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前夕,大渡口區教委向全區25所學校下發了《關於在全區中小學繼續深入開展「綠色在校園·光碟行動」主題教育活動的通知》,向全區8萬餘名師生、家長發放《光碟行動 從我做起——致全區中小學師生、家長的一封信》。從開學第一天開始,大渡口區各中小學積極行動起來,共同遏制校園餐桌浪費現象。
今天,在開學典禮上、在課堂中、在午餐時,重慶95中、大渡口區實驗小學、大渡口區育才小學、茄子溪中學和大渡口區鋼花小學等學校紛紛「出招」,積極引導廣大師生節約糧食,踐行「光碟行動」。
重慶95中
早上7:50,重慶95中舉行了主題為「惟以勤儉臻善美 但憑熱愛赴山海」的開學典禮。在開學典禮上,學校發出了勤儉節約的倡議,希望孩子們不僅要自己做到勤儉節約,也要通過小手拉大手,督促身邊的每一個人都作為節儉的倡議者、踐行者、引領者。全校師生還在倡議承諾書上籤下承諾。
開學典禮也拉開了重慶95中勤儉節約「九個一」行動的帷幕。接下來,學校將圍繞「勤儉臻善美 九五正行動」主題,開展一次主題演講比賽、組織一次主題儀式教育、進行一次身邊節糧調查報告、繪製一張主題小報、製作/收集一個宣傳視頻、開展一次主題班會教育、收集一個節儉點子、書寫一份節儉承諾書、參觀一次學校食堂等九個活動。
學校希望孩子們通過這些活動,感悟糧食、食物的來之不易,體會勞動的艱辛,從而做到珍惜糧食,讓勤儉節約成為一種習慣、一種修養。
新學期第一餐,記者在重慶95中學校食堂看到,餐位、牆上「粒粒盤中餐 皆是辛苦換」「珍惜糧食 遠離浪費」等宣傳內容隨處可見,陪餐老師在不斷提醒學生,要按需取餐,不夠吃可以再次添加飯菜。學校食堂做菜時也會迎合學生的口味,每天公示菜譜,避免因為學生不喜歡而造成浪費。
大渡口區實驗小學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在大渡口區實驗小學二年級5班的課堂上,同學們齊聲朗讀古詩《憫農》。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邊讀邊體會詩中農民勞作之苦,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
在四年級1班,兩名學生走上講臺為同學們講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介紹糧食的由來,並結合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分享自己對「光碟行動」的看法,倡導大家珍惜糧食、減少浪費,從我做起。
記者在教室看到,每個班級都布置了有關「節約糧食」的黑板報,引導同學們以「光碟」為榮,讓同學們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12點20分,同學們迎來新學期第一餐,大家有序排隊,維護秩序的老師不斷提醒著同學們按需取餐,也有同學兩兩結對,說好彼此監督,絕不挑食。同時,學校也堅持讓菜品在合理搭配的情況下儘量符合學生口味,讓同學們喜歡吃,從而避免浪費。
大渡口區育才小學
青椒肉絲、麻婆豆腐、熗炒白菜......12點20分,在大渡口區育才小學,學生們正在教室排隊取餐。「今天的菜好香呀,老師,我要全部吃完!」小朋友們端著自己的碗大口地吃著午餐。
據大渡口區育才小學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培養學生養成節約習慣,學校實行營養配餐制,根據學生成長所需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邀請了專業的營養師對午餐食材的菜色葷素、營養配比進行設計,搭配出一份營養足量的平衡膳食。
同時,大渡口區育才小學還在前期開展調研,收集學生們想吃的菜和愛吃的菜,並聘請專業廚師對食堂師傅的烹飪技巧進行培訓,調整出學生喜愛、品種多樣的菜色,提高午餐的口感和質量,從源頭上制止餐飲浪費。
此外,學校還製作了節糧節水環保主題教育系列視頻,通過班會課進行學習,並攜手家庭教育,引導學生們主動養成節約好習慣。老師們也堅持「飯菜多少,光碟正好」的理念,每一次用餐都是一次「光碟行動」。接下來,大渡口區育才小學將陸續開展「認一認」「做一做」「種一種」等活動,讓學生們在柴米油鹽中體會到珍惜和節儉。
重慶市茄子溪中學
美術是茄子溪中學的教學特色,美術班的同學們結合自身生活經驗以及對糧食的了解進行了現場繪畫,在高一10班「節約糧食,從我做起」主題班會上,班主任首先向同學們介紹了糧食的由來,學生們則用一幅幅生動形象的作品,表達對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理解和思考。
隨後,同學們還輪番上臺,分享自己對節約糧食的看法和做法,傳遞「勤儉節約,愛惜糧食」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12點10分,只見同學們有序在教室門口拿著飯盒排隊打飯菜。在打飯的過程中,還不時聽到有同學說:「少盛一點,我吃不了這麼多。」老師則在一旁提醒打飯的同學吃多少取多少,吃完不夠再取。
用餐過程中,大家互相督促,把碗裡的飯菜都吃得十分乾淨,真正做到了「光碟」行動。用餐後,渣桶裡傾倒的也多是湯汁、骨頭之類的殘渣。同學們紛紛表示,從自己做起,讓節約糧食成為習慣。
大渡口區鋼花小學
鋼花小學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綠色在校園·光碟行動」主題教育,組織各班創作以「光碟行動」為主題的黑板報,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向學生傳遞節儉惜福、珍愛糧食的優良傳統。
學校在教學樓過道、食堂內張貼午餐浪費記錄表。每天午餐後,學校安排專人對各班剩菜剩飯進行稱重,並由學生代表在表上做好記錄,公示於牆上。
據了解,鋼花小學還開設了「開心農場」農耕課程,教育學生認識農作物,體會「一米一谷都是春夏秋冬汗水的收穫」,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大渡口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從區教委了解到,2017年開始,大渡口區教委就在全區中小學啟動「綠色在校園·光碟行動」主題教育活動。全區學校每年組織開展教育活動200餘次,4萬餘名中小學生參與活動,學生參與率100%。自活動開展以來,全區各校食堂平均每周節約糧食超過2噸。
接下來,大渡口區還將繼續深入推進「綠色在校園·光碟行動」主題教育活動,包括讓學校、教師、學生、家庭共同參與,由教師、家長帶頭示範,培養廣大師生形成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和價值觀等。
預告:2020年《開學第一課》將於9月1日央視綜合頻道晚8點正式播出。
今年《開學第一課》由中宣部、教育部、國家衛健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傳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節目將邀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以及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代表人物張文宏、吳尊友、毛青等,共同講述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弘揚抗疫精神。同時,北鬥三號導航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還將講述北鬥衛星在抗疫中的運用,展現科學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