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6歲前,為什麼要國學啟蒙?這些「學霸」的經歷,建議家長一看

2020-12-17 梅梅育兒小講堂

2020年的夏天,一個能詩會賦、面容清秀的男孩子,在《神奇的漢字》舞臺上過關斬將,肆意綻放,最終登上冠軍的頂峰,他就是來自浙江大學物理學系的2017級物理學專業學生劉虎賁。

要知道這檔節目可不只是考驗漢字的基礎,外延非常豐富,必須要有豐富的古詩詞和古代文學的國學積累。可以說劉虎賁的出現打破了大眾對於理科「學霸」的刻板印象。

他在採訪中表示:自己其實也說不出來是什麼時候與國學結緣,也許是啟蒙時期父母帶著他背誦的《千字文》在心裡種下了種子,也許是小學課本裡面的幾篇古文讓種子發了芽。在他看來國學帶給他的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累,而是在其中汲取人生前行的力量。

前段時間大火的《中國詩詞大會》,仿佛一股清流一般的氣韻引發了強烈關注,從漢語言文學專業大神級的導師,到主持人董卿,再到每一位參加比賽的選手,每一個人都可謂是「腹有詩書氣自華」。

來自復旦大學的武亦姝,氣質溫婉,出口成章,從小就進行國學啟蒙的她可謂是滿足了對「古代才女」的所有想像。

13歲的初一學生葉飛,從小學習古詩詞,善於用文言文寫作,曾獲作文滿分。

上海文來中學學生侯尤雯,2歲牙牙學語時就開始讀詩,成為從百人團刷入挑戰賽年齡最小的選手。

這種種的「學霸」人物不論是在詩詞上還是各自的專業,都有著不俗的成績,這都是因為家人在他們的小時候就沒有忽略非常重要的一項教育——國學啟蒙。

2017年語文教材改版後,更換了約40%的課文,改版後的文言文佔課本的51%,與之前的人教版教材相比之下,小學6個年級總的古詩文量增加了80%,初中3個年級的古詩文總篇幅也提高至51%。

不僅如此,2020年全國1卷的高考作文題目,也同樣難倒了一批國學基礎差的考生

分析這道題我們不難發現,假使考生不了解這三位歷史人物的關係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想要寫好這篇作文取得高分,就很難了。

從這些種種的事例之中我們不難發現,國學可以說是越來越重要。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國學經典中蘊藏著中華幾千年來的智慧結晶。

因此從小學習國學對於孩子來說非常的重要,不僅能夠幫助孩子了解中華傳統文化,領悟「仁、義、禮、智、信」的道理,更是讓寶貝了解自我、發展智力、提高修養和認識社會的途徑。

在孩子國學啟蒙教育中,家長如何做?相關啟蒙專家這樣建議:

「科學適齡」

國學經典比較講究的一點是「適齡適宜」,在3歲之前的國學啟蒙主要以「聽」為主,比如一些《唐詩三百首》、《三字經》、《弟子規》等,都可以放給孩子聽。

誦讀經典在3歲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主要還是以親子的方式進行。進行啟蒙教育的時候專家建議家長在帶領孩子誦讀經典的時候,可以通過故事、結合圖片等有趣的方式為孩子做講解,這樣還可以幫助孩子識字。

讀經典也要講究順序,建議按照:《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聲律啟蒙》、《孝經》、《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道德經》的順序安排孩子進行誦讀。

「言傳身教」

其實說到國學經典,我們很多家長在這方面也許都是欠缺的,所以在對孩子進行國學啟蒙的時候,家長也可以陪著孩子一起進行,這樣不僅拉近了親子之間的距離,也方便家長身體力行的給孩子做榜樣。

「邊玩邊學」

對於國學啟蒙這項教育,其實最主要的還是讓孩子產生學習國學的興趣,所以家長千萬不要讓孩子死記硬背,這樣只會讓孩子厭煩國學,那豈不就「得不償失」?

