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七情六慾,哪一個情緒主導著你

2020-12-27 百家號

人是萬物的靈長,有他固有的自然屬性,更有他高階的社會屬性,兩種屬性都會滋生出人的需求欲望,自然屬性生出生理欲望,社會屬性生出精神欲望,這是大自然或者說是「造物主」的安排,並且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這些欲望也會跟著發生改變。而社會的發展也正是由人的欲望需求而產生,如我們想要交通方便,就發明了汽車飛機,我們想要民主自由就發生了改革革命。欲望作用於客觀世界,客觀世界又反過來影響人的欲望,相輔相成。

再來說情緒,情緒也是與生俱來,喜怒哀樂貫穿著人生,生活也總是被情緒包圍著,它是自然的,給我們的人生增添了色彩,豐富了我們對人對事的表達,影響著我們的心靜,進而也作用於我們的行動舉止。

我們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我們能夠控制和調整自己的七情六慾,良性的合理的情緒和欲望對自身對他人乃至對社會都是有益的,而不良的情緒和欲望則是有害的。所以不斷改善自己的這兩個方面,也即我們通常所說的「修心」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相關焦點

  • 常說人有七情六慾,可你知道是哪「七情」哪「六欲」嗎
    常說人有七情六慾,可你知道是哪「七情」哪「六欲」嗎?七情六慾的說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你我皆凡人,七情六慾決定了我們的一言一行,甚至決定了我們的一生。可雖然七情六慾如此至關重要,又有幾個人了解它的具體含義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挖一挖,究竟是哪七情,哪六欲主導了我們的身軀。
  • 解讀什麼為七情六慾
    可凡人存活於世間的的意義少不了七情六慾,可我們常說的「七情六慾」是哪七情、哪六欲?有情有欲是每一個人都有的心理和生理反應,但為什麼是七情六慾?先看看什麼是七情?「七情」最早見於《禮記·禮運》中,原文記載為:「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在《三字經》中也有記載:「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俱。」
  • 做好情緒管理的加減法,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是由什麼樣情緒來主導
    有一次,由於一場意外,樂樂和憂憂被彈射到了長期記憶區,剩下的怒怒、厭厭和怕怕手忙腳亂地操作起大腦主控臺,艾莉變成了一個暴躁、煩悶的孩子,甚至離家出走。樂樂和憂憂在經歷了種種困難之後,最終又重新回到控制室,在這個過程中,五個情緒小人都獲得了成長,尤其是樂樂認識到其它情緒小人存在的必要性,明白主控臺不可能始終由自己一個人來掌控,也要適時地讓位其他情緒小人,艾莉需要面對更多事情,也要擁有更多種情緒。
  • 人到中年的七情六慾,你懂嗎?
    人有七情六慾,人到中年這七情六慾更是濃鬱,到底是哪七情哪六欲呢?一、人到中年的七情【1】愛情——中年人的愛情世界豐富而充溢著不確定性,有越軌時的高興,更後高興之後的痛苦。【4】好色——中年人色起來,神都擋不住,況且你一墨客乎?【5】濫情——中年人的濫情裡邊帶著才智的壞,又帶著疾世憤俗的恨,讓人摸不透,看不清,還想不明白,有時候放著好好日子不過,就是為了那一點點的工作哦。
  • 什麼是「七情六慾」?
    人都有七情六慾,估計會說話的人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說過這句話,那麼,通常我們說的七情六慾是指哪七情和哪六欲呢?七情一般泛指感情表現和心理活動,而六欲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所謂七情,就是指人的七種感情。有儒家和醫家兩種說法。儒家的說法是:喜、怒、哀、懼、愛、惡、欲;醫家的七情是:喜、怒、憂、思、悲、恐、驚,顯然儒家的七情是看人品性的,而醫家的七情是用來看病理的。那麼,六欲又是指什麼?《呂氏春秋》中說:「所謂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意思就是「全生」的人,「六欲」都是得到了適當的滿足的。
  • 七情六慾是哪「七情」、哪「六欲」?
    跟數字有關成語見過太多了,可你知道這些數字都有什麼含義嗎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比喻佩服到了極點。五體:「四體」加上頭。形容人高大粗壯,身材魁梧;有時也用來諷刺有勇無謀的一類人。五大:雙手大、雙腳大、頭大。三粗:腿粗、腰粗、脖子粗。指違法亂紀,各種壞事都做;也指樣樣嗜好都有,或什麼都會,樣樣精通。
  • 人有七情六慾 七情過度傷健康
    中醫有七情六慾的說法,那麼七情都指什麼呢?七情簡單而言就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種情緒。想要身體健康,我們就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如果七情過度,那麼就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哦。世界上任何食事物都是相互轉化的,「喜極生悲」、「否極泰來」。情緒也是同一個道理,不管什麼情緒,過度都不好。
  • 都說人有「七情六慾」,那麼什麼是「七情」什麼是「六欲」呢?
    人類是一種有感情的高級生物,感情不僅豐富且多採。擁有各種感情的同時,人類還擁有了各種欲。當你看到別人擁有一個,你曾經一直想擁有的東西的時候,你的心裡活動,太概是這樣的,「我一直都想擁有這個東西,如果我也能擁有這個東西該有多好」。這個時候,你的思想讓你產生了欲望。
  • 人有七情六慾,以後不要為難自己了
