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也叫「託老所」,已經成為很多老人晚年生活的「樂園」,豐富著他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
5月13日,因為疫情關閉的萬裡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重新開門迎客。老夥伴們久別重逢,各個都笑開了花。
老人們跟著護理員學洗手操
「王阿姨,你來啦。」
「周伯伯好,好久沒見,身體還好嗎?」
「陳阿姨,來我們坐這裡。」
上午8點剛過,萬裡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裡陸續迎來了不少老人。久別重逢,讓老人們分外開心,一見面就熱絡地相互打招呼。護理人員為老人們安排好了座位,端上了熱茶,還囑咐老人,要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老人們在「託老所」裡玩遊戲
王老伯和肖老伯是中心裡的「開心果」。疫情期間,「託老所」關了。兩人只好偶爾打打電話,回憶回憶「託老所」裡的歡樂時光。
「有一次我們在這裡給其他老人們表演小品,我們兩個人還扮演過夫妻,他是我的老頭子,我是他的老太婆,大家看得都笑了,很開心的。」
王老伯告訴記者,一聽這裡要恢復活動了,他趕緊約了老朋友同來。
「我就跟我兒子媳婦講,明天我要去『託老所』了。我眼睛不好,在家啥都幹不了,只能吃了睡,睡了吃,在這裡就好了,都是老朋友,說說聊聊談談玩玩,開心啊,時間過得快。」
肖老伯一早就在為老服務中心等開門,想著能跟老朋友們相聚,心裡開心極了。
「到這來,大家聚在一起,高高興興的一起,能洗澡、理髮、扦腳,還在這吃午飯。」
護理員為肖老伯測量血壓
有腿腳利索自行前來的,也有行動不便需要接送的。家住中環家園的李阿婆患有腦梗,行動不便,聽說「託老所」開門了,也想過來活動活動。
中心得知後,安排護理員許正秋負責接送老人。早上8點多,許正秋就來到李奶奶家,老人早已背著包,等著她了。看到久未謀面的護理員,想到能見到「託老所」的老夥伴們了,老人突然熱淚盈眶起來。
「我早上4點就醒了,6點就把要帶的東西理好放在輪椅上了。睡不著呀,激動啊,終於可以去中心了。」
護理員上門接李奶奶去為老服務中心
為老服務中心裡,護理員為老人們測血壓、消毒手部、修剪指甲,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還帶著他們一起練起了洗手操。
「手弓起來搓一搓,每個地方都要搓到。」
跟著護理員的口令,老人們一起搓動雙手,學得有模有樣。看到動作不標準的老人,護理員許正秋就會手把手教老人。隨著老人們的回歸,她們的工作也忙碌起來,雖然辛苦,但是看到老人們開心,她們也覺得很快樂。
許正秋說:「3個多月沒見這些老人了,我們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奶奶爺爺,我們想他們,他們也想我們。」
為老服務中心為老人準備了健康包
為了復工防疫兩手抓,為老服務中心提前排摸了老人們的健康信息,老人們通過中心電話和微信號預約入託。中心還為入託老人準備了防疫健康包,裡面有口罩、一次性手套和消毒液。
「確實滿驚喜的,我們老年人也有這個福利啊,我女兒、外孫、女婿單位裡都有發這個,這邊也給我們老年人發了,沒把我們落下。」
張奶奶拿到健康包立馬拍了照還發了朋友圈。為老服務中心準備了糕點和養樂多給老人當下午「茶」,讓他們來得安心、玩得開心、吃得舒心。
中心溫馨一景
據了解,萬裡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開放之後,不僅安排了老人們的日常活動,還陸續恢復了專項服務。
「像助浴、扦腳、理髮,我們都已經恢復服務了。老人們的活動區和就餐區都是分開的,做到上午下午各消毒一次。此外,護理員全程配到口罩和手套,隨身攜帶消毒液,確保防疫措施及時到位。」
據悉,為了讓老人更加便捷便利享受為老服務。靈石路1565弄13號101/103室的萬裡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延伸點也在今天同時開門迎客。有需要的市民需提前預約,才能前往。(延伸點預約電話66266026)
記者:易雯、邵宇超
編輯:陶欽憶
剛剛,普陀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正式揭牌!
未來,普陀這個老建築將破繭煥新→
普陀這個小區的顏值up up up!
夏季蚊蟲成心頭「煩」?普陀的他們出動了
昨天上海無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