所以建議家長可以找一些兒歌版本的經典給孩子聽一聽,讓孩子隨著音樂動一動;或者利用國學經典繪本閱讀的方式,繪本中有著卡通可愛的配圖和有趣的遊戲環節,完全可以加深孩子對於國學經典的記憶和興趣。

在家裡兩個孩子學習國學經典的過程中,有這樣的一套國學經典繪本《兒童經典國學啟蒙全書》深受兩個孩子的喜愛,當年大寶就喜歡,我沒捨得扔就特意留下來,沒想到二寶在眾多的國學經典繪本裡,最愛的也是這套書。

這套書一共包括了6冊,《百家姓》、《弟子規》、《成語故事》、《千字文》、《論語》、《三字經》,幾乎可以說是滿足了家長對於6歲前寶貝的國學啟蒙要求,內容豐富,涵蓋面廣。

兩個寶貝喜歡這套書主要也是因為裡面的配圖非常好看,孩子閱讀起來就不會枯燥,裡面還進行了拼音標註,文字大小適中,剛好適合孩子閱讀。

而且在文章中還包括了譯文,我帶孩子讀的時候就不用了自己想著解釋了,有時候還怕自己解釋錯了,這套書每篇的譯文也都淺顯易懂,十分適合6歲左右年齡段的孩子。

這套書還有一個非常好的特點就是,裡面還加入了「故事連結」和「趣味常識」的版塊,不僅幫助寶貝加深對於內容的理解,也提升了閱讀經典的興趣,增長了知識。

就比如《三字經》的這一段,原文、關鍵字詞的注釋、譯文、圖片、故事連結都包含在裡面,不僅孩子更感興趣,家長在指導孩子親子閱讀的時候也會更省力!

