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延文:「羊羔體」是魯迅文學獎的死亡證書

2020-12-20 騰訊網

閻延文 北京作家

2010年10月19日晚,備受關注的第五屆魯迅文學獎評獎結果出爐,武漢市委常委、紀委書記車延高因詩集《嚮往溫暖》獲獎。這位湖北官員詩人一夜爆紅,兩首舊作《徐帆》和《劉亦菲》被網友命名為「羊羔體」。大部分網友認為這首詩代表「回車鍵裡出官詩」的時代終於來臨,更有網友模仿其寫作風格,寫出了一首以《車延高》為題目的詩。

有媒體報導:「中國作協喜歡在夜間公布各類文學獎獲獎名單,第五屆魯迅文學獎就是在前晚9點多在其官網上公布的。」(《東方早報》2010年10月21日)我實在想不明白:魯迅文學獎既不是突發事件,也不是重大國際新聞,有什麼必要非在夜晚9點多鐘公布呢?更耐人尋味的是,這一天是魯迅先生的祭日。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與世長辭。選擇魯迅祭日公布魯迅文學獎,似乎具有某種象徵意味———魯迅已死,「魯迅獎跟魯迅狗屁關係沒有」(趙麗華語);而「羊羔體」的獲獎爆紅,更證明魯迅文學獎已瀕臨死亡。

為什麼紀委書記車延高的「口水詩」引起如此強烈的質疑呢?據媒體報導,官員詩人車延高的詩齡其實很短,「2005年2月開始業餘詩歌創作」,但進展十分神速,短短5年間,已在《詩刊》、《人民文學》等各類中國作協下屬報刊雜誌發表詩歌200多首,並曾於2009年4月獲年度「中國十佳詩人」稱號。短短五年的業餘創作,就獲得了號稱「中國最高榮譽大獎」的魯迅文學獎,其成名之神話速度,可比擬的只有原山東省齊河縣縣委書記李鳳臣。這位同樣在2005年才開始詩歌創作的「史上最牛貪官詩人」,曾一年出版7本詩集,戴著中國作協會員和國家一級作家的桂冠,被捧為「詩壇神話」。人們不禁要問:如果李鳳臣不落馬,魯迅文學獎榜單上,會不會再多一位官員詩人呢?問題在於,扎堆作協的貪官作家太多了。僅2009年一年,中國作協就開除了6位獲刑貪官會員。加上今年落馬的河南省安監局黨組書記李永新,中國作協的貪官作家已達7人。官員詩人的頻繁獲獎和貪腐曝光,已經觸碰了公眾的容忍底線。因此,公眾質疑官員身份獲獎,不僅不是調侃炒作,而是人民監督權的基本實現。

更何況,中國作協是享受國家財政撥款的正部級單位,據國家審計署2010年6月公布的報告指出:不包括地方作協,僅中國作協的2009年度財政撥款就高達1.5億元,這還不包括魯迅文學獎等專項撥款。既然魯獎花的是國家投資,是納稅人的錢,納稅人當然有權監督評獎的公正性。有人竟把公眾對魯獎的監督、對羊羔體的評價,說成是「官民對立」,只表達出對正常輿論監督的迴避,對公眾文化權力的蔑視。

關鍵在於:「羊羔體」並不是唯一。近年來,幾乎每屆魯迅文學獎公布後,都會爆出負面新聞,引起廣泛質疑。2007年的第四屆魯迅文學獎,最令輿論質疑的是「評委獲獎」。據媒體報導,擔任第四屆魯迅文學獎評委的雷達、李敬澤、何建明和洪治綱等人,同時成為該屆魯迅文學獎的獲獎者。有評論文章指出:「最聳人聽聞的是,多達四個終審評委同時也是獲獎者。」這在世界各國的文學評獎中,絕無僅有。輿論界常說,作協和足協是中國負面新聞最多的兩個機構,但無論落馬貪官謝亞龍、南勇,還是已坐上被告席的黑哨陸俊,都沒有突破自己的身份底線———足協官員沒有說自己是什麼國腳或給自己評個金球獎,南勇、謝亞龍本人也從未入選國家隊。在這一點上,作協似乎比足協更猛。魯迅文學獎爆出的評委獲獎,相當於足球裁判員一邊吹著哨子,一邊自己上場踢球,最後還給自己頒發了金球獎。這不能不使人啞然失笑。

