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涯:為什麼中國人那麼關心股市?

2020-12-27 澎湃新聞

唐涯:為什麼中國人那麼關心股市?

唐涯/唐涯/北京大學金融學系副教授

2017-03-20 10:16 來源:澎湃新聞

【編者按】

為什麼中國儲蓄率高居不下,為何中國老百姓對股市超乎尋常的熱情?北京大學金融學系副教授唐涯在新書《金錢永不眠:資本世界的暗流湧動和金融邏輯》中的解讀是:中國的老百姓窮怕了,對於一個常常懷著「匱乏」、「短缺」、和「貧窮」這些恐懼的人來說,最可靠的辦法是儲蓄。房子要買,車子要買,孩子要養,父母漸老……房價+教育+養老—— 這是每個「80後」和「90後」都正在面對的真實世界。每一項都是巨大壓力,不儲蓄不投資,除了啃啃老,恐怕就只有打光棍一條路了。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經授權摘錄全文如下:

A股市場的動向仍然是千萬投資者最關切的話題。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散戶市場 —— 在一個體量規模如此巨大的市場上,有如此眾多的個人投資者(持股比例大於60%,交易量大於80%),這大概也是全球罕見的。

大家一直納悶,為什麼中國普通老百姓會對股市有超乎尋常的熱情和敏感度?不少人從歷史文化背景分析,說」中國文化有賭徒心理」。我不是專家,當然不敢評判這種論斷的對錯。不過從我的角度看,可能有其他更簡單的邏輯。

最重要的原因是——老百姓真的窮怕了。「90後」可能對物質的匱乏沒有概念,但去問問「50後」,「60後」,或者稍微偏遠地方長大的「70後」,「80後」,大部分人是有「飢餓」和「貧窮」的記憶的。今天的我們如此自信,但是其實我們離開極度的貧困沒有那麼遙遠 – 就在1990年,中國城鎮居民的年平均可支配收入為1510元,而農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是685元!而最能代表「短缺經濟」時代的糧票是在1993年才退出歷史舞臺的 – 不要以為今天「減肥」成為了時尚,一切就被埋進塵埃。飢餓的歷史其實離我們只有一步之遙。

對於一個常常懷著「匱乏」、「短缺」、和「貧窮」這些恐懼的人來說,最可靠的辦法是什麼?肯定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而是儲蓄。中國老百姓的儲蓄率一直是高居全球前列。2013年,中國國民淨儲蓄是20萬億,人均國民淨儲蓄為14000元,是美國的兩倍,而同年我們的人均國民收入大約是美國的1/20。

在可見的未來,我也看不到儲蓄率大規模下降的可能性。有人說「『80後』是月光族,『90後』更超前消費」 。 我看這個論斷有點早,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生於80-90年之間的這一代的儲蓄率已經有大規模上升的跡象。無他,房子要買,車子要買,孩子要養,父母漸老……房價+教育+養老—— 這是每個『80後』和『90後』都正在面對的真實世界。每一項都是巨大壓力,不儲蓄不投資,除了啃啃老,恐怕就只有打光棍一條路了。

千金散去還復來,那是是成長的放肆,而長大了,生活艱辛,立馬明白要克制。

好了,儲蓄高,總得琢磨點財富增值的事情吧。放在銀行或者買國債?差不多3%的利率,扣掉通貨膨脹,大約就1點多的投資回報率。10年20年下來,存款(投資)估計購買力被物價秒成了渣。買房子?房價已經漲的讓人顫巍巍,過去十多年見大約漲了10-15倍左右,2000年左右開始投資房市的人大多實現了財務自由,但世易時移,不管是人口結構,還是經濟結構,中國都不再有支撐這麼驚人回報率房市的大環境了。

剩下了什麼?就是股票市場。從2003年開始,中國城鎮居民平均收入從9000元(9061)上漲到3萬元(29547)。手裡有點餘錢,必然提高儲蓄。這十年間平均通貨膨脹率為3%。低於3%的回報率就基本上是看著儲蓄縮水。 你說,老百姓不指著股市,又還能指著什麼?

這麼想下來,也難怪股市的起起落落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我們總是在討論要「教育投資者」,不要去「投機」,要回歸理性,要「價值投資」,可是,對於中國百姓來說,面前是令人難堪的人口結構(老齡化社會),丁吃卯糧的養老金體系,高企的房價、高昂生育成本和醫療費用,未來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高儲蓄幾乎是唯一選擇。而儲蓄的保值升值,毫無疑問會是心上最大的刺。

看起來,資管市場在未來進一步擴大仍然是極大概率事件,老百姓對股市和其他金融產品的著魔也只會更盛,不會衰退。

(本文選自唐涯的新書《金錢永不眠:資本世界的暗流湧動和金融邏輯》,2017年3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股市,儲蓄,投資

相關推薦

評論(15)

