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二師為方便逃跑,整建制丟棄武器,蔣介石:美軍才是運輸大隊長

2021-01-16 新歷史

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結束之後,麥克阿瑟仍然認為只是小股志願軍部隊參戰,他在命令部隊短暫休整後,又下令美第八集團軍在西線,美軍第十軍在東線,繼續向鴨綠江挺進。麥克阿瑟還大言不慚地叫囂道,要在聖誕節之前結束韓戰。

雖然麥克阿瑟很自大,但是他手底下的人並非全是飯桶,美軍第八集團軍沃克是位作戰經驗十分豐富的將領,他畢業於西點學校,曾是名將巴頓的部下。二戰時期,他率領的20軍曾橫渡萊茵河殺入德國腹地,又渡過多瑙河殺入奧地利,他的上司喬治·巴頓將軍頗為器重他,稱他是傑出的戰術家。最初麥克阿瑟命令他率領部隊繼續挺進的時候,第八集團軍推進的速度很慢,但是經不過志願軍的迷惑,志願軍採取以部分兵力節節抗擊,誘敵深入的方法,還是把美軍第八集團軍引入了既定的伏擊圈。

1950年11月25日,在西線戰場上,20多萬志願軍一線官兵對美軍發動進攻,38軍,42軍分別向德川,寧遠地區的南朝鮮軍第二軍團第七師,第八師發動進攻,第40軍向球場以北的新興洞、蘇民洞地區美軍第2師進攻;第50、第66、第39軍則分別在定州、泰川、雲山地區攻擊美軍第24師、第25師和英軍第27旅、南朝鮮軍第1師部隊。

戰鬥開始之前,志願軍副司令韓先楚為保險起見,曾打算讓38軍和42軍先一起解決掉南朝鮮軍的第七師,再去打第八師。結果在第一次戰役窩了一肚子氣的梁興初要求單獨解決掉南朝鮮軍第七師,25日夜,三十八軍114師向當面之敵韓7師發動了猛烈攻擊,隨後112師,113師在兩翼展開包抄,僅用一天的時間,就將韓第七師全部殲滅,42軍也將韓八師全殲。

當時聯合國軍的計劃是讓南朝鮮軍第二軍團(韓七師,韓八師,韓六師)擔任右翼掩護,結果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僅僅一天的時間,右翼的南朝鮮軍就幾乎被全殲,剩下的南朝鮮軍殘軍湧入到了美軍第二師的陣地上,西線聯合國軍的右翼防線完全被撕裂。聯合國軍右翼防線暴露後,立刻調土耳其旅前去增援,結果土耳其把潰逃的南朝鮮軍當志願軍給打了,還抓了幾百名「俘虜」。38軍114師留下來消滅土耳其旅,剩下兩個師繼續向南挺進。

德川方面的戰鬥結束後,38軍接到了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也是足以讓這支部隊載入史冊的任務,那就是搶佔三所裡,切斷美軍經三所裡撤往順川的退路,阻敵增援和突圍。此時38軍剛結束戰鬥,部隊還沒有來得及休整,但是為了儘可能地消滅敵人,38軍還是不折不扣地執行了任務,並派出113師前去搶佔三所裡,切斷聯合國的退路。

27日下午六點,113師以朱月華的338團為前衛,從德川出發,向三所裡挺進。為了加快速度,113師全部輕裝前進,一路上遇到小股敵人就殲滅,遇到大批敵人就繞開。最終這支部隊在14個小時的時間裡爬了140裡的山路,成功在28日凌晨到達三所裡,前面的338團趕到三所裡,就突然發動襲擊,將三所裡的南朝鮮軍1個治安連殲滅。五分鐘後,美軍騎兵第1師第5團先遣分隊到達,也準備防守後方這個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的通道,但是志願軍38軍113師搶先一部,死死卡在了這裡。

三所裡是美軍撤退的必經之路,所以美軍對這個地方非常重視,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直接給麥克阿瑟發報,讓駐日美軍派上百架飛機對志願軍陣地進行猛烈的轟炸。美軍第二師集中大量的坦克和炮火,也對志願軍陣地進行轟炸,想要打通這個通道,但是也被攔住。

美軍在三所裡遇阻後,又找到了附近的一條小路—龍源裡,志願軍38軍113師迅速派337團前去阻擊,率先趕到的337團一營搶佔有利地形,對美軍進行猛烈的打擊。在龍源裡附近,有一個小高地,叫松骨峰,113師也派兵搶佔這個地方,但是由於傷亡太大,很難守住這個地方,最後112師335團前來增援,守住了松骨峰。

