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三毛紀念文學朗讀會:世間多少流浪,唯有你是傳奇

2021-01-17 鳳凰網

  

【蓬蒿X文學朗讀】第四期:

世間多少流浪,唯有你是傳奇

——三毛紀念文學朗讀會

時間:2014年3月30日(周日) 下午14:30-17:30

地點:北京蓬蒿劇場咖啡館(北京東城區東棉花胡同35號 )

電話:010-64006472

主辦方: 蓬蒿劇場

青馬文化

活動主要形式:朗讀+ 圖片展示+音樂+互換三毛的書籍

1990年4月13日,三毛在中國大西北甘肅省敦煌月牙泉,坐著駱駝。拉駱駝的是一位姑娘,叫玉蓮。玉蓮問:「姐姐以前看過沙漠沒有?」三毛答:「看過的。」玉蓮又說:「我看姐姐騎駱駝跟旁人不一樣。別的人來,把它當馬一樣騎的。」三毛笑起來,「那麼下地的時候就不好走路了。」

其他人都在看水,看沙漠,三毛和玉蓮就聊天。聊玉蓮的生活,在沙漠綠洲裡的家,孩子、愛人、公婆。那天下午,三毛去了玉蓮的家。在綠洲的裡面,數十棵合抱的粗細杏花深處儉樸的泥房,房前有葡萄架,房後田地種著蔬菜瓜果。愛人抱著男娃娃,老是笑著,不吭氣。玉蓮公婆送三毛走的時候說:「下回來家,就住下,鄉下地方有的是空房。吃的少不了你一份。六七月來,田裡蔬菜瓜果吃不盡,還有杏子。」公公還特地給三毛留了家裡的詳細地址。

回停車場的路上,三毛說:「不想走了。」玉蓮問:「有那麼好嗎?」三毛輕聲說:「好。」

玉蓮,你就是我所得不到的夢。

三毛在文章的最後這麼寫著。(見新經典2014年2月新出版的三毛散佚作品集《你是我不及的夢》最後一篇同名文章。)

三毛沒有等到下次來。八個月後,離開了人間,成了我們永遠不及的夢。然而不論她去了哪裡流浪,對熱愛三毛的讀者們來說,在這人間,永遠都會有一個位子,是留給三毛的。

親愛的朋友們,假如你是三毛的讀者,歡迎這個下午來到蓬蒿劇場咖啡館,大家一起在文字、圖片和音樂中重溫三毛傳奇的一生。並分享你和三毛的故事。

本次活動還要特別感謝著名攝影師肖全。為了支持本活動,肖全特別提供了十套攝影作品明信片,都是當年三毛去成都,肖全所拍攝的三毛。活動當天,來參與朗讀的朋友們,會有機會獲得這些珍貴的明信片哦~~~

參與方法:

能來現場參與朗讀的讀者朋友,請你提前在蓬蒿的豆瓣小站活動頁面留言報名,或@蓬蒿劇場 新浪微博上給我們發私信報名。我們將在現場準備三毛作品中的朗讀內容,供大家選擇;若你有自己事先已經選好的朗讀內容,可提前說明;若你只是想在現場靜靜聆聽,我們也同樣歡迎。具體流程請看下文。

每一位來參加活動的讀者,若你家裡有一本三毛的書,請帶過來,除了可以朗讀這本書裡的內容,假如你願意,也可以參與互換書的活動。

另外,不能來到現場的朋友,可以在家中拍一張你和三毛圖書的合影,在新浪微博上@蓬蒿劇場、@青馬文化FEEL,就有機會獲得三毛新書《你是我不及的夢》一本哦~~

活動安排:

