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績亮眼太驕傲?蔡當局自我感覺良好

2020-12-15 華夏經緯網

   民進黨日前召開記者會,宣稱民進黨執政一年,經濟成績亮眼。

 蔡英文執政將滿一周年,各界難免要檢討一下這一年來的種種作為,也可以說是為蔡當局打成績。如果這一年政績廣獲好評,臺灣民眾的支持聲不絕於耳,那臺當局根本就不用煩惱宣傳問題,蔡英文也不必透過一個接一個的媒體專訪為自己宣傳,民進黨也不用召開記者會來宣揚政績。

  事實上,各種民調顯示,對蔡當局的不滿意度一直居高不下,現在連原來最支持的年輕族群都表示不滿。根據「美麗島電子報」日前公布的民調,20到29歲的年輕人中,對蔡英文不滿者高達63%,這個數字看在蔡英文眼裡,不知心理作何感想?然而,不論是從蔡英文的專訪或民進黨的記者會來看,我們發現,原來蔡英文當局也是自我感覺良好。

  日前蔡英文接受聯合報專訪時表示,「若不進行改革,恐怕臺灣永遠回不來。」她也為自己解釋,改革總會碰到兩類不滿的人,一類是覺得改革太快,一類是覺得太慢,而且改革必然會有陣痛期。這種為合理化的說法,就像「改革」兩個字一樣,可以說都是陳腔濫調。在我們看來,蔡英文和民進黨就像政客一樣,把「改革」兩個字當成魔咒,以為只要口念魔咒,自然就會得到人民的支持。然而,現在魔咒似乎已經不靈了,可是蔡英文仍然自我感覺良好。

  改革魔咒不靈,主要是民進黨推動改革的過程讓人民覺得改革並非其初心宗旨,而只是政治鬥爭或者遂其一黨之私的藉口而已。一例一休的改革,民進黨失信於勞工;年金改革,失信於軍公教人員,更將軍公教抹黑成享受不公不義退休制度的一群人;司法改革,種種匪夷所思的建議,讓人懷疑民進黨只是想藉機控制司法而已。一個以最會溝通自許的政府,竟然在「總統府」、「行政院」、「立法院」布置刀片拒馬來防衛自己,諷刺至極。

    民進黨日前召開記者會,宣稱民進黨執政一年,經濟成績亮眼。民進黨引用的數據是失業率下降、就業人口增加,臺灣全球競爭力排名也躍升至第14名。這些數據沒有錯,但民進黨臉不紅氣不喘地將功勞往自己身上攬,也足以讓人瞠目結舌。如果真要論功的話,馬英九時期的努力、國際景氣的復甦,或許遠甚於民進黨的政策。民進黨這一年來最大的問題就是拼政治不拼經濟,現在拿這些數據出來,也只能自欺欺人而已。

  從記者會看來,民進黨更想藉此來鼓吹「前瞻基礎建設計劃」,然而此一計劃規劃評估不足,甚至於是草率,而且充滿了政治意味,絲毫沒有說服力。這種公然以經濟計劃來掩飾政治分贓的做法,如何能獲得人民的支持,也難怪蔡英文的支持率一直往下掉。

  除此之外,民進黨過去一直批評馬英九時期親中賣臺,過於依賴大陸,但在記者會中,民進黨又誇誇其言,認為臺灣對中國大陸的出口貿易,並不如外界一再唱衰的論調,反而從國民黨執政的負成長11.5%至成長9.4%。我們不禁要問民進黨當局,難道其政策是要鼓勵更進一步加深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嗎?如果不是,那這個成長又與民進黨當局有什麼關係?