在松骨峰戰鬥中,敵人的炮火把這個光禿禿的小山丘炸都快給炸平了,但是都沒有絲毫進展,敵人的傷亡人數也是我軍的六倍。戰後,關於志願軍第二次戰役松骨峰戰況的報告被史達林看到了,慘烈的松骨峰之戰令這位蘇軍統帥流淚說:這是一支偉大的部隊。

38軍113師堵住美軍後路後,112師主力,還有很快解決掉土耳其旅的114師主力也先後趕到,39軍,40軍,42軍等部將美軍切斷數段,對其展開了大規模的圍殲,此戰我軍繳獲與擊毀各種炮1000餘門、汽車3000餘輛、坦克與裝甲車200餘輛,繳獲飛機6架,美軍第二師更是整建制把武器裝備全部丟掉,倉皇逃命。

後來38軍副軍長江擁輝在回憶錄裡寫道:敵我雙方在公路沿線犬牙交錯的激烈戰鬥,那是我從戎幾十年,從未見到過的雄偉、壯闊的場面。敵人遺棄的大量大炮、坦克、裝甲車和各種大小汽車,綿延逶迤,一眼望不到頭,到處是散落的文件、紙張、照片、炮彈、美軍軍旗、偽軍「八卦旗」以及其他軍用物資……

可惜的是,當時志願軍嚴重缺乏汽車司機,38軍113師的汽車連當時被炸得只剩下八名司機,這些物資只能通過戰士用最原始的方式扛走。之後美軍又派出大量的轟炸機,將絕大多數的汽車和坦克給炸毀了。不過在臺灣的蔣介石卻嘲諷地說道:「都說我是運輸大隊長,我看美軍才是運輸大隊長。」

