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你我都需要認識的罕見病-神經纖維瘤

2020-12-24 騰訊網

患者:小李,23歲出生時左上腹部、腰腹部、臀部及左大腿帶有整片狀牛奶咖啡斑,15年前,左腰部咖啡斑下發現豌豆粒大小的皮下腫塊,摸著硬硬的,沒有突出皮膚。後來腫塊逐漸增多,10年前在當地醫院進行局部組織切除病理活檢,診斷為「神經纖維瘤」,沒有進一步的治療。

近幾年來,左腰部處長出來一大塊並下墜,比較影響外觀和生活。又進行了B超和磁共振檢查,提示「神經纖維瘤」。

由於小李的神經纖維瘤比較大,屬於軀幹及下肢體表比較巨大的神經纖維瘤,瘤體內血供豐富,血管壁彈性欠佳,因此手術出血風險較大,出於安全考慮,為小李進行了多科會診並制定了全方位的治療方案。

術後一周的小李全身情況恢復良好,此次手術不僅切除了大部分的瘤體組織,還最大程度的保護了患者現有的健康組織,改善了相關的功能及外觀。

許加軍教授有話說

下面許加軍教授

在線給朋友們科普一下

神經纖維瘤病的神經外科相關知識

神經纖維瘤病

神經纖維瘤病,簡稱NF,是一種由基因突變導致的神經系統遺傳性腫瘤疾病,主要表現為全身多發的神經系統腫瘤。從發病率角度,神經纖維瘤病為人類罕見類疾病,該疾病目前尚無治癒手段。

根據其臨床表現和基因定位位點不同,1988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將其分為神經纖維瘤病1型和神經纖維瘤病2型。

臨床表現

神經纖維瘤病1型的臨床表現

1.牛奶咖啡斑:Café-au-lait 是法語,意思是「牛奶加咖啡」。在法語裡指的是淺褐色的顏色。他們是由一組聚集于于表皮的產生色素黑色素細胞生成。幾乎所有的患者都有皮膚色素斑,呈淡棕色、暗褐色或咖啡色。腋窩部出現雀斑樣色素沉著,這些斑點通常是永久性的,並可能隨時間增大或數量的增加。生理變化如發育、妊娠、絕經、精神刺激均可使之加重,有時皮疹出現較遲,在發育期才開始發病,緩慢發展。

2.多發性神經纖維瘤:患者常訴全身出現無痛性皮下腫物,並逐漸增加和擴大。青春期和妊娠期明顯進展。多無臨床症狀。少數表現為放射性或灼燒樣疼痛,腫瘤壓迫視神經引起視力下降等。

3.神經症狀:部分患者可有輕度思維障礙、癲癇發作、肢體無力、麻木等。

4.骨骼損害及內臟損害等。

神經纖維瘤病2型的臨床表現

首發症狀以雙側進行性聽力下降最為常見,亦有部分病人表現為單側嚴重的聽力障礙或波動性聽力喪失或突發性聽力喪失。最嚴重的功能後遺症之一是雙側感音神經性聽力喪失,是由腫瘤自行進展和/或與(外科或放射外科)治療相關的損害所致。

NF如何確診與治療

對於神經纖維瘤病,一般採取手術治療,目前還沒有可以根治的方法。神經纖維瘤病較為複雜,且個體差異很大,需要專業醫師進行評估、診斷與治療。

由於神經纖維瘤病病灶數量多、散在分布,加上常常累及深部組織,因此不可能只靠外科手術切除來清除所有的神經纖維瘤病小病灶,手術治療主要是針對那些體積較大、引起疼痛等症狀,或有導致功能障礙趨勢的瘤體,但此類病灶往往體積大、沒有明顯界限、沒有包膜、血供豐富,又要考慮神經等正常組織的去留,因此手術切除複雜程度和風險都比較高、損毀比較明顯且整形難度較大,而且術中、術後出現各種併發症的可能性較大,如出現大出血、器官功能障礙、腫瘤不能徹底切除/復發、腫瘤切除後外形/表情損毀或功能喪失、需要二期或多次手術等。

所以,治療時需要嚴格掌握適應證、多學科聯合診治,做好輸血準備、嚴重的器官併發症緊急處理、術後重症監護治療等各種應急方案,嚴格按照專科醫生制定的治療計劃,逐步進行。

許加軍教授作為山東省神經腫瘤專業的骨幹專家,每年完成神經腫瘤手術數百例,歡迎患者及家屬前來諮詢和就診,為您解除病痛和提供正規的治療!!