    人的一生不過幾十年,不要為難自己,只有你知道你是否快樂,所以當你感到不開心時,你可以離開,當你累了的時候放下心來。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慾,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而沮喪:例如,如果你摔倒了,你會抱怨並毀掉一整天的好心情;如果你的手機只有10%的電池電量,而且你沒有充電器,你會怪自己太健忘;如果你的老闆偶爾對你嚴格要求,你會覺得自己很有針對性並且充滿了戾氣你發現人們很容易滿足和快樂嗎。
  • 馬伊琍談過往感受:人有七情六慾都會犯錯,過去20年是最好的安排
    馬伊琍談最近談了過往的一些感受:人有七情六慾都會犯錯。如果分手和離婚是必須要面對的事情,那麼體面是最好的結局。當馬伊琍和文章一起在微博上宣布離婚的消息後,很多網友都表示很突然,但是馬伊琍和文章都表現的很平和,並沒有透露住很多情緒。馬伊琍很快就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開始了自己新的人生。
  • 告訴你一個秘密:嘴唇厚薄看七情六慾
    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是人有七情六慾,不同的學術、門派、宗教對七情六慾的定義稍有不同。但是所有的說法都承認七情六慾是不可避免的。
  • 不要被情緒主導行為!7招教你如何保持心境平靜
    很多人說,每一個都市人不多不少也是有病的,畢竟生活節奏快、壓力大,每日仿如生活在戰場之中,想喘一口氣也很難,所以不知不覺間便被情緒主導。如果你開始覺得每日也很累、提不起勁,或者經常發脾氣,可能已代表你的壓力爆煲。
  • 人都有七情六慾,這是最像人的一個悟空,也是最沒有西遊味的西遊
    如果說,要讓我投票選出最爛的炒冷飯作品,那麼,我一定會把票撕成兩半,一半給《越光寶盒》一半給《大話西遊3》,老實說,這兩部作品都有劉偉強參與製作,但是,作品所呈現出來的感覺就像是幾齣鬧劇一樣,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請這麼多演員來,到底是拿來拍cosplay真人秀的還是拿來圈錢的。
  • 「七情六慾」和「痛」有什麼關係?
    紅網時刻10月21日訊(通訊員 姜旭彬)常聽到人們口中說著「喜怒哀樂」,那「七情六慾」呢?七情六慾其實就是人與生俱來的心理反應。《禮記》中關於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感情的表現或心理活動;《呂氏春秋》首先提出六欲: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需求和欲望。
  • 「七情六慾」是指哪「七情」和哪六欲呢?
    中國有一句俗語:人皆有七情六慾。何為七情?什麼是六欲?七情六慾是指人們與生俱來的一些心理反應。所謂七情,就是指人的七種感情。最初,古人只說人有四種感情,就是在《中庸》裡出現過的「喜、怒、哀、樂」。後人解釋說,人遇到所喜好的就會「喜」,遇到所厭惡的就「怒」,得到所愛的就「樂」,失去所愛的就「哀」。《禮記·禮運》說:「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可見,情是喜怒哀樂的情感表現或心理活動,而欲是七情之一。因此一般地說,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懼、愛、惡、欲。
  • 何為七情六慾?何為紅塵?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人們常說一句話,叫「人有七情六慾」。七情六慾,生來就有,只要人活著就會有,除非人的肉體死了!康德對此的理解是:人之所以不得徹底自由,就在於人的肉體與靈魂之矛盾。純粹的靈魂掌握者,估計只有神學家或靈修者那裡能得到。
  • 有七情六慾,就會有缺點,沒有缺點的人,未必是完人
    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有陰暗的一面,用普通道德行為標準去衡量偉人,誰也不會完美無缺。他們有些人冷酷無情,有些人風流成性,有些人虛偽狡詐,有些人殘忍暴虐,還有很多人同時具備所有這些缺點。沒有誰是無可挑剔的。所謂的出類拔萃,並不是說這個人摒棄了人類所有的缺點,而是說他在某方面具有過人的品行和迷人的魅力。我相信林肯也有缺陷,我也相信你在寫作時能保持公正客觀。放開手去調查,不用有任何顧忌。你要記住,人無完人。林肯不完美,華盛頓也一樣。你要揪出林肯內心的魔鬼,告訴讀者是什麼造成了他的悲劇,是什麼困擾了他一生。
  • 黑白無常——黃泉路上的可怕引路人,有沒有七情六慾
    黑白無常——黃泉路上的可怕引路人,有沒有七情六慾人死燈滅。在民間傳說中,人死後靈魂會到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或是九霄雲天,或是陰曹地府。人在將死之前,也會遇到「無常勾魂,厲鬼索命。」(一)將死之人,在去的陰森森黃泉的路上,會被兩個長相嚇人、手執腳鐐手銬的勾命「捕快」押送著。這兩個地府的鬼差「捕快」,就是民間傳說的——黑白無常。黑無常,全身著黑,一臉嚴肅,頭戴一頂長帽,上寫著四個大字:正在捉你;白無常,一身為白,笑顏常開,手執一牌,上面也寫著四個大字:你也來了。
  • 讀懂多巴胺,讀懂你的情緒,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比如你開車,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去哪,你不知道人生的目的地在哪,那麼過程不管你怎麼折騰,你永遠到達不了目的地,你可能還會因此耗費大量的人生與精力在半途中不斷的換方向,這就是小務虛20年人生的寫照。高明的旁觀者而要搞明白情緒,其中一個有效的法則就是訓練自己隨時隨地能從局中人切換到旁觀者的能力,這是搞明白人生一切情緒的關鍵能力。
  • 憑的就是人之「七情六慾」
    究其根本,《陳情令》能夠打動數億觀眾,正是源於它對人之「七情六慾」的詮釋:貪嗔痴愛憎欲。如此高冷的藍忘機也變了痴人,成了凡夫俗子,有了凡世的憂愁,這無疑切中了觀眾的嗨點。在魏無羨和藍忘機身上,觀眾會感受到最美好的情感元素:信任,等待,守護,執著,願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