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童話
「我願變成童話裡,你愛的那個天使,」或許我們總有一個童話夢。
大多數人之所以對童話如此嚮往,我想是來源於童話的美好。但看過《狼皮襖》這部電影後,我對「童話」又產生了新的認知。
來源《狼皮襖》劇照
02狼皮襖的故事
肖蕾打開那本叫狼皮襖的書,我們看到,從前在一個羊圈裡,有一對非常恩愛的羊夫婦,他們生活得很幸福。
突然有一天,羊圈裡來了一頭大惡狼,大惡狼把羊夫婦抓走了。獵人了窮追不捨到山洞,大惡狼急了眼,想要將羊夫婦一起吃掉。
關鍵時刻羊夫因為太愛羊婦所以甘願用自己身上的羊皮換取大惡狼的狼皮,從而讓大惡狼躲過獵人的追捕,並且讓大惡狼和羊婦回到羊圈,自己則穿上狼皮襖和獵人周旋。
這部電影是狼皮襖的現實版真人故事改編的,劇中有五位關鍵人物。
第一位是電視臺某紀實欄目編導肖蕾,她是將整個故事以旁觀者的角度去深度挖掘出來的人。
第二位是溫蓉蓉,她是痴愛著渣男何偉誠,不惜為愛毀掉自己一生的一個女人。
第三位是楊曉,他是深愛著溫蓉蓉並且不惜為她犧牲自己一生的男人。
第四位是呂小月,她也深愛著楊曉,也是一個為了愛甘願隱藏自己一生的女人。
第五位是那個膽小懦弱,且不負責任的渣男何偉誠。
他們一個個都是為真,為愛而生的痴情人,當然也有那極個別搞破壞的。
來源《狼皮襖》劇照
03為愛付出
因為深愛,所以甘願為愛的人營造一個美好的童話故事。
楊曉深愛著溫蓉蓉,自溫蓉蓉因意外流產而導致數十年的癱瘓成為植物人那一刻,他就主動為渣男何偉誠擔起了照顧溫蓉蓉的責任。
在這期間,楊曉的不離不棄,貼心照顧,讓成為植物人的溫蓉蓉對他萌生了愛意。
記得劇中溫蓉蓉恢復之後在監獄探視楊曉那一幕,「楊…哥,我…等你…回…家。」
已經數十年沒有說過話的溫蓉蓉,在拿起電話那一刻,費力且哽咽地對楊曉說出了這樣一句直擊人心的話。
隔著厚厚的玻璃,楊曉在電話那頭哭的泣不成聲,連連說:「好,蓉蓉,等我,我很快就會回來。」
倆人都淚流滿面,楊曉更是埋頭痛哭。因為隔著厚厚的玻璃,他們無法觸摸對方。所以,倆人紛紛用手印在玻璃上,以此安慰著彼此。
看到這裡我想替他們鬆口氣,似乎他們倆人的生活正在向美好的童話走去。
來源《狼皮襖》
04不幸福的童話
但其實,所有的童話故事並不全是美好幸福的,可以說這樣的故事不在少數。
在《狼皮襖》中,我們其實不難發現,溫蓉蓉和楊曉的結局雖然在逐漸走向美好,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前期倆人的共同痛苦和悲傷之中。
楊曉自披上了狼皮的那一刻起,所有的一切負面影響就全部加載到了他的身上。指責,謾罵,誤解,等等一切難聽的詞都成了圍繞他生活的一部分。
可以說,楊曉的大半生都是圍繞著溫蓉蓉存活的。溫蓉蓉也因自己年輕時候不懂事,為了一個渣男差點毀掉了自己的一生。
還好,故事最後,這兩個苦命的痴情人終於等到苦盡甘來的時候了。
來源《狼皮襖》劇照
05童話因愛而生
以前我認為人們嚮往童話,是因為童話的美好。
但看過《狼皮襖》之後,我才發現我對童話的認知多麼淺顯。
我曾在想,既然童話不一定是幸福的,那為什麼還叫做童話呢?現在我找到了這個最好的例子,《狼皮襖》就是一個不幸福的童話故事。
但它依然可以被稱作童話,因為童話不一定是幸福的,但童話一定是因愛而生的。
現在,我想人們之所以嚮往童話,不單是因為童話的美好,更是因為童話裡有愛我們的人為我們營造的愛。
來源《狼皮襖》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