面對質疑,中國作協也和掃黑前的中國足協一樣,缺少反思。中國作協發言人陳崎嶸表示:「如果事情真如以上所述,那麼請拿出證據公之於眾,看看究竟哪些作品是花錢買的,哪些是跑來的,買獎花了多少錢,都是哪些人送的,哪些人收的。如果連這都說不出來或不敢說,不免要懷疑其動機。對於那些惡意誹謗魯獎和評委的言論,作協不排除追究其法律責任。」(《京華時報》2010年10月21日)

試想,這種潛規則的權錢交易,能讓普通百姓目擊嗎?當然不能。公眾和媒體也就當然拿不出「買獎花了多少錢,什麼人送的,什麼人收的」之類具體的證據。更何況,在官僚化協會的權力覆蓋下,圈內人有誰敢挺身作證?李鳳臣等貪官作家的榮譽頭銜,其幕後交易是否也要期待司法機關來揭開呢?

其實,如果說車延高的官員身份被強調,始作俑者恰好是魯迅文學獎的評委們。據《華商報》報導,此次魯獎評委會給予車延高的獲獎評語是:「難得一個堅硬的市紀委書記有如此柔軟的詩心——— 」

在這段不足百字的獲獎評語中,評委會首先聚焦的是「紀委書記」,而且還是「堅硬的」,念念不忘的是他的官員頭銜。在評委會眼中,堅硬的是他頭上的官員帽子,而柔軟的則是詩歌的美學標準和獲獎底線。這讓我聯想起一位中國作協所屬詩歌刊物副主編給李鳳臣寫的序言,曾連用了9個「書記」。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當代文學走向世界頻頻受阻,被顧彬等漢學家稱為垃圾,就絕不僅僅是「文化差異」或「他者化」能搪塞過去的,更非翻譯水平問題。而本屆魯迅文學獎翻譯獎空缺,似乎也表達了作協官員們對文學翻譯的某種不滿。但是,把「羊羔體」這類口水詩,甚至包含色情暴力成分的三俗文學,通過翻譯包裝成鮮花更是一廂情願的夢想。誠如網友所言:狗屎就是狗屎,永遠不是鮮花。把狗屎精美包裝走向世界,只能讓中國文學蒙羞,損毀中國的國家形象。

因此,「羊羔體」獲魯迅文學獎很正常,只是再次暴露出作協的體制弊端和文壇的風氣墮落,無須大驚小怪。奇怪的倒是:這樣一個每每爆出醜聞的文學評獎,為何屢叫不停?更值得質疑的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各行各業都經歷了深刻變革,為什麼計劃經濟下的官僚化作協體制,卻遲遲得不到改革?究竟誰在給文化體制改革設置路障?誰是阻攔作協體制改革的最牛「釘子戶」?

