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知道,辦理香港身份後,孩子未來可以參加港澳臺華僑生聯考或香港DSE,但二者有什麼差別呢?對於有香港身份的考生來說,這兩類考試,要怎麼選擇,才更有把握呢?1、聯考是參考人數最少的,因為聯考的面向人群較為狹窄,僅限港澳臺籍及華僑學生,而這近5000人全都是為了考取內地高校而競爭的。2、香港DSE考試面向全球開放,參考人數不及國內高考參考人數的1/10,且在逐年下降,其中原因不乏香港出生率下降。而DSE成績可申請全球280多所名校,因此,儘管DSE參考人數也有幾萬人,但用DSE成績參與國內免試招生計劃考取國內高校的學生僅是其中一小部分。2019年,通過DSE考試考取內地大學的人數共3511名,僅佔據所有參考DSE人數的6.3%,而這個數字已經創下歷年新高了,但還是比港澳聯考少了逾千人。所以從報考人數可見,港籍學生想要考取國內高校,香港DSE考試競爭壓力相對較小。
招生院校對比對比不同考試的升學優勢,有哪些院校招生也很重要。根據下圖招生院校數量對比,看數據,似乎DSE遠遠落於下風?但事實上,2019年錄取最低分數線400分的院校共136所(錄取線400以上意味985、211等重點大學);而2020年參加DSE的內地院校為122所。所以,如果算雙一流頂尖大學,其實兩者的選擇面差不多。要分析哪個考試更容易考上好學校,肯定要看錄取分數了!如果單純比較分數線,會發現不少熱門院校在港澳臺聯考裡錄取分數接近/超過600分(佔總分80%),但到DSE裡,則是4科12至15分(佔總分42%至53%)。當然,DSE是等級分,不一定能完全準確對比,只能作為參考。但相對來說,DSE對總分的要求還是低一些。以2019年成績為例,不少熱門雙一流學校的成績要求在於4科12分至18分(滿分28分)之間,大多數僅要求總分一半左右。關於各科難度,有人根據以往考試內容,列出了大概的對比公式,僅供大家參考。
語文:高考≈聯考≈DSE
數學:高考>聯考>DSE
英文:DSE>聯考≈高考
物理:高考≈聯考>DSE
化學:高考>聯考>DSE
歷史:聯考>高考≈DSE
地理:高考≈DSE>聯考
如果對於各科平衡(不偏科)的學生來說,看大於號的排列,很明顯,香港DSE的難度最低,次之為華僑生聯考,高考不僅科目多,而且單科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地理都相對有難度。如果擔心被某科目連累總體水平的,香港DSE的最大門檻在英語,而且英語是應用為主。而華僑生聯考總體來說對學生綜合能力要求更高,跟高考相似,不過對英語沒有那麼嚴。據以往的聯考生分享,如果本身並不是內地重點中學的同等水平,能考上雙一流的希望不大。總的來說,兩類考試都是「彎道超車」的機會,如果僅考慮內地,目標是清華、北大這樣的頂尖名校,不考慮香港或海外升學,那麼可以選擇聯考。如果考慮香港或海外升學,香港DSE考試在競爭壓力、入學門檻和升學範圍等方面都更佔優勢。無論怎麼選,港生都有機會走捷徑,避開內地高考激烈的競爭,入讀名校。
申請要求:
申請人年齡需18歲或以上
具備良好的教育背景、技術資格、經證明的專業能力及/或備有文件證明的有關經驗和成就,亦可予接受
申請前已確實獲得聘用,而從事的工作須與其學歷或工作經驗有關,並且不能輕易覓得本地人擔任
薪酬福利(包括入息、住屋、醫療和其他附帶福利)須與當時本港專才市場薪酬福利大致相同
配偶及18歲以下未婚子女可隨行
無犯罪記錄
詳情請來電諮詢專業顧問:
00852 - 92012963 / 0086 -18927522388 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