報了一個幼小銜接班,讓他提前學習拼音和常用字。「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如果一開始就落後了,以後要追上估計就難了。」事實上,與胡先生想法一致的家長有很多。一位姓葉的家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說出了自己的困惑,「感覺現在的幼兒園和小學是脫節的,我們讀的是公辦幼兒園,老師說上級教育部門有規定,幼兒園是不能教字的。但到了小學一年級,教材的要求是一學期就要達到400個字的識字量,多的時候一節課要掌握10多個生字。這對沒有基礎的孩子來說,太難了。」

  而記者也在採訪中了解到,家長們在一年級新生的識字量問題上逐漸重視。今年上半年教三年級、下半年教一年級的語文老師任敏告訴記者,3年前她帶的班級,新生的識字量在200字左右,程度好一點的在400字左右。

  提前認字有利也有弊,學習習慣的養成更重要

  那麼,提前認字到底有沒有必要呢?記者綜合家長和老師的看法,感覺這還真是難下定論。應該說,有利也有弊,大家還是需要根據自家孩子的特點權衡利弊。「我女兒現在讀四年級了。她在上小學之前,識字量已經達到2000字左右,至少能夠獨立看報紙了。大多數情況是生活中的認字,比如動畫片的字幕啊、食品包裝袋上的字啊等。刻意為之的也有,從她上大班開始,我每天晚上都會給她念10分鐘的故事書,就是那種指著字念,大概堅持了兩個月後就漸漸感覺有成效了。」女兒在北海小學讀書的周女士認為,教孩子認字的意義,在於讓孩子「從一個盲人變成了一個看得見光明的人」。字認識得多了,便會對閱讀、對語文產生興趣。同時,在同學面前不說有優勢吧,至少她也比較有自信心。所以,她認為,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稍微提前一點讓孩子認字。

  「從幼兒園到小學,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一年級新生除了要學習新的知識,還要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一開始壓力是比較大的。如果能提前認一些字,減輕孩子在學業上的負擔,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如果遇到的困難太多,弄不好要產生厭學情緒。」塔山中心小學一年級語文教研組長任敏也認為,一年級新生的識字量如果連100個字都不到,孩子一定會學得很累。當然,學習能力、記憶力超強的孩子除外。

  當然,提前學的弊端也是有的。一位長期從事低年段教學的語文老師就告訴記者,一些開始識字量大的孩子,往往容易出現上課不認真聽講的現象,「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會了,就會把精力用到做小動作上去。其實,語文課上,老師不光是教生字,也會有許多其他新鮮的知識。」陳海虹老師也不後悔當初在學前沒教女兒認字,因為拔苗助長的一個後果,就是平時特別容易寫錯別字。而「零起點」的教學,有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注意力集中,這點更重要。

  學習就像是長跑,識字優勢到三年級就沒有了

  事實上,儘管一年級新生識字量越來越大,但語文老師們都覺得,這和能不能學好語文,沒必然聯繫。「提前識字,能夠讓初入學的孩子減輕負擔,增加學習的信心。但說到底學習是長跑。最終成績好壞跟孩子的學習習慣、記憶力、理解力有關。」培新小學校長、語文老師陳燕萍就認為,「搶跑」對於初學者有效,但是到了三年級以後,學生的識字量就基本持平了,就沒有優勢了。

  而蕺山中心小學一年級語文教研組長蔡珊丹也認為,三年級對孩子來說是個分水嶺。一、二年級的教學目標是認生字,三四年級的教學目標是對文章段、篇的概括和表達。所以說,學生的識字優勢只能在一、二年級中體現,而且也利於做題的效率——題目自己能看懂,不用老師讀,能省下一點時間。但語文是一門需要學習多方面知識的科目,還應該加強對字詞發音、書寫以及文章理解的訓練。當然,部分識字量大的學生到高年級後成績依然出色,但原因不是提前認字了,而是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好。

  所以,真的沒必要刻意地讓孩子「搶跑」,更不要一味追求數量和速度。學習是一件自主性很強的事情,與其在入學前刻意帶孩子上識字班,不妨在生活中引導孩子在快樂中學習,例如識菜譜、認廣告牌等。家長們也更要調整心態,培養「讓孩子慢慢來」的耐心。