  我們不能不提醒民進黨當局,自我感覺良好是最大的危機,唯有面對現實,才有轉機。

來源:中央日報網絡報 www.cdnews.com.tw (www.cdnews.biz)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綠營硬湊政績為蔡英文「洗白」遭批:自我感覺良好
    近日,臺灣網絡上瘋傳綠營網軍製作的「蔡英文所做的83件政績列表」,企圖為蔡當局辯駁、「洗白」。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李明賢質疑,如果蔡當局真有這麼多政績,民調怎麼會死亡交叉?李明賢點名,「政績表」中將陸客減少也算政績,難道是人民看走眼?那相關官員應該記功嘉獎?「政務委員」張景森幹嘛還要救觀光?施政惹民怨卻還自我感覺良好,這真是史上、地表最強,空前絕後的馬屁文章。
  • 蔡英文有83項政績? 網友酸:自我感覺良好
    就在這當下,一篇羅列「蔡英文所做的83件政績列表」在網絡上流傳。但是,廣大網友並不買帳,紛紛質疑製作者的身份是「綠營網軍」,此舉是為蔡當局政績「洗白」,而民進黨為救民調而硬湊政績的做法也被批「自我感覺良好」。Razorstar:砍掉一點錢,接下去把更多的錢砸進水裡。
  • 馬英九演說痛批蔡當局:自我感覺良好,人民感覺卻不好
    馬英九演說痛批蔡當局:自我感覺良好,人民感覺卻不好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9-04-30 17:00 來源:澎湃新聞
  • 蔡英文自我感覺良好
    (圖片來源:中評社)    「有沒有感覺我做很多事?」蔡英文日前赴宜蘭廟宇參拜,當著神明的面向信眾問了這句話,並細數執政兩年多來的「政績」。這個場景再次顯示,當臺灣內政外事紛擾叢生,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卻絲毫未見反省,不僅自我感覺良好,而且對廣大民意完全無感。
  • 韓競辦列出蔡當局10大跳票政績:蔡英文用「芭樂票」騙票
    臺海網12月17日訊 (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陳成沛)國民黨2020「大選」候選人韓國瑜競選辦公室16日上午舉行記者會,列出蔡英文當局「執政」近4年來跳票的政績,笑稱蔡當局跳票的政績就跟不負責任的「渣男」一樣。
  • 讓百姓受苦 蔡英文的自我感覺良好
    對此,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指出,2017全年蔡英文的聲望平均大概只有35%,是蔡當局黯淡的一年;相較於第一年執政的平均值51.65%,「可看出蔡英文不再是一個受人民愛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     無獨有偶地,臺灣《美麗島電子報》2017年12月也針對蔡英文的信任度與執政滿意度公布民調,其中有32.
  • 蔡英文自我標榜「四大政績」,臺灣民眾真的滿意嗎?
    她還趁機推出自己最滿意的、所謂的「政績」,但是四個自詡的「政績」,真的能算政績嗎?臺灣民眾真的滿意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作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喜歡吹噓自己的「政績」,近日甚至自我標榜「四大政績」:推動「年金改革」、清查不當黨產、撤銷「威權統治時期」有罪判決、遵守「公投」落實婚姻平權。蔡英文認為「軍工教改革」和「年金改革」是她標榜的「政績」之一。她認為馬英九當局時沒改的、不敢改的問題,她終於能夠解決了。但事實是這樣的嗎?
  • 民進黨議員批韓國瑜收割蔡當局政績 葉毓蘭諷:為搶曝光當韓黑?
    中國臺灣網1月2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桃園市議員王浩宇曾多次在臉譜網上批高雄市長韓國瑜,他昨日發出「韓國瑜是怎樣收割蔡當局政績的」一文,並認為高雄旅遊住宿量的提升,跟「韓流」一點關係都沒有,真正讓高雄觀光動起來的人叫蔡英文。對此,亞洲警察學會秘書長葉毓蘭則表示,王議員恐是在自曝其短,她諷刺王浩宇「為了要搶媒體的曝光,就硬上當『韓黑』?」
  • 自我感覺良好,將自己想的太重要的四大星座
    每一個人都會有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將自己擺在太過於重要的位置,反而到了最後會很失落。這個世界上,指針不會因為誰而停下,地球也不會因為誰而停止轉動。一起來盤點一下12星座當中最容易把自己想的太重要的星座有哪些吧。獅子座獅子座太過於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總是將自己擺在很重要的位置。也許獅子座確實能力不錯,工作效率也不錯,但千萬不能因此驕傲自滿。一個公司除了老闆,其他人不管誰走了,都是會一樣運轉的。
  • 臺媒:民眾痛苦,蔡英文如何能自我感覺良好?