在西線戰場結束之後,彭老總也沒有放鬆下來,下令所有能開動的汽車裝滿物資去支援東線戰場上的九兵團,此時的九兵團十餘萬官兵正在零下三十多度的長津湖地區和美軍鏖戰。

相關焦點

  • 「凱申物流」的成立:「大隊長」蔣介石此戰後升級為「公司」
    眾所周知,蔣介石因為經常向解放軍提供裝備物資而被稱為「運輸大隊長」,在如今的網購時代更是升級成為「凱申物流」。而「凱申物流」的成立之戰就是魯南戰役,「大隊長」蔣介石在此戰後升級為「運輸公司」。大概在井岡山和五次反圍剿時期,蔣介石就已經榮獲「運輸大隊長」的稱號了。不過由於當時蔣介石「提供」的裝備物資數量比較少,「運輸大隊長」的外號在紅軍中沒有廣泛流傳,「運輸級別」也僅限為「大隊長」。1947年1月,山東野戰軍與華中野戰軍進攻國民黨軍,是為魯南戰役。
  • 從紅軍到解放,我軍武器哪裡來?靠「供應商」,有個運輸大隊長
    紅軍武器來源,早期南昌起義、廣州起義、平江起義、寧都起義的部隊所裝備的武器,這部分相當於自帶的。農民軍改編的紅軍,最初的武器是梭鏢、鳥槍、木槍、大刀。紅軍發展壯大中,武器裝備基本靠「供貨商」供貨。依靠中央軍、雜牌軍「供應商」不斷提供武器,紅軍發展壯大。中央軍武器精良,所以每次殲滅,供貨會很豐盛。但是這個供應商戰鬥力不錯,不是太好打。川軍、黔軍、滇軍好打,但是武器差,供貨差。紅25軍的主要供貨商是東北軍,武器比中央軍還好,戰鬥力很差,是最好的供貨商。
  • 果然是「物流」:蔣介石為什麼想要自己當「運輸大隊長」?
    作為與解放軍交戰時間最長的對手,蔣介石率領的國民黨軍自然是解放軍最主要的後勤補給來源,蔣介石也因此被戲稱為「運輸大隊長」。到了如今的網絡購物時代,蔣介石「運輸大隊長」的外號也是「與時俱進」,變成了「凱申物流,譽滿全球」。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還真的想讓自己當「運輸大隊長」,但因為部下的反對而作罷。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蔣介石運輸大隊長的稱謂是怎麼來的?起源於一位紅軍指揮員的詩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軍史專家天擇創辦~在中國革命的歷史上,蔣介石素有運輸大隊長的稱號,在各類戰爭題材的影視劇中,也多有這個情節,蔣介石的這一稱謂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又是由誰提出的呢?其實這一稱謂起源於一位紅軍指揮員的詩,這位紅軍指揮員便是紅二方面軍紅4軍紅1師師長賀錦齋。賀錦齋於1901年2月4日出生在湖南省桑植縣洪家關一個貧苦教師家庭,他是賀龍的堂弟。少時喜愛文學,擅長詩詞,非常具有文學天賦。1919年秋從戎他參加賀龍的部隊,他刻苦學習軍事技術,指揮水平不斷提高,深受賀龍的賞識。
  • 為什麼說蔣介石是運輸大隊長,解放戰爭繳獲的武器告訴你答案
    通常情況下,後勤保障往往立足於前者,即自身的後方供應,憑藉充足的物資儲備和順暢的交通運輸為前方部隊克敵制勝提供堅強有力的物質基礎。同時,把戰場繳獲作為一種輔助手段,用以彌補作戰物資的不足。   但我們回顧解放戰爭的歷史就會發現,當時解放軍的後勤保障恰恰與這一常規反其道而行之。不是依賴後方供應,而是依靠戰場繳獲。
  • 「運輸大隊長」蔣介石:剛買的新戰機不到5年,就有人駕駛它飛回大陸
    咱們都知道在解放戰爭之後,蔣介石帶著自己的殘餘的國民黨勢力退守臺灣。在臺灣蔣介石並沒有打算偏安一隅,他一直在做反攻大陸的計劃,畢竟自己還有美國這樣一個強大的後臺啊!美國當時為了支持蔣介石,給了國民黨軍隊不少先進的武器裝備。
  • 美特使訪華直指蔣介石是中共的"運輸大隊長"圖
    為應付壓力,杜魯門派經濟合作總署署長霍夫曼作為「特使」訪華,實地了解中國經濟及以前美國援助的使用狀況。     美特使關鍵時刻訪華 蔣介石高規格套近乎     1948年12月11日晚,霍夫曼一行到達上海。蔣介石喜出望外,特地在其官邸召集幕僚討論接待事宜。
  • 美軍「尖刀師」自帶嘲諷技能,找美女跟志願軍聊天,還送了大禮
    眾所周知,上甘嶺戰役是1952年10月14日由美軍挑起的。但是實際上,從春天開始美軍就開始了各種挑釁。一開始我軍還無視,後來美軍的一泡尿讓他們損失慘重。這絕對是有史以來最慘的一泡尿。到了前線的15軍開始挖坑道,對面的美軍也沒閒著。不知是哪裡找的美國播音員,天天跟志願軍戰士聊天:「15軍的弟兄們,你們丟下老婆孩子大老遠跑著這裡來人凍挨餓,圖啥?你們那幾條破槍是擋不住聯軍進攻的。」志願軍戰士可沒工夫撩妹,畢竟挖工事才是大事。美軍一看美女不行,就來嘲諷技能。此時的美軍也換角色了。說到換角色還得從15軍與美2師的過節說起。
  • 「運輸大隊長」蔣介石到底跟「統一」紅燒牛肉麵有什麼關係?
    「運輸大隊長」蔣介石到底跟「統一」紅燒牛肉麵有什麼關係?
  • 被蔣介石遺棄的部隊,加入解放軍,僅三年,在朝鮮讓美軍損失慘重
