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朝臺現場深度報導
文/好爽 圖/愛燃燒 大五朝臺
2019年大五朝臺之旅·第肆界於本周六圓滿完賽。冠軍遊培泉以7小時13分9秒的成績刷新了申加升上周剛剛創下的賽道記錄,將記錄整整縮短了11分多鐘。今天共有6名選手突破了8小時。徐美玲以9小時46分58秒的成績創造了女子第一的成績。
大五朝臺,一場純粹的越野賽
五臺山這個地方本身就具有強烈的人文氛圍。山西五臺山位列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為主要掌管智慧的文殊菩薩道場,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漢傳佛教)黃廟(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跑圈網紅-沈烏賊曾說:「大五朝臺是他每年都會來參加的越野賽。」於是在比賽的前一天,我問他,為什麼大五朝臺這麼讓他著迷?
他說:「五臺山是一個佛教聖地,你在奔跑的時候能夠感受到一種文化。在五臺山,當你快速穿越的時候,你會看到很多很虔誠的僧人,他們也許穿著樸素的衣服在慢慢繞山行走,或時而三跪九叩。當我們看到他們時,我們的內心也會有所感悟,這種感悟和純粹觀看風景的感悟不一樣,因為你會覺得他們找到了自己的生活節奏,當我們重新回到日常工作與生活時,也應該去找到自己的生活節奏。」
一位連續三年參加大五朝臺之旅的選手說:「之前我參加者比賽,只是因為它獨一無二的賽道風光。而現在,我參加大五臺,則是想在比賽中修正自己。大五朝臺的半自助式,自導航式的特有賽道修行文化,能激發出我平時在城市中無法呈現的勇氣、擔當和寬容。而它的安靜氣質,更像是一間圖書館。能治癒我時不時就會發作的城市抑鬱和焦慮。」
也許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越野賽就是爬升與速降,就是要獲得儘可能快的完賽時間,就是一次郊遊。但是,我認為大五朝臺改變了所有參與這次比賽的人對越野賽的認知。對於大五朝臺來說,賽事本身就是一種追求身體自由與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它是一個老師,他教會我們如何敬畏自然。大五朝臺的自導航規則就是對自由地追尋,高海拔環境與觸手摸雲的壯麗景觀,以及賽事規則中明確規定不允許帶進所有一次性的物品進入賽道。都呼應了賽事敬畏自然的精神。
大五朝臺,一場精英級的越野賽
負責大五朝臺的運營方是匯跑賽事,匯跑賽事的總經理李長徵說:「今年的大五朝臺之旅是這場賽事的重新定位,就是一場純粹的越野跑精英級的賽事,說是變化,也是回歸,回到了越野跑的起源——「輕裝快速穿越」,一日朝臺,快穿四季。」
賽項上只保留大五朝臺組的個人賽(70km)和團隊賽(70km),報名中首次引入了ITRA運動員表現積分,(個人≥500分,團隊每人≥450分)並依此增加精英選手概念、分配參賽名額,這正是為了選出儘可能快的選手來參賽。而事實上,高海拔的原始經典路線、一日四季的小氣候、無法懸掛常規路標的高山草甸地貌、縮短至14小時的關門時間.......每一項都對選手的戶外能力和速度有著較高的要求,真正地回歸自然、經歷自然。這也讓大五朝臺之旅成為如華山論劍那樣的一場高手對決,一場高水準、高規格的精英賽事,一場真正越野跑者的競技。
比賽的前一晚賽事方舉辦了精英選手見面會—暨賽事技術說明會。多吉、羅燦華、遊培泉、Walter Manser、Kazufuml Ose、Donald Campbell、陶燕茹、徐美玲等精英選手齊聚一堂。著名越野跑運動員珊瑚老師主持了這場見面會。見面會上,珊瑚老師詢問每位選手的完賽目標。令人吃驚的是幾乎每位男選手都揚言要在7小時左右完成比賽。這場見面會頓時變得殺氣滿滿。
