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定規劃+設清單+強服務——全方位多途徑保障脫貧
要實現真脫貧、脫真貧,扶貧工作不僅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還要「掛圖作戰」!為決戰決勝「全面小康」,四平制定並印發了《全市2020年產業扶貧工作任務清單》。清單中,34項具體任務目錄細之又細,主要措施、完成年限和責任單位等一目了然。
「你看,開展示範縣電商服務站智慧化改造達到80%以上,開展電子商務培訓1500人次,完成農村電商扶貧產業促銷,雙遼市、伊通縣2場以上,梨樹縣、鐵東區、鐵西區1場以上,這3項任務我們要在11月30日前完成。」指著清單上的數據,「對號入座」的四平市商務局工作人員還堅定地表示,「任務有指標、完成有限期,這就倒逼我們自我加壓,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此外,產業項目是脫貧的重要支撐,為更好推動產業扶貧工作,四平結合《全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完成市縣兩級產業精準扶貧規劃(2019-2020年)的修編工作,謀劃扶貧產業項目50個,預計可帶動2萬貧困戶增加收入。
不僅如此,面對疫情,為給產業扶貧保駕護航,四平各部門都快速行動起來,全方位多途徑保障脫貧。
——加強對產業扶貧工作的指導服務。開展多種培訓指導,市農業農村局克服疫情防控期間不利影響,為解決備春耕生產技術難題,共錄製了15期講座,製作了30個微視頻,利用電視臺官方微信公眾號、手機APP「新四平」、新華社「現場雲」平臺等多平臺播發;市科技局藉助「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網絡課堂,對貧困村科技致富帶頭人培訓了蔬菜、大豆、玉米等栽培技術;市人社局對76名貧困人口開展小範圍針對性的扶貧培訓;林業局完成林業產業技術培訓7次,培訓農民800人次,其中貧困戶75人次;市商務局開展面向電商企業、服務站站長、電商創業者和其他從業人員的線上電商培訓4期,共計230餘人參加培訓,孵化主播6人。
——積極落實產業扶貧各項任務。一是市工信局將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及業績情況進行了梳理匯總,初步確定了建設比較薄弱的創業孵化基地3家,並列入省工信廳創業孵化基地扶貧工作計劃。二是市衛健委對伊通、梨樹、雙遼開展了中藥材產業開展情況調研,擬於10月在全市舉辦中藥材種植技術培訓班。三是市文廣旅局申報的鄉村旅遊經營單位都進入了補助名單,將獲得省級2020年有效應對疫情支持文旅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共計65萬元,為7個行政村申報成功全省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將資源優勢突出的扶貧重點村編制《鄉村旅遊扶貧規劃》,篩選確定了2020年編制規劃的15個扶貧重點村名單。四是市國稅局開展「三問三送」調研走訪企業365戶,對外通過開展納稅培訓輔導,覆蓋納稅人76435人次,發放宣傳資料72000份;成立「四平市減稅降費落實情況直聯群」,及時響應訴求解決問題。五是市林業局謀劃了17個符合林業特點和當地特色的產業項目,為產業扶貧搭建了載體、奠定了項目基礎。六是市商務局積極開展電商線上扶貧促銷活動,拓展線上+線下營銷模式,領導幹部參與直播助農。七是市民委推薦「四平市鐵東區葉赫滿族鎮永合村」等5個民族村申報第二批吉林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八是市供銷社通過下屬「農合聯」和「四平鄉村遊」網站開辦了「網上年貨大集」。吸引5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參加,有力地促進了產業扶貧的推進。
——加強產業扶貧的金融服務。通過扶貧公眾號、滾動電子屏、懸掛條幅、大喇叭、電話、微信等方式宣傳扶貧小額信貸相關政策、產品和服務。為切實滿足貧困群眾春季復耕和生產資金需求,市扶貧辦統計2020年新增貸款397筆,貸款金額810.7萬元。人民銀行共發放「極速貸」18筆,金額194.2萬元,E捷貸24筆,金額640.2萬元。市農發行累計投放產業扶貧貸款7.30億元,支持各類經濟主體與貧困戶籤訂《幫扶協議》45份、《勞務合同》1份、提供幫扶資金14.23萬元,促進和帶動了207戶貧困人口增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扶貧產業項目、扶貧幫扶企業的信貸支持,多部門聯合開展了「融資對接主題服務日」活動,共收集扶貧產業項目15個,總投資15.27億元,融資需求3.22億元。扶貧幫扶企業8家,融資需求3.11億元。
——加強產業扶貧的保障和支撐。一是充分發揮水利在脫貧攻堅中的基礎性、先導性、保障性作用,積極爭取資金,水利投資向貧困村傾斜,推進梨樹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建設,改善水田灌溉面積,實現節水增效。市水利局計劃在貧困村福寧社區投資100萬元,開展渠系工程建設,改善農業灌溉供水條件;二是加快解決農業農村突出環境問題,打好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攻堅戰,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市生態環境局2020年度預計完成65個建制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其中涵蓋了貧困村15個,目前21個建制村基本完成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三是全力保障貧困地區產業項目用地需求。對產業扶貧項目留足用地規劃空間,佔補平衡和用地指標預留5%,為脫貧攻堅項目提供用地保障,對脫貧攻堅項目優先辦理,納入用地審批「綠色通道」。四是指導貧困地區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在縣域層面開展村莊布局工作,對有條件、有需求的村莊開展村莊規劃編制工作,保證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等村莊建設用地並確保永久基本農田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五是在編制下達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時,合理安排貧困地區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並予以傾斜支持,保障脫貧攻堅用地需求。六是爭取專項扶貧資金。市財政局實際到位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330.61萬元,用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產業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