相關焦點

  • 三一重工:獨立董事候選人聲明(唐涯女士)
    三一重工:獨立董事候選人聲明(唐涯女士) 時間:2019年08月14日 21:51:29&nbsp中財網 原標題:三一重工:獨立董事候選人聲明(唐涯女士)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獨立董事候選人聲明 本人唐涯,已充分了解並同意由提名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提名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該公司」)
  • 李長聲:日本不值得中國人過分關心
    [摘要]中國人總是打敗日本,其實我們是勝利國,但現在我們心胸有點太狹窄了,沒有勝利國的氣派,老記著失敗的事幹嘛呀?【按】「過去有一句話說要關心國家大事,我們現在有點太關心日本了,日本不值得中國人那麼關心。
  • 唐涯:一個北大海歸六年的中產之路——夢想與焦慮
    唐涯為了給今天的論壇《中產崛起和中國未來》做一個題解,我查了很多資料,寫了很多關於中產階層和中國經濟增長的宏大命題。然而昨晚臨睡前,我在浴室鏡子前,看著自己疲憊又期待的臉,想著自己拼命奔跑又不斷困惑的生活,突然改變了主意,決定今天和大家講一個小故事。關於一個標準中產階層的夢想與焦慮。
  • 唐涯:毒丸計劃:如何抵禦門口的野蠻人
    孔雀翎——唐涯比如說新浪的王志東,上海家化的葛文耀,這些都是我們中國人很熟的企業家。當時都是因為和投資方的分歧,最終離開了自己一手養大的公司。所以,當收購方來的時候,如果一個目標企業不願意就範的話,它肯定就會奮起反抗,所以它就會聯合自己的投資銀行設計種種的防禦策略,擊退收購者。     像你很熟悉的高盛,就是在七、八十年代,美國兼併收購的浪潮中,以策劃和支持反收購而著稱的。
  • 為什麼那麼多人虧損,卻仍不願離開股市?
    正如我們,現如今炒股已然成為相當大一部分投資者的理財選擇, 可進股市容易出股市難,雖說不少人在股市賺不到錢,反而接連虧損,可真正因此離開股市的人少之又少,這是為何?說句實在話,股市就像一塊磁鐵,對股民們有著異乎尋常的吸引力,以至於很多人將股市視作生命,那可真是「生命不息,炒股不止」。
  • 股市為什麼會有波動?股市波動理論
    股市為什麼會有波動?股市波動理論股票指教的收市價和波動悄況反映了一切市場行為。在股解市場.有些人可能覺得政治局勢往定.所以買股票。還有一部分人以為利率將會調低,股市波動值得在市場吸納股票。更有一些人有內幕消息.所以要儘早人貨.無論投資者抱有什麼樣的態度.市價上升就反映了情緒.即使是不同的觀點、角度。相反.當大家有不同恐懼因時.有人以為沽空會獲利.股市波動有人以為政局動蕩而恐慌,有人恐怕大蕭條來臨,有人聽到內幕消息說大股東要出貨套現,不論是什麼因求,股市之效的升跌變化都反映了大眾心態。
  • 股市暴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股市為什麼會暴跌?
    那麼股市一般是為什麼暴跌呢?跟著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想知道股票為什麼下跌,首先就看宏觀經濟層面對股價的影響。宏觀系統性層面的原因,主要有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等,還包括物價水平的高低、國外的政治、經濟、地緣安全形勢的變動。  二、影響股價漲跌的第二個因素是企業基本面的優劣。
  • 疫情當下,中國股市表現已經算是好的了,為什麼這麼說?
    疫情爆發下,中國股市表現已經算是好的了,為什麼這麼說呢?昨日,縮量又見縮量!重磅經濟工作會議之前,資金沒有欲望高舉高打,一路在忙著調倉,一路又在忙著抄底,指數也反覆糾結震蕩。而且退市新規之下,小盤績差股會越來越邊緣化和批量退出歷史舞臺,那麼跟隨主力動向和通過有效的交易方法優選個股以及優選行業就格外重要。
  • 中國人為什麼沒有信仰,還能那麼團結?
    可是,中國並沒有這樣的唯一至高無上者,中國人也從來不盲目受任何一位神明的奴役。 比如在今年危機面前,中國人的表現就足以讓全世界人民震驚。而面對同樣危機的印度,面對同樣的"考題"卻交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 印度專家知道中國在短短幾月之內迅速控制住疫情,並實現了經濟恢復和增長後都很不解:看不懂中國人,明明什麼都不信卻還能那麼團結?
  • 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李強:股市問題是民生問題
    他表示,社會學最近的分層調查現實,中國最近30多年最大的進步是市場進步,市場進步很重要進步就是普通中國人通過市場、包括股市所或獲得的財產性進步。所謂經營、銷售、營銷這就是普通農民他們的期望,我認為股市市場可能是使得最普通的一個中國人實現地位上升的最重要途徑。   李稻葵:說得很好,既然股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全體人民,能不能說股市就是民生問題呢?   李強:我覺得可以說股市是民生。
  • 2021年股市放假安排時間 2021股市休市時間