相關焦點

  • 神經纖維瘤病,一種罕見疾病的認識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神經纖維瘤病,簡稱NF,是一種由基因突變導致的神經系統遺傳性腫瘤疾病,主要表現為全身多發的神經系統腫瘤。從發病率角度,神經纖維瘤病為人類罕見類疾病,該疾病目前尚無治癒手段。
  • 神經纖維瘤病關愛月「心若向陽 便不再懼怕」
    神經纖維瘤病患者往往因為公眾認知的缺乏受到歧視和孤立,也會因為醫生診療經驗的缺乏被誤診、漏診,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2018中國罕見病調研報告》中顯示,誤診、漏診是罕見病患者經常遇到的問題,超過四分之三的病友平均經過4.5家醫院才能確診,有病友的確診之路竟長達44年。
  • 神經纖維瘤病公益論壇——中國實踐與經驗(一)周文浩院長訪談實錄
    今天非常高興、非常榮幸能有機會向您請教一些罕見病的問題。所以今天特別想向您請教些關於神經纖維瘤病,也包括更泛的一些關於兒童罕見病的建議和思考,能夠給更多人一些啟發。 咱們先談談神經纖維瘤病,很多發病是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那您的經驗看,不管是神經纖維瘤病,還是別的一些罕見病,當它涉及到兒童的時候,會帶來一些什麼特別的挑戰?
  • 什麼是神經纖維瘤病 神經纖維瘤病這樣治療
    神經纖維瘤病是一種並不常見的疾病,很多人甚至都沒有聽說過神經纖維瘤病這種疾病,神經纖維瘤病有許多人不了解,那麼請問什麼是神經纖維瘤病?神經纖維瘤病吃什麼?神經纖維瘤病治療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什麼是神經纖維瘤病神經纖維瘤病是一種良性的周圍神經疾病,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 這些被遺傳疾病「選中的孩子」,等待有藥可治|腫瘤|神經纖維瘤病|...
    所有的異常都是源於一種叫「I型神經纖維瘤病」的罕見疾病,每三千名新生兒中大約會出現一個像滿滿一樣的孩子。據美國兒童腫瘤基金會統計,全球神經纖維瘤患者約有250萬人。這類罕見疾病並不是近年來才被人們發現的。
  • 神經纖維瘤能治好嗎
    核心提示:  神經纖維瘤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在我們生活當中,這種疾病發生的機率非常高,並且也給患者的健康帶來了極大的。關注的問題是神經纖維瘤能治好嗎,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暫時沒有明確的答案,因為任何疾病都需要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來進行判斷。
  • 神經纖維瘤的早期症狀是什麼
    核心提示:  神經纖維瘤在發生以後是很多朋友都不願意看到的,但是在我們生活當中,神經纖維瘤的出現確實越來越年輕化。最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是,神經纖維瘤的早期症狀,以便我們能夠從疾病發作初期就引起重視,並且積極接受治療,避免情況變得更加嚴重。
  • 神經纖維瘤病可以治好嗎
    核心提示:  神經纖維瘤病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機率很高,並且一度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傷害。越拉越多的患者在生活中,都在積極須尋找疾病的診療方式,但是相信大家都知道,任何疾病在治療上都需要辯證看待,不要一概而論,避免導致新的問題產生。
  • 國內首個神經纖維瘤病多中心治療協作組成立——上海九院李青峰...
    為進一步規範神經纖維瘤病的診療體系,構建均質化管理模式,解決罕見病患者的「看病難」問題,9月26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第十九屆上海國際整形美容外科大會上,中國首個神經纖維瘤病多中心治療協作組成立。全國各地眾多求醫無門、四處奔波的患兒家長,終於可以就近找到治療這一疾病的醫療中心。
  • 「墨魚頭小夥」 基本確診為神經纖維瘤 今日來榕檢查