相關焦點

  • 魯迅文學獎遇尷尬:官員詩人走紅 翻譯少關注
    中新網10月22日電 第五屆魯迅文學獎評獎(魯獎)結果日前出爐。官員身份的車延高詩歌獲獎,成為網民和媒體最為關注的焦點。其以女星徐帆、劉亦菲為主題創作的口語化詩歌更是為網民津津樂道,被稱作「羊羔體」。與車延高詩歌受矚目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本屆評選的其他獲獎者「乏人問津」,空缺的「文學翻譯」獎項也沒有獲得多少關注。
  • 他曾獲魯迅文學獎,給女明星寫一首仰慕詩,毫無顧忌,卻爆紅網絡
    他曾獲魯迅文學獎,給女明星寫了一首口水詩,卻遭到全網口誅筆伐見證過唐詩宋詞的輝煌,難免會對新詩心生鄙夷,中國當代詩壇為人詬病處頗多,令人興奮的萬馬齊喑最終也淪落得究可哀,甚至有人說,現代詩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垃圾。
  • 魯迅文學獎引爭議 詩歌《徐帆》被批低級庸俗
    車延高  魯迅文學獎剛剛頒布,就在網絡引發頗多爭議,昨日,武漢市紀委書記車延高因為獲得魯迅文學獎詩歌獎而被推上風口浪尖。  車延高新詩被批「口水」  車延高現任武漢市委常委、武漢市紀委書記、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憑藉詩歌《嚮往溫暖》獲得魯迅文學獎詩歌獎。  魯獎評委會的評語是:難得一個堅硬的市紀委書記有如此柔軟的詩心,樸素的詩歌韻腳裡,沾滿了泥土、民風和民情。豐沛的意象所蓄積的,的確是對溫暖的美好嚮往。
  • 作家方方爆料魯迅文學獎參評詩作有「貓膩」
    新京報訊 (記者蕭輝 實習生曾慶雪)5月15日,湖北省作協主席、作家方方通過微博爆料稱,湖北省作協向中國作協推薦的魯迅文學獎某個參評作品存在問題,該詩人「詩寫得很差」,推薦前就到處活動,但他卻把所有評委搞定,以全票通過,獲得湖北省作協的推薦入圍魯迅文學獎詩歌類參評目錄。
  • 閻延文:作協養的究竟是作家還是官員?
    ……近日,中國作協會員、《臺灣三部曲》作者閻延文發表博文「炮轟」中國作協,對中國作協體制提出質疑。昨日,閻延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作協體制已經成為改革死角之一,不改革,類似張揚「暴力反腐」之類的事情還會發生。中國作協只有回歸文聯,甚至成為作家工會,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 魯迅文學獎給中國翻譯界以警示
    「第五屆魯迅文學獎已經揭曉,文學翻譯獎空缺。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但是,對於中國翻譯界來說,是重要而有益的警示。」知名翻譯家、本屆魯迅文學獎文學翻譯獎終評委員會主任藍仁哲23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電話採訪時這樣表示。
  • 第12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在滬啟動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倪珺報導 12月5日,第12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在上海啟動。與往年全過程線下比賽形式相比,今年世界各地的華語參賽者都可以通過魯迅青少年文學獎官方網站報名參賽。據悉,魯迅青少年文學獎由魯迅之子周海嬰先生倡議發起,其宗旨為「尊重母語,學習語文,獨立思考,培養韌性」。
  • 賣書的給寫書的頒獎,百萬元「京東文學獎」的含金量怎麼樣?
    儘管近年來大大小小的民間文學獎層出不窮,企業出資也並非沒有,但多是扭扭捏捏地躲在文化名人的名字後頭,生怕損折了獎項的公信力。然而,也許需要事先承認的一個事實是,國內文學獎獎項雖多,但普遍缺乏公信度。即使是如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這般頂著文豪名頭的文學獎,很多人也不以為然,因為評選背後確實出現了做手腳、拉關係這種現象。
  • 第12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徵文評選在浦東啟動
    涉及全球11個國家,超過1000萬青年學生參與,影響範圍覆蓋全球上億青少年華人群體……已經舉辦了11屆的魯迅青少年文學獎,迎來新的起點。12月5日,第12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在中國最高建築上海中心宣布啟動。
  •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揭曉,阿來、李娟等名家作品獲獎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各評獎委員會對經過公示的提名作品進行了認真評審,於2018年8月11日分別投票表決,產生了七個獎項的獲獎作品。第七屆魯迅文學獎評獎辦公室2018年8月11日第七屆(2014—2017)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名單(以發表或出版時間先後為序)
