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萬物的靈長,有他固有的自然屬性,更有他高階的社會屬性,兩種屬性都會滋生出人的需求欲望,自然屬性生出生理欲望,社會屬性生出精神欲望,這是大自然或者說是「造物主」的安排,並且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這些欲望也會跟著發生改變。而社會的發展也正是由人的欲望需求而產生,如我們想要交通方便,就發明了汽車飛機,我們想要民主自由就發生了改革革命。欲望作用於客觀世界,客觀世界又反過來影響人的欲望,相輔相成。
再來說情緒,情緒也是與生俱來,喜怒哀樂貫穿著人生,生活也總是被情緒包圍著,它是自然的,給我們的人生增添了色彩,豐富了我們對人對事的表達,影響著我們的心靜,進而也作用於我們的行動舉止。
我們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我們能夠控制和調整自己的七情六慾,良性的合理的情緒和欲望對自身對他人乃至對社會都是有益的,而不良的情緒和欲望則是有害的。所以不斷改善自己的這兩個方面,也即我們通常所說的「修心」就顯得極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