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大數據時代,私人帳戶的每一筆流水都可以被查清,公司用個人帳戶收款,一旦被稽查到,補稅是小事,還要繳納大量的滯納金和稅務行政罰款,構成犯罪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
2020年各種稅收政策不斷,稅務稽查越來越嚴厲,自2019年起,稅務稽查力度加強,稅收稽查抽查比例提高,重點打擊偷稅漏稅行為。
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在內的四部委共同部署開展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兩年專項行動,重點打擊沒有實際經營業務只為虛開票據的假企業、沒有實際出口只為了騙取退稅的假出口。
銀行稅務共享信息
稅務、銀行已經共享信息,之前稅務想要掌握私人帳戶的資金變動是非常困難的,和銀行合作後,這件事情將變得非常容易。公司老闆私人帳戶與公司對公帳戶之間頻繁的資金交易都將面臨監控,偷稅漏稅都將被嚴查。
大數據的對比
金稅三期的上線實行,強大的稅務系統,大數據會對稅務局想查的企業的經營範圍情況是否存在異常,票據數據,納稅申報數據是否真實自動比對分析,一旦檢測出動態數據比對不對,系統將會自動預警,稅務局就會知道某企業涉嫌偷漏稅的嫌疑。
虛開票據被徹底封死
最新的稅收分類編碼和納稅人識別號的大數據監控機制,今年可能將有更多的企業因為歷史欠帳虛開票據被識別出來,同時,高工資、多渠道、多類型的收入將面臨嚴查!
簡單的來說,以下的三種情況會被重點監管:
1. 公戶轉帳超過200萬
2. 任何帳戶現金交易超過5萬
3. 私對私或者私對公,單筆轉帳支付或者當日累計交易20萬元以上(境外)或是50萬(境內)。
有的企業老闆選擇開票據的收入走對公帳戶,不開票據的收入走私人帳戶,所有成本費用都是有合規票據的。然而這麼操作也會有相當大的風險,將本來應由公司收取的營業收入不經過公司的基本帳戶,直接轉入到股東個人帳戶,這實際上就是逃稅!股東可能構成「職務侵佔罪」、「挪用資金罪」、「逃稅罪」等等。
現在金稅三期又上線推行,企業的流水資金情況跟銀行大數據互通,一旦有違規,稅務部門進行稽查,到時候不光會補稅,可能還會有「牢獄之災」,那麼稅負壓力下,老闆怎麼做才能合理合法的減少稅收壓力拿到更多的利潤呢。
想要合理合法的公轉私可以通過國家稅收政策,特殊的企業模式來解決:甲屬於一家個人獨資企業,定期會將扣除費用、繳納完經營所得個稅後的利潤通過對公帳戶打給個人獨資企業的負責人。提醒:公戶上的錢轉入私戶,這樣是允許的!
在業務真實的情況下,通過個人獨企業公轉私是完全合理合法的,現在很多朋友都在註冊個人獨資企業,不僅僅是為了合理的公轉私,還可減少稅收壓力!
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政策,是在現在很多總部經濟招商地區都在實行的政策,為了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吸引外省的企業到當地納稅(莫林:l76),對於(236)在當地稅收(983l2)園區註冊的個人獨資企業實行核定徵收,按照開票額的10%進行核定,國家五級累進位計算個人經營所得稅。
比如一家諮詢服務的有限公司,利潤大,進項少,企業所得稅壓力大,在河南稅收園區成立一家個人獨資企業諮詢服務中心為下遊的服務商,把有限公司的業務分包到個人獨資企業上面納稅,享受核定徵收,比如有500萬的業務,那麼個人獨資企業需要納稅:
增值稅:500/1.03*3%=14.56萬
附加稅:14.56*6%=0.87萬
個人經營所得稅:500/1.03*10%*30%-4.05=10.51萬
個人獨資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及股東分紅
合計:10.51+0.87+14.56=25.94萬
在繳納完25.94萬的稅金後就可以公轉私轉入法人的私人帳戶,業務真實,資金、合同、流水三流一致,合理合法的減少稅收壓力,合理合法解決公轉私問題。
高管分紅、高薪的自由職業者、缺少進項的公司,都可以通過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來減少稅收壓力,可以諮詢公眾號《核定徵收政策》。