  • 魯迅與泰戈爾,有緣諾貝爾文學獎的兩位作家,誰才是名副其實的?
    魯迅與泰戈爾,有緣諾貝爾文學獎的兩位作家,誰才是名副其實的?泰戈爾提起魯迅和泰戈爾,即便是對文學毫無常識的人,也不會對這兩個名字感到陌生,除去他們彼此在文學歷史上的地位,僅僅諾貝爾文學獎這一項殊榮,就足以流芳千古,泰戈爾作為整個亞洲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 魯迅真的拒絕過角逐諾貝爾文學獎?這個奇怪的瑞典人說出了真相!
    中國是文化之邦,魯迅又是民國以來最大咖的作家,讓諾貝爾文學獎與魯迅掛鈎,扯上點關係,也就成了一件讓大家津津樂道的公案。魯迅是否很拽比地拒絕過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無形中也就化而為一樁絕好談資。魯迅對於花裡花哨的東西向來深惡痛絕,腦子也理智,既然如此態度,此事就此告吹。從現有資料看,魯迅拒絕諾貝爾文學獎提名這件事,不是子虛烏有的流言,而是真事。甚至可以說,這是中國作家首次有可能入圍問鼎諾貝爾獎的記錄。
  • 重慶大學一教授獲得魯迅文學獎
    在著名詩人傅天琳、李元勝之後,魯迅文學獎的獲獎者名單中又多了一個重慶人的名字——昨天中午,第七屆魯迅文學獎評獎辦公室通過中國作家協會官方網站中國作家網公布了本屆魯迅文學獎的獲獎名單,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重慶翻譯學會副會長李永毅的作品《賀拉斯詩全集》斬獲「文學翻譯獎」。李永毅也由此成為了重慶第三位魯迅文學獎得主。「當然是非常激動!」
  • 陳丹青:魯迅與死亡
    我想來想去,在中國,沒有人像他那樣公布內心的黑暗,而且最擅於書寫一團漆黑的死亡。所以下面說出的意思假如不得體,還請大家尤其請海嬰先生父子,多多包涵。 我常想,周家父子真是做人難、難做人:除了血緣,魯迅幾乎不是你們的家人。他的聲譽,還有一代一代像我這樣的外人,永遠拿「魯迅」這個名字打攪你們全家。
  • 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胡學文做客河北文學館讀書薈
    河北新聞網1月19日訊(記者肖煜)今天,知名作家、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胡學文做客河北文學館讀書薈,為文學愛好者帶來一場主題為「作家的精神原產地」的精彩講座。圖為作家胡學文做客河北文學館讀書薈,為文學愛好者解讀「作家的精神原產地」。
  • 魯迅文學獎作家陷抄襲風波:作品中「引用」23萬字
    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然而此時,網上的一則微博打破了他日常的平靜——《收穫》雜誌執行總編程永新在微博上稱,《文學報》爆料譚旭東獲得魯迅文學獎文學理論評論獎的《童年再現與兒童文學重構》涉嫌抄襲。採寫/新京報記者朱桂英涉嫌抄襲者是誰?譚旭東:生於湖南省郴州市安仁縣。
  • 作家出版社推出陸穎墨短篇小說集《小島》,曾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
    近日,作家出版社推出了陸穎墨短篇小說集《小島》,該小說集曾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小說集中的二十幾篇短篇小說代表陸穎墨文學創作的最高水平。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為《小島》的頒獎評語稱:一面「鏡子」、一條狗、一扇艙門、一艘老舊的軍艦,連接成一條記憶的河流,蒼涼而不失壯美,深沉中閃射著理想的光芒。海軍往事照耀著波濤洶湧的海面,深情地注視著我們今天的遠航。
  • 金炳華任魯迅青少年文學獎總顧問,顧明遠白庚勝黃亞洲等任顧問
    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金炳華先生,日前應魯迅長孫周令飛先生邀請,欣然出任魯迅青少年文學獎總顧問。金炳華先生在當代中國文化界具有較大影響力,長期孜孜於扶掖後輩、提攜文化新人,此次出任總顧問,將提高魯迅青少年文學獎的水平和影響力。
  • 魯迅文學獎得主廖東明被查 莫言曾為其小說寫序
    原標題:魯迅文學獎得主廖東明被查 莫言曾為其小說寫序   中央紀委網站昨天發布消息稱,佛山市政協副主席廖東明因涉嫌嚴重違紀問題,正在接受組織調查。這位前資深檢察官酷愛文學創作,其長篇小說曾榮獲魯迅文學獎,並且是莫言寫的序言。
  • 魯迅的友人曾被60多家出版社拒絕,瘋狂堅持最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世界上有許多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他們幾乎都不很順利,不是熬到暮年,就是正當壯年便被繁雜的書寫工作給壓倒。最終雖然獲得諾獎,但都是些具有超級稟賦並瘋狂堅持的作家們,他們不僅感動了世人,還為民族進步付出了不可磨滅的力量。其中就有魯迅的這位友人,一個來自愛爾蘭都柏林的文學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