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09: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我和我的 溫州醫科大學
2016-2020這五年,我們參與和見證親愛的溫醫大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美好,今天,想把我們和溫醫大之間的故事,說給你聽……
他說
01
楊博深
我是2016年入學的,17年的時候學校變成了省重點,應了那個段子「A:你是怎麼考上重點大學的?B:全靠學校努力,自己升成了省重點」,「躺贏」的感覺大概也就不過如此吧,18年的時候又見證了建校60周年,19年的時候我們的李校長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20又在學校參與了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就會覺得,學校都這麼努力了,我怎麼好意思原地踏步呢。
我和我的學校
那時候第一次站在校門口,
仰頭看向「溫州醫科大學」,
還沒想到後來會參與那麼多高光時刻。
見證了濱海校區落地,
洞頭海邊有蔚藍的風和炙熱的夢。
見證生物醫藥科研大樓投入使用,
科研的夢想在這裡插上翅膀……
2016-
2020
她說
02
黃君婷
溫醫大「仁肅勤樸、求是奮發」的校訓精神,不僅帶領我在學業上積極爭先,還為「創新公益」提供了最好的土壤。這幾年,我們的「生命之光器官捐獻」志願服務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我們首個提出「把器官捐獻志願加入電子社保卡」,這項建議還得到國家領導人的回信支持和鼓勵,並在溫州成功落地。
2016-
2020
我和我的學校
大學時光真如想像般的多姿多彩:
志願活動中收穫的感動和成就,
各種舞臺上贏得的掌聲吶喊,
運動場上矯健的身影,
一次次比賽中實現的價值……
原來大學不只有藍皮書白大衣,
還有青春應該有的澎湃和激情。
他說
03
黃崇安
不管是學校排名、學科排名、附屬醫院科技量值、國家級科研平臺數量、師資隊伍質量等等數據,都讓我覺得在溫醫大學習是一件非常踏實的事情。
1
2
3
4
我和我的學校
坐擁行業領先的教學臨床資源,
國家級教學團隊傳道受業解惑,
國家級臨床教學培訓示範中心為未來鋪路,
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觸手可及,
行業排名前列的附屬醫院在省內外逐步生根,
是驕傲、是踏實、是堅定。
他說
04
艾鵬達
疫情期間,我的老師們、同學們都加入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去了,我的親身參與,讓我切實感受到了抗擊疫情中的溫醫大力量,溫醫大做得很棒,溫州、中國都做的很棒!
前幾天我還被授予「詩畫浙江友好使者」,我會繼續努力把這幾年我感受到的溫醫大的溫暖,傳遞給更多的人。
我和我的學校
那些英勇無畏的閃閃發光的前輩們,
深刻詮釋了基辛格的那句
「中國人總是被他們當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
鼓勵著一代代溫醫人在傳承中奮勇前進。
我們也更加意識到,
醫學知識對民族、對國家,
乃至全人類的重要性。
他說
05
侯天倫
選擇阿爾伯塔學院,是因為覺得作為全國第一所聚焦臨床醫學的中外合資辦學機構,必將會讓夢想延展出更多的可能。開學後至今,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教師的全英文授課,與兩院院士面對面的交流活動等等與大佬零距離接觸的機會,讓我覺得來這兒是對的,也希望作為第一屆學生,我也會讓後面的學弟學妹們覺得:要去阿爾伯塔!
2016-
2020
我和我的學校
那些原來司空見慣的一草一木:
落葉紛然的小道上聽鳥鳴鶯啼,
光影斑駁的河面上見白鷺掠過,
橙白相間的樓宇裡有窸窣翻頁聲,
青草和桂花的清香送來早安問候……
都會成為往後日子裡最甜美的回憶。
2016-
2020
時光荏苒,五年如白駒過隙,
那時第一次擁有白大褂、
摩挲著愛不釋手的懵懂少年,
如今掛著實習胸牌
忙碌地穿梭在病房之間,
每天直面生命的頑強和脆弱。
是和溫醫如臍帶般的遠程連接,
是那一份和溫醫共進取的踏實,
讓在外的學子更加堅定,
為選擇了醫學而驕傲,
為選擇了溫醫而慶幸。
聽你說你和你的溫醫大
文末福利
在留言區說出2016-2020這五年來你感受到的溫醫大變化,精選留言將有機會獲得「小白宮」鑰匙扣一個哦~
這是我們和溫醫大的故事
輪到你啦
@溫州大學
推薦閱讀
我們為什麼不能忘記?WMU大富翁來了,闖關GET無限遊SVIP卡!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致信「青科會」:期待一起應對挑戰喜報!溫醫大「挑戰杯」國賽全國第四!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一行來溫醫大調研溫州醫科大學
作者 | 眼視光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2016級學生 萬芮
來源 | 新聞中心
原標題:《我和我的學校 | 聽你說溫醫大的這些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