小小的一套書就能幫助孩子國學啟蒙,這種氣質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夠「腹有詩書氣自華」!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非要讓娃學國學?家長不妨看看古代孩子有多厲害
    也有不少家長持反對意見,認為孩子不懂,死記硬背,對孩子來說有害無益。古代孩子有多厲害我今天想說說我為什麼非要給娃學國學,而且我是通過古代孩子的厲害之處,去分析學習國學的好處。其中有三點,我認為對於孩子成長來說,有益無害。
  • 國學啟蒙怎麼做?看完這篇終於一目了然
    作為過來人,她和我們一樣,非常注重親子閱讀,她女兒今年10歲,5歲半開始獨立閱讀全文字書籍;兒子今年6歲,3歲時通背《三字經》全本、《千字文》前半部分。她家書櫃長這樣:全是國學書啊!這還只是一部分,不愧是超級接地氣的國學啟蒙「實操媽」。來,今天的版面就交給她啦。大家好,我是刀媽。感謝丹媽信任,給我這個機會和大家聊國學的話題。
  • 為什麼要抓住,6歲前的「英語啟蒙」關鍵期?
    ① 辨音力強 —— 0—6歲的兒童,在語音辨別、語音模仿、詞彙吸收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優勢,抓住這個時期學習英語將事半功倍。② 接受度高 —— 6歲前的孩子,中文還不是特別強勢,接受度更高。上學後孩子可以把學習重點放在數學、語文等學科上,英語啟蒙的早晚影響的將遠不止小學!沒有及時啟蒙英語,錯過語言敏感期,孩子的大腦就不能像加工母語一樣加工第二語言,導致效率變低,學習困難,也無法形成純正語音和純正英語思維。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孩子雖然背了很多單詞、做了很多功課,但開口依然還是中式英語、甚至是「啞巴英語」。
  • 啟蒙國學,也許你給娃啟蒙了個寂寞
    經常有家長問我:娃三歲了,你既然是講國學的,那麼推薦點國學童書吧?推薦點國學課程吧?對這些問題,我通常覺得很難回答。倒不是我講不出來,而是問題出在概念上。「國學」這個詞,雖然大家都在用,都在講,甚至我之前也寫過文章介紹。但是,我越來越覺得,當我們家長想教娃「國學」的時候,應該有把它拆分開來的意識,而不是大呼隆似的用一個「國學」代替。
  • 一歲能聽懂,兩歲開口說,娃的英語啟蒙我最推薦它!(0~6歲免費領)
    談到孩子學英語的經歷,言言媽媽說:言言2歲半時就開始做英語啟蒙,現在4歲已經掌握2千多詞彙,他主要是靠自學,而且對英語的興趣非常大,把學習當成了「玩」。  反觀我家娃,別說對英語感興趣了,現在他一說英語就發憷,一看單詞就躲!同樣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他們到底做對了什麼?  於是,我帶著這個疑問採訪了100位普通家庭中的英語牛娃,發現他們都有這3個共同點。
  • 3歲前孩子要背多少首古詩?學多少規矩?媽媽必備的國學啟蒙指南
    國學啟蒙教育就是選取國學中與時俱進的精華部分,通過古詩詞、三字經、道德經等古代典籍,對孩子進行浸透與薰陶,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其實平時家長教孩子背誦三字經、古詩詞,便是國學啟蒙的一部分,國學啟蒙,教會孩子知識和適當的規矩!
  • 家長:3-6歲的孩子儘量不讓接觸手機遊戲
    3-6歲:儘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遊戲 父母家人手機去娛樂化,即刪除遊戲、音樂、視頻等各類會吸引孩子的APP; 積極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多與孩子共讀兒童繪本; 豐富孩子的生活經歷,多帶孩子外出體驗大自然
  • 國學啟蒙成新趨勢?叫叫閱讀、河小象、瓜瓜龍中的國學課程如何?
    最近,國學啟蒙開始走進家長們的視野中。國學,國學,何為國學?簡單來說,國學就是中國的學問,泛指傳統中華文化與學術,與西學相對。那麼又有哪些課程涉及到國學啟蒙呢?從我長期的課程調研來看,像瓜瓜龍語文、叫叫閱讀中都有相對應的課程,關於這些課程,我們後面會一一展開說。我們先來看看幾歲的孩子開始國學啟蒙比較好呢?其實啊,當孩子能夠完整輸出一句話的時候,家長們就可以通過反覆的方式讓孩子們誦讀一些簡單好記的詩詞了。
  • 家長記住3個方法,讓國學啟矇事半功倍
    孩子的國學啟蒙是家長們繞不開的一環,讓我們共同尋找好辦法,讓孩子輕鬆背古詩。很多家長有這樣的提問。莎莎媽媽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直到現在,作為一個成年人,我每讀一次那些國學書典,那些詩詞歌賦,都會有新的感受。德智體美勞,德排第一位,孩子可以從這些書裡學到為人處世的大智慧。家長該怎麼幫孩子輕鬆學古詩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 2~6歲是娃英語啟蒙黃金期,但這3個坑家長經常踩,娃只會事倍功半
    2~6歲是孩子英語啟蒙的黃金期,學習第二語言要趁早相關的腦科學研究表明:0~6歲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最強,過了這個階段之後,這種能力會逐漸下降。在3歲之前學習第二語言,第二語言的熟練程度有可能達到母語程度。