14:00 籤到

14:30-17:30 朗讀會

相關書籍:《你是我不及的夢》

三毛全集

相關音樂:《回聲》

相關焦點

  • 傳奇女子三毛,除了文學,還喜歡研究星座和血型
    自古時勢造英雄,三毛出生時,正值烽火戰亂的年代,她的傳奇,除了後天環境的塑造,有一些特質卻是與生俱來的,那就是遺傳基因不可忽視。三毛作為他們生命的延續,傳承了祖父的流浪闖蕩與大愛無疆,父親的才華橫溢與正直善良,也遺傳了母親的溫柔多情與賢淑得體。父母給了她充分的寬容和體諒,給予了她自由成長的空間。這種原生家庭的環境對三毛性格的養成影響是巨大的,才有了她後來傳奇的人生。
  • 三毛即人間過客,愈燦爛愈孤獨
    總聽到人們常說:你經歷的所有苦難都是在為了以後美好的生活做鋪墊。人和萬物亦是如此。但凡美好的事物,都帶有幾分毒。就像玫瑰花,既開的無比嬌豔,又滿身是刺,奪目的背後還需要保護自己。女人亦是如此,而之於人生,越是璀璨,背後承受的孤獨越多。
  • 三毛流浪記:三毛用名貴西裝只換了5樣廉價物品?明擺著欺負人啊
    三毛流浪記:三毛用名貴西裝只換了5樣廉價物品?明擺著欺負人啊《三毛流浪記》這部動畫片相信大家都看過,在這部動畫片中,三毛是一個苦命的孩子,他無父無母,只能在舊上海流浪,中途也遇到了很多好心人,本以為他會有家,但是最後還是在流浪,讓人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三毛賣掉自己西服的那一集,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講一講吧。
  • 精選22個三毛名句,一起感悟提升,體驗世間真情!
    她就是享譽大江南北的著名女作家三毛。三毛原名陳懋平,1943年出生,5歲後隨父母來到臺灣。三毛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她的語言文字灑脫、自由,備受讀者喜愛。三毛的經歷比較傳奇,個性獨樹一幟,散文中抒情色彩居多,語言細膩、柔美。其散文自成體系,風格質樸、自然、生動。
  • 《夢裡花落知多少》,寫盡了一代奇女三毛最後的人生渴望
    「世間奇女子,三毛永遠不變」,這是1991年三毛去世時,全世界各地的讀者發出的共同心聲。我喜歡三毛,是因為她的敢愛敢恨,敢想敢幹,是因為她的至情至性,至純至真。她喜歡荷西,所以義務無反顧地遠赴撒哈拉沙漠和他結婚,過起了長達14年的流浪生活,而在荷西1979年因意外身亡以後,三毛悲傷欲絕。她把對丈夫的愛全部都融進了自己的文字當中,於是就有了那部驚世駭俗的《夢裡花落知多少》。這部散文集可謂是聲聲淚,字字情,每一個字都飽含著對荷西深沉的愛,以至於我們今天讀來,仍然會淚流滿面。
  • 三毛最觸動人心的一段話,只有5句,卻寫盡了世間所有人的嚮往
    三毛是一位著名的旅行家,同時還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女作家。她的作品《撒拉哈的故事》感動了許許多多人,而更多人說看完了三毛許多作品,讓人有種想去流浪,去旅行的衝動。這就是三毛文學作品的魅力,很多文字在她的筆下有了生命力。譬如三毛這句:「如果有來生, 要做一棵樹, 站成永恆, 沒有悲歡的姿勢。
  • 衣服可以保暖,可以扮美麗,三毛卻用它成了「流浪」代名詞
    事實上三毛也只穿這些裝扮,她幾乎沒有穿過其他風格的衣物示眾。三毛只青睞於異國服飾的做法,其實也向外透示著自己渴望流浪的內心,熟悉三毛內心的朋友都非常欣賞認可這種裝扮。丁松筠就評價過她的穿著:「三毛穿的衣服適合一個流浪者,有個性,有鄉土情調。」
  • 《三毛流浪記》精讀筆記
    你幸福的每一天   是三毛最渴望擁有的   當你從幸福中一路走來   不應該忘記三毛的苦難和期盼   一、相關資料查找:   1.持久的魅力。
  • 古靈精怪的三毛,帶著滾滾紅塵裡生生死死的愛戀,一生都流浪遠方
    三毛小時候就喜歡在墳場玩,在墳場上玩泥巴,觸摸那些墓碑,和那些死去的靈魂「對話」,毫不懼怕。即使多年後流浪遠方,潛意識裡依然感覺有靈魂存在。三毛與荷西本能地拼命反抗。但女巫毫不退縮,在做完這些後就風似的消失了。莫高窟與菩薩的對話菩薩:「你哭什麼?」三毛:「苦海無邊。」
  • 《我的姑姑三毛》:三毛身邊人的回憶錄,真實而又平凡
    文學上有一個現代作家,開了自由之先河,是一個隨性的追求愛情的女性,她叫三毛。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她的《撒哈利的故事》,關於我一無所知的沙漠,還有她和荷西的愛情,那些生活中的點滴,讓我一直相信那寫她所描述的故事都是真的,那是她的生活,有一種讓人信服的感覺。
  • 未婚夫在懷裡死去,摯愛荷西葬身大海,三毛又為何選擇自縊告終?
    很多看似矛盾的詞彙,都能在三毛這裡融為一體,世間再難有如三毛一般的人。她不喜歡上學就休學,想去遠方就用14年去流浪;她的布衣,她抽菸的姿勢,她的生活方式灑脫至極。她清白且勇敢,她瀟灑且不羈,她的一生,只活了40多歲,卻仿佛活了400歲。
  • 流浪一生的三毛 最令她留戀的旅行地居然是這裡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1943年的今天,作家三毛出生在重慶。這位一直灑脫自由的傳奇女子,用半生流浪,更用一生追求詩和遠方。讀三毛記述旅途的文字,人們為之動容,因為其間也承載著我們對於旅行、愛情甚至於生活的某種嚮往。今天,就跟著鳳凰網旅遊一同緬懷,追隨三毛的足跡去看世界各地的風景。