    對此,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指出,2017全年蔡英文的聲望平均大概只有35%,是蔡當局黯淡的一年;相較於第一年執政的平均值51.65%,「可看出蔡英文不再是一個受民眾愛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面對如此嚴峻的民調數字,想方設法調整施政步調,可能都還會擔心時不我予,偏偏蔡英文面對滑梯式民調數字的反應,卻仍是自我感覺良好。評論認為,日前在與媒體年終茶敘時蔡英文表示,從去年「5.20」就職以來,對自己最重要的期許是,要做以前的不敢做的事,要推動以前臺當局不敢推動的改革;坦言知道改革經常會引發街頭的抗議,也常要付出民調下滑的政治代價。
  • 臺媒:蔡英文面對滑梯式民調的反應 仍是自我感覺良好
    對此,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指出,2017全年蔡英文的聲望平均大概只有35%,是蔡當局黯淡的一年;相較於第一年執政的平均值51.65%,「可看出蔡英文不再是一個受民眾愛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面對如此嚴峻的民調數字,想方設法調整施政步調,可能都還會擔心時不我予,偏偏蔡英文面對滑梯式民調數字的反應,仍是自我感覺良好。­  評論認為,日前在與媒體年終茶敘時蔡英文表示,從去年「5.20」就職以來,對自己最重要的期許是,要做以前的不敢做的事,要推動以前臺當局不敢推動的改革;坦言知道改革經常會引發街頭的抗議,也常要付出民調下滑的政治代價。
  • 蔡英文吹噓政績自我壯膽 臺灣民眾感受落差極大
    原題 蔡英文吹噓政績自我壯膽,臺灣民眾感受落差極大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在贏得民進黨黨內初選後對外強調:「不管是面對初選或是大選,政務依然是第一優先,執政團隊拿出政績,讓民眾有感
  • 蔡英文吹噓政績自我壯膽,臺灣民眾感受落差極大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在贏得民進黨黨內初選後對外強調:「不管是面對初選或是大選,政務依然是第一優先,執政團隊拿出政績,讓民眾有感,是我們的責任,也才可以感動人心」。臺灣「大華網絡報」25日發表臺灣的大學教授艾中樺評論文章,指出贏得初選後蔡英文的氣勢果然不同凡響,只是政績讓臺灣民眾有感,不是執政黨講話大聲就算數,還要看民眾是否真的有感。若是自已有感,民眾無感,那就叫自我感覺良好。
  • 自我感覺良好是不理性的?
    [摘要]挪威學者將自我感覺良好視為一種非理性的心理趨向,表現為一廂情願和自我欺騙。當下,我們似乎生活在一個因為「有錢了」而自我感覺特別良好的時代。許多人炫富、逞強、傲慢、賣萌,滿滿地釋放著自贊自美的正能量。
  • 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能勝天半子的生肖
    屬馬人:自我感覺太過良好 屬馬的人在別人面前總是自稱為師,而且還非常心高氣傲,面對其他人給予他們的建議,自我感覺太過於良好,怎麼也意識不到自己的缺。但其實,他們在朋友心目中的口碑還是可以的,他們其實並沒有壞心思,對於小事也從來不斤斤計較,唯一的缺點就是他們願意嘰歪,總是願意將自己擺在老師的位子上來指點別人,所以對於不熟悉他們的人,總是感覺他們太多於自大。
  • 美專家:「臺旅法」只是蔡英文政府自我感覺良好
    對此,有美方專家認為,「臺灣旅行法」即便籤署成為法律,也不會強制要求美國政府一定要與臺灣進行高層互訪,蔡政府只是尋求「自我感覺良好」的頭條,誇大這個「無牙」立法的重要性,以轉移臺灣人民對其政績低迷的注意力。
  • 木心:「沒有自我的人自我感覺都特別良好」
    例如這句——「沒有自我的人自我感覺都特別良好。」這話,把我噎著了。它像一把匕首,直刺人的靈魂深處。不服不行!只用一句,木心就把現象和本質,精闢地揭示出來了。為了表達對木心的敬重,我決定把他的「毒句」,演繹成一篇「毒」文。此文主要,是用來」毒」自己的。因為,我常常也會不經意間「自我感覺良好」!
  • 自我感覺良好的人
    恐怕是自我感覺太良好了。因為不覺得自己胖的人是絕對不會想要減肥的。就好比你覺得她穿衣服不好看,但她會覺得挺舒服。所以,一切不必太牽強。以前,有人說媳婦是慢慢熬成婆的,其實,是歲月催人老。老得只剩下一張如溝壑般皺紋般的臉。但還是會想要優雅地老去。
  • 那種自我感覺良好,其實真的很可悲
    不知道為什麼,總會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很優秀,也很棒。可是事實就是一切都是幻想,真實的你其實很可悲,沉浸在自己的虛擬世界,其實真的很可悲。我沒有什麼故事,沒有什麼閱歷,我的文字淺顯蒼白無力,我的能力並沒有。
  • 你所謂的優秀,不過就是自我感覺良好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裡毀滅了自己。」判定一個人是否自我感覺良好的標準就是,當你善意地提醒他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他是不是不承認還為自己找藉口,甚至在其他人面前頻頻誇耀,藉此來宣揚自己的偉大。在心理學上這個叫做「虛假獨特性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