選手們的躍躍欲試一方面與賽事的精英化有著密切關係,另一方面也與國內越野賽事與運動員的成熟密切相關,不同往日的互相謙虛放「煙幕彈」也說明了選手的實力越來越強大。珊瑚老師認為,越野跑從七八年前剛進入中國到現在,其實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已經到了大量出精英選手的時候了。
陳剛,2018年的大五朝臺個人賽冠軍這樣點評這個賽事:「大五朝臺是自導航比賽,這種類型在國內的越野賽中就比較少見,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它的氣候多變,一場70km的比賽會經歷一年四季,這是它的難點,更是它的魅力所在。每年的比賽都會遇到不同的天氣環境,因此每年的比賽都是嶄新的,不同的。因此這就是為什麼我每年都要來的原因。」
對於許多精英選手來說,賽事的難點往往就是比賽本身最吸引人的地方,他們因突破困難而興奮。
大五朝臺,現場見聞
四點不到,我們媒體團隊就和運動員團隊一起出發了。這些體育媒體的記者都是經歷過「大世面」的。一般情況下,如果是報導某普通的馬拉松或越野賽。記者同仁們不會很興奮,出乎我意料的是,有的媒體朋友還曾以運動員的身份參加過往屆的大五朝臺,甚至有個記者的家屬就是本屆的選手。這讓我們一路上都在聊比賽,在討論誰到了哪兒,哪兒爬升厲害。哪兒景點最好。我想也只有這樣優秀的賽事才會讓記者朋友們興奮起來吧。
接近五點的時候我們到達了起點處,運動員們正在更換裝備,儲存背包。雖然此時是夏天,但是黎明時分的山區還是有陣陣寒意的。來採訪前,同事好心告誡我要帶羽絨服。但是我想沒這個必要就沒帶,一走下麵包車,我就知道我還是太年輕了。此時的氣溫大概只有10度左右。
遊培泉正穿著輕薄羽絨服準備換裝。他把一雙紅色的報廢成色的4%放在桌面上。我以為那只是他脫下來用來踩馬路的鞋子。他這個段位的運動員肯定是要馬上換一雙高階越野鞋。然而,這一切也終歸是我這個越野小白不懂大神的愛。那雙底都磨平的路跑鞋竟然被他用來參賽了?!遠處,珊瑚老師手拖著音響開始給選手們打氣,精英選手們依次入場,5點06分,比賽開始。我們就趕緊上了大巴,去往cp1,西臺掛月峰。
開車的司機師傅是個嗩吶愛好者,他一路上都在放嗩吶,於是我們就一邊聽著山西的嗩吶 。一邊搖下車窗,為選手們加油。六點半,我們到達了西臺。海拔2773米,距離起點有700多米的爬升。六點四十多遊培泉率先通過cp1,他狀態非常不錯。約7點06分,徐美玲也通過了cp1。然後我們就趕緊上車前往中臺。一路上我們碰見許多牛,運動員們時常要穿越牛群。
西臺見聞
約七點半當我們到達中臺時,男子的前幾名早就打過卡了。司機說,我活半輩子,還是頭一次碰見爬山的人比車跑得還快。是的,除了在cp1,我們和遊培泉等男子精英短暫相遇,下一次見到他們時,就到了cp5。攝像大哥估計是要拍打卡點的第一打卡人。我們為此放棄了好幾個預定停留點。整個旅程從中臺開始就變成了追遊培泉,Walter Manser、Kazufuml Ose、多吉、羅燦華等精英選手的旅程。
中臺見聞
今天的天氣真的非常好,許多運動員評價今年的天氣是這幾年來最給力的一次。從頭到尾都是晴空萬裡。沒有遇到去年的冰雹、雨雪。Cp2北臺是整個賽程最高的點。海拔3058米。一般來說,海拔上了3000米,人就會出現高原反應,這也是整個賽道最難的一段。運動員要與高反,寒冷,陣風抗爭。今天北臺的風特別大,吹的我們的麵包車轟轟作響。
東臺見聞
十點半我們到達cp5白雲寺,見到遊培泉的妻子正在打卡點交集地等待他。她不斷刷新手機裡的位置直播,告訴我們大約11點,遊培泉會通過cp5。我發現遊培泉到達的時候並沒有感覺很累。
白雲寺見聞
最終,冠軍遊培泉以7小時13分9秒的成績刷新了申加升上周剛剛創下的賽道記錄,將記錄整整縮短了11分多鐘。徐美玲以9小時46分58秒的成績創造了女子第一的成績。
大五朝臺,冠軍說
本屆競賽的男子第一與女子第一分別是遊培泉和徐美玲。他們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沒有專業背景。