  • 2~6歲是娃英語啟蒙黃金期,但這3個坑家長經常踩,娃只會事倍功半
    只要家長在這段時期用心教孩子第二語言,孩子的習得機制就會與母語高度一致。由此可見,2~6歲寶寶開始英語啟蒙,是學習英語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時期。生活中,許多家長也都喜歡這種虛偽的炫耀感,如果他們的孩子會彈鋼琴、跳舞、畫畫,一旦有親戚、朋友來串門時,這些寶媽就會下意識地說句話:「娃,給你叔叔/阿姨,表演一下!」孩子學習啟蒙英語的目的是什麼?答案有很多,但絕對不是當父母的「工具人」。
  • 6歲之前是數學啟蒙的黃金期,2個方法,讓娃成為數學「小天才」
    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這樣成績能有所提高不說,還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就拿數學來說,數學一般都是家長最為頭疼的科目,但其實家長只要做好數學啟蒙,那麼孩子的數學就不用再操心了。首先家長要了解數學啟蒙數學啟蒙並非是簡單的數數、計算,很多孩子就算是能從1數到100,但是他並不知道為什麼,更不知道數字的含義。
  •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開展國學啟蒙(附書單)
    通過國學全視圖,我們知道了「蒙學」歸類於「子」部,相當於國學大山腳下的一塊小石頭。我們也知道了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國學老師。(詳見《得語文者得高考!關於國學啟蒙的一些思辨和探討》)那麼在國學分級閱讀書目問世之前,我們應該如何在家庭教育中開展國學啟蒙呢?
  • 兒童早教,要做好國學啟蒙,為日後打下基礎
    在這個階段,雖然孩子們沒有進入系統的學習,但是家長們對於這種啟蒙教育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而家長們如果想要做好自家孩子的啟蒙教育,就應該掌握好學齡前兒童的發展特徵,因為這才更有利於對於孩子的教育培養:在上學之前孩子,孩子的生長發育是有一定規律和順序的。
  • 國學啟蒙:如何在生活中融入傳統文化?
    為什麼說漢語啟蒙現在很多人都知道英語啟蒙,也有對應的國學啟蒙,或者還有些觀點認為,我們就是中國人,每天講中國話,中文環境這麼強勢,說漢語啟蒙真是很奇怪的感覺。這篇攻略,我更願意稱為漢語啟蒙而不是國學啟蒙,首先是因為國學的範圍非常廣泛,而且「國學」被一些機構濫用成讀經班,還有些宣傳封建餘毒思想的女德班,都影響了「國學」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 0~6歲幼兒性教育啟蒙,異性家長跟娃相處4要點,細節護理須知曉
    家長也要告訴孩子,一旦孩子被欺負了,或者有任何不愉快的事情的時候。請一定要記,及時告訴爸爸媽媽,這是近期預防能讓爸爸媽媽最早覺察到危險,提前幫孩子規避。」有次帶娃在遊樂場玩的時候,看到一個3歲左右女孩掀開自己的上衣,把肚子裸露出來。一旁的家長說:「蓋住肚子,不可以讓別人看到,不禮貌。」
  • 成功源於國學啟蒙
    前陣子,群裡媽媽討論起給孩子做國學啟蒙的事情。對於孩子是否應該背背《三字經》聽聽《聲律啟蒙》大家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兩種觀點。一部分媽媽認為:國學啟蒙很有必要,可以讓孩子更有禮貌更懂事兒;另一部分媽媽認為,這些晦澀難懂的學問,孩子即便死記硬背也接受不了多少,有時間還不如放在思維開發和學習外語上。
  • 孩子如何國學啟蒙?作家張大春:理解傳統文化,須浸潤其中
    課程,誤導了一部分家長。孩子為什麼要學國學?國學要練「童子功」有些父母可能覺得,為什麼非要讓孩子從小學「國學」,對於學齡前的寶寶而言,背誦節奏鮮明的三字經或者唐詩是很常見的方法。但是在這裡,推薦大家先給寶寶們進行「聲律」啟蒙。可以用《聲律啟蒙》或者《笠翁對韻》這兩套「教材」。建議在孩子學前的階段,不要過多考慮這兩套書中的具體內容,單是聽這些詞句的韻律和聲音,就足以讓耳朵懷孕。
  • 平時工作忙,周末才有時間帶娃,不怕!這樣學,娃也能成學霸
    在沒開始學高端英語前,也是各種擔心。咱們共同努力,讓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到高質量的英語啟蒙教育,都能毫無壓力的學好英語,成為學霸!相信很多家長和我一樣,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一定有過這個想法:不在寶貝面前說髒話,給孩子言行舉止樹榜樣,甚至告訴幫我們帶娃的父母或阿姨,該如何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和教育。
  • 一套頂四套的《國學經典誦讀》,國學啟蒙這樣做才能物超所值
    畢竟經典的國學篇目,即使窮盡一生,我們也不可能真的學完。所以逼孩子苦背唐詩300首、或者熟誦《三字經》意義都不大,重點是通過引導,讓孩子愛上國學。在國學啟蒙初始,我不建議父母們購買整本《三字經》、《論語》等國學書籍。因為在搞清楚孩子的興趣前,你買的那些國學書籍很有可能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