    對於投資者而言,進入新的一年最關心的無非是股市的節假日時間安排,了解這些具體的時間安排,也方便投資者們對自己的投資作出一個時間規劃。近日,經過國務院的批准,2021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的放假通知安排已經出來了,我國股市節假日向來是和法定節假日安排是一致的,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2021股市放假安排時間。
  • 細思極恐,中國人為什麼都喜歡過洋節
    有一件事情非常奇怪,每年到了耶穌的誕辰,中國人比信仰基督教的外國人還激動還興奮。並且把耶穌的誕辰,稱之為「聖誕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聖誕」,聖人誕生。中國人大肆宣揚一個跟中國人八竿子打不著的人,這種夾雜著消費主義有什麼意義嗎?我們給猶太人過節,猶太人給中國的聖人過生日嗎?會稱孔子的誕辰是「聖誕節」嗎?這背後的一切,都是一種文化侵略。攻陷中國人的精神,再攻陷中國人的文化,那麼,中國人就徹底的失去這個民族的歷史,文化。接下來,就會在其他的文化中生根。
  • 紐約股市幾點開盤?美國股市幾點開盤
    紐約證券交易所是全球金融界人士最關心的地方,但是普通外國投資者可能不是很了解紐約股市幾點開盤。那麼美國股市幾點開盤收盤?我國境內炒美股的朋友想了解下美國股市開盤時間是幾點?紐約股市幾點開盤紐約股市幾點開盤?
  • 【2018「重要的一課」】唐涯:「全金融時代」,如何實現個人財富...
    你好,我是唐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的博士生導師,也是「得到」App專欄《香帥的北大金融學課》的主理人。
  • 股市3000點意味著什麼意思?股市3000點算高嗎
    那麼作為股民的你,了解股市3000點意味著什麼嗎?要是股市出現這樣的情況,難道這是牛市的起點嗎?  據了解,中國股市有一個意義非同尋常的點位,過去十年A股絕大多數時候都在這個點位上下進行波動  然而,如果出現股市3000點的情況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中國人對整數關口的看重,在過去股市歷史上,絕大部分時間僅A股都是在2000-4000點之間波動,如果這是BOLL指標,那麼股票3000點就是一個典型的中軌。
  • 為什麼我們多數中國人就算耗上十年寶貴時間學英語也學不會呢?
    為什麼我們多數中國人就算耗上十年寶貴時間學英語也學不會呢?從「蜜桃臀用英語怎麼說」說起為什麼我們多數中國人就算在英語學習上耗盡了十年寶貴時間卻學不會呢?就因為沒有「過程」,只有「結果」的英語學習永遠不會掌握英語,就因為這十年光陰裡我們就只做一件事情:我們是一個只在乎「結果」,卻從不有耐心去關心達成這個結果的「過程」的英語學習群體!一個只關心「結果」,不關心「過程」的群體,這就是我們英語不論學多少年卻總也學不會的根本原因。我給大家舉一些例子,以讓大家「心服口服」,也給大家「剝畫皮」。
  • 烘乾機那麼好用,為什麼中國人很少用?
    不僅僅是留學生,其實我們在很多美劇裡也能看到,Sheldon在洗衣房摺疊衣服,老友記裡那麼多人,也沒見過他們曬衣服。其實,在很多國家,烘乾機已經成為了一種居家生活的標配,成了一種習慣。現在市場上也有很多烘乾機在賣,也出了各種各樣新的功能,洗烘一體,99.9%除菌,低溫烘乾,至柔呵護,wifi智控等等。
  • 筷子那麼難學,為什麼每個中國人都要會呢?
    筷子那麼難學,為什麼每個中國人都要會呢?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老祖宗傳下來很多技能,一直存在我們的生活中,直到現在都沒有忘記。筷子是一個非常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中國人都會使用筷子,我們吃飯的時候,也都是用筷子吃飯,但是學習使用筷子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小的時候,長輩就會教我們使用筷子。可能在外國人的眼中,筷子使用過程非常麻煩,他們不想要學習筷子的使用方法。但是在中國人的眼中,總有一天,我們自然而然就會學會使用筷子,並且這一生都忘不了這一個技能。
  • 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家」為什麼那麼重要?
    「家和萬事興」是中國人常常掛在嘴邊的祝福語,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說只要一個人的家庭和和睦睦,那麼其他所有的事情都能夠順利興旺。看來,「家」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既然絕大多數人的「家」都是平凡而普通的,那為什麼還會如此令人嚮往,為什麼只要「家和」了萬事就能興旺了呢?中國的社會是以家族為基本單位的,中國社會是以倫理為本位的社會。
  • 中國人為什麼那麼在意說英語的口音?
    除了談論口音,基本上很少人會關心談話的內容、用詞邏輯等問題。口音一難聽,說得再好的英語也瞬間減分。 圖/《初戀這件小事》 為什麼我們對標準口音情有獨鍾 誰沒有崇拜過幾個不同的口音,從英國牛津音的優雅,到美國加州口音的陽光活潑。對這些口音的喜愛還不是來源於國內英語教育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