  來源:紹興網-紹興晚報

相關焦點

  • 才讀一年級,全班學生平均識字量達到2591個,只因語文老師做...
    在金華師範附屬小學一(6)班最近一次檢測中,學生的平均識字量達到2591個,近一半學生的識字量超過3000個,最厲害的孩子能認3433個字,已超出課程標準對小學六年的識字量要求,他們怎麼做到的?原來,班主任兼語文老師鄭新啟開發出一套「鄭氏識字教育法」,成為獨門秘笈。為此,記者專門去拜訪了他。
  • 一年級新生識字量差異大 最少認40最多認2500
    本學期開學,遊府西街小學給一年級新生每人發了一份有3000個常用字的《現代漢語常用字表》,測一測孩子們的識字量。調查孩子的識字量是學校市級課題《趣味聯想識字激發母語學習潛能》研究的一部分。
  • 幼兒園「搶跑」的孩子會「贏在起跑線」嗎?專家:未必!
    有的孩子已經會識字讀書了,有的孩子已經會英文聽說了,有的孩子卻大字不識。這種差距,等上了小學會不會越拉越大?一年級開始就擁有好成績,會不會讓孩子更有自信?是不是只有搶跑的孩子會贏在最後,而按部就班的就會落後?
  • 幼小銜接班「搶跑」有了新障眼法
    「我帶的一年級班有36個孩子,大概有五六個沒讀幼兒園大班,而是用一整年上學前班。其他不上學前班的,大部分也會提前學拼音和簡單的加減法。」北京市海澱區某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師林海說。今年3月,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對於幼升小工作,要求嚴格執行零起點教學。
  • 夢語分享:學前不讓孩子識字閱讀是愚蠢之極!
    北京有位知名校長寫的幼小銜接家長手冊,我們大多數家長們都閱讀過,裡面也談到了「要不要搶跑」的問題。從名校長的意思來看,搶不搶跑不是一定的,但有些能力需要做好準備,而他列的這些能力絕不是純散養的孩子每天玩玩就可以有的。無論我們的孩子在什麼階段,對於他們的發展和未來,我們始終都會在思考。過去的私塾四五歲要識四五千字;建國後的突擊識字班一年最多能識2896字。
  • 30年老教師:一年級60篇「看圖寫話」,給孩子練,期末領先當第一
    30年老教師:一年級60篇「看圖寫話」,給孩子練,期末領先當第一!對於一年級的同學們來說,各方面的知識點都非常欠缺,就像一張白紙,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去描繪,語文是第一課也是最重要的一門課程,從簡單的識字造句開始,知識點環環相扣又繁冗複雜,需要鍛鍊孩子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到了後期的學習還需要一定的語言組織能力才行!
  • 孩子才上一年級,每天輔導作業就讓各位家長崩潰,高年級怎麼辦?
    文/美媽郭嬋孩子才上小學一年級,每天輔導作業就讓各位家長崩潰,那接下來的5年時間該怎麼辦?一年級開始有作業了,有些幼兒園就開始布置作業,但是一年級的作業才是比較系統和正規的。講真,我兒子班裡布置的作業真的「一套一套」的,一會我貼圖大家看看能看懂嗎。我文化程度低了,很多時候老師布置作業我需要看3-4邊,有時還是沒看懂到底啥意思。我兒子現在上一年級三個月了,數學作業一直「沒做」。準確的說是媽媽看不懂作業內容,所以不能按照數學老師的要求來做。
  • 孩子快上一年級,認識的字還不多?這個竅門讓孩子識字率名列前茅
    孩子快上一年級,認識的字還不多?這個竅門讓孩子識字率名列前茅。快上一年級的孩子,識字量最好能達到七八百字,這樣娃就能自己閱讀很多書了,識字的辦法很多,說幾種供參考:1,識字App,現在很多都做的不錯,玩中學習,娃掌握的也很快,都還不錯,唯一注意的是控制娃學習時間,免得對眼睛不好。
  • 所教一年級平均識字量接近六年級!校長專門給他辦宣講!老師家長卻...
    有這樣一則報導,一位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老師,他所帶的班裡所有學生的平均識字量達到2591個,近一半的學生超過3000個,最厲害的能達到3433個字,已經超出了小學六年級的課程標準!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中華字經》當教材自製「字經卡片」作為一年級的語文老師,鄭老師每周要上9節語文課,教授的內容卻只有一個:識字。
  • 線上字源識字,讓珠璣小學一年級孩子愛上識字
    班主任每天都會提前發布第二天的課表,方便學生預習,每個時間段提醒孩子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各學科老師也把授課內容製成生動有趣的視頻,很受學生的喜愛。比如一年級語文課中的《字源識字》。老師精心選取的短視頻通過追溯漢字本源,分析漢字結構,利用漢字構字理據,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識字效率和學習積極性。