  • 《三毛流浪記》一個人的流浪和遠方,感動了生活在蜜糖裡的我們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為了山間清流的小溪,為了寬闊的草原,流浪遠方,流浪這部動畫講了孤兒三毛的辛酸遭遇,沒有親人,無家可歸,衣食無著,吃貼廣告用的漿糊,睡在垃圾車裡,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禦寒為了生存,他賣過報,撿過菸頭,幫別人推黃包車,但是總是受人欺負,他掙到的錢連頓飽飯都吃不起,只有與他命運相同的流浪兒關心他,給他溫暖其中有一集還挺印象深刻的,三毛去給賣紙錢的一家當學徒,結果遇到欺負他的阿興哥,三毛選擇了以德報怨
  • 親愛的三毛,生日快樂
    今天是三毛的生日。對無數曾經渴望過遠方的人來說,三毛就是他們永遠的青春偶像。她是文青鼻祖,是流浪作家,是旅行達人,是傳奇才女。但始終不變的,是她給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留下的夢:有書,有愛,有遠方。馬德裡、加納利、墨西哥、宏都拉斯、巴拿馬……流浪了半生,走遍了萬水千山,只為尋她內心的自由。被文明捆綁的人,被世俗所累的人,大概都難以想像,生命還有如此波瀾壯闊的呈現。所以楊照說她寫的是「不折不扣的傳奇故事」,是「真實的夢幻幸福」。賈平凹說:「年輕的堅強而又孤獨的三毛對於大陸年輕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像來估價都是不過分的」。
  • 三毛自殺前流浪成都街頭,一言一行儘是孤獨,120天後在醫院自殺
    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這句歌詞出自《橄欖樹》,是歌手齊豫在1979年發行的歌曲,當年一面世便火遍大江南北,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這首歌的作詞人是三毛。三毛,原名陳懋(mào)平,後改名為陳平,1943年出生於重慶,從小就是個話不多,很內向的小孩子,5歲那年,三毛跟著父母搬到了中國臺灣居住。五年級時三毛第一次接觸了《紅樓夢》,愛上了中國文學,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無論何時何地都捧著一本世界名著看。
  • 讀書手抄報資料:三毛自學成才
    童年的三毛並未立志當一名作家,卻喜愛美術,她幻想將來成為一位畫家的妻子。  三毛小時曾讀過一本《三毛流浪記》,對她影響很大,從此便沉迷於書海之中了.瘋狂地愛上了文學。長大後開始寫作,她不署名陳平,而以「三毛」為筆名,作為紀念。讀小學、中學時,三毛的文章寫得不錯。在小學時,她便開始給報刊投稿了,參加學校講演的稿子都是她親筆寫的。在初中,她還學過寫詩。
  • 三毛X 王洛賓,你是我的孤獨!
    我是在上午決定晚上看劇的,因為三毛。這個在我的少女時光灑落撒哈拉漫天砂礫的奇女子,在生命終止之前,愛過王洛賓,而且是那樣的大膽和主動。這令我好奇:是怎樣一個溜溜的他,讓三毛去愛?雖說世間的情愛本無由,但吸引你的,往往會是與你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的那個人。
  • 1991年1月4日,一生追逐自由浪漫的流浪作家三毛,瀟灑離世
    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每次感情生活,卻都以悲劇收場。回顧她的一生很是令人唏噓。19歲那年走上文學之路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她從3歲開始就跟隨家人舉家南遷,從四川到南京,從南京到臺北。受家庭氛圍的影響,她從小對書本很感興趣,5歲就開始看《紅樓夢》。初中時期就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
  • 說走就走的旅行,奮不顧身的愛情,三毛一生美麗不凡卻結局悲涼
    這個人生充滿浪漫傳奇色彩的美麗女子,在有限的生命中痛快地活著,而且活成了一個傳奇。生於戰爭時期的三毛,童年顛沛,三歲從重慶隨家人遷至臺灣,從此便遠離了故土。回不去的故鄉,只能去遠方。孤僻又敏感的她,從小就夢想著做拾荒者,因為可以流浪。21歲的三毛,與初戀分手後,前往馬德裡求學,開始了在異鄉流浪的四年生活。
  • 才女三毛與張愛玲: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你幸福與否,只有自己知道。對於張愛玲來說,幼年的生活是一座牢籠,她想要逃脫。母親總是來了走,走了來,到最後和父親決裂。她與繼母的關係更是糟糕到透頂,最後不得不離開那個千瘡百孔的家。三毛與張愛玲相比,還算是比較幸福的。畢竟父母愛她,愛到了極致。只是敏感的三毛,被老師踐踏了自尊,青春成了她的噩夢,雨季變成了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