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線,是近來爭議很大的話題,但都是對孩子教育起跑線的爭議,這不是今天要說的話題,今天想說的是大孩子,也就是成年人步入社會後才發現自己已經輸在起跑線,且發現時就已經輸得老慘了,該如何面向自己的未來?許許多多的普通人步入社會,找工作時才發現自己身無長物,沒有光鮮的學歷,沒有一技之能,這麼多年都是在糊裡糊塗中過來的,真是悔不當初。生活的殘酷之處在於即使你知道後悔了,她也永遠不會給你原諒,哪怕你說再多的對不起也無濟於事,只會讓你更加後悔,我們能選擇的路很少,要麼就放任自流,要麼就是含著淚去彌補,去把我們自己年少時欠下的債給彌補回來。除了這兩條路外,其他也別無選擇。
放任自流我們就不說了,畢竟我們都是世俗之人,討論的就是如何努力去活得更好,讓自己在已經輸了的起跑線上不至於輸得太慘,至少給自己剩下條褲衩也強過裸奔了。
我們想生活的更好,無外乎是要有可觀的收入,要有可觀的收入那麼就得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或者自己的一份事業,好的工作也就意味著自己有不錯的價值,能做老闆的都不會太傻,不會養吃乾飯的閒人。當我們發現自己身無長物時,必須先冷靜下來思考清楚後在行動,我們已經浪費掉了太多的時光,已經沒有太多試錯的機會,儘量把錯誤降到最低才是最優解,想清楚目前的處境怎麼樣?想要什麼樣的未來?自身的優點在哪?興趣在哪?短板在哪?把這些問題一一想清楚後在付出行動,我想這是我們最節約時間的方法了。
首先就是目前處境決定了未來的方向,我們得清楚自己的現狀,一、是否可以靠家裡衣食無憂,二、要靠自己自食其力,三、自己得貼補家用。如果是第三條那麼我們就得先找一份勉強的工作先做著在考慮後面的問題,第二條可以先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做著在考慮後面的問題,如果是第一條,那麼就建議不著急工作先把後面的問題想清楚了在出發。想要什麼樣的未來?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會有一個可期的未來,只是實現的人總是寥寥無幾,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未來永遠是未來。我們簡單把未來分成兩類。一、希望未來穩定,有朝九晚五的工作,有相對穩定的收入算一類。二、有自己的想法,想獲得財務自由,想活得轟轟烈烈,想實現自己的小理想算一類。不管是哪一類,我們得先想想後面的兩個問題,我們的優點在哪?我們是動手能力強呢?還是喜歡坐在辦公室裡敲鍵盤?我們的興趣在哪也很關鍵,我們都知道,一個人能把興趣當成職業已經是人生一大快事了。如果是動手能力強就建議多考慮技能型的工作,喜歡呆在辦公室的就可以想想文字類、數據類、計算機類,設計類等。又以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為最佳,如自己喜歡寫寫畫畫,喜歡寫作的我們就可以去找專業的地方進修,朝著新媒體人,自由撰稿人的方向發展,喜歡畫畫的我們可以朝著設計方面的進修發展,如果自己謹小慎微、心細如髮、有條理邏輯思維強,那麼也可以考慮會計專業等。總之我們如果想擁有穩定的工作那麼就去進修相對穩定有一技之長的工作,進修無上限越精進越好,如果是有條件的建議全職進修,沒條件的就兼職進修了。如果是有自己想法的,那麼建議把自己的想法細化,越細越好,只有細化後才清楚有沒有可能實現,不能細化的空想在多也沒用,想清楚後圍繞著我們的想法腳踏實地去學習我們所要的知識,跟隨著計劃一步步去完成。當然實現理想是沒那麼容易的,我們得做好長期奮鬥的準備,終其一生去完成,到最後哪怕沒有完成,至少我們一直在努力,沒有遺憾。
最後說一下我們的短板,我個人覺得大多數人最大的短板就是惰性了,這也不能全怪我們自己,畢竟人都是有惰性的,能把自己的惰性控制得很好的人就是那些偉人聖人了,所以我們普通人有惰性也在情理之中,加之現在的各大新媒體平臺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本就懶惰的本性更是暴露無遺,就像單身狗說的:遊戲不好玩嗎?小視頻不好看嗎?貓不好吸嗎?火鍋不好吃嗎?為什麼要學習呢?至於如何能克服這個困難,我也沒有太好的方法,能想到的也就是只有靠我們自己內心深處有多大的決心想改變自己。決心夠大,就像當年太祖一樣幾個人幾條槍就建立了一個新中國。真理往往都很簡單,像那句爛大街的話: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所以輸在起跑線的我們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