  • 小學一年級學生平均識字量2591個!金華這位神奇的語文老師自創獨門秘笈
    在金華師範附屬小學一(6)班最近一次檢測中,學生的平均識字量達到2591個,近一半學生的識字量超過3000個,最厲害的孩子能認3433個字,已超出課程標準對小學六年的識字量要求,他們怎麼做到的?  原來,班主任兼語文老師鄭新啟開發出一套「鄭氏識字教育法」,成為獨門秘笈。為此,錢報記者專門去拜訪了他。
  • 如何助力一年級孩子語文(下)基礎,熟記識字寫字、讀《西遊記》
    一年級的孩子,走進學校,從懵懂到適應,是一個過程。因為很多孩子有學前教育的過程,基本都能適應。整個一年級,我想和各位家長分享我的觀點,就是幫助孩子做好語文學科的啟蒙。我對啟蒙的理解就是,助力孩子知識的普及,接受新知識的能力。
  • 幼兒園不能「搶跑」!用法律給孩子劃好教育起跑線
    多年來學前教育搶跑現象屢禁難止,與以往整治行動相比,法律層面的明令禁止,無疑更具權威性和震懾力。幼兒園「小學化」現象,早已成為公開的秘密,不僅部分幼兒園樂此不疲,也為部分家長津津樂道。因為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許多家長都過早地把孩子送上激烈競爭的賽道。
  • 不少幼兒園大班現「空巢」,培優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武昌區新橋幼兒園園長周慧芳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每年中班升大班的時候,她都要忙著跟家長做解釋工作,希望不要把孩子轉到「幼小銜接班」。她介紹,「不少學生都被家長轉到『幼小銜接班』去了。更讓人擔憂的是,已經上『幼小銜接班』的家長,把孩子每天寫字識數的照片發在家長群內,導致班上又有6名學生離開。」
  • 拼音與識字學習注意順序和時間,為孩子的一年級語文打好基礎
    我教授語文啟蒙很多年,因此有很多爸爸媽媽問我,孩子在上小學一年級以前,需要不需要提前學習拼音、漢字和寫字,也就是所謂的語文的幼小銜接?如果要的話,在一年級以前的那個暑假學習可以嗎?還是需要更早呢?幼小銜接的必要性是否要做拼音、識字與寫字方面的啟蒙,取決於爸爸媽媽們對自己孩子的期望。
  • 幼兒園「教拼音」 —「搶跑」成風的背後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官方網站發布《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幼兒園管理的規範》等文件,提出防止並糾正「小學化」傾向,不以奧數、珠心算、書寫拼音和專門識字等內容進行教學,不布置書寫和計算類的家庭作業,不組織測驗和考試。
  • 一年級語文識字練習表,列印出來讓孩子每天讀一讀,提高識字能力
    一年級語文識字練習表一定要給孩子存好!或者列印出來讓孩子每天讀一讀,提高識字能力!很多一年級家長都說自己的孩子識字能力差,今天小課堂就為大家整理了下面這些字詞練習,這些字詞都是選自一年級語文教材,包括識字表和寫字表的要求認識的生字生詞,雖然識字表的生字只要求能夠認讀,但是要求較高的地區需要會寫。因此,可以可以作為孩子識字量的一個測試。
  • 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教學方法
    我們必須充分利用課堂這個「陣地」,採用靈活多變的「戰術」,方能順利到達「目的地」。1、設輕鬆愉快的學習情境,激發識字興趣一年級新教材,要求首先識記一定數量的字詞,再學習拼音。這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講,有一定的難度。在一年級的識字教學實踐中,我注意結合兒童心理特點,以靈活新穎的形式,為兒童創造了一個快樂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 孩子快上小學一年級了,家長該注意什麼?
    「孩子開學就上小學一年級了,該準備什麼?」「孩子是否能適應與幼兒園迥然不同的學習和生活?會不會輸在一年級的起跑線上?」「他每天就是看電視、玩兒,感覺都是當家長的著急?這可怎麼辦?」除了睡覺吃飯,每天孩子只有半個小時的休息時間,而這半個小時其實是3公裡跑步,跑步結束後,女兒還要通過手機的跑步軟體截圖,告知媽媽自己跑步的速度、路線和時間段等信息。王女士表示,身邊同齡孩子都在搶跑,所以自家孩子也不能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