    趁著美軍進攻的間隙,機槍手在陣地上來回奔跑,將犧牲的戰友們和敵軍的武器彈藥全部收集起來。將收集的各種衝鋒鎗、卡賓槍都壓滿子彈,將扭開蓋的手榴彈都一一碼好,分批的堆放在陣地上最好的幾個射擊位置上。再將自己的帽子和大衣脫下來,裡面塞上泥土,裝扮成假人的樣子,放在陣地的其他位置上。最後,機槍手在自己的腰間別了最後一枚手榴彈,這是他準備和敵人同歸於盡用的。
  • 美軍坦克手「不講武德」,見步兵被我軍俘虜,竟向己方人員射擊
    1950年11月,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戰役中,集中優勢兵力在西線戰場對冒進的美第9軍主力發起猛攻,我軍首先以38軍切斷了美軍在三所裡和龍源裡的退路,造成了徹底合圍敵軍的有利態勢。在退路被切斷的情況下,美9軍不得不丟棄大批輜重、車輛和重武器。
  • 蔣介石到底有沒有軍事水平?一個特點註定要當運輸大隊長
    最適合打擊他們的方式,就是利用大規模運動戰,集中兵力進行殲滅戰,打擊那些弱旅,獲得大量武器彈藥進一步補充我軍。因為,弱旅太多,那麼冒進的所謂王牌部隊,在沒有協同掩護情況下,就可以被不斷削弱。在戰場上就會出現,間隙地何其寬,弱點何其多的特點。這樣軍隊的特點就是士氣低落沮喪,一遇到硬仗就容易丟棄大量武器彈藥,直接逃跑。
  • 美軍兵敗上甘嶺,蔣介石拍手稱快:世界上,沒有人是解放軍的對手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上甘嶺戰役震驚世界!蔣介石終於硬氣一把:沒有人是解放軍的對手 推薦語:俗話說"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這句詩句道盡了多少少兒郎的無奈。
  • 志願軍在這方面,要甩美軍好幾條街
    只是後來美韓軍隊向鴨綠江邊的推進速度過快,志願軍才不得不在沒有空軍掩護、沒有換裝新式武器的背景下出戰。 儘管如此,在出戰前的準備中,志願軍已經儘可能地加強了自己的武備,並針對防空、反坦克作戰進行了必要的培訓;入朝之後,志願軍嚴格遵守防空紀律,大部隊在夜間行軍和作戰等都是針對美軍的優勢所作出的反應。
  • 為何說蔣介石是物流公司老總?看看他四次大搬家就知道了
    蔣介石幹了22年的委員長。榮獲了運輸大隊長的光榮稱號。這是我黨對蔣介石的最高肯定。蔣介石榮獲運輸大隊長光榮稱號還是在紅軍時候,當時他打紅軍基本上派上一個旅就打光一個旅,不管是人還是武器都被紅軍一股腦的給接收了,因此他不當運輸大隊長,還真的是屈了才了。
  • 伊翻譯演《無間道》 臥底美軍掩護反美武裝逃跑
    伊翻譯演《無間道》 臥底美軍掩護反美武裝逃跑 然而,某些伊拉克翻譯在了解了美軍一些機密後,又「叛逃」到反美武裝分子那裡,給美軍造成了巨大損失。  翻譯成臥底美軍損失慘  據美國媒體10日報導,一位剛剛從伊拉克回到美國的美軍情報官員透露,駐伊美軍近來經常發生阿語翻譯「叛逃」事件,其中大部分都是臨時聘請的前薩達姆政權的支持者。
  • 蔣介石當了省長之後,又想當交通運輸大隊長,部下們為何不同意
    此時的國民政府已經遷到了重慶,為了穩固大後方四川的局勢,蔣介石就有了自己出任四川省主席的打算。但蔣介石貴為最高領導人,身上已經有了四個職務:國民黨總裁、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國防委員會的委員長,行政院院長。四個職位都是全國性的,如果再出任一個地方的領導,則名不正言不順,也有損蔣介石的威名,於是遭到了部下的一片反對。但蔣介石卻不以為然,還是一意孤行的出任了四川省主席。
  • 抗美援朝唯一一次整師全軍覆沒,180師被美軍包圍,數千人被俘
    雖然志願軍給美軍造成了沉重打擊,但是在蘇聯裝備一直遲遲不到的情況下,志願軍的傷亡也不小。尤其是第五次戰役的時候,雖然志願軍在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的戰役中斬獲不小,但是在志願軍後撤休整的時候,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抓住志願軍補給只能維持七天的弱點,派出以美軍七個師為主力連同南朝鮮軍,英軍共13個師對志願軍進行反撲。
  • 揭秘:蔣介石真的是「物流公司的大老總」嗎?
    蔣介石在位22年,獲得「運輸大隊長」之名,至今還有人這麼叫他。此言完全不虛。蔣介石「運輸大隊長」之名獲得,是在紅軍時期。由於打紅軍折兵損將,他給紅軍「送槍送炮」,紅軍將士便回敬給他一個「運輸大隊長」之名。除此之外,蔣介石還被網友們送了一個與「運輸大隊長」意思差不多的綽號:「物流公司的大老總」。為什麼?
  • 圖解戰例,被豬隊友坑害,一個美軍炮兵營被打剩三個人
    下午3點,阿爾蒙德收到第八集團軍司令部要求停止前進的命令,但他犯了個錯誤,因為他不相信他的情報處長詹姆斯·波爾克中校警告附近有大量敵軍的情報,直到4小時後他才向部隊傳達命令,此時的南8師正處於進攻的姿態,距離橫城約12——15公裡,整個正面呈90度弧形,寬達18公裡,左邊是南8師第16團,中間是第10團,右邊是南8師第21團,師兩翼3公裡處各布置著美2師的兩支掩護分隊,各由一個步兵連和一個坦克排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