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大家兩個問題:
過去的一周裡,過去的一個月裡,過去的半年裡,
你有多少時間用來成長?
你成長了多少?
……
思考30秒
答案是:好像什麼都沒有!
大家可能都認同一個觀點:「廢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閒著」
我也認同這一點,但是今天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廢掉一個人最隱蔽的方式,是讓他忙到沒時間成長」
大多數人都沉浸在每天忙碌摸魚的工作中,尤其是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年輕人,早上七八點出門,晚上八九點回家,洗洗漱漱刷刷手機倒頭就睡,明天又是這樣重複一天,後天也是這樣重複一天……每天忙到連認真讀幾篇深度文章、聽一個小時課程、周末去提升一下某項技能的的時間都沒有。
如果剛剛提到的這幾點你都中槍了,那你真的要開始正視這個問題了——因為這是廢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
為什麼說廢掉呢?
你若一兩年裡忙到沒時間去學習成長,那麼你最終也會形成不成長的習慣,畢竟不成長也是人最舒服的狀態,因此時間長了就失去成長的能力。
忙到沒時間成長有多可怕!
《我在底層的生活》中提到了一個我們常常在生活中遇到的無解的死循環:
1.錢不夠,得住在偏遠的地方來節省房租。住在偏遠地方,所以得花費大量時間在路上。
2.花費很多時間在路上,用於提升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
3.為了應付上漲的房租和生活成本,得承擔更多的小時工作或者兼職。
4.因為花了太多時間做各種勞苦的工作,漸漸成為一個工作機器,無力去學習、去提升自己,每天只是重複做同樣的工作。然後,換一個地方,進入下一個循環。
以前看過一個真人秀,節目內容就是邀請那些香港的富翁去體驗幾天底層的生活。一開始這些富翁們還是很有信心的,因為他們有那些窮人們不曾有過的學歷、經歷和「管理能力」,但在幾天的體驗之後,幾乎所有的富翁都感到了絕望。
他們每天需要一早就出門,往往到了深夜才能回家,疲憊不堪地匆匆入睡,然後繼續第二天日復一日的生活。
「忙得我根本沒有時間停下來,不要說坐著休息一會,連喝水的時間也沒有。」
「完全沒有別的盼望,只想著如何能吃一頓好的。怎麼會去計劃下個星期?最重要的是解決下一餐。」他們這樣說。
對窮人和富人來說,財富上的巨大差距可能並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這種差距無法改變,窮人想辦法活著就是生活的全部了,哪有時間去談成長改變逆襲呢?
如何利用你的空閒時間?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分析:一個人的一生如果按72歲計算,其一生中睡覺佔了20年,吃飯6年,生病2年,文體活動8年,工作14年,而閒暇時間有22年!那麼我們如何利用自己的空閒時間呢?
·利用成本思維進行判斷
從每天空餘的八小時中找到一段「不被打擾的時間」,將你想要做的事情按照投資或者消費來分類。比如你利用空閒時間看一本書,這就是時間投資,若是用來打遊戲,那就是時間消費。學會利用好成本思維,充分利用好這段空閒時間。持續的對自身進行投資,你就會發現,現在的自己已經和從前的自己大不相同。
·時間與精力只用於有意義的事
很多時候,我們會把沒時間等同於不重要,所以我們對待時間管理的關鍵就是:重視你想要去做的事情。
·設定目標 主動學習
當你知道自己有空閒時間,並且可以找到想要做的事情時,你就要設定目標,然後將目標分解,將目標倒推出每天需要做的事情,給自己設定一個監督機制。這些目標的存在會讓你有實現目標的欲望,並為之付出行動和努力。
成長是一輩子的事,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能讓自己忙到連成長的時間都沒有。即時你現在再強,如果你的成長是凝滯的,你也很快被淘汰,因為別人在成長。假如你現在的工作和生活很棘手,但你一直在成長進步,我相信你也會有所收穫。現狀糟糕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習慣了固步自封,不知不覺就止步不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