    7日,省紅會帶著慰問金和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專家來到閩清,為小池現場檢查、診斷,基本確診為(Ⅰ型)神經纖維瘤病。附一醫院也為小池開啟了「綠色通道」,下周一(10日)將為他制定診療方案。黃醫生告訴記者,來為小池檢查之前,他們科室已經就小池的照片和情況描述進行了會診分析,再經過當面初步檢查,基本可以確診為(Ⅰ型)神經纖維瘤病。  隨後,省紅十字會也為小池送上了兩千元的慰問金,還有一箱生活用品。「真的很謝謝海都報和大家的幫助。」小池說,儘管自己看不見,但是這些天陸陸續續有一些不認識的人前來慰問,令他感覺特別溫暖。
  • 警惕神經纖維瘤
    張金明認為這種病屬於先天性神經纖維瘤病,隨後經詳細的專科檢查和病史詢問,初步診斷為「I型神經纖維瘤病」,入院接受治療。張金明介紹,神經纖維瘤病手術本就非常棘手,加上患者病變範圍非常大,在切除過程中極易發生難以控制的出血。
  • ...阿斯利康MEK抑制劑selumetinib被授予治療1型神經纖維瘤病(NF1...
    孤兒藥是指用於預防、治療、診斷罕見病的藥品,而罕見病是一類發病率極低的疾病的總稱,又稱「孤兒病」。在歐洲,罕見病是指發病率不超過萬分之五的疾病類型,罕見病藥物研發方面的激勵措施包括各種臨床開發激勵措施,協助臨床設計、減免歐盟監管備案費用等,獲得歐盟的基金支持,以及產品獲批上市後為期10年的市場獨佔期。
  • 頜面部神經纖維瘤吃什麼食物好?
    神經纖維瘤是由神經鞘細胞及纖維母細胞兩種主要成份組成的良性腫瘤,分單發及多發兩種型式,多發性神經纖維瘤又稱神經纖維瘤病,本瘤可發生於周圍神經的任何部位,口腔頜面部發病者常發於三叉神經及面神經,通常位於面部、顳部、眼部、頸部、舌部及顎部。
  • 河南這10種罕見病發病率較高 95%都跟遺傳有關
    昨天是國際罕見病日,在河南省兒童醫院罕見病義診現場,40歲劉女士一席話引得臺下多名患兒家長唏噓。  「每一個罕見病家庭,都有令人哀婉嘆息的經歷。」省人民醫院醫學遺傳研究所所長廖世秀說。那麼,在河南,罕見病究竟發病率如何?「這需要龐大的數據調查,目前,正在對河南幾個縣做調查。」
  • 緩解率達到66%,首款兒童神經纖維瘤病藥物獲批上市!
    4月11日,美國FDA宣布批准阿利斯康(AstraZeneca)公司和默沙東(MSD)公司共同開發的Koselugo(selumetinib)上市,治療2歲及2歲以上的1型神經纖維瘤病(NF1)兒童患者,這些患者攜帶有表現出症狀和/或進行性,不能通過手術治療的叢狀神經纖維瘤(PN)。
  • 花季少女長「駝峰」 被確診患有基因遺傳病神經纖維瘤
    萍萍在港大深圳醫院被確診為神經纖維瘤的罕見病。「駝峰」壓心臟險癱瘓據港大深圳醫院骨科顧問醫生杜啟峻介紹,當時為萍萍檢查後發現,神經纖維瘤導致萍萍的脊柱嚴重畸形,後凸155度,並且已經壓迫到她的心臟和肺部,導致呼吸困難,雙下肢幾近癱瘓。
  • 丁香醫生:可能神經纖維瘤或纖維肉瘤
    「你快速出拳,身體肯定要膨脹,高壓鍋不是有個高壓閥嗎,膨脹你沒有個高壓閥,血管就容易爆裂,等於這個高壓閥,就把你體內的壓力給降低了。 記者:你有沒有去醫院問問醫生?馬保國相當的自信:沒有!平時工作都不影響。 講真,對於這個「太極球」,網友內心毫無波動,甚至有點想笑啊!
  • 附屬兒童醫學中心為患兒成功切除30釐米長徑的神經纖維瘤
    近日,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腫瘤外科成功救治了一名盆腔及臀部長有巨大叢狀神經纖維瘤患兒。患兒小娟(化名)於數月前出現左側臀部疼痛症狀並可觸及一腫物,至當地醫院就診,檢查發現腫瘤已長入盆腔,最大長徑達到30cm。
  • Selumetinib上市,FDA批准的首個1型神經纖維瘤病藥物
    新藥介紹 Selumetinib(商品名為Koselugo)由阿斯利康開發,4月10日在美國上市,用於治療2歲及以上的患有1型神經纖維瘤病(NF1)且有症狀的、無法手術的叢狀神經纖維瘤(PN)的兒童患者。
  • 小夥成「獅面人」:因患神經纖維瘤 致面部皮膚嚴重鬆弛
    「因為面容太嚇人,我自己都不敢照鏡子……」18歲的小夥成獅面人,小楊患有神經纖維瘤症,面部長了一個巨瘤,導致半個臉皮膚嚴重鬆弛,下垂的肉瘤將雙眼遮蓋,如同「獅面人」,走路時需將肉瘤掀開方能視物。他因為常常遭人嘲笑被迫放棄學業,待在家中不敢出門,小楊說自己做夢都想把臉上瘤子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