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種魚,原產地在美國,本來無人問津。後來流入多個國家,大部分地區都將它列為入侵物種。
多年以後,這種魚自己也想不到,竟然在我國被稱為「淡水之王」,也有的親切地把它封為「水中人參」!每一年的銷量令人咂舌,單是在上海就要吃掉數十萬條。
它的學名是虹鱒魚,可能有的人對這個名字不太熟悉,但說到三文魚,就無人不知曉了!
這不瞎扯嗎? 還真不是,商家們和不知情的食客,認為它就是三文魚,美曰其名為國產三文魚,或淡水三文魚。
儘管虹鱒魚取肉後的外觀和口感,無限接近三文魚,特別是蘸上芥末醬油之後,不是資深吃客,根本分辨不了。
但,虹鱒魚與三文魚是不同科不同屬的,真正的三文魚叫做「大西洋鮭魚」。前者為淡水魚,因魚身兩側各有一條彩虹色的線(實際是紅線哈哈),而得名。後者為海魚,豈能混為一談呢。
拋開真偽不講,虹鱒魚的味道挺好的,肉質肥而嫩!腥味及其低,沒有什麼小骨刺。因此能以假亂真,跟三文魚同樣刺身著吃,無違和感。
我素來覺得魚的好吃,跟它的生長環境有關聯,好比海魚,海水越冷的區域,產的海鮮就越鮮甜!
而虹鱒魚生長在青藏高原。
又在瞎扯!
不啊,是真的,而且承包了全國30%的「三文魚」!都是來自於青海龍羊俠水庫,常年的水溫偏冷,水質肥沃,因此虹鱒魚生長的慢,含有的營養成分就越多,口感就越好。
生吃也行,烤著吃也不賴,要是切條後包裹上培根,煎4分鐘左右,再切片蘸著醬吃,別具特色。
【白鱔】
雖長得不像魚,而似蛇,滑溜溜的,可人家就是淡水魚啊!俗話雖得好,「 無鱗魚勝有鱗魚,雜食性魚贏食草性魚」(這句話出處不明!)
白鱔非常方便食用,只有中間的大脊椎骨,不帶毛刺啥的。肉質又緊實,又滑嫩,關鍵是土腥味,刷火鍋那叫一個爽!或者蒸鹹梅、蒸豆豉之類的,無一不令人垂誕三尺。
還有烏魚、桂花魚、多春魚都挺好吃的。
以上,介紹的魚在個人心中能排前5名。你認為還有哪些好吃的淡水魚呢?推薦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