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至17日,重慶大學醫學部派專家組來萬,對重慶三峽中心醫院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臨床學科調研評估。該院51個臨床學科集體亮相,亮家底,挖短板,找差距,在專家組的評估和指導下,定目標,聚方向,建路徑,為實施學科提振五年計劃、加快建設西部醫學高地集智聚力。
A 學科大膽亮出家底,專家務實科學評價
調研評估會在三峽印象升華廳舉行,該院副院長徐立新匯報了醫院學科建設整體情況,醫院51個臨床及醫技學科分別匯報了學科建設的具體情況,重慶大學醫學部主任、博導、專家組組長劉國祥教授,陸軍軍醫大學教授、原西南醫院肝膽科主任別平,陸軍軍醫大學教授、博導周強等10位專家,分別對各學科進行了現場評價和指導。
調研評估會氣氛融洽,求真務實。各學科大膽亮家底,挖短板,找差距,各專家認真聆聽,一針見血提出意見和建議。在評價神經內科學科建設時,陸軍軍醫大學教授史樹貴說:「神經內科瞄準國內一流學科,目標高遠,定位準確。希望在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方向、人才結構優化、交叉學科協作等方面加大力度。」
在評價呼吸與危重症學科時,劉國祥教授指出,要提高目標,朝著全國重點臨床專科發展。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將呼吸學科推上了風口浪尖,地方醫院要建立流行性疾病和公共安全預警機制,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真正起到「吹哨人」作用。
「要帶著科研意識搞臨床,加大臨床科研轉化力度」、「全方位走出去,積極參與國際國內頂尖醫學科研項目」、「在先進技術上既要填空白,又要獨樹一幟」、「在亞專業分科上,不求大而全,而要專而精」、「要引進或培養一批有影響力的優秀中青年科研人才」……專家們毫無保留地給出了許多精彩分析和建議,提出了要求,指出了路徑,讓各學科負責人如醍醐灌頂,受益良多。
最後,專家組參照國家臨床學科評價標準,從學科目標、學科方向、學科地位、學科帶頭人、人才梯隊、醫療特色、教學能力、科研績效、平臺建設、學科文化等10個一級指標,按照ABCD四個等級,對51個臨床學科進行了全面綜合評價。
B 瞄準更高發展目標,建設一批一流學科
在評估會上,專家們表示,重慶三峽中心醫院作為區域性綜合醫院,在鞏固臨床診療技術、服務好區域市民健康的同時,要站在重慶大學這個更高更新更大的平臺上,全力加快學科內涵建設,著力抓好人才技術學科協同發展,全面提升教學科研水平,擴大各學科在重慶、西部和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劉國祥表示,此次調研評估只是學科提振五年計劃的第一步,目的是摸清現狀,發現問題。他提出希望和要求,各學科接下來要認真梳理,深入總結,組織學習,分析調研,對標對表重慶、西部及國內頂尖學科,進行細緻研究,科學布局,制定切實可行的遠期規劃、近期計劃和實施路徑。
「51個學科全程亮相,在醫院學科建設史上屬於首次,意義深遠。」該院院長張先祥說,兩天來,大家亮出家底,挖出短板,緊扣學科發展建設規劃路徑,為科教創新突破和學科提振五年計劃提供了一手數據和真實參考。他最後表示,將藉助成為重慶大學直屬附屬醫院的良好契機,積極融入重慶大學「雙一流」建設,在目標精準、方向聚焦、特色彰顯、短板突破、人才聚集、地位夯實、平臺融入、學科融合、文化積澱等方面下功夫、出實效,同時分階段實施,按步驟推進,力爭用5年時間,建設一批重慶一流、西部一流、全國一流的知名學科,傾力打造高水平研究型的綜合性醫院。
□記者 冉隆兵 通訊員 張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