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4 0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5月20日,經重慶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批覆(渝委編委[2020]16號),同意將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更名為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保留重慶三峽中心醫院、重慶市三峽腫瘤防治研究所、重慶萬州精神衛生中心牌子。
校院合作 全面發力醫學學科建設
5月21日,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一行到重慶大學匯報工作,詳細匯報了醫院近年來的建設、黨建等工作進展,雙方就進一步辦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及醫院、提升附屬三峽醫院國際影響力等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就附屬醫院直屬管理的具體工作進行了初步對接。重慶大學黨委書記舒立春、校長張宗益、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陶舉虎、副校長劉漢龍等校領導參加匯報會,黨辦、校辦、發展規劃處、人事處、科發院、研究生院、醫學部等相關職能部門參與工作交流對接。
上午10點,在重慶大學A校區一大樓213會議室召開了附屬三峽醫院工作匯報會。
附屬三峽醫院院長張先祥從醫院基本概況介紹、創新思路引領發展、創新機制厚植優勢、創新服務惠澤民生、加快推進校院融合等幾個方面匯報了醫院建設情況。附屬三峽醫院黨委書記楊德清圍繞醫療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兩個方面匯報了醫院黨建工作情況。
張宗益高度評價了附屬三峽醫院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工作成效。他指出,附屬三峽醫院歷史悠久、學科齊全,具有較強的綜合實力,學校正在全面發力建設醫學學科,學校、醫院協同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他表示,學校將充分發揮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學科、人才等優勢,加快構建醫、工、理、文融通,醫學院、附屬醫院一體化的醫教研融合體系,支撐帶動附屬三峽醫院學科、科研和綜合實力的整體提升。
舒立春在總結講話中對附屬三峽醫院在疫情期間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對近年來附屬醫院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賀。他希望重慶大學和附屬三峽醫院抓住機遇,做好頂層設計,加強內部深度融合,推動學校和醫院事業共同發展。
下午2點,在A校區主教506會議室和515會議室,分別召開了附屬三峽醫院工作交流會和工作對接會。
劉漢龍在工作交流會上發表致辭,他指出,醫學學科的發展是重慶大學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的不可缺少的環節,希望雙方共同探索發展醫學學科的共建合作之路。附屬三峽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牟華明介紹了醫院對科研人才的需求說明。
重慶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產業技術研究院及相關學科負責人就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平臺建設等方面的長期發展合作與附屬三峽醫院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深入的互動交流。
回放:醫院更名,創造歷史
2019年12月31日,重慶大學與萬州區人民政府籤署《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政府、重慶大學關於重慶三峽中心醫院劃轉為重慶大學直屬附屬醫院的協議》,自2020年1月1日起,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正式成為重慶大學直屬附屬醫院,以「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為第一名稱,「重慶三峽中心醫院」為第二名稱。
去年12月31日,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揭牌儀式在惠恩樓舉行,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幹部職工代表800餘人、眾多萬州及周邊區縣市民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認同。
展望:開啟新篇章 踏上新徵程
助力重慶大學「雙一流」建設。重慶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018年6月組建醫學院,致力打造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基地、高水平醫學人才聚集高地和醫學科技創新平臺。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甲醫院、重慶市區域性醫療中心,綜合實力在「重慶省域醫院30強」中排名第3,能夠充分滿足大學醫學學科在臨床技術應用、臨床人才培養、臨床帶教工作、臨床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功能需求。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的成立,將助力重慶大學加快「雙一流」建設。
提升醫院整體水平和綜合實力。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成立後,將藉助「雙一流」大學的優質平臺,彌補人才培養、科研轉化、國際合作等方面的短板,使醫院在學科水平、科研能力、學術水準、人才隊伍和綜合實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加快建成渝東北片區和三峽庫區醫療衛生服務中心。一直以來,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承擔著萬州及周邊23個區縣的公共醫療救治任務,年門診人次306萬,年出院人次11.7萬,年手術臺次4.9萬,區外就診患者佔40%以上。近年來,醫院不斷創新分級診療舉措,促進了區域城鄉醫療衛生事業的均衡發展。尤其是在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醫院集中收治確診患者248名,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發揮了重要作用。下一步還將承擔三峽應急醫院的管理和運行任務,增強渝東北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能力。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將通過深化「校地、校院」合作,加快建成渝東北片區和三峽庫區醫療衛生服務中心。
原標題:《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更名為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