遊培泉七八年前根本不敢想像有朝一日自己會在賽場上和全國高手廝殺競技,遊培泉學的是學航海類的輪機工程專業。畢業實習時,遊培泉跑了一趟船:從秦皇島運煤到廣州,一個來回將近一個月。船上生活讓他很不適應,「搖得胃很難受」。這促使他下決心用跑步把身體養好,「要不然活著也沒勁,坐著、躺著都不舒服」。他開始重新跑步,並因此改變了人生命運。
他妻子也是跑步愛好者,他們在去年還曾一起參加大五朝臺,但是由於去年的惡劣天氣,以及準備不夠充分,最後無奈退賽。今年遊培泉成功實現了逆襲。他說今天的天氣非常不錯,賽道也非常好。一路上,我們都感覺遊培泉在比賽過程中非常輕鬆。
他說:「其實對於累不累這個問題是相對於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來看的。假如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有70分,但是你每次都花費到80分,那你肯定會非常累,但是如果你只發揮60分,那你還有餘地,就不會太累。如果我出成績,那我就可以平時訓練做到120分,但你比賽發揮出80分,這樣你的比賽就有可持續性,也就不會太累。」遊培泉的一番話讓我頓時極為吃驚,70公裡的越野賽,能完賽就已經非常厲害了,而他在完賽後只是喝了水,吃了西瓜,甚至沒有拉伸。坐著和我聊天時,整個人的狀態就好像那七個小時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樣。
遊培泉的這番話其實就是我們小時候老師說的那句話,如果你想考100分,你就要花120%的努力。的確,這句話放在哪兒都是適用的。
不管是在cp點還是在起終點,遊培泉的老婆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這大概就是:一個成功的男人總是會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在和他們倆交談的時候,他妻子會和我聊遊培泉的飲食與胃炎的調理,以及跑步的姿勢等。當我問他如何調整運動與生活的關係時,他妻子也都默默支持他的長時間訓練。
在起跑時,我就對他穿那雙快報廢的路跑鞋感到困惑。很多媒體也對他穿的那雙鞋驚訝不已。而他卻說:「這雙鞋已經跑了10個馬拉鬆了,但是我覺得我還是可以穩定住它,我穿這雙鞋不會受傷。雖然它已經淘汰了,不會再用它跑馬拉鬆了,但我可以用它來跑越野。」
徐美玲,來自金陵南京,熟悉她的人更愛喊她大寶。2015年開始接觸跑步,2016年下半年走進賽事,短短三年間攬獲國內多項越野賽事的冠軍。周六,他的冠軍榜上又多了一枚來自五臺山的獎牌。
珊瑚老師在賽前的見面會上曾問徐美玲,一個女孩子是怎麼堅持這麼多年的?她地回答非常簡單,就是熱愛。她說她在看組委會播放的大五朝臺的紀錄短片時能看得熱淚盈眶。如果受傷就會覺得非常煎熬,一旦傷好了,她就會對自己說,一定要珍惜每一天都可以跑步的那段時間。能跑步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當我問她平時都如何訓練時,她很謙虛地說跑量並不算多,平時主要在健身房訓練,也會加強核心訓練,她也建議以賽代練這種方式進行訓練。
大五朝臺已經於周六落下了帷幕,期待明年我們在五臺山再見,期待有更多優秀運動員在五臺山上角逐。
附前三名成績如下:
大五朝臺 · 個人賽
- 男子前三名 -
遊培泉 7小時13分29秒 中國
Walter Manser 7小時33分16秒 瑞士
羅燦華 7小時35分56秒 中國
- 女子前三名 -
徐美玲 9小時46分58秒 中國
唐晶晶 10小時21分20秒 中國
謝雯菲 10小時57分29秒 中國
大五朝臺 · 團隊賽
- 冠軍 -
堅馳戰隊
李海豐、宗良飛 9小時23分7秒 中國
- 亞軍 -
Shockwave
李龍、蔣良智 9小時40分40秒 中國
- 季軍 -
不羈的航天行者
崔體健、鄧軍 10小時10分25秒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