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從山東科技大學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上獲悉,「十四五」期間,學校將繼續擴大研究生教育規模,在校研究生規模將突破10000人。
山東科技大學研究生教育起步於20世紀70年代後期。高考制度恢復後,作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首批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山東科技大學(時名山東礦業學院)1979年招收了第一屆碩士生。在新中國學位制度頒布後,1981年11月,山東科技大學成為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1995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01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工程碩士授權單位。2010年被教育部確定為首批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2016年3個學科入選山東省一流學科。2020年學校進入山東省「衝一流」高水平大學建設行列,3個學科獲批山東省高水平學科。
「十三五」期間,山東科技大學招生規模取得跨越式發展,碩士招生規模由1800人增加到2879人,增幅60%;博士招生規模從91人增加到112人,增幅23%。在校雙證研究生總規模從5471人增長為8333人,增幅52%。出臺《本碩博連讀研究生招生實施辦法》《博士研究生「申請——考核」制招生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文件,通過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推進(本)碩博連讀「貫通式」培養模式等方法,優化招生選拔機制,保證了生源質量。
而同期的學位授權點建設取得長足進展,為學校研究生教育奠定堅固的基石。「十三五」期間,新增列系統科學等3個博士一級學科和應用經濟學等5個碩士一級學科,實現了理學門類博士學科和經濟學門類碩士學科零突破;新增列藝術等10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自主撤銷了9個學位授權點。學校目前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7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16個,可在工學、理學、管理學、文學、法學、經濟學、藝術學7大學科門類開展研究生培養。43個學位授權點全部通過國家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7個學位授權點順利通過國家專項評估。
在2020年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後,在重要的歷史節點上,山東科技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總結「十三五」研究生教育工作,把握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要求,謀劃了學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和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校長姚慶國在大會報告中,以「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為主線,從八個方面指明了今後一個時期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思路與舉措:一是堅持立德樹人,全面加強研究生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堅持固本拓新,提升學科建設水平和研究生教育水平;三是堅持量質齊升,進一步提高研究生生源質量;四是堅持內涵建設,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五是堅持融合育人,深化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六是堅持守正創新,提升研究生導師綜合能力;七是堅持國際視野,加強研究生國際合作與交流;八是堅持服務引領,提升研究生管理效能。
在談到堅持量質齊升,進一步提高研究生生源質量時,姚慶國提到,學校擴大研究生教育規模,「十四五」期間,在校雙證研究生總規模突破10000人。完善以科研任務和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的研究生招生計劃分配指導辦法和動態調整機制,建立研究生招生計劃管理負面清單制度,對學位點評估、論文抽檢、師德師風、招生考試等方面出現嚴重問題或事故的學院予以招生指標核減。進一步優化研究生招生錄取選拔機制,加大複試成績所佔權重,綜合評價考生考試成績、專業素養、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學業表現。
校黨委書記羅公利表示,研究生教育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要清醒認識當前國內外環境發生的深刻複雜變化對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樹立「市場化理念」「法制化理念」「整體化理念」「高精尖理念」等辦學理念,緊密對接國家和區域、行業發展戰略,優化調整學科布局,健全質量保障體系,優化評價機制,強化表彰獎勵機制,嚴格督導檢查機制,建立一支德才兼備的「四有」好導師隊伍,樹立新目標,採取新舉措,以更大的激情和氣魄持續深入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然有我」的胸懷,真抓實幹,只爭朝夕,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推動學校研究生教育開啟新徵程,譜寫新篇章。(圖/文 馬立瑜 信永華